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鸿雁;秦玲;黄可欣
目的 观察曲马多联合罗哌卡因用于子宫次全切除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经腹子宫次全切除术患者90例,随机平均分为3组.R组:0.18%罗哌卡因;F组:0.18%罗哌卡因+0.000 3%芬太尼;T组:0.18%罗哌卡因+0.5%曲马多.3组术毕均经硬膜外注入0.5%罗哌卡因6 ml,连接一次性微量泵进行硬膜外镇痛.监测术后不同时间的VAS疼痛评分、心率、平均动脉压,观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和下肢运动阻滞情况以及肛门排气时间,镇痛总体满意度评分.结果 R组VAS评分明显高于F组和T组(P<0.05);F组和T组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F组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R组和T组(P<0.05);F组和T组镇痛总体满意度优良率明显高于R组(P<0.05).结论 曲马多、芬太尼分别与罗哌卡因合用均可达到有效的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曲马多与罗哌卡因配伍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是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硬膜外术后镇痛方法.
作者:徐国勇;廖永福;吴春宾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多孔处理的新型镍钛合金材料与大鼠骨髓基质细胞(BMSCs)的生物相容性,探索新型生物工程材料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SD大鼠体外培养BMSCs,将细胞分别接种于致密、大孔、小孔组镍钛合金材料表面,建立体外共同培养.采用MTT法检测第3天BMSCs的增殖率;第7天采用Hoechst33342标记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各材料组细胞数的差异: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各组材料上的附着和生长情况.结果 大孔、小孔组材料表面的细胞在第3天细胞增殖率和致密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第7天在荧光纤维镜下发现各组镍钛合金材料上均有细胞生长,大孔、小孔组细胞数和致密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大孔、小孔材料之间细胞增殖率和细胞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镜观察大孔、小孔组新型镍钛合金材料表面接种的BMSCs形态正常,增殖旺盛,黏附性良好.结论 多孔处理的新型镍钛合金材料在体外实验中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促进BMSCs黏附、聚集和增殖.
作者:罗杰;柯以铨;徐如祥;姜晓丹;薛杉;吕云;李森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比较条栅状软骨-软骨膜和马蹄铁状软骨-软骨膜两种修复技术在鼓室成形术中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2005~2008年39例(39耳)资料完整的鼓膜穿孔面积>40%患者应用两种类型自身软骨-软骨膜复合体的鼓室成形术,其中条栅状软骨组19例(19耳),马蹄铁状软骨组20例(20耳).对术后鼓膜愈合率和听力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术后3个月两组鼓膜愈合率均为100%,而言语频率的术前气骨导差与术后气骨导差的差值,马蹄铁状组优于条栅状组(P<0.05).结论 两种软骨-软骨膜复合体修补技术在修补鼓膜大、中穿孔的鼓室成形术均有较好疗效,术后3个月时马蹄铁状软骨-软骨膜组语频听力的改营优丁条栅状软骨-软骨膜组.
作者:孙文青;刘运春;王云霞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人参皂甙Rg3对人肺鳞癌SK-MES-1细胞的诱凋亡作用及其对凋亡相关基因survivin的影响.方法 人肺鳞癌SK-MES-1细胞分为Rg3实验组、空白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阳性对照药物为三氧化二砷.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率:免疫细胞化学法和RT-PCR法检测survivin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 不同浓度的人参皂甙Rg3处理SK-MES-1细胞48 h后,细胞凋亡率增加,作用呈剂量依赖关系.人参皂甙Rg3能够下调survivin蛋白和mRNA的表达,各实验组与宅白对照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参皂甙Rg3对人肺鳞癌SK-MES-1细胞具有诱导凋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survivin基因的表达有关.
