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木兰;李河;陈剑光;沙坎;陈燕情;杨崇选;郭成业;姚桦;刘小清
目的 利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寻找与RAEB(refractory anemia with excess blasts in transformation)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相关的特异性血清蛋白质标志物.方法 应用双向电泳分别分离RAEB型MDS、急性髓性白血病及正常人的血清蛋白,通过对3组图谱进行比较分析,识别差异反应的蛋白质点,根据差异反应蛋白质点位置在平行胶上找出匹配的蛋白质点.并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对差异蛋白质点进行鉴定.通过数据库搜索鉴定出差异反应的蛋白质.结果 以MDS组为参照,经过胶图分析得到7个差异蛋白质点,质谱鉴定提示4种蛋白有统计学意义,包括二肽基肽酶(dipeptidylpeptidase,DPP/CD26)、DNA聚合酶、未命名蛋白2044和类白蛋白物质.结论 以2-DE为基础的血清蛋白质组学方法可用于筛选与MDS相关的蛋白质标志物;DPP在RAEB型MDS中的异常高表达提示DPP/CD26可能与进展类型的MDS相关.
作者:钟立业;刘天浩;李扬秋;耿素霞;陆泽生;翁建宇;吴穗晶;罗成伟;杜欣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罗格列酮对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诱导的RAW264.7细胞Toll样受体4(TLR4)mRNA和蛋白表达及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的影响及其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RAW264.7细胞.采用RT-PCR检测RAW264.7细胞TLR4mRNA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RAW264.7细胞TLR4蛋白表达,比色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中MPO活性.结果 罗格列酮浓度依赖性地下调AngⅡ诱导的RAW264.7细胞TLR4mRNA和蛋白的表达,抑制AngⅡ诱导的RAW264.7细胞MPO活性.此外,TLR4阻断剂对AngⅡ诱导的RAW264.7细胞MPO活性有部分地抑制作用,而罗格列酮可增强这一抑制效应.同时罗格列酮明显地抑制TLR4特异性配体脂多糖的促MPO分泌效应.结论 罗格列酮可下调AngⅡ诱导的RAW264.7细胞TLR4表达,并可能通过干预TLR4,影响胞内信号转导途径,抑制MPO分泌,减轻炎症反应,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作者:姬媛媛;王志东;刘俊田;刘娜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肺静脉异位引流的CT征象,探讨多层螺旋CT在肺静脉异位引流中的价值.方法 对12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超声心动图和手术结果对照.所有病例均行多平面重建和容积再现等三维重建.12例患者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10例有手术结果,2例行心血管造影.结果 在10例有手术结果的病例中,心上型7例,心内型2例,心下型1例.多层螺旋CT对异位引流静脉均给出定位和定性诊断,超声心动网仅诊断5例.2例心血管造影,1例异位引流静脉行程显示不清.结论 多层螺旋CT结合三维重建是一种诊断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的无创、准确检查方法.
作者:胡志辉;王思云;杨有优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构建人C-erbB2干扰载体pGenesil-erbB2,并稳定转染入CerbB-2高表达的人结肠癌细胞株HT-29细胞,观察其对人结肠癌HT-29细胞从转录后水平对Her-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利用免疫组化方法筛选出CerbB-2高表达细胞株HT-29,以人C-erbB2cDNA基因为靶标设计RNA干扰片段和阴性对照片段,退火形成双链并克隆进入载体pGenesil-erbB,进行鉴定及测序.并稳定转染至HT-29细胞.结果 测序证明人C-erbB2 siRNA表达载体质粒pGenesil-erbB构建成功,pGenesil-erbB稳定转染入人结肠癌HT-29细胞,采用Western blot实验证明pGenesil-erbB可显著抑制Her-2蛋白的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了人CerhB2干扰载体质粒pGenesil-erbB.稳定转染至结肠癌HT-29细胞株,并能抑制HT-29细胞的Her-2蛋向的表达,为靶向CerbB2的siRNA对结肠癌的放射增敏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赵东利;党诚学;隋燕霞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大鼠鞘内分别注射七叶皂甘钠和可乐定抗神经病理性疼痛作用及两者混合使用的作用效果,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体质量250~300g,鞘内留置PE-10导管,置管1周后制作大鼠脊神经结扎神经病理性疼痛(SNL)模型.将96只SNL大鼠随机分成16组(n=6):对照组、七叶皂苷钠组、可乐定组、复合组、拮抗组.测定各组鞘内给药前、给药后5、10、20、30、40、50、60min各时点的大鼠机械撤足阈值,计算对应时点的大效应百分比(MPE),评价抗神经病理性疼痛效果.用回归方法计算药物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及95%的可信区间(C1),使用Isobologram评价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 七叶皂苷钠组和可乐定组MPE随实验药物剂量的增加而增大,七叶皂苷钠20、40μg组,可乐定2、5、10 μg组,1/4、1/2(七叶皂苷钠ED50+可乐定ED50)组MPE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七叶皂苷钠和可乐定混合产生了明显的协同效应.育亨宾(20μg)预处理拮抗可乐定(10μg)的作用(P<0.01),减弱1/2(七叶皂苷钠ED50+可乐定ED50)的作用(P<0.05).结论 大鼠鞘内单独注射七叶皂昔钠或可乐定可产生剂量依赖性抗SNL作用:鞘内七叶皂苷钠混合可乐定可产生协同效应的抗SNL作用,其作用可能与两药共同作用于α2受体和Ca2+通道有关.
