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绪贵;古妙宁;王卓强
目的 测定油酸造成急性肺损伤(ALI)初期损伤程度及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TⅡ)上水通道蛋白4(AQP-4)的表达量以评估病理状态下ATⅡ细胞水通道水转运能力的状况.方法 血气分析、观察肺组织病理学、用重力法测定血管外肺水(EVLW)含量检测早期肺损伤的程度;急性分离纯化大鼠油酸ALI模型的ATⅡ细胞,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观察形态病理变化:免疫组化了解肺组织AQP-4的表达,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QP-4的m-RNA表达的情况.结果 血气分析、光镜下肺损伤评分及EVLW油酸组严重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显微镜下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的数量较对照组无明显减少,但电镜下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变,板层小体排空,线粒体损伤等改变;肺组织免疫组化观察到AQP-4明显表达增强,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QP-4的m-RNA表达增多,AQP-4由胞浆向胞膜转运,胞膜的表达增多(P<0.05).结论 在肺损伤初期就有了肺损伤水肿的病理生理的改变,AQP-4在肺泡Ⅱ型上皮细胞上m-RNA及细胞膜的表达上调.很大程度调节肺泡腔及肺泡上皮细胞的水转运,在钠通道功能下降的情况下发挥了重要的代偿作用.
作者:朱丽华;李涛平;何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细胞因子白介素-18(IL-18)基因多态性位点以及相应血清IL-18含量与宫颈癌(cervical cancer,CC)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50例宫颈癌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外周静脉血,用直接测序法对IL-18基因启动子区rs5744224、rs1946519、rs1946518、rs5744225、rs5744226等5个SNP位点的多态性进行检测,并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血清IL-18含量.结果 ①5个SNP中有rs1946519(T/G)、rs1946518(A/C)2个SNP位点呈多态性并有连锁关系,以三种基因型存在:TT-AA、GG-CC、TG-AC.患者组3种基凶型频率分别为56%(28/50)、10%(5/50)、34%(17/50),对照组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18%(9/50)、34%(17/50)、48%(17/50).两组研究对象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497,P=0.000).宫颈癌患者与对照组之间等位基因T(A)、G(C)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662,P=0.000).②采用析因设计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之间血清IL-18平均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445,P=0.000);按照2个SNP位点TT-AA、GG-CC、TG-AC三个基因型分为3组,3组的血清IL-18平均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307,P=0.000);宫颈癌患病与否与不同IL-18基因型之间交互效应显著(P=4.223,P=0.018).结论 IL-18基因启动子位点多态性及其血清含量都与宫颈癌相关,rs1946519、rs1946518两个SNP位点多态性影响可能是控制宫颈癌发生发展的重要遗传因素.
作者:亓涛;王前;郑磊;杨红玲;包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早期移植肾失功后再次肾移植的经验.方法 对23例符合观察标准的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标准:初次移植肾1个月内失功,失功后1个月内行再次肾移植.结果 23例患者中22例成功,1例移植术后因合并严重肺部感染经治疗无效后死亡.急性排斥反应5例,4例治疗后逆转.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3例,经血液透析过渡后肾功能恢复.术后随访1~5年,血肌酐平均(112.5±20.7)?mol/L(72~168?mol/L).结论 短期内再次肾移植是早期移植肾失功的佳处理方式.合理应用免疫抑制剂,强调HLA-DR位点的相配程度,高PRA受者选择避开存在致敏抗体的供肾,是再次肾移植成功的关键.
