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管固定方法改良在普外科的应用观察

陈佑梅

关键词:胃管固定方法, 普外科, 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固定胃管方法在普外科应用的效果。方法:对152例放置胃管的患者,将入住1-22床置胃管的患者为对照组,23---44床置胃管的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鼻翼及颊部胶布固定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良固定胃管方法。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在胃管固定成功率上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改良固定胃管的方法明显优于传统的鼻翼与颊部胶布固定方法,有效减少了易松动脱落的风险及患者鼻翼和面颊部贴胶布带来的不适感,减轻了患者因反复置管带来痛苦及额外的经济负担,同时也减少了护理人员因脱管后重复置管所导致的工作量。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产后大出血介入手术的护理

    产后大出血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1]。产后出血超过1000 ml或合并休克者,为重度产后出血,如不能及时止血,常危及患者生命。导致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是产后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撕裂、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2]。临床上多采用按摩子宫、应用宫缩剂、宫腔填塞、软产道裂伤的行修补缝合等多种方法控制出血,当保守治疗无效危及产妇生命时,通常采用髂内动脉结扎术或切除子宫。介入手术为临床危重病人提供了具有微创、高效的抢救方法。以其操作简便,效果好,对患者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又避免了手术切除子宫的弊端,对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自2011年4月开始,我院运用介入手术成功抢救了多例产大出血患者,现将介入手术治疗产后出血18例的病人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黄小英;陈婷婷;黄小梅;陈舒飞;陈秋晓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子痫抽搐的紧急处理及护理

    目的:探讨子痫抽搐的紧急处理方法及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在2011年3月到2011年10月间收治的150例子痫患者的发病情况、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探讨。结果:通过有效的紧急处理与护理,对于子痫抽搐具有很高的治愈率。结论:对于发生抽搐的子痫患者,应该及时的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并对患者给予有效的护理,能够有效的增加患者的治愈成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朱晓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人性化护理在泌尿外科护理中应用效果探析

    目的:对人性化护理在泌尿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和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泌尿外科行患者70例,将其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开展舒适护理,并对两组临床资料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护理后,研究组护理满意度100%,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7.14%,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泌尿外科患者人性化护理,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治疗的信心,提升其预后效果;而且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减少或避免医疗纠纷,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冀秀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基层糖尿病患者管理现状浅析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病,是由于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精神因素、微生物感染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常常由于血糖控制不理想并发症会波及全身各个系统,特别是眼、肾、足及心血管等器官严重并发症而带来巨大的身体痛苦和经济负担。

    作者:张玲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刘爱民教授运用麻黄治疗皮肤病经验

    麻黄是临床常用药物,归肺、膀胱经;其味辛、发散,性温、散寒。其功效为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温经通腠[1]。在临床实践中,麻黄的应用广泛,刘爱民教授通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对麻黄的运用有独特见解,临床证突破不少禁条,广泛用以治疗多种皮肤科疑难杂病,效果卓著,经验可贵。笔者有幸随师待诊,兹将刘爱民教授运用麻黄治疗皮肤病的相关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李静;范苗苗;蔡芳;王新菲;刘爱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宣教干预因素效果研究

    目的:通过干预中学生AIDS知识,研究了解我市中学生的AIDS知识知晓现状,探索提高我市中学生AIDS知识的干预因素。建立一套适合中学生的性教育及AIDS干预健教流程,以提高中学生AIDS知识的知晓率、遏制AIDS在青少年中传播的有效方法,以促进中学生健康的心理和行为。方法:2012年2月至2012年12月进行现场调查、制定调查表、以及调查人员的知识培训。2013年2月至2013年12月提出干预措施后调查。从我市中学生中抽取1866名中学生,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进行AIDS健康教育干预,干预组和对照组采用调查问卷进行。对干预组和对照组中学生AIDS相关知识知晓率及相关心理行为进行比较。结果:共调查1866名,干预组和对照组各发放问卷933份。对照组收回933份。干预组收回896份。回收率分别为100%和96.03%。干预组学生对AIDS的关注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肯定目前所采取的措施。结论:通过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明显提高了学生对AIDS相关知识水平并有效促进其健康心理行为。AIDS不仅仅是医学意义上的疾病,更是社会性问题[1,2]。使学生在进入社会前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建立对艾滋病的预防意识和技能,遏制艾滋病在青少年中的传播[3]。。

