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霞
疼痛是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相关的一种不愉快感觉和情感体验,包括痛感觉和痛反应。其受情绪、生理因素、精神状态、文化背景、年龄、遗传、过去疼痛的体验等许多因素影响,表现为不安、烦躁等反应。
作者:李莎;杨燕;蔡霞;陈宇;赵冬琼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积累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胸腔积液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12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①12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胸腔积液患者,39例患者由于胸膜腔及临近脏器组织炎症所致,35例患者由于水钠潴留、充血性心力衰竭所致,24例患者由于低蛋白血症所致,15例患者由于肝素导致凝血功能障碍、胸腔内出血所致,6例患者为肿瘤性胸腔积液,2例患者为特发性胸腔积液。②针对不同病因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除肿瘤性胸腔积液、特发性胸腔积液以外,其他原因所致的胸腔积液均得到有效缓解或治愈。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胸腔积液的原因很多,针对病因疗法是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胸腔积液的有效方案。
作者:宋红雨 刊期: 2014年第07期
1病历资料:李某,男,57岁,农民,因右侧阴囊肿大伴疼痛1周而于2013年8月23日就诊。患者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阴囊肿大,呈逐渐增大,稍红肿,皮温高。无发热。疼痛,无尿频、尿急、尿痛。查体:一般情况可,体温:36.20C,脉搏:72次/分,呼吸:16次/分,血压:120/70mmHg,皮肤黏膜未见皮疹及出血点,头部、颈部、胸部、腹部及四肢查体未见异常阳性体征。辅助检查: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血糖、血脂、肝功、肾功、血清离子等检查均正常,心电图示正常。腹部超声示:肝胆脾胰双肾正常,泌尿系超声示:左侧睾丸及附睾正常,右侧睾丸正常,附睾显著增大。考虑为附睾炎。初步诊断为附睾炎(右侧)。给予左氧氟沙星、甲硝唑看君之治疗,并给予必理通止痛治疗。2天后,患者疼痛明显好转,治疗1周后右侧阴囊肿胀缩小,为治疗前的一半。治疗半月后停药。右侧睾丸仍肿大。1周后患者又感右侧阴囊疼痛且肿胀较前加重。此次给予头孢哌酮钠治疗1周,患者疼痛消失,但患者阴囊肿胀仍大。此次治疗期间,患者自述小便时排出白色混浊物,静置后沉淀物较多。之后1个月内患者右侧阴囊反复疼痛肿胀。期间患者在其他医院就诊,均诊断为附睾炎,且高度疑是为结核性附睾炎。但患者一直未行进一步检查。2月后(2013年11月初),患者感全身乏力,有时伴出汗和感腰背部疼痛,但无发热。追述病史,患者述家中饲养羊30多只。考虑疑是其为布病,随建议其去疾控部门做血清学检查,回报示阳性。故确诊为“布病”,给予利福平、多西环素两联抗菌治疗。患者乏力、出汗、腰背部疼痛症状逐渐消失,右侧阴囊也恢复正常,未再反复。共治疗两个疗程,每个疗程为42天。2个疗程后停药观察。
作者:郝建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注射用长春西汀与氨茶碱注射液的配伍禁忌。方法:用一次性注射器5ML抽取氨茶碱原液2ML和氯化钠2ML溶解后的长春西汀于同一注射器内,观察注射器内物理变化。结果:注射器内立即出现乳白色浑浊,经摇晃立即形成白色结晶物并伴有浑浊,放置24h后不变化。结论:氨茶碱注射液与注射用长春西汀联合应用时,给药不能用同一稀释液稀释,应分别溶解稀释;滴注时不宜序贯衔接,必须有间隔液相隔,确保临床用药安全,大程度的避免在临床中造成患者的不满及医患纠纷。
作者:胡馨秀;姚玉梅;张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21世纪是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的世纪,也是人类健康保健需求迅速提高的新世纪,护理教育开始走向国际化、现代化,同时对当代护理教师的知识、能力及职业道德等提出了更高要求。怎样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已经是每个护理教师面对的问题,本人认为护理教师需从职业道德、运用学科知识的能力、传递教学信息的能力、沟通能力、唤起学生兴趣的能力、适应能力等10大方面加强自身素质,提高职业能力。
作者:尤新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采用心理干预方法观察ICU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ICU患者70例,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护理组加以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评价两组患者救治前后焦虑程度、救治满意度和成功率。结果:救治结束后,护理组焦虑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和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ICU患者心理表现多为焦躁易怒、紧张恐惧、悲观绝望,对其展开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焦虑症状,提高患者救治满意度与成功率。
作者:漆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对当前医院在胆总管结石诊治方面的问题与方法进行探讨。方法:在本院2007年7月至2013年7月期间所收治的胆总管结石症患者当中选取48例患者的治疗过程与效果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选48例患者当中,共有21例患者有过胆囊切除史,27例患者无胆道手术治疗史,在诊断过程过程中,B超检查作为辅助检查手段,用来确定诊断结果的准确性,诊断后进行手术治疗,其中48例患者均采用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结果:术后共有2例患者出现腹部切口感染以及出现短暂性胆漏与结石残留各2例,术后共随访到43例患者,期限为半年至6年,随访期间未出现明显复发、并发症等情况。结论:B超在胆总管结石症的诊断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率,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症方面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韦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口腔颌面部颌骨囊肿是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病,手术后瘘是颌骨囊肿手术的常见并发症。一般情况下,在下颌骨大的颌骨囊肿在颌骨体部多见,而在颏部形成大的颌骨囊肿还是不多见的,并且唇颊侧骨壁大部吸收,术后形成裂口经久不愈,对于临床来说,还有可探讨之处,并不是只处理形成的瘘口就可以达到满意的效果,现将本科收治的下颌颏部囊肿治疗情况报告如下,供各位参考探讨。