作者:尧新华;周朴;黄瑛;王保;陈陈燕;卿朝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查明人咀嚼肌群肌梭的形态与分布的特征,探讨不同咀嚼肌在咀嚼运动和下颌位置的维持与调节中的不同的作用.方法 对6侧人咬肌、颞肌、翼内肌、翼外肌的肌梭作形态学观察,并用图像分析仪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和量化处理.结果 咬肌肌梭密度为32.11个/g,深层肌纤维肌梭密度高(70.76个/g),且肌梭联合体比例高,浅层纤维以肌腹中央肌梭密度高,两层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颞肌肌梭密度为5.44个/g,前份纤维肌梭密度为7.74个/g,后份纤维肌梭密度为3.78个/g,两部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翼内肌肌梭密度为4.43个/g;咬肌、颞肌、翼内肌肌梭密度之间两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不同形态的咀嚼肌或同一块咀嚼肌的不同部位肌梭分布不均匀.咀嚼肌肌梭分布与肌纤维型、肌构筑有关.
作者:张跃蓉;刘静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曲马多联合罗哌卡因用于子宫次全切除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经腹子宫次全切除术患者90例,随机平均分为3组.R组:0.18%罗哌卡因;F组:0.18%罗哌卡因+0.000 3%芬太尼;T组:0.18%罗哌卡因+0.5%曲马多.3组术毕均经硬膜外注入0.5%罗哌卡因6 ml,连接一次性微量泵进行硬膜外镇痛.监测术后不同时间的VAS疼痛评分、心率、平均动脉压,观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和下肢运动阻滞情况以及肛门排气时间,镇痛总体满意度评分.结果 R组VAS评分明显高于F组和T组(P<0.05);F组和T组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F组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R组和T组(P<0.05);F组和T组镇痛总体满意度优良率明显高于R组(P<0.05).结论 曲马多、芬太尼分别与罗哌卡因合用均可达到有效的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曲马多与罗哌卡因配伍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是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硬膜外术后镇痛方法.
作者:徐国勇;廖永福;吴春宾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采取球囊损伤加高胆固醇饮食方式建立兔腹主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并用多种方式评估,研究快速建模及无创评估模型的方法.方法 16只雄性新西兰白兔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球囊损伤腹主动脉后,实验组给予高胆固醇饲料喂养,对照组普食喂养,8周后应用病理切片、血管造影及体表超声等多种方式检测斑块成膜情况,分析其斑块性质.结果 高胆固醇饮食8周后兔体重、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明显升高(P<0.001),腹主动脉造影及体表超声均能直接观察到实验组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实验组损伤部位与对照组损伤部位之间血管收缩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5.921,P=0.000),体表超声测得偏心指数较大的斑块在药物刺激后血管收缩明显增加,偏心指数与血管收缩率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983,P=0.000).
