巴特尔加甫;金华
研究总结了心内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措施,包括职责管理,排班管理,环境管理等,护理质量及病人的治愈率得到提高,满意度也大大提升,认为优质护理服务能提高护理质量与病人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美君;裴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预防、医疗、保健体制的不断完善,经典传染病发病率大幅降低,只有病毒性肝炎仍维持较高的发病率,这样在客观上造成绝大多数传染病科病员收治数量不足、病种单一,理论教学与临床实习均有空泛之感[1]。因此,本教研室在近年的教学实践中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的对传染病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进行了大量探索性工作。现将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的改革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朴红心;陈宁;尹明实;韩学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急诊室留置胃肠减压患者发生非计划拔管的原因。方法:通过对14例留置胃肠减压患者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分析。结果:发现非计划拔管的发生与未妥善固定胃管、患者对留置胃肠减压管所造成的不适不耐受、意识障碍病人缺乏有效约束、镇静效果不佳、患者对治疗缺乏信心、夜间护理警惕性降低等因素有关。结论:妥善固定胃管、对清醒患者及家属做好相关的解释工作、对意识障碍患者适当应用镇静剂及肢体约束、夜间加强巡视,可降低留置胃肠减压管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
作者:殷晓晨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对PubMed收录的急诊护理相关文献的年份、国别、期刊来源、多产作者、主要主题词进行统计,并对有关数据进行分析,以明确急诊护理相关文献分布特点和研究现状。
作者:姚红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VMC)采用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接诊的80例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加用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相关指标变化情况,指标包括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与心肌肌钙蛋白(cTnl)。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50%(37/40),对照组则为75.00%(30/40),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 CK-MB 与 cTnl 皆有明显降低,相较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研究组降幅更明显,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处理,可以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临床疗效更确切,同时CK-MB与cTnl改善更明显,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借鉴。
作者:卢青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学习和培训使护理人员更好地配合新手术的开展。方法:对每一例新手术的开展以及配套的手术仪器设备,组织手术室护理人员分别在手术前、手术后进行学习和总结。结果:提高了手术室护士的护理质量和手术医生满意度,加速医院手术室的发展。结论:手术室新手术的开展使护理人员更新观念,开阔视野。经过有序的学习和培训,手术室护士提高了自身素质,能够积极应对高难度及高新技术的发展。
作者:杨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原发性甲状旁腺癌(PTC)是临床发病率极低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国外资料报道[1],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中,甲状旁腺癌发病率为0.1%~5.1%。国内汇总近期文献资料[2],甲状旁腺癌发病率为3.5%,明显高于国外的报道(0.74%)。家族性甲状旁腺癌至今未见报道。
作者:丁桂华;徐乐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本文着重介绍了骨科护理的基础知识,包括护理路径、内固定技术和支具对骨科护理发展的影响;发展骨科专业的新趋势和必要性。
作者:田荣娜;张韦;王芸;崔秀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四肢血管损伤疾病的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2013年治疗的四肢血管损伤病例,病例均采用自体血管和人造血管移植,针对44例病例展开分析研究,探讨治疗的效果和影响因素。结果:在44例患者中,有截肢3例,肢体缺血挛缩6例。神经功能恢复不完全7例。剩余的病例移植血管均通畅,远端肢体血循环良好。结论:采用血管移植的方法来治疗血管损伤保肢成功率高;血管移植的过程中,首先要确定病人的明确指征,好使用自体静脉移植,在特殊情况下可采用人造血管;治疗必须要尽早诊断,并积极做好血管感染工作。
作者:肖春生;李艳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对女性常见生殖系统疾病检查,了解我部已婚女性的生殖健康状况,为进一步做好在职女干部妇女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海军机关在职女干部2013年体检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选取常规妇科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检出各种妇科疾病共135例,患病率36.98%,前三位疾病分别为宫颈炎、阴道炎、盆腔炎。其中以宫颈炎发病高82例(22%),其次为阴道炎27例(7%),盆腔炎11例(3%)。结论:宫颈炎、阴道炎、盆腔炎是影响我部妇女生殖健康的首要问题,应加强健康教育,普及妇女保健知识,定期对妇女进行妇科病普查,有利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李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护理常见的安全隐患问题并提出合适的防范措施。方法:从2011年1月到2013年1月,于我院共有86例收治的神经内科患者。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所有病患采取常规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上有针对性的护理,对比两组治疗疗效以及患者的心理情况。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合适的防范措施来解决神经内科护理发生的问题,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李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血脂正常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180例门诊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90例)与辛伐他汀组(90例),所有病人均给予钙离子拮抗剂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的降压常规治疗,辛伐他汀组加服辛伐他汀胶囊20mg/ d。