作者:王鑫;郑玉玲;李克;林娜;樊青霞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构建成年叙利亚金黄地鼠胰岛的分离、纯化及功能鉴定的方法.方法 胶原酶V灌注分离成年叙利亚金黄地鼠胰腺,不连续密度梯度法纯化胰岛.经DTZ染色后于倒置显微镜下测定胰岛细胞的数量和纯度.通过胰岛素释放试验检测胰岛细胞的功能.结果 纯化后每只地鼠胰腺可获得(359±35)胰岛细胞当量,胰岛纯度>90%,胰岛活率>90%.在低糖和高糖刺激下,胰岛细胞体外培养液中胰岛素含量的浓度分别为(3.29±0.32)mU/L和(11.12±0.57)mU/L.高糖刺激后胰岛素释放肇为低糖的3.38倍.体外培养1周生长状况良好.结论 成功获取了高纯度、高活率的金黄地鼠胰岛细胞.
作者:孙侃;孙嘉;陈宏;张桦;蔡德鸿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前后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血糖、血脂、胰岛素抵抗及敏感性的变化,探讨罗格列酮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对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 (1)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分别检测正常人、2型糖尿病人MBL及hs-CRP浓度.(2)检测糖尿病组药物干预前后MBL、hs-CRP、血糖、血脂、胰岛素抵抗及敏感性的变化.结果 (1)血MBL水平在2型糖尿病中显著降低;(2)血hs-CRP水平在2型糖尿病中显著升高;(3)予罗格列酮及二甲双胍干预后MBL、hs-CRP、血糖、TC、TG、LDL-C、HOMA-IR水平显著下降,HDL-C、HOMA-ISI显著升高.结论 罗格列酮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可影响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相关危险因素水平.
作者:秦映芬;方桂兴;黄迪迪;张劫;周嘉;罗佐杰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膀胱癌细胞T24中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APK)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探讨使用5-杂氮脱氧胞苷(5-aza-dc)处理T24细胞后对DAPK转录表达的影响及其细胞生物学效应.方法 使用不同浓度去甲基化药物5-aza-dc处理膀胱癌细胞株T24后,使用MTT法、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5-aza-dc对T24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凋亡率.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分别检测5-aza-dc(12.5 μmol/L)处理前后T24细胞中DAPK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的变化情况.应用RT-PCR、Western-blotting分别检测5-aza-dc(12.5 μmol/L)处理前后T24细胞中DAPK转录、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 MTT法显示不同浓度5-aza-dc对T24细胞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24细胞的大凋亡率为(24.12±1.4)%.正常培养条件下T24细胞中DAPK启动子区出现高甲基化且DAPK mRNA无表达,在5-aza-dc(12.5μmol/L)作用24 h后,T24细胞中DAPK启动子区恢复为未甲基化状念且DAPK mRNA及蛋白重新恢复表达.结论 膀胱癌细胞株T24中DAPK启动子区高甲基化可能是抑制其转录表达的重要原因;5-aza-dc可以通过去甲基化作用使DAPK恢复表达,从而抑制T24细胞的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5-aza-dc有望成为膀胱癌化疗的有效药物.
作者:徐宁儒;刘春晓;郑少波;李虎林;徐亚文;许凯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利用噬菌体随机肽库筛选特异性靶向人肝癌细胞的短肽,为肝癌的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人肝癌细胞HepG2为靶细胞,对噬菌体随机十二肽库进行3轮筛选.建立Hep62荷瘤裸鼠实验动物模型,并在裸鼠体内对经过体外3轮筛选的肽库再进行1轮筛选.随机挑取30个阳性噬菌体克隆进行序列测定及同源性分析.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噬菌体展示肽的特异性.结果 经过3轮体外筛选和1轮动物体内筛选.噬菌体在靶细胞HepG2上出现明显富集,随机挑选克隆测序结果表明十二肽VRKRSECLGAHD出现次数多,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一步证明该噬菌体能特异结合于肝癌细胞.结论 筛选得到的短肽能够特异性与肝癌细胞结合,为进一步研制用于治疗肝癌的高靶向性药物奠定实验基础.
作者:张振辉;刘世明;吴文言;张焕堂;郑伟楠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RNA干扰蛋白聚糖酶-1(aggrecanase-1)对大鼠肋软骨细胞基质代谢的影响.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大鼠肋软骨细胞,采用脂质体转染试剂将针对aggrecanase-1的载体质粒转染软骨细胞,观察转染后细胞生长曲线、细胞形态的变化,RT-PCR检测aggrecanase-1 mRNA水平的变化.Westernblotting检测蛋向多糖(aggrecan)的变化.结果 RNA干扰aggreanase-1对细胞生长速度及形态无明显影响,可明显降低aggrecanase-1的mRNA表达水平(P<0.05).增加aggrecan的含量(P<0.05).结论 抑制aggrecanase-1可减少蛋白多糖的降解,RNAi是一种有效的研究软骨细胞基质代谢的工具.
