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莉莎;管泱;杨金环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急症,严重时危及患者的生命,所以需要临床医生快速准确的诊断并进行合理,有效地治疗。减少此病发生的死亡率。
作者:寇艳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评价干姜水提物的解热和镇痛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干酵母致热法,观察干姜水提物的解热作用;应用小鼠醋酸扭体法和小鼠光辐射热甩尾法,观察干姜水提物的镇痛作用。结果:干姜水提物(1.5g/kg)的大鼠在给药后的第2、4小时体温明显降低(P<0.05);干姜水提物(3g/kg)的大鼠在给药后第1小时体温显著降低(P<0.05),但给药后第2,3,4小时体温下降不明显(P>0.05)。干姜水提物(3 g/kg)明显减少发生醋酸扭体反应的鼠数,显著提高小鼠光辐射热甩尾反应的痛阈(P<0.05)。结论:干姜水提物具有解热镇痛作用。
作者:房鑫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床旁血气分析仪与生化分析仪检测动静脉血钾浓度的差异。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来自我院住院的患者共80例,采用肝素钠抗凝管在受检者肘静脉处采集静脉血5ml,受检者动脉血标本采集按照相关操作规范进行,将受检者采集的动脉血分别用血气分析仪和生化分析仪进行钾离子检测。结果:血气分析仪的结果高于生化分析仪结果,动静脉血样本在血气分析仪和生化分析仪中检测结果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床旁血气分析仪和生化仪各有利弊,临床医生在需要检测患者血液中钾离子浓度时,要根据临床实际需要对检测方法做出正确的选择。
作者:李永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临床麻醉专业实习教学的方法。方法:结合临床实践,叙述临床教师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和实施科学化。规范化临床教学方法对提高临床麻醉学实习教学质量的必要性和有效性。结果:带教老师综合素养的提高和实施科学规范的教学方法可极大的提高临床麻醉学实习教学质量。结论:随着医学和社会的发展,仍需不断的探索和优化更好的方法。
作者:胡小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急性阑尾炎与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误诊因由,探讨其鉴别诊断与治疗,减少临床误诊率,提高医疗水平。方法:收集整理医院2007年3月-2011年11月间消化科71例误诊患者,其中急性阑尾炎误诊为胃十二脂肠溃疡穿孔的患者30例被,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的胃十二脂肠溃疡穿孔患者41例,分析其主要临床表现,探讨误诊原因,并对其作出正确的治疗指导。结果:因病史相似误诊13例(18.3%)、因体征混淆误诊12例(16.9%)、因全身情况酷似误诊14例(19.7%)、因就诊时机误诊29例(40.8%),其他3例(4.2%);误诊原因总结为以上四大类居多,其中又以就诊时机误诊占比例高,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护人员必须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基础知识,掌握各疾病的鉴别诊断,避免临床误诊耽误患者治疗的事故发生。
作者:吴华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总结基层医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预防、处理及体会。方法:回顾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609例中各类并发症共34例的发生、处理及预防方法。结果:肝胆管损伤损伤6例,胆囊动脉出血中转手术6例,肠管损伤5例,胆汁性腹膜炎2例,十二指肠损伤大出血死亡1例,黄疸2例,胆囊床积液4例,膈肌损伤致气胸1例,切口疝2例,背痛4例,切口转移癌1例。结论:严格的术前检查、分析、选择病例,有经验的手术医生和规范的手术操做程序可减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并发症。
作者:铁成刚;王新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口服药物提示卡在临床护理中使用效果。方法:在服药指导卡使用前后抽取120名服药中的住院患者了解护士服药指导的正确性;抽取N1和N2层面的护理人员100名让她们表达对使用口服药物指导卡的态度与感受。结果:使用口服药物指导卡后的患者服药错误率1.7%低于口服药物指导卡使用前的服药错误率8.3%, P〈0.05,有统计学意义;并且使用口服药指导卡后护士的满意度高于使用口服药指导卡前。结论:口服药物指导卡方便护士对患者正确用药的指导,提高患者服药准确性,发挥药物的佳效能,增进护患关系。
作者:高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通过诊治半导体激光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带状疱疹120例疗效观察及护理,可有效减轻疼痛,缩短患病疗程,改善临床症状,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提高患者治愈率。
作者:曹惠英;周玉梅;王晓信;刘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调查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中存在的主要误区,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采用问卷和面谈方式;对湛江市中心人民医院院内分泌科2013年10月?2014年3月43例住院病人及家属进行单独问卷和面谈,详细记录临床资料,包括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家庭成员的健康状況,对饮食治疗重要性的了解程度,营养学的相关基本知识。结果:30%的患者不能保证按时就餐,甚至认为吃得越少越好,15%的患者一次进餐过饱,15%的患者有吸烟、喝酒的习惯,吃刺激食物过多。选择食物误区较大,常见问题如患者不了解如何正确控制饮食及其意义,不能正确的选择对疾病有益的食物。60%对等值食物交换法不了解,30%使用《食品交换表》不正确。结论:合理的饮食指导与有效的饮食控制,保证每日摄入营养的比例合理,有利于血糖的控制,提高糖尿病结合治疗效果。