作者:于立新;徐恩五;王亦斌;刘小友;付绍杰;徐健;邓文锋;杜传福;余玉明;李川江;魏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ABL酪氨酸激酶区点突变的发生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巢式PCR扩增23例CML患者不同时期的40份骨髓标本的ABL激酶区,对扩增产物纯化、双向测序并进行序列同源性比对.结果 7人(30.43%)检测出点突变,共导致5种类型的氨基酸替换:T315I 3例,Y253H、E255K、F317L及G321W各1例.慢性期、加速期和急变期患者点突变的例数分别为2例、2例和3例.其中6例患者测序前经400 mg/d伊马替尼治疗无效,加大伊马替尼刺量至(600~800)mg/d,随访3~6个月,仅F317L患者获得部分细胞遗传学缓解,另外5例患者均无遗传学反应,且Y253H和1例T315I疾病进展至急变期.0321W为初治慢性期患者,经400 mg/d伊马替尼治疗达到完全血液学缓解,BCR-ABL+细胞比例显著下降.结论 ABL激酶区点突变是CML患者对伊马替尼耐药的重要原因.不同类型的突变导致的耐药程度不完全相同,且并非所有点突变都会导致耐药的发生.监测ABL激酶区点突变有助于预测疗效并及早调整治疗.
作者:欧阳昭;杜庆锋;刘晓力;张嵩;朱红倩;龚峻梅;宋兰林;欧阳凌云;刘志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检测人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ADSC)经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基因转染后目的 基因的表达,为下一步利用经基因转染的ADSC构建血管化组织工程脂肪组织打下基础.方法 行腺病毒重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Ad-VEGF165)基因转染ADSC,通过免疫细胞荧光和ELISA鉴定VEGF在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经免疫荧光和ELISA检测证实腺病毒能成功地将VEGF165基因转染至ADSC中,并获得有效的表达.结论 采用Ad-VEGF165基因转移技术,可以将VEGF转染至ADSC中,并有目的 基因的表达,为促进脂肪组织工程血管化奠定基础.
作者:杨波;高建华;鲁峰;朱茗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筛选益发酊浸渍提取的佳工艺条件.方法 以提取液中阿魏酸的含量为考察指标,以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为分析检测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对影响提取过程的因素乙醇浓度(A)、乙醇用量(倍数)(B)、提取时间(C)进行考察.结果 影响益发酊中阿魏酸提取的重要因素是提取时间,阿魏酸的优提取工艺为C3B2A2,即当提取条件为浸渍时间120h、溶剂量为药材8倍量、乙醇浓度为75%,该工艺提取益发酊中阿魏酸的含量高,且提取量稳定.结论 采用优化方案工艺能保证益发酊产品质量.
作者:马平勃;李青;马锐;谭剑华;朱全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四脑室区肿瘤的MRI特点,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四脑室肿瘤11例,均行MR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1)不同的四脑室肿瘤各具不同MR特征性表现.(2)某些肿瘤具有部位、年龄和性别特征.结论 四脑室肿瘤有比较特征性的MRI表现,结合临床可进一步提高其术前诊断正确率.
作者:段刚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经肝动脉和门静脉等不同途径区域灌注化疗时5-FU在大鼠血液和肝脏组织中的浓度分布和消除过程,为临床肝脏肿瘤化疗提供参考.方法 经颈静脉注射5-FU或分别经肝动脉及门静脉插管区域灌注,剂量为20 mg/kg体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及肝脏组织中5-FU的含量.进一步计算5-FU在肝脏和血浆中的药动学数据和穿透比率及治疗优势度.结果 外周静脉注射时,肝脏组织的药物峰浓度(Cmax)和药物时量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13.79±4.56μg/g,342.20±108.20μg·min/g;血浆Cmax和AUC分别为36.85±5.96μg/ml,842.00?58.00μg·min/ml.肝动脉灌注5-FU时,肝脏组织药物Cmax和AUC分别为29.58±4.30μg/g,794.60±15.40 μg·min/g;血浆Cmax和AUC分别为24.39±4.63μg/ml,639.70?33.80μg·min/ml.门静脉灌注时,肝脏组织药物Cmax和AUC分别为2821±4.06μg/g,733.60±18.3μg·min/g;血浆Cmax和AUC分别为21.02±406μg/ml,529.80±111.50μg·min/ml.结论 与外周静脉注射全身化疗比较,区域性肝动脉或门静脉灌注化疗可显著提高肝脏组织中的药物浓度,同时减少化疗药物在外周血中的分布,可作为临床肝癌化疗的较好治疗措施.
