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两种会阴切开缝合术的临床观察

蒋玲

关键词:会阴侧切术, 皮内连续缝合法, 传统丝线外缝法
摘要:目的:探讨两种会阴切开缝合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在2012年5-11月在我院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100例,50例行会阴切开术后可吸收及皮内连续缝合法为观察组;50例行会阴切开术后可吸收及皮肤丝线外缝法为对照组。记录两组在术后会阴伤口疼痛、首次排尿情况、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相关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吸收及皮内连续缝合法对减轻术后会阴伤口疼痛、利于术后首次排尿、利于伤口愈合、减少住院时间、利于产妇休息,提高母乳喂养率,减少产后焦虑、创口美观,病人舒适有重要意义,有推广意义。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健康教育在艾滋病防控中的重要性

    健康教育在艾滋病防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健康教育的方式在普通人群中开展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普及宣传,以提高人们对艾滋病的科学认识和防范意识,对干预与控制艾滋病的流行会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作者:李培;万彦博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重力喂养在早产儿喂养中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观察重力鼻饲喂养法在早产儿喂养中的作用。方法:对80例符合病例入选标准的早产儿给予间歇性重力鼻饲喂养,在喂养过程中应给予相应的置管护理、鼻饲管护理及非营养性吸吮等护理措施。结果:本组80例早产儿共发生喂养不耐受18例(22.50%),其中呕吐2例,占2.50%;腹胀8例,占10.00%;胃残余量>30%6例,占7.50%;胃内咖啡物2例,占2.50%。结论:经间歇性重力鼻饲喂养法喂养及相应的护理措施可降低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

    作者:陈怡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60例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保守治疗方法对60例早期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早期输卵管妊娠的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B组、C组个20例),A组口服米非司酮;B组在B超的引导下注入甲氨蝶呤(M T X);C组为A组联合B组治疗。后比较三种方法临床疗效。结果:C组治疗有效率(94%)高,与A、B两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在研究输卵管妊娠的保守治疗观察中,可发现口服米司酮与甲氨蝶呤局部注入疗效相当,而两种治疗方法联合应用使治疗效果显著提高。

    作者:马新华;张丽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刘爱民教授运用麻黄治疗皮肤病经验

    麻黄是临床常用药物,归肺、膀胱经;其味辛、发散,性温、散寒。其功效为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温经通腠[1]。在临床实践中,麻黄的应用广泛,刘爱民教授通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对麻黄的运用有独特见解,临床证突破不少禁条,广泛用以治疗多种皮肤科疑难杂病,效果卓著,经验可贵。笔者有幸随师待诊,兹将刘爱民教授运用麻黄治疗皮肤病的相关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李静;范苗苗;蔡芳;王新菲;刘爱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巩义市2010-2013年布鲁杆菌病监测结果分析

    布鲁杆病菌(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1],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人患病后,累及多种器官功能,多成慢性病程,久治不愈,严重者丧失劳动和生活能力,成为家庭和社会的沉重负担[2]。近年来,我国布病病例逐年增加,疫情影响区域呈扩散趋势,防控形势严峻。为有效控制布病,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国家在全国19个省(自治区)的21个县(市、区、旗)设立国家级布病监测点,2013年,为更好的完成布病监测工作,国家级监测点扩大为31个省(市、区)的95个县(市、区、旗)国家级布病监测点。巩义市是全国21个国家级布病监测点(也在95个国家级监测点之内)之一,为及时掌握人间布病疫情动态,分析疫情发展趋势,制定切实有效防治策略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王倩;孟晓红;张利娜;马原;范艺萌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治疗老年腹胀92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对老年腹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老年腹胀患者92例临床资料,给予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1粒,每日3次,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后腹胀症状积分改变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明显改善患者腹胀症状,治疗后2周症状积分(3.3±1.2)、4周症状积分(2.1±1.1)明显低于治疗前(6.5±0.8)(P 均<0.01)。其对老年患者腹胀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1%和90.2%。。治疗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6例,占6.5%。结论: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是减轻老年患者腹胀症状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马红兵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议健康理念与健康权