作者:鲁杨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内科护理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方法:提高内科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及法律意识,公开收费标准,使收费标准公开化、透明化,对患者家属采取合理的态度。结果:及时有效地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沟通改,维持了良好的护患关系。结论:从内科护理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而减少我国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阿尔达克·澳巴克;张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危重症患儿鼻胃管非计划性拔管(UEX)的影响因素,并探讨其防范的相关护理对策。方法:通过自制危重症患儿鼻胃管UEX登记表,对以往我院收治的237例鼻胃管置管的危重症患儿进行登记分析,并讨论鼻胃管UEX的护理对策。结果:237例危重症患儿的留置胃管50例发生UEX, UEX的发生率为21.1%。结论: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与责任意识,强化对危重症患儿的巡视与监控,改良胃管固定方法,提升护理水平,加强护理管理等可以有效降低UEX的发生率。
作者:何英;谭朝会;王秋月;胡明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髌骨是全身大的籽骨,它是膝关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位置浅表易受伤,直接或间接暴力均易导致骨折,是临床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多需手术治疗,目前手术方法较多,各有优缺点,本文就髌骨骨折的手术方式作一论述,以其为合理治疗髌骨骨折提供帮助。
作者:席国文;赵红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并评价2011-2012年木垒县城镇医保职工接种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简称流感疫苗)后的效果。方法:选取两个年份年龄、性别等相匹配的645名为接种组、650名为对照组,在接种和非接种流感疫苗6个月后,对两组人员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记录分析两组人群流感样疾病及其它疾病的发生情况。结果:6个月内接种组和对照组流感样疾病的发病率分别为10.8%和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感疫苗的保护率为51.7%。接种组和对照组流感样疾病及其相关疾病就诊率分别为12.2%和26.3%,两者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接种流感疫苗减少就诊率达到52.9%。结论:接种流感疫苗能明显减少木垒县医保职工尤其是60岁以上人群流感样疾病及其相关疾病的发生率和就诊率,能有效预防流感发生,建议提高重点人群的流感疫苗接种率。
作者:罗永强;何玉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内分泌科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内分泌科护理人员30名(观察组),经深入学习研究相关文件精神、制定目标与标准、优化排班设计、设置特色岗位、开展健康教育等系列活动后,对比与优质护理服务前(对照组)护理人员的成就感、工作积极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成就感较强率分别为70.0%、90.0%,工作积极率为分别76.7%、93.3%;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情况不及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内分泌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有利于激发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付春燕;白广芝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老年人肝功、肾功、血脂、血糖及相关情况,指导老年人合理膳食,更多地关注老年人身体健康。方法:我院所辖社区500例60岁以上的老年人作为调查对象,测量其相应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测定结果发现,肝功、肾功结果比较理想,56.3%的老年人存在血脂异常;19.5%的老年人血糖异常;30.4%的老年人血压升高。各项指标女性均高于男性。结论:血脂、血糖、血压的异常占相当比例,应当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作者:任永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高尿酸血症除了能引起痛风性关节炎和肾结石以外,还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和预告因子[1]。大量文献证实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密切相关。目前治疗高尿酸血症的西药主要有抑制尿酸生成和促进尿酸排泄药物,如别嘌醇、苯溴马隆等,这些药物均有一定的肝肾功能损害、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2],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笔者采用桃红四物汤加味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来自内分泌科门诊,选择符合2型糖尿病及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共80例。其中男性68例,女性12例。年龄36-68岁,病程2-9年,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其中男性33例,女性7例,对照组40例,男性35例,女性5例。