作者:郑惊雷;梁力建;胡文杰;沈顺利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利用三维重建与逆向工程技术为骶髂关节骨折固定提供一种精确匹配的手术方法.方法 对骶髂关节骨折患者骨盆进行连续螺旋CT扫描,将原始Dicom格式数据导入Amira3.1(TGS)软件,三维重建骨折模型,以STL格式保存,导入Imagewarel2.0软件,设计骶髂关节拉力螺钉的佳固定方向,提取骶髂关节周围解剖学形态,建立与髂后上棘解剖学形态一致的模板,拟合模板和骶髂关节拉力螺钉孔道成定位模板.结果 重建的导航模板有较好的匹配性.结论 通过三维重建与逆向工程分析构建的微创、定位导航模板可以为骶髂关节拉力螺钉的定位、定向提供有利的帮助.
作者:佟矿;张元智;金丹;俞斌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和硝酸甘油对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50例失代偿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随机分为硝酸甘油组和rhBNP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给药前及给药后30 min、6 h及24 h的呼吸困难程度以及整体临床情况.以及用药24 h后液体的出入量和血流动力学参数.其中硝酸甘油组使用硝酸甘油开始剂量为5?g/min.每3~5分钟增加5?g/min,根据个体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来调整用量;rhBNP组使用rhBNP,首先以1.5 ?g/kg弹丸式静脉冲击,随后以0.0075 ?g穔g-1穖in-1连续静脉滴注72 h.结果 rhBNP组患者静脉给药后30 min和6h的呼吸困难好转程度(P值分别为0.042和0.019)和整体临床状况好转程度(P值分别是0.018和0.044)均显著优于硝酸甘油组,24h后两组未有明显差异(P值分别是0.192和0.179);用药24 h后的尿量rhBNP组(1513.8±242.9)ml明显多于硝酸甘油组(1341.2±239.7)ml(P=0.015);用药24h时rhBNP组患者射血分数的增加以及肺动脉压和收缩压的降低均明显多于硝酸甘油组(P值分别是0.001、0.000及0.002),用药72 h后rhBNP组室性期前收缩、成对期前收缩和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等室性心律失常发作的次数明显减少(P值分别是0.000、0.001和0.002).结论 rhBNP通过促进尿量的排泄、降低肺动脉压及增加左室射血分数等途径明显改善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呼吸困难和整体临床状况,以及明显减少室性心律失常的发作.
作者:谢昌联;孟素荣;王蔚;陈少敏;李鹏;冯旭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内口切开胶管引流术加激光照射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内口切开胶管引流术加激光照射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多切口挂线引流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愈时间、肛管形态、肛门括约肌功能等.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但在治愈时间、肛管形态、肛门括约肌功能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内口切开胶管引流术加激光照射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疗效可靠,并能保持良好的肛管形态和肛门括约肌功能,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作者:吴宗辉;仝蜀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构建人p53的不同突变体,并在真核细胞中表达,研究这些突变体对应激刺激诱导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PCR方法扩增人p53 cDNA序列,使用常规酶切、连接方法将其重组至pcDNA3/HA载体中,对阳性克隆进行酶切和PCR鉴定.将阳性重组体的第15位和第46位丝氨酸突变为丙氨酸,并转染NIH3T3细胞,观察其在NIH3T3细胞内的表达情况.转染不同突变体的NIH3T3细胞用Annexin V-FITC和碘化丙啶双标后,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亚砷酸盐刺激前后的凋亡情况.结果 构建的pcDNA3/HA-p53(WT)、pcDNA3/HA-p53(S15A)peDNA3/I-IA-p53(S46A)是正确的,且能在NIH3T3细胞内有效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表明,p53(WT)的表达使亚砷酸盐诱导的细胞凋亡增加,p53(S15A)的表达使细胞凋亡减少.而p53(S46A)没有明显影响.结论 p53的第15位丝氨酸在其介导亚砷酸盐诱导的细胞凋亡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刘爱华;龚小卫;魏洁;明小燕;王达安;邓鹏;罗深秋;姜勇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在小型猪动物模型上探讨自体骨髓单核细胞移植到心肌梗死局部对心功能和梗死心肌代谢的影响.方法 结扎小型猪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动物模型.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心肌梗死1周后处理组及心肌梗死2周后处理组,处理组经心外膜向心肌注射自体骨髓单核细胞.然后检测各项指标.结果 空白对照组与处理组心尖室间隔下部室壁增厚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显影细胞区域冰冻切片免疫组化测定,证实自体骨髓单核细胞分化细胞转化为心肌或内皮细胞并证实其存活增殖功能.结论 经心外膜向梗死区域的心肌移植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可以改善梗死区域心肌的收缩功能.移植的单个核细胞可以在梗死区域中存活,增殖,分化和迁移,增加梗死区域的微血管数量,再生、再造心肌.