    作者:安玉靖;何振雄;林秋炜;叶丽宜;刘杰;马静;陈巧玲;卢凤群;伍燕萍;黄锡嫦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邹城市城区0-7岁儿童单纯肥胖症现状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单纯性肥胖已成为困扰城市儿童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为了解邹城市城区7岁以下儿童单纯性肥胖的流行情况,提供科学制定儿童期单纯性肥胖症防治措施的依据,我们于2012年10月份对邹城市城区7岁以下儿童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1对象与方法1.1调查对象家庭在邹城市城区居住1年以上的7岁以下儿童,O~3岁儿童以街道居委会为单位,3~7岁儿童以幼儿园为单位进行调查。1.2调查方法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按照统一的方法测量儿童的身高和体重,采用统一的测量工具,测量前进行校准,体重精确到0.05kg,身高精确到0.1cm。1.3诊断标准采用2005年中国9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标准,以超过身高标准体重的20%诊断为肥胖。超过标准体重10%~19%为超重,超过标准体重20%~29%为轻度肥胖,超过标准体重30%~49%为中度肥胖,超过标准体重50%以上为重度肥胖。详细询问肥胖儿童患病史,必要时做相应的化验检查,以剔除由于药物、内分泌改变等因素所致的病理性肥胖。

    作者:齐俊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造成人类食物中毒的常见致病菌。近年来,我国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在全国已占据第四位。金葡肠毒素是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主要因子,它是一类结构相关、毒力相似、抗原性不同的胞外蛋白质,共有肠毒素A-E、G-R共17个血清型。据报道,摄入1ug/kg的金葡肠毒素即能引起呕吐和腹泻等症状,严重者可致昏迷有生命危险[1]。《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诊断标准、判定原则和处理原则(WS/T 80-1996)》中规定“从中毒食品、患者吐泻物中经培养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经肠毒素检测证实在不同样品中检出同一型别肠毒素。”才能判断是由此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因此,准确、快速的检测金葡肠毒素能为因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品安全事故处理提供重要依据。现就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的检测方法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钟毓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AIDS 合并卡氏肺孢子菌肺炎的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卡氏肺孢子菌肺炎( PCP)的护理工作重点和注意事项。方法:对78例AIDS合并卡氏肺孢子菌肺炎患者护理中,采取早期预防干预、加强饮食护理、药物护理、心理护理、消毒隔离、健康教育等护理手段。结果:41例患者治愈、27例患者好转,愈好率(治愈率+好转率)为87.2%,为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赢得机会。10例因呼吸衰竭或合并其它感染全身衰竭未愈或死亡(其中有3例是因未能及时诊断合并PCP而用药过晚,发生严重呼吸衰竭而死亡)。结论:对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菌肺炎患者采取早期预防干预、加强饮食护理、药物护理、心理护理、消毒隔离、健康教育等护理手段,可有效控制感染,促进康复,为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赢得机会而延长生命和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潘莲芳;黄忆;杨敬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护患纠纷原因分析与防范对策

    近年来,国内护患纠纷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到医院的健康发展。因此,本文对护患纠纷的原因进行剖析,并提出防范对策,以期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

    作者:姜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新生儿大肠埃希菌感染性肺炎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大肠埃希菌感染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选择105例痰培养为大肠埃希菌的新生儿肺炎患儿为观察组,50例痰培养阴性的新生儿肺炎患儿为对照组,对两组病例的临床表现特点及治疗用药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对照组新生儿肺炎发病日龄多为晚期新生儿,呼吸道症状轻,以鼻阻及呼吸频率增快为主,症状持续5~7天;98%的患儿双肺呼吸音增粗,2%的患儿双肺可闻及细湿罗音;(2)观察组新生儿肺炎发病多为早期新生儿,呼吸道症状重,常见阵发性咳嗽,呼吸频率增快,呼吸道症状持续5~10天;84.8%的患儿肺部闻及细湿罗音、34.3%的患儿出现颜面青紫、6%的患儿出现呼吸困难、2.9%的患儿心力衰竭、0.9%的患儿有抽搐;(3)大肠埃希菌药敏实验结果:83%的大肠埃希菌为 ESBLs 阳性菌株,对所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氨曲南耐药,其敏感药物依次为亚胺培南(25);美洛培南(23);头孢哌酮/舒巴坦(21);(4)抗生素使用情况对比:观察组患儿静脉用美平注射液,15mg/Kg/次,q8h,10~14天,复查痰培养无细菌生长,呼吸道症状消失,98例临床治愈出院,治愈率93.3%;7例患儿家长在患儿病情好转后签字出院;对照组新生儿经静脉用青霉素或氯唑西林7~10天,呼吸道症状消失好转出院。结论:新生儿大肠埃希菌感染性肺炎多见于早期新生儿,呼吸道症状较重,常伴呼吸困难;大肠埃希菌83%为ESBLs阳性菌株;美平治疗有效。

    作者:李杨方;吴玉芹;陶娜;张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在真菌性阴道炎治疗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真菌性阴道炎治疗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把我院于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6例真菌性阴道炎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治疗组33例患者采用硝酸咪康唑阴道栓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33例患者采用硝酸咪康唑阴道栓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常规护理,实施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阴道炎治疗结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效率达到了90.91%,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效率只有72.73%,治疗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两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真菌性阴道炎患者在治疗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有很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阴道炎治疗效率,有利于患者身体康复,因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对真菌性阴道炎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值得推广。