作者:张霞;苗林艳;张凤;李伟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麻黄是临床常用药物,归肺、膀胱经;其味辛、发散,性温、散寒。其功效为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温经通腠[1]。在临床实践中,麻黄的应用广泛,刘爱民教授通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对麻黄的运用有独特见解,临床证突破不少禁条,广泛用以治疗多种皮肤科疑难杂病,效果卓著,经验可贵。笔者有幸随师待诊,兹将刘爱民教授运用麻黄治疗皮肤病的相关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李静;范苗苗;蔡芳;王新菲;刘爱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是威胁产妇生命安全的重要原因,提出产后出血的急救治疗措施及预防护理措施对28例产后出血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研究显示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宫缩乏力约占产后出血的64.2%其他因素的产后出血也占一定的比例。结论:针对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做好预防措施,对产后出血患者进行有效及时的抢救与护理才能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进而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作者:周凌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是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形成弥漫或局限性的病变,是妇科常见病之一[1]。子宫腺肌病过去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经产妇,但近些年呈逐渐年轻化趋势,困扰着许多女性朋友。这可能与高雌激素刺激、慢性子宫内膜炎、放置宫内节育器、剖宫产、人工流产等手术的增多相关,它常常会导致继发性痛经及月经量增多等症状,因而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更严重的是,它具有类似肿瘤的特性[2],且发病原因与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药物治疗效果欠佳,严重危害育龄期妇女的身心健康。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此病的发病机制研究甚多,从流行病学、免疫学、遗传学、内分泌学等各个方面进行,但还没有一个肯定的结果。(1)高雌激素在子宫腺肌病中起重要作用,子宫腺肌病常不单独存在,经常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增生共同合并发生,并且在妇女绝经后痛经、经量增多等症状可逐渐消失、病灶也会萎缩,这些都表明子宫腺肌病与妇女体内的雌激素变化关系密切[3]。研究还发现[,子宫腺肌病异位的内膜细胞上很多激素水平都明显高,如腺上皮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黄体生成素受体基因 mRNA 和受体蛋白在异位内膜的表达明显高于在位子宫内膜,而间质细胞的表达无明显异常,所以说子宫内膜上的这些激素与子宫腺肌病的发生有关联。(2)血管生成机制,子宫腺肌病比正常子宫内膜更易于表现生成血管的活性,Han[4]等人实验发现,子宫腺肌病的子宫内膜及肌层的血管成活性明显增高,研究运用的是免疫组化染色来完成的。Hirotaka 研究员[8]另很多国内外学者在宫腔镜的观察下发现大部分子宫腺肌病内膜中有异常的血管生成,他们的研究证实了子宫内膜的血管形成异常可能与子宫腺肌病是有关系的。(3)细胞凋亡学说[5]:黄凤英、张丽红等实验员运用免疫组化ABC技术检测了凋亡蛋白Bcl-2在正常子宫内膜与子宫腺肌病内膜中的表达,说明异位内膜中的Bcl-2表达强,细胞凋亡减少可能在子宫腺肌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Goumenou等研究发现当Bcl-2表达增强时,Bax表达减弱,打破了细胞凋亡的平衡系统,细胞凋亡减少,增殖增强,终导致子宫腺肌病的发生。
作者:片丽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研究乙肝病毒携带者存在的心理症状,并针对这些症状采用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把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实施心理护理,并对患者发放临床症状评价表(SCL-90)和幸福感指数评估表,并指导其进行填写,进行统计分析患者在护理前后的心理症状和情绪变化。结果:通过对比观察发现,护理前研究组的幸福指数比对照组低,SCL-90数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幸福指数、SCL-90数值均比护理前要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乙肝病毒携带者心理的主要因素有焦虑、抑郁、神经过敏、强迫症等,这些情绪会影响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临床治疗,根据心理护理的方式对这些患者进行护理,并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马允利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