    通过逻辑推理法和概念分述法对健康理念及其传播方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从健康权的角度去阐述健康的重要性,并设立了健康教育步骤去传播健康理念,制定了健康理念落地的实施方案。结论:健康理念是一个人保持健康和促进健康的关键。

    作者:赵艳花;苗向荣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医药辅助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探讨

    目的:为了探究中医药辅助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采用控制对照法,首先收集在2012年1月到2013年12月内本院所接受治疗的患者,共80例,把其随机分作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实验组,每组各40人,对照组采用口服甲硝唑加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而实验组采用口服自拟中药汤和甲硝唑以及左氧氟沙星治疗。对两组进行对比观察,记录各组情况以及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加入中药进行辅助治疗的实验组治疗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证明临床治疗慢性盆腔炎加入重要进行辅助治疗,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率。并且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

    作者:李玉中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单纯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单纯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单纯结石性胆囊炎156例进行分析,按照手术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和治疗前后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疼痛评分均有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水平明显由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单纯结石性胆囊炎疗效明显优于开腹胆囊切除术,且具有创伤小、疼痛小、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

    作者:郭建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MBTI在医学生素质提升与职业选择中的应用

    一些医学生在学习中缺乏兴趣,人际沟通不尽如人意,择业迷茫,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没有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造成的。MBTI是读懂自我的一个工具,借助MBTI可以帮助医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诸多问题。

    作者:李阳;杨鸿铭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脑梗塞CT、MR的诊断价值比较分析

    目的:比较CT、MR对早期脑梗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8例早期脑梗塞患者的CT及MRI检查结果,比较CT及MRI对早期脑梗塞的检出率。结果:CT在发病24小时内对脑梗塞的检出率13.95%,检测出病灶直径0.5cm,MRI在发病24小时内对脑梗塞的检出率的为99.53%,T1W1梗塞灶的直径为0.5cm-1.2cm , T2W1检测出梗塞灶的直径都小于0.5cm ,MRI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两组相比X2=95.651,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RI对脑梗塞微小病灶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可做为早期脑梗塞检查的首选方法。

    作者:郭敏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老年男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心肌梗死一例

    患者男,68岁。因“发作性胸痛2年,加重1天”入院。患者1天前无明显原因出现胸痛较前加重,发作频率较前频繁,向左肩部放射,每天发作3-4次,每次持续3-5分钟。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为求进一步诊治,今来诊。既往史:患者于2年前活动后突发胸部疼痛,呈压榨性疼痛,疼痛放射至左肩部,后背部,大汗淋漓,症状持续约2小时,以“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在当地经住院治疗后好转,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史,吸烟史40年,约20支/日,无酗酒史,否认治游史。入院后体格检查:体温36.2° C,脉搏52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30/80mmHg,神志清,精神可。皮肤、粘膜无黄染,躯干、四肢未见皮疹,破溃。口唇无发绀,颈软,甲状腺不肿大,劲静脉无怒张。双肺叩诊呈清音,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浊音界无扩大,心率52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压陷性水肿。

    作者:于爱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胃壁内多发憩室一例报告

    青年女性患者,25岁,于2013年7月18日来诊,自述胃脘部疼痛不适数年,疼痛时间无明显规律,多次到外院行钡餐透视检查,诊断为胃窦炎。

    作者:于润起;吴会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急救及护理

    一氧化碳(化学分子式CO)中毒俗称煤气中毒,为北方寒冷季节比较常见的急症。其主要特征是引起组织缺氧,由于脑细胞对缺氧极其敏感,因此易引发脑损伤。轻度CO中毒患者可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全身乏力、短暂昏厥等症状;中度CO中毒患者除上述症状加重外,指甲、口唇、皮肤黏膜出现樱桃红色,多汗、血压先升高后降低、心率加速、心律失常、烦躁,并可迅速进入昏迷状态;重度CO中毒患者表现为深昏迷,反射消失,大小便失禁,肌张力增高,血压下降,甚至会造成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作者:王秀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目的: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方法:收集2013年01月到2014年01月本院收治的508例重症新生儿临床资料,严格执行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制度;同时收集2010年01月到2011年01月本院收治的508例重症新生儿临床资料,未实施严格的感染预防与控制;后对比执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的相关制度前后的医院感染率、漏报率。结果:执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的相关制度后,医院感染率、漏报率分别为2.95%、1.57%,明显低于执行前的13.39%、10.63%,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可降低医院感染率、漏报率,提高医院管理水平。