作者:黄劲松;郑少忆;麦明杰;吴若彬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单纯性颅脑损伤患者的凝血功能改变与伤情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本组112例患者入院时抽取肘静脉血检查凝血常规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F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BG)]及D-二聚体.按照患者伤情和预后不同对比凝血指标差异.结果 (1)根据GCS评分分组,TT在GCS≤5分组比GCS6~8分(P0.05)、GCS 9~12分(P<0.001)两组都高,FBG在GCS≤5分组较后两组降低(P<0.001);(2)根据GOS评分分组,GOS 1分组TT值比GOS2、3、4、5分组延长(P<0.01),FBG在GOS 1分组较GOS2、3、4、5分组明显降低(P<0.001);(3)有继发性颅内血肿患者比无继发性颅内血肿患者的PT、APTT值延长(P<0.05),Fbg降低(P(0.05);(4)存在外伤性脑梗死比无外伤性脑梗死患者的PT、APTT值缩短,Fbg值降低(P<0.001);(5)D-二聚体:GCS评分越低,D-二聚体阳性率(0.5 ?g/ml)越高(P<0.001),GOS评分预后不良(1~3分)D-二聚体阳性率比预后良好(4~5分)组高(P<0.001),有继发性血肿者D-二聚体阳性率比无继发性血肿者高(P<0.001);有外伤性脑梗死者D-二聚体阳性率比无外伤性脑梗死者低(P<0.01).结论 颅脑损伤后患者存在凝血异常,这种凝血异常与患者的伤情严重程度有关,也与伤后并发症和患者预后有相关性,D-二聚体比凝血常规项目更能敏感地反应出这种凝血功能改变.
作者:李钢;徐如祥;柯以铨;姜晓丹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细梗胡枝子(Lespedeza virgate)中的黄酮类化学成分.方法 对细梗胡枝子乙醇提取液的正丁醇部分进行反复分离纯化,根据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细梗胡枝子的地上部分分离得到8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苜蓿素(Ⅰ)、山奈酚(Ⅱ)、芹菜素(Ⅲ)、山奈酚苷(Ⅳ)、桑色素(V)、木犀草素(Ⅵ)、槲皮素-3-O-?-L鼠李糖苷(Ⅶ)、柯伊利素H-7-O-?-D-芦丁糖苷(Ⅷ).结论 Ⅰ、Ⅱ、Ⅲ、Ⅴ、Ⅵ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Ⅷ为首次从胡枝子属植物中分离获得.
作者:陈艳;邓虹珠;梁磊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特征,探讨CT对该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7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并将大体病理所见与CT表现相对照.结果 17例中食管问质瘤1例,胃间质瘤10例,十二指肠间质瘤2例,空肠间质瘤1例,回肠间质瘤1例,腹腔内肠道外间质瘤2例.17例中恶性者12例,良性者4例,不能确定良恶性者1例.17例肿瘤CT表现为外生性或内生性肿块,体积多较大,肿块大径范围3~17.3 cm,<5 cm者4例,≥5 cm者13例.肿块密度不均匀,呈囊实性,实性部分轻到中度强化,瘤内点状钙化灶2例,8例高度恶性肿物表现边缘强化,中心大片低密度.病理所见:肿瘤实性部分为由梭形细胞和(或)上皮样细胞组成,变性、出血、囊变及坏死在CT均表现为低密度.结论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点,CT检查有助于胃肠道间质瘤定位,以及观察肿瘤与周嗣组织结构的关系.