作者:侯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从虚论治肾性血尿的临床疗效。方法:按尿血的本虚症分析,将30例确诊为肾性血尿的患者分为肺肾气虚证、脾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阴虚内热证、应用益气、健脾、滋肾、养阴等补虚方法,联合清剂化瘀止血药物,予以治疗观察。结果:参照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的疗效标准,治疗总有效率为93.3%。结论:从虚论治疗肾血尿,予补虚固本,标本兼治,可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宁桂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因素,从而降低社会因素的剖宫产率。方法:本文共选取2013年1月-2014年4月来我院进行产前检查并且愿意参加此次调查的307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来进行问卷调查,进而分析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因素。结果:自愿选择剖宫产的产妇达34.85%,主要原因是无法忍受疼痛;而自愿选择阴道分娩的产妇占50.16%。结论:因此我们得出,在孕妇选择分娩方式的改变上,医院的医务工作者应该对孕妇和育龄期的妇女进行有针对性的产前健康宣教,并针对不同的人群采取不同的措施,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
作者:李媛;李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Morisky推荐的高血压药物治疗依从性的评价指标对进行评定。采用自设问卷调查患者药物利用与用药依从性关系。结果:共发放问卷467份,回收463份(99.14%)问卷,其中规则服药254例(54.85%),不规则服药209例(45.14%);患者了解不依从性的危害,药品标示完整,对药品知识了解,用药频次≤2次/日;给药途径、使用剂型数及品种数均≤2种为提高用药依从性的重要因素。结论: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不佳会影响血压的有效控制,因此,临床医生宜针对实际情况,采取个体化有效措施合理用药。
作者:刘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护士临床实习是护生迈入护理工作岗位的第一步,是将学校学到的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临床实习带教是为学生提供将基础理论知识转移到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实践中,即让学生实现知识向能力转化的过程。
作者:伏东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泌尿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分析。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2年6月在我院泌尿科进行手术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0人,对照组采取泌尿外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疼痛的VAS值为(4.57±1.1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01±0.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上所述,对泌尿外科手术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减轻术后疼痛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西药联合应用方法:从中西药联合应用的特点和相互作用两个方面列举结果:中西药联合应用可以使疗效增强,病程缩短,降低毒副作用,但是应用不当,也会延误病情,甚至危及生命。
作者:刘书敏;侯培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措施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引起小儿高热惊厥常见的疾病是上呼吸道感染,其次是肺炎,以及菌痢。发病以婴幼儿多见。其护理对策包括控制惊厥、降温、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高热护理、安全护理及心理护理。结论:小儿高热惊厥需及时观察病情变化,积极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是急救的关键。
作者:库丽帕·木哈买提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回顾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1例的抢救经过,总结经验,提高临床救治水平。方法:及时准确判断、及早使用肾上腺素及糖皮质激素等抢救药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积极对症处理。结果:经过及时正确的抢救,患者脱离危险且无后遗症。结论:林可霉素可引起过敏性休克,临床应高度重视,及时正确地施救是抢救成功的关键。训练有素的医护人员及基本的抢救设施是抢救成功的保障。
作者:谢柏岚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传染病信息学主要研究传染病领域的数据收集、共享、分析和处理,是管理和分析传染病相关数据的一门新兴学科。从信息技术的角度,讨论了传染病信息学的核心技术和研究思路,及其在症状监测中的具体应用。症状监测作为一种广泛采用的公共卫生监测措施,是传染病信息学的主要应用领域。本文中,笔者将通过讨论传染病信息学研究目的、研究内客以及核心技术,着重介绍传染病信息学在症状监测中的应用。
作者:徐雪琼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接收的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肺结核以及支气管哮喘患者各50例,随机分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施加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对比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3种疾病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改善情况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肺结核以及支气管哮喘对照组患者的好转率明显不及观察组,COPD患者治疗6个月后较之于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同期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内科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陈红;茹彩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健康教育对癌痛患者止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数字评估法癌痛病人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将91例癌痛患者实施常规三阶梯止痛方案护理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三阶梯止痛方案护理和健康教育的97例设为观察组;对两组病人治疗后疼痛效果,用药依从性及临床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止痛效果及用药依从性均显著提高,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而临床护理满意度提高。结论:在癌痛患者止痛治疗中进行充分的健康教育可提高止痛效果,用药依从性及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
作者:吴英雪;陈丽贞;李燕凌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作为一种临床重症,具有一定死亡率,且治疗后多伴有脑瘫、癫痫及学习困难等后遗症,是导致新生儿伤残的重要原因。现阶段,随着围产科学的发展,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相关研究工作不断推进,为临床诊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思路。本文着重分析总结了HIE临床诊治工作的研究新进展。
作者:赵玉瑛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