    作者:马效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对胸部疾病诊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于胸部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总结诊断经验。方法:选取某院2013年4月~2013年9月接受螺旋CT扫描图像后处理并确诊为胸部疾病患者142例,对照常规CT与螺旋CT诊断符合情况。结果:常规CT诊断肺癌、孤立肺结节、支气管扩张、合计符合率80.67%、73.33%、76.67%、85.21%,螺旋CT为96.77%、93.33%、100.00%、97.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大血管病变诊断符合均为10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诊断胸部病变效用显著,成像技术针对性强,于病灶筛查、定性诊断、病情判断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曹天忠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循证护理干预在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在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门诊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120例,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复发状况。结果:研究组(91.67%)在治愈率上明显高于对照组(56.6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循证护理干预应用在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周玉华;周玉琼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庆阳市2013年狂犬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目的:掌握庆阳市狂犬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患者可能的感染来源,为制定狂犬病预防控制策略、科学开展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13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网络报告庆阳市5例狂犬病流行病学调查信息进行分析、描述。结果:庆阳市狂犬病感染来源可能为相邻市区传人。肇事犬的来历,以流浪犬为主。群众缺乏狂犬病防治知识,造成对犬伤后的伤口处理不规范,没有注射狂犬免疫制剂。基层医务人员对狂犬病的认识不足,诊断合格率底。结论:大力开展狂犬病防治的健康教育,加大医务人员狂犬病防治知识培训,是提高群众对狂犬病的认识和医务人员对狂犬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水平。积极采取有效控制措施,防止狂犬病疫情进一步扩散蔓延。

    作者:杜志荣;齐丽娜;张陇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清胃和络法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热血瘀型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清胃和络法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热血瘀型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在进修医院2012年4月-2013年12月期间诊治的胃热血瘀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清胃和络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中显效39例,占总数的78.0%,有效9例,占总数的18.0%,无效2例,占总数的4.0%,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中显效33例,占总数的66.0%,有效10例,占总数的20.0%,无效7例,占总数的14.0%,总有效率为86.0%,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清胃和络法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热血瘀型消化性溃疡出血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朱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的观察

    目的:研究观察人性化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整体护理工作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在我院住院需要行手术治疗的94例患者,并针对其人性化护理实施前后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后,患者满意度为97.87%(92/94)明显高于实施前的82.98%(78/94),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性化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整体护理工作中,可减轻患者术中紧张的情绪,极大满足患者的各种需求,促进护理工作满意度的显著提高,实现手术室护理操作的连续性。

    作者:吴会珍;于润起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早期康复治疗对缓解脊髓损伤患者痉挛发生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早期康复在治疗脊髓损伤患者痉挛发生的临床效果,及可能的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对我院4年内外伤所致脊髓损伤的患者共16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其是否行康复治疗分为康复组(92例)和对照组(68例),康复组又依据是否早期康复分为两组,记录并比较患者的痉挛发生率、缓解率等并分析可能的原因。结果:康复组患者的痉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康复组内早期康复组的痉挛发生率又明显低于晚期康复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康复组的痉挛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早期康复组的痉挛缓解率为94.64%显著高于其他各组。结论:康复治疗对于缓解脊髓损伤患者的痉挛发生有卓著疗效,且建议早期康复可进一步提高疗效。

    作者:赵栩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彩超在诊断肝实性肿瘤良恶性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肝实性肿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方法和可行性。方法:应用彩超对129例患者肝实性肿瘤的大小、内部会回声、血流情况等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彩超对肝实性肿瘤的诊断良性诊断97例,恶性32例,良恶性判定准确率为78%。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目前已成为临床诊断肝脏实性肿瘤的首选影像学诊断方法,同时对判定良恶性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李继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内科门诊护患纠纷的原因及对策

    目的:分析内科门诊护患纠纷的发生原因,并评价针对性预防措施的应用效率。方法:选取我院内科门诊护理人员30名参与本次探究,结合既往护患纠纷案例对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将30名护理人员随即分为A、B两组,其中A组护理人员不施加预防措施,B组护理人员施加预防措施,比较两组护理人员护患纠纷发生率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通过分析相关护患纠纷案例发现,造成纠纷的主要原因包括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欠佳、护理人员基础护理知识掌握不高、内科门诊专科较多以及患者消极心理情绪等。而通过对照探究发现,采取预防措施的B组护理人员,其护理纠纷发生率要明显低于A组,且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A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内科门诊护理任务重,对护理人员的素质要求更高,因而更容易出现护患纠纷问题,通过进行针对性预防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对减少护患纠纷有显著价值,值得大范围推广。

    作者:宫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