并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以及心血管事件(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治疗1年后,辛伐他汀组血压以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均较常规治疗组显著下降(P <0.05)结论:加用辛伐他汀可以更好的控制血压,并减少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董晓明;高丽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促红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对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患者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例AK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EPO 6000U,每周2次,皮下注射。观察2组患者的血压、尿量、尿素氮(BUN)、血肌酐(Cr)、尿视黄醇结合蛋白(U-RBP)、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尿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BUN、Cr、U-RBP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Hb及Hct水平较治疗前有所上升,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b及Hct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1),而2组治疗后血压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EPO可用于AKI的治疗,且具有一定的肾脏保护作用,且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事件。
作者:王天义;王艺;吴小冬;吴军;杨莉;朱学雷;谢明媚;蒋纯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ghrelin基因Leu72Met(C408A)、Arg51Gln(G346A)多态性与冠心病及代谢综合症的相关性。方法:我们收集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186例,其中代谢综合症患者85例,正常对照健康正常人122例,利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进行ghrelin基因C408A和G346A的多态性分析。结果:CA+AA基因型及A等位基因在冠心病合并代谢综合症组中的分布频率高于冠心病无代谢综合症组(P=0.030,0.014);在冠心病患者中,CA+AA基因型的血浆HDL-C水平低于CC基因型者(P=0.010),而纤维蛋白原高于CC基因型者(P=0.011);在所有受试者中均没有发现G346A多态性存在。结论:ghrelin基因Leu72Met (C408A)多态性与冠心病合并代谢综合症的发病相关,且可影响冠心病患者中血浆HDL-C及纤维蛋白原水平。
作者:苟琳;罗仕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埃塞米拉唑联合伊托必利治疗老年性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以埃塞米拉唑20mg,口服,每日2次。伊托必利50mg,口服,每日3次。对照组予以雷尼替丁150mg,口服,每日2次。疗程均为8周,分别比较两组临床症状和内镜下改变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临床和内镜下的改变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埃塞米拉唑与伊托必利治疗老年性食管炎疗效优于西咪替丁与伊托必利联合。
作者:向恢忠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针对胃肠道肿瘤患者化疗后的营养不良状况,临床实施饮食结合心理护理的措施予以改善。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64例胃肠道肿瘤患者,并按照入院就诊顺序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2例,对两组患者采取分别护理后的营养状况与生活质量进行对照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营养状况良好,生活质量较为理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饮食结合心理护理的模式应用于胃肠道肿瘤患者的临床护理当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扭转营养不良的现状,对患者的病情恢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辛辽辽;王美霞;秦佩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动物性食物摄食过多,对人的健康危害极大,完全素食不能包治百病,只有平衡膳食、合理的调配健康饮食模式、营养和结构才能把握健康之道!
作者:王丽君;朱福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念珠菌阴道炎是一种常见的阴道炎,它是念珠菌中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近几年的发病率明显增高。据统计约20%非孕及30%孕妇阴道中有此菌寄生,无明显症状。正常情况下白色念珠菌与机体处于共生状态,不引起疾病,某些因素破坏这种平衡状态,白色念珠菌由酵母相转为菌丝相,在局部大量生长繁殖引起皮肤、粘膜甚至全身性的念珠菌病。发生念珠菌感染的主要原因是机体的正常防御机能受损,导致内源性感染,例如长期穿着紧身不透气化学纤维内裤、长期使用卫生护垫往往导致外阴阴道局部潮湿,温度增高、粘膜浸渍而发病,滥用抗生素、妊娠、糖尿病患者、多性伴侣者容易发生念珠菌阴道炎。
作者:陈学琼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硬膜外麻醉在小儿手术中的应用。方法:根据相关案例进行分析研究,我院2008-2013年全年共有240例患儿进行了会阴部、下肢、腹部手术、麻醉评级ASAⅠ--Ⅱ级。该院将患儿随机平均分成了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儿采用的是连续硬膜外阻滞而观察组患儿采用的是单次硬膜外阻滞。该院在进行实验研究的过程中,对相关数据进行了及时的记录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术中追加全身麻醉药的剂量与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肌松满意度也要高于对照组。结论:硬膜外麻醉在小儿手术中能够提供良好的肌松与完善的镇痛,可以使患儿在苏醒期的剧烈躁动得到有效的避免,而单次硬膜外麻醉与连续硬膜外麻醉相比,有着更为安全有效的特点。
作者:陆元举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掌握吸毒人员长期服用美沙酮后治疗效果。方法:按照《社区药物维持治疗工作评估手册》内容要求进行。结果:了解吸毒服用美沙酮后血液传播疾病、社会功能恢复及对治疗效果评价,为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结论: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有效减少吸毒人群共用针具吸毒行为,减少血液传播疾病在吸毒人群中传播,促进了吸毒人员社会功能恢复。
作者:李福强;刘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