作者:刘毅;李志樑;雷霄;傅强;付晓华;缪绯;余志国;刘映峰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氩氦刀治疗肾乳头状腺瘤疗效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并跟踪我院氩氦刀治疗肾乳头状腺瘤3例过程并文献复习.结果 经过3个月及12个月后采用CT复查,发现肿瘤明显缩小,并且不被强化.结论 氩氦刀治疗肾肿瘤尤其是良性肿瘤具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刘存东;潘斌;薛康颐;钟钦;曾甫清;陈方敏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家族成员Amom-B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NSCLC组织中Aurora-B蛋白的表达,其中肿瘤组织121例,癌旁组织4l例,Ⅰ期86例,Ⅱ~Ⅲ期35例;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T-PCR)检测NSCLC细胞株A549、H460及H1299等细胞株中Aurora-B mRNA的表达;应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上述细胞株中Aurom-B蛋白的表达.结果 Aurora-B蛋白在121例NSCLC组织中的表达率为77.7%(94/121),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率为9.8%(4/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urora-B蛋白的表达在不同病理类型之间(腺癌、鳞癌及细支气管肺泡癌)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鳞癌中表达明显上调;与NSCLC的淋巴结是否转移以及肿瘤的分化程度也密切相关(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因素则无明显相关性(P>0.05);在NSCLC细胞株A549、H460及H1299 中均存在Aurora-BmRNA及蛋白的表达.其中以A549细胞株的表达水平为高.结论 在NSCLC组织及细胞株中存在Aurora-B的表达:Aurora-B蛋白表达在NSCLC的分化、转移和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多种NSCLC细胞株中Aurora-B的表达水平存在一定差别.
作者:王文睿;杨胜生;林金祥;曾志勇;刘道明;刘洪涛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参芪胶囊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促排卵治疗后黄体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克罗米芬促排卵,治疗组47例,于排卵后口服参芪胶囊治疗,对照组46例,于卵泡成熟时肌注HCG 5000u.治疗前后测性激素、胰岛素(INS)、体重指数(BMI),统计获得的排卵周期、子宫内膜厚度、黄体期天数和妊娠率.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LH、LH/FSH、T、INS、BMI均下降(P<0.01).治疗后组问比较,治疗组LH、LH/FSH、T、BMI下降(P<0.05),黄体期E2、P、黄体期天数、子宫内膜厚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排卵率83.44%,妊娠率55.32%,对照组排卵率82.78%,妊娠率36.96%,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在克罗米芬促排卵周期中应用参芪胶囊,通过降低患者BMI,降低T和LH/FSH,调整性腺功能,能较好维持黄体功能,从而使患者成功妊娠,提高妊娠率.
作者:钟秀驰;左俊;张娟;黎小斌;胡向丹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膀胱癌细胞T24中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APK)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探讨使用5-杂氮脱氧胞苷(5-aza-dc)处理T24细胞后对DAPK转录表达的影响及其细胞生物学效应.方法 使用不同浓度去甲基化药物5-aza-dc处理膀胱癌细胞株T24后,使用MTT法、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5-aza-dc对T24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凋亡率.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分别检测5-aza-dc(12.5 μmol/L)处理前后T24细胞中DAPK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的变化情况.应用RT-PCR、Western-blotting分别检测5-aza-dc(12.5 μmol/L)处理前后T24细胞中DAPK转录、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 MTT法显示不同浓度5-aza-dc对T24细胞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24细胞的大凋亡率为(24.12±1.4)%.正常培养条件下T24细胞中DAPK启动子区出现高甲基化且DAPK mRNA无表达,在5-aza-dc(12.5μmol/L)作用24 h后,T24细胞中DAPK启动子区恢复为未甲基化状念且DAPK mRNA及蛋白重新恢复表达.结论 膀胱癌细胞株T24中DAPK启动子区高甲基化可能是抑制其转录表达的重要原因;5-aza-dc可以通过去甲基化作用使DAPK恢复表达,从而抑制T24细胞的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5-aza-dc有望成为膀胱癌化疗的有效药物.