作者:王正辉;贺西京;杨壮群;王丽;李丽霞;屠军波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毛囊单位(FUs)移植物因受力部位的不同对其组织形态和毛干生长长度的影响.方法 将人头皮毛囊在显微镜下分离.选取含有单根毛干的生长期FUs,随机分为A、B、C三组,A和B组分别用显微镊子在人为控制条件下夹持其毛乳头和隆突部,C组为不做任何处理的对照组,从三组中分别挑选部分FUs行HE染色,光镜下检测其组织学变化;剩余部分行器官培养10d.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FUs的形态学变化,目镜测微器测量毛干生长长度.结果 A、B、C三组中FUs的组织形态变化没有明显差异,但是毛干平均生长长度分别为(1.293±0.245)、(2.116±0.423)和(2.235±0.379)mm,A与B组和A与C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P<0.05),B与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毛发移植过程中要避免手术器械对毛乳头的损伤.
作者:苗勇;胡志奇;孙锡金;谭挺;陈明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应用差异蛋白质组学方法筛查血清中与肝癌转移相关的蛋白质分子.方法 收集具有相同疾病背景原发性肝癌(肝内转移和未转移)患者以及正常人的血清(每组各20例),经过去高丰度蛋白预处理后.进行双向电泳(2-DE)分析,筛选出肝内转移肝癌与未转移肝癌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的蛋白质斑点,进行MALDI-TOF/TOF质谱鉴定;使用Western blotting验证蛋白质组分析的结果.结果 对3组血清的双向电泳图谱分析,与正常人和未转移肝癌患者的血清相比.在肝内转移肝癌血清中共筛选出12个差异大于2倍的蛋白质斑点,MALDI-TOF/TOF成功鉴定出3个表达下调的蛋白质[包括Inter-alpha (globulin)inhibitor H4、Complement factor H-related protein 1 precursor(FHR-1)、apolipoprotein E]和一个上调蛋白(Cytokeratin 9,CK9).Western blotting对所有样本血清中的CK9进行了检测,结果与蛋白质组分析结果相一致.结论 肝癌的转移与多种蛋白表达改变相关,其中CK9的高表达可能与肝癌的转移有关,可能作为肝癌转移相关的潜在血清标志物.
作者:傅斌生;刘炜;张剑文;张彤;李华;陈规划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为妊娠可能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的患者提供简便、价廉以及准确的初筛诊断方法.方法 对妊娠可能合并OSAHS的打鼾产妇78人应用Epworth嗜睡表(ESS)进行嗜睡评分(EP),并测量颈围(NC)、体质量指数(BMI).再行多导睡眠监测(PSG)并根据监测所得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和低血氧饱和度(LSaO2把患者分为鼾症组和OSAHA组(轻、中、重),后以PSG-AHI为诊断OSAHS的金标准,并分析ESS和PSG-AHI的相关性和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结果 各组指标(NC、BMI、EP、AHI、LSaO2间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EP、PSG监测结果均与AHI具有显著相关(P=0.000)且关系较为密切(r=0.759),并较其他监测指标NC(r=0.668)、BMI(r=0.663)的相关性更高;EP、NC、BMI三者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5、0.772、0.784,显示EP值对妊娠合并oSAHS的诊断价值更大;根据交叉曲线,取EP的佳工作点=7.5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76.8%)和特异性(68.2%).结论 应用方便、经济的Epworth嗜睡量表对妊娠可能合并OSAHS的患者进行筛查有较好的临床诊断价值,并具有较佳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作者:徐仲;叶红;李涛平;陈敦金;刘慧姝;高春环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家族成员Amom-B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NSCLC组织中Aurora-B蛋白的表达,其中肿瘤组织121例,癌旁组织4l例,Ⅰ期86例,Ⅱ~Ⅲ期35例;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T-PCR)检测NSCLC细胞株A549、H460及H1299等细胞株中Aurora-B mRNA的表达;应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上述细胞株中Aurom-B蛋白的表达.结果 Aurora-B蛋白在121例NSCLC组织中的表达率为77.7%(94/121),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率为9.8%(4/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urora-B蛋白的表达在不同病理类型之间(腺癌、鳞癌及细支气管肺泡癌)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鳞癌中表达明显上调;与NSCLC的淋巴结是否转移以及肿瘤的分化程度也密切相关(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因素则无明显相关性(P>0.05);在NSCLC细胞株A549、H460及H1299 中均存在Aurora-BmRNA及蛋白的表达.其中以A549细胞株的表达水平为高.结论 在NSCLC组织及细胞株中存在Aurora-B的表达:Aurora-B蛋白表达在NSCLC的分化、转移和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多种NSCLC细胞株中Aurora-B的表达水平存在一定差别.