作者:张静;成官迅;吴华旺;梁丽宁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HBV P基因逆转录酶区(RT区)序列突变特点.方法 收集115例接受拉米夫定治疗的CHB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检测HBV P基因RT区序列耐药变异.结果 人选的115例患者中103例检测到拉米夫定基因型耐药变异,主要的耐药变异模式为rtL180M+rtM204V和rtM204I,分别占58.3%和22.3%,其他耐药位点包括rtL80V/I、rtT184S和rtA200V,并在5例患者中检测到RT区3个位点的联合变异.结论 对拉米夫定治疗患者的耐药检测除了HBV P基因区常见的rtL180和rtM204位点变异外,还应考虑其他位点的联合耐药变异.
作者:王程;孙剑;陈金军;王战会;侯金林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IVF)治疗中使用不同促性腺激素(Gn)剂量及卵巢反应性与临床结局的关系.方法 在接受IVF治疗、Gn用药时间≤15 d的患者中,共551个取卵周期按Gn用量和获卵数进行分组.A组Gn≥3375 IU.获卵数≥4个,390个周期;B组Gn≥3375IU,获卵数≤3个,64个周期;C组Cn≤3300IU及获卵数≤3个,97个周期.对3组的多个临床特征及治疗结局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A组的临床妊娠率和分娩率分别为38.8%和32.5%,B组为16.7%和10.4%,C组为27.3%和23.4%.A组卵泡数、获卵数、可移植胚胎数、血清E2峰值、临床妊娠率和分娩率均高于B、C组(P<0.05).A、B组Gn用药剂量均较C组大(P<0.05),B组血清E2峰值、临床妊娠率和分娩率均低于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Gn用量较低而取卵数少的患者,增加Gn用量能提高临床妊娠率和分娩率,这部分患者应视为相对的卵巢低反应者或轻度卵巢储备功能低下;而增加Gn用量后仍不能增加获卵数者,为真正的卵巢低反应者或重度卵巢储备功能低下,临床预后不佳.
作者:熊夏思;陈士岭;孙玲;尹敏娜;赵二勇;宋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与人血白蛋白造影剂(全氟显)对比研究,评价脂质超声造影剂的心肌显影效果.方法 不同程度单只冠脉(前降支和回旋支)狭窄实验犬10只,随机先后经静脉持续输注两种造影剂,定性和定量分析心肌血流灌注的情况以及血压和心率的变化,并检测超声造影剂的大小和浓度.结果 脂质超声造影剂的浓度和大小[分别为(1.06±0.22)×109个/ml和(3.04±0.34)μm]与白蛋白超声造影剂[分别为(1.31±0.33)×109个/ml和(2.88±0.58)μm]相近(P0.05).两种造影剂的心肌显影均为3级,但对心率和血压均无明显影响(P0.05).定量分析显示:两种造影剂获得的正常冠脉区和狭窄冠脉区心肌血流容积(A)、血流速度(β)和血流量(A·β)均无显著差异(P0.05),并且两种造影剂各参数间均呈显著性相关(P<0.05,rA=0.809,rβ=0.932,rA·β=0.925).结论 自制的脂质超声造影剂具有与全氟显相同良好的心肌显影效果,可用于定量评价心肌灌注显影.
作者:陈冬冬;杨莉;吴爵非;滕中华;陈少敏;黄铮;宾建平;吴平生;赖艳娴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测量乳腺X线机辐射源的质量检测技术,评价其性能.方法 采用测试模块对乳腺X线机的输出线质、分辨率进行检测,采用Barracuda X线分析仪对乳腺X线机的管压、管电流、曝光时间的重复性和准确性、辐射输出剂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进行检测.结果 检测结果显示各参数的稳定性均很好.设定值为26kV、50mAs时,检测设备输出的电流及曝光时间准确性较差.结论 乳腺X线机辐射源质量保证工作非常重要.
作者:王淑珍;余晓锷 刊期: 200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