作者:徐宁儒;刘春晓;郑少波;李虎林;徐亚文;许凯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多孔处理的新型镍钛合金材料与大鼠骨髓基质细胞(BMSCs)的生物相容性,探索新型生物工程材料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SD大鼠体外培养BMSCs,将细胞分别接种于致密、大孔、小孔组镍钛合金材料表面,建立体外共同培养.采用MTT法检测第3天BMSCs的增殖率;第7天采用Hoechst33342标记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各材料组细胞数的差异: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各组材料上的附着和生长情况.结果 大孔、小孔组材料表面的细胞在第3天细胞增殖率和致密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第7天在荧光纤维镜下发现各组镍钛合金材料上均有细胞生长,大孔、小孔组细胞数和致密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大孔、小孔材料之间细胞增殖率和细胞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镜观察大孔、小孔组新型镍钛合金材料表面接种的BMSCs形态正常,增殖旺盛,黏附性良好.结论 多孔处理的新型镍钛合金材料在体外实验中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促进BMSCs黏附、聚集和增殖.
作者:罗杰;柯以铨;徐如祥;姜晓丹;薛杉;吕云;李森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鼻郎鼻腔喷雾器与曲安奈德鼻喷雾剂合用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使用鼻郎鼻腔喷雾器与曲安奈德鼻喷雾剂喷鼻;对照组50例,仪用曲安奈德鼻喷雾剂喷鼻.结果 鼻郎鼻腔喷雾器与曲安奈德鼻喷雾剂合组有效率为94%,曲安奈德鼻喷雾剂组有效率为82%.结论 鼻郎鼻腔喷雾器可有效提高曲安奈德鼻喷雾剂的疗效,减少甚至避免其不良反应.
作者:凌威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为妊娠可能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的患者提供简便、价廉以及准确的初筛诊断方法.方法 对妊娠可能合并OSAHS的打鼾产妇78人应用Epworth嗜睡表(ESS)进行嗜睡评分(EP),并测量颈围(NC)、体质量指数(BMI).再行多导睡眠监测(PSG)并根据监测所得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和低血氧饱和度(LSaO2把患者分为鼾症组和OSAHA组(轻、中、重),后以PSG-AHI为诊断OSAHS的金标准,并分析ESS和PSG-AHI的相关性和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结果 各组指标(NC、BMI、EP、AHI、LSaO2间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EP、PSG监测结果均与AHI具有显著相关(P=0.000)且关系较为密切(r=0.759),并较其他监测指标NC(r=0.668)、BMI(r=0.663)的相关性更高;EP、NC、BMI三者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5、0.772、0.784,显示EP值对妊娠合并oSAHS的诊断价值更大;根据交叉曲线,取EP的佳工作点=7.5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76.8%)和特异性(68.2%).结论 应用方便、经济的Epworth嗜睡量表对妊娠可能合并OSAHS的患者进行筛查有较好的临床诊断价值,并具有较佳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作者:徐仲;叶红;李涛平;陈敦金;刘慧姝;高春环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检测视网膜电图b.波(ERG-b)、计数视网膜节细胞(RGC)、测量内层视网膜(IRL)厚度、电镜观察RGC超微结构变化等,探讨玻璃体注射携带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hBDNF)重组腺伴随病毒(rAAV-BDNF)埘急件高眼压兔眼神经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 24只健康日本大耳白兔任选一眼作为造模眼(为模型组,共24眼),用生理盐水前房灌注法造成急性高眼压模型,对侧眼不作任何处理作为正常对照组(24眼).另24只健康日本大耳白兔任选一眼作为造模眼(为BDNF组,共24眼),BDNF组在造模前3 d玻璃体内注射10μl rAAV-BDNF.于造模后第1、3、7、14 d三组各摘除6只观察眼做病理切片,进行RGC计数、IRL厚度测量.三组中第14天结束观察的各6只观察眼,在实验开始前(基线)及造模后第1、3、7、14天,分别检测ERG-b波.另选5只兔用于观察RGC的超微结构,其中1只不做任何处理;另4只兔单眼造模(模型组2只,BDNF组2只),第7天处死.结果 造模前三组的ERG-b波的振幅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和BDNF组ERG-b波振幅值在造模后第1天均降至低水平,与基线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以后逐渐恢复,但第14天均未能恢复至基线水平(P<0.01).实验结束时BDNF组ERG-b波振幅值高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兔眼视网膜RGC数量减少,IRL厚度变薄.BDNF组兔眼视网膜RGC数量和IRL厚度的变化与模型组相似,但其程度均较模型组轻(P<0.05,P<0.01).电镜观察可见急性高眼压引起了RGC的损害,而BDNF组损害较轻.结论 玻璃体注射rAAV-BDNF可以显著改善急性高眼压引起的ERG-b波及视网膜结构的损害,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王建明;孙乃学;惠娜;范雅稚;冯海晓;赵世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血栓素A2(TXA2和前列环素(PGI2在羊水过少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用放免法检测羊水过少和正常妊娠各30例产妇脐血中TXB2和6-keto-PGF1α浓度,计算TXB2/6-keto-PGF1α比值,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胎盘绒毛血管内皮细胞血栓素A2受体(TXA2R)蛋白含量.结果 研究组脐血TXB2浓度明显增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6-keto-PGF1α浓度与对照组相比亦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TXB2/6-keto-PGF1α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羊水过少组胎盘绒毛血管内皮细胞中TXA2R阳性表达(22/30,73.3%)明显高于对照组(11/30,36.7%),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并且羊水过少组TXA2R阳性表达以强阳性为主.结论 脐血中TXA2浓度异常升高及TXA2/PGI2比例失衡与羊水过少发病有关.