作者:王文睿;杨胜生;林金祥;曾志勇;刘道明;刘洪涛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利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寻找与RAEB(refractory anemia with excess blasts in transformation)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相关的特异性血清蛋白质标志物.方法 应用双向电泳分别分离RAEB型MDS、急性髓性白血病及正常人的血清蛋白,通过对3组图谱进行比较分析,识别差异反应的蛋白质点,根据差异反应蛋白质点位置在平行胶上找出匹配的蛋白质点.并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对差异蛋白质点进行鉴定.通过数据库搜索鉴定出差异反应的蛋白质.结果 以MDS组为参照,经过胶图分析得到7个差异蛋白质点,质谱鉴定提示4种蛋白有统计学意义,包括二肽基肽酶(dipeptidylpeptidase,DPP/CD26)、DNA聚合酶、未命名蛋白2044和类白蛋白物质.结论 以2-DE为基础的血清蛋白质组学方法可用于筛选与MDS相关的蛋白质标志物;DPP在RAEB型MDS中的异常高表达提示DPP/CD26可能与进展类型的MDS相关.
作者:钟立业;刘天浩;李扬秋;耿素霞;陆泽生;翁建宇;吴穗晶;罗成伟;杜欣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旨在探讨3D-CE-MRA技术在诊断肠系膜动脉硬化中的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21例患者行肠系膜动脉的3D-CE-MRA,进行图像后处理(3D重建和MIP后处理)成像.将23例正常人肠系膜动脉成像作为对照.观察、分析异常的肠系膜动脉异常表现.对病变组与对照组肠系膜上、下动脉管径与各级分支的数目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21例均有全身其他部位动脉硬化.肠系膜动脉硬化MR表现为肠系膜上动脉主干变细,管腔狭窄,边缘不规则,管壁均匀或不均匀增厚;腔内形成多处对比剂充盈缺损.二级以上分支减少、走行僵硬.部分患者分支纤细呈虚线状或分支消失.仅2例肠系膜下动脉主干显示,走向僵硬.病变组肠系膜上、下动脉管径分别为3.8±0.32mm和1.20±0.12mm(正常组分别为6.51±1.01 mm和2.90±0.90mm),经检验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肠系膜动脉硬化患者动脉分支数目明显少于正常对照组(P<0.05).部分患者动脉期小肠粘膜强化程度减低,肠管呈挛缩状聚拢、充气扩张、肠管张力减低.结论 3D-CE-MRA成像能明确显示肠系膜动脉硬化及肠管继发性改变.本方法对病变的检出及指导治疗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杨沛钦;郑晓林;范宪淼;全海英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氩氦刀治疗肾乳头状腺瘤疗效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并跟踪我院氩氦刀治疗肾乳头状腺瘤3例过程并文献复习.结果 经过3个月及12个月后采用CT复查,发现肿瘤明显缩小,并且不被强化.结论 氩氦刀治疗肾肿瘤尤其是良性肿瘤具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刘存东;潘斌;薛康颐;钟钦;曾甫清;陈方敏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1-磷酸鞘氨醇受体(S1PRs)在CD34+造血干/祖细胞迁移中的作用.方法 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脐血CD34+细胞,悬浮于transwell培养板的上层,在不同组细胞中分别给予FTY720预处理、含或不含百日咳毒素(PTX)或CXCR4单抗,下层添加SDF-1,流式细胞仪检测迁移细胞数,计算迁移率.同时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检测迁移前后CD34+细胞的SlPRs的表达情况.另用兀Y720处理脐血CD34+细胞,在不同时间点(1、8、16h)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9d(VLA-4)、CD11a(LFA-1)、CD62L(L-selectin)的表达.结果 FTY720不影响CD34+细胞的自发迁移,但明显促进SDF-1诱导的CD34+细胞迁移(15.262.14 vs 28.64 2.37),这种作用可以被PTX和CXCR4单抗完全阻断.新鲜分离的脐血CD34+细胞表达S1P1-5,但在FTY720和SDF-1作用下发生迁移的CD34+细胞只表达S1P1、S1P3,S1P4.CD34+细胞在FTY720作用下各个时间点测得的黏附分子表达水平无差别.结论 S1PRs可能与CD34+细胞快速迁移有关,激活S1PRs能够增加SDF-1对CD34+细胞的趋化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CXCR4介导的,信号传递偶联PTX敏感的Gi蛋白受体家族.表达特定S1PRs的CD34+细胞才容易发生快速迁移.FTY720不改变CD34+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