    作者:闫玲;孟庆美;王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胃管固定方法改良在普外科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改良固定胃管方法在普外科应用的效果。方法:对152例放置胃管的患者,将入住1-22床置胃管的患者为对照组,23---44床置胃管的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鼻翼及颊部胶布固定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良固定胃管方法。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在胃管固定成功率上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改良固定胃管的方法明显优于传统的鼻翼与颊部胶布固定方法,有效减少了易松动脱落的风险及患者鼻翼和面颊部贴胶布带来的不适感,减轻了患者因反复置管带来痛苦及额外的经济负担,同时也减少了护理人员因脱管后重复置管所导致的工作量。

    作者:陈佑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产后出血原因分析及围产期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和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并对患者实施围产期临床护理。方法:对我辖区医院在2012年10月~2013年11月期间发生产后出血的1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并积极找出患者产后出血的原因,实施围产期护理。结果:经过研究和分析发现,导致患者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为宫缩乏力。结论:临床上,要对患者发生产后出血的原因进行及时的分析,并找出相关原因。然后对患者在产后的出血量进行有效、正确的评估,同时要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严密的观察和护理,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抢救和护理能够有效地减少出血的几率。

    作者:张永琼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益气化瘀方对急性脑梗塞患者NIHSS、TNF-α和IL-6水平的影响

    目的:中药益气化瘀组方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血脂水平、TNF-α和IL-6水平及美国国立卫生院中风量表(NIHSS)的评分的影响。方法:将131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入治疗组66例和对照组65例。所有急性脑梗塞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另给中药益气化瘀组方口服。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脂水平、TNF-α和IL-6水平及NIHSS评分。结果:治疗前以上观察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各项血脂指标、TNF-α和IL-6水平及NIHSS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益气化瘀组方治疗脑梗塞患者可以有效降低血脂,控制血TNF-α和IL-6水平,改善NIHSS评分,减轻神经功能损伤,改善预后。

    作者:袁志岭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医患沟通及医疗风险防范

    目的:防范医患纠纷的发生,促进医院发展。方法:根据当前医患纠纷的现状,分析发生医患纠纷的原因。结果:医患之间缺乏沟通与信任。结论:建立和完善医患沟通制度,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作者:顾方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议“引火归元”

    引火归原早见于《景岳全书》。引火即是导引肾上浮之虚火,归原即是使其下归于肾,张景岳指出引火归原除了治疗命门阴盛则元阳畏避而龙火无藏身之地,故致“游散不归”之外,还可以治疗“阴不足以配阳,病在阴中之火”的火不归原证,指出肾之阴虚阳虚证均可导致火不归原的特殊病理状况。“引火归原”作为治肾火上浮方法之一,是协调肾中阴阳的特殊方法。“引火归原”朔源于《素问·至真要大论》。唐代王冰注:“病之火甚者,尤龙火也,得湿而焰,遇火而燔。不知其性,以水湿折之。适足以火焰诣天,物穷方止矣;识其性者,反常之理,以火逐之,则燔灼自消,焰火扑灭。”其“龙火”、“以火逐之”成为“引火归原”的先河。引火归原之“火”可以是虚阳上浮之火,也可是阴不涵阳之火,还可是阴寒内盛,迫阳外越之火。其“原”是指阳气所在之处,主要系指命门肾宅。肾为水脏,位居下焦,藏真阴真阳,为一身阴津阳气之根本。

    作者:安晓旭;张进领;武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