作者:王志坚;余艳红;陈洁;赵影庭;张燕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1-磷酸鞘氨醇受体(S1PRs)在CD34+造血干/祖细胞迁移中的作用.方法 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脐血CD34+细胞,悬浮于transwell培养板的上层,在不同组细胞中分别给予FTY720预处理、含或不含百日咳毒素(PTX)或CXCR4单抗,下层添加SDF-1,流式细胞仪检测迁移细胞数,计算迁移率.同时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检测迁移前后CD34+细胞的SlPRs的表达情况.另用兀Y720处理脐血CD34+细胞,在不同时间点(1、8、16h)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9d(VLA-4)、CD11a(LFA-1)、CD62L(L-selectin)的表达.结果 FTY720不影响CD34+细胞的自发迁移,但明显促进SDF-1诱导的CD34+细胞迁移(15.262.14 vs 28.64 2.37),这种作用可以被PTX和CXCR4单抗完全阻断.新鲜分离的脐血CD34+细胞表达S1P1-5,但在FTY720和SDF-1作用下发生迁移的CD34+细胞只表达S1P1、S1P3,S1P4.CD34+细胞在FTY720作用下各个时间点测得的黏附分子表达水平无差别.结论 S1PRs可能与CD34+细胞快速迁移有关,激活S1PRs能够增加SDF-1对CD34+细胞的趋化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CXCR4介导的,信号传递偶联PTX敏感的Gi蛋白受体家族.表达特定S1PRs的CD34+细胞才容易发生快速迁移.FTY720不改变CD34+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
作者:区文超;刘世明;熊龙根;李国强;谭孟群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钩吻素子(koumine,Kou)对荷H22肝癌实体瘤小鼠的作用及实验动物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观察移植性H22肝癌BALB/c裸鼠实体瘤模型给药后肿瘤的生长情况,小鼠脾脏重量及血液细胞数目变化.结果 Kou能抑制H22实体瘤的生长,随剂量升高而瘤重降低;Kou组动物的脾重指数及血细胞数目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但高于5-Fu组,提示Kou可能对实验动物的免疫功能没有抑制作用.结论 Kou能显著抑制荷H22肝癌实体瘤的BALB/c裸鼠后的肿瘤生长,且对免疫系统无明显抑制作用.
作者:蔡晶;雷林生;迟德彪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构建人癌胚抗原(CEA)慢病毒表达载体并包装成感染性病毒颗粒,获得稳定表达CEA的树突状细胞(DC).方法 以人CEA的测序质粒为模板,PCR扩增CEA全长,装入pLentiGFP转移质粒,经过测序证实其序列与标准序列完全一致.将pLentiGFP-CEA、包装质粒p△8.2和pVSV-G用LipofectamineTM2000共同转染293T细胞,包装成感染性病毒颗粒,感染树突状细胞,并进行RT-PCR和Western blot检验CEA在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DC细胞病毒感染48h后荧光显微镜观察CEA慢病毒载体在细胞中高效表达,PCR扩增可得到人CEA的2009 bp基因片段,与预期大小一致,Western blot显示CEA在感染DC中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了CEA慢病毒表达载体,重组慢病毒感染DC细胞后表达出有活性的CEA蛋白,为进一步从分子水平探讨CEA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作者:郑红;张文玲;赵国强;董子明 刊期: 2009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