作者:区文超;刘世明;熊龙根;李国强;谭孟群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高级氧化蛋白产物(AOPPs)和C反应蛋白(CRP)表达的影响.方法 52例MODS患者随机分为血必净治疗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各26例.血必净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2次/d,连用10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3、7和10天时取两组患者静脉血,采用分光光度计法和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AOPPs和CRP浓度,观察两组患者APACHE Ⅲ评分变化,并记录治疗后第3、7、10和28天时两组患者生存或死亡情况.26例健康志愿者血清AoPPs和CRP浓度作为正常对照.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清AOPPs和CRP浓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间血清AOPPs和CRP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第3、7、10天两组血清AOPP和CRP浓度较治疗前逐步下降(P<0.05);血必净治疗组较常规治疗对照组血清AOPP和CRP浓度下降更显著(P<0.05),APACHE Ⅲ评分降低更明显(P<0.05),且28 d病死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可显著降低MODS患者血清AOPPs和CRP水平,减轻MoDS患者体内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从而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疾病预后.
作者:唐皓;詹红;关开泮;李欣;荆小莉;廖晓星;马中富;梁艳冰;熊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检测RIP,Caspase-8在口腔鳞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口腔鳞癌及癌前病变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采用SABC法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2例口腔鳞癌、14例口腔扁平苔藓、14例口腔白斑、10例正常口腔黏膜中RIP和Caspase-8表达的情况.结果 RIP在正常口腔黏膜中以阴性和弱阳性表达,各占50%(5/10),而在口腔扁平苔藓、口腔白斑、口腔鳞癌主要以弱阳性和阳性表达,占75%(36/50),且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其他组,以阳性和强阳性表达为主,占63.7%(14/22)(P<0.05);Caspase-8在各组均以弱阳性、阳性、强阳性表达为主,其阳性表达率正常口腔黏膜80%(8/10),口腔扁平苔藓100%(14/14),口腔白斑85.7%(12/14),口腔鳞癌100%(22/22).结论 RIP,Caspase-8在口腔鳞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生和发展中均起一定的作用.
作者:史永建;沈丽佳;殷操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肺静脉异位引流的CT征象,探讨多层螺旋CT在肺静脉异位引流中的价值.方法 对12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超声心动图和手术结果对照.所有病例均行多平面重建和容积再现等三维重建.12例患者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10例有手术结果,2例行心血管造影.结果 在10例有手术结果的病例中,心上型7例,心内型2例,心下型1例.多层螺旋CT对异位引流静脉均给出定位和定性诊断,超声心动网仅诊断5例.2例心血管造影,1例异位引流静脉行程显示不清.结论 多层螺旋CT结合三维重建是一种诊断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的无创、准确检查方法.
作者:胡志辉;王思云;杨有优 刊期: 2009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