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半乳糖凝素-3在结肠癌肝转移中的表达及改良柑橘果胶对其抑制作用

黄志良;刘海鹰

关键词:半乳糖凝素-3, 柑橘果胶, 结肠肿瘤, 肝转移, 肝脏
摘要:目的 探讨半乳糖凝素-3(galectin-3,Gal-3)在小鼠结肠癌肝转移中的表达及改良柑橘果胶(MCP)对它的抑制作用.方法 75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低、中、高浓度MCP组.阳性对照组和各MCP治疗组小鼠经脾脏下极包膜注入CT26结肠癌细胞建立结肠癌肝转移模型.MCP加入饮用水,浓度分别为0、0、0.01、0.025、0.05mg/ml.3周后观察各组小鼠肝转移情况.采用ELISA方法检测小鼠血清Gal-3浓度;制作肝转移瘤组织芯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肝转移瘤组织中Gal-3的表达.结果 (1)除阴性对照组外各组肝转移率分别为100%、80%、73.3%和60%.高浓度MCP组肝转移灶数目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除阴性对照组外各组脾脏原发瘤体积中位数分别为1.51、0.93、0.77和0.70 cm3.高浓度MCP组肿瘤体积较对照组明显缩小(P<0.05).(3)阳性对照组和各治疗组血荊al-3浓度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1);阳性对照组与各治疗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4)除阴性对照组外各组肝转移瘤组织中Gal-3表达相互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Gal-3在结肠癌肝转移中呈高水平表达,MCP能明显抑制结肠癌肝转移.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子宫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子宫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子宫剖宫产瘢痕妊娠病例.结果 瘢痕妊娠早期症状无特异性,因误诊行流产术中易发生大出血.术前诊断率仅为34.4%.B超是诊断的金标准.大多数病例经MTX或子宫动脉栓塞术+刮宫术或宫腔镜电切术治愈.结论 B超是临床早期诊断的子宫部宫产瘢痕妊娠金标准,MTX或子宫动脉栓塞术+宫腔镜电切术较安全,宫腔镜电切术较刮宫术相对更安全.

    作者:李琼;冯淑英;李小毛;罗启东;刘亚利;刘艳;林丹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普贝生用于足月引产的临床探讨

    目的 探讨普贝生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共选择73例单胎足月、无阴道分娩禁忌证的初产妇,以其中31例阴道内放置普贝生栓剂为研究组,另外42例阴道内放置同外形的可复性安慰剂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Bishop评分、用药至临产时间、分娩时间、剖宫产率及缩宫素使用率,观察普贝生引起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研究组给药后4、8、12h宫颈Bishop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给药后12h有效率为83.9%,24h有效率为93.5%,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产妇用药后临产发动时间、破膜时间、分娩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剖宫产率及催产素使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有2例发生宫缩过强,1例出现细小过频宫缩,均未导致不良后果,无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结论 普贝生促宫颈成熟和引产的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华莹;段萍;刘海斌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半乳糖凝素-3在结肠癌肝转移中的表达及改良柑橘果胶对其抑制作用

    目的 探讨半乳糖凝素-3(galectin-3,Gal-3)在小鼠结肠癌肝转移中的表达及改良柑橘果胶(MCP)对它的抑制作用.方法 75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低、中、高浓度MCP组.阳性对照组和各MCP治疗组小鼠经脾脏下极包膜注入CT26结肠癌细胞建立结肠癌肝转移模型.MCP加入饮用水,浓度分别为0、0、0.01、0.025、0.05mg/ml.3周后观察各组小鼠肝转移情况.采用ELISA方法检测小鼠血清Gal-3浓度;制作肝转移瘤组织芯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肝转移瘤组织中Gal-3的表达.结果 (1)除阴性对照组外各组肝转移率分别为100%、80%、73.3%和60%.高浓度MCP组肝转移灶数目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除阴性对照组外各组脾脏原发瘤体积中位数分别为1.51、0.93、0.77和0.70 cm3.高浓度MCP组肿瘤体积较对照组明显缩小(P<0.05).(3)阳性对照组和各治疗组血荊al-3浓度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1);阳性对照组与各治疗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4)除阴性对照组外各组肝转移瘤组织中Gal-3表达相互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Gal-3在结肠癌肝转移中呈高水平表达,MCP能明显抑制结肠癌肝转移.

    作者:黄志良;刘海鹰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依那西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依那西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并检测其治疗前后AS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浓度的变化,为AS疗效判断寻找新的指标.方法 应用依那两普治疗48例AS患者,25 mg/次,每周2次,疗程12周,记录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体征、AS疾病活动指数(BASDAI)、AS的功能指数(BASH)、红细胞沉降率(ESR)及C-反应蛋白(CRP)等实验室指标及不良反应;应用ELISA检测治疗前后MMP-3浓度.结果 依那西普治疗后患者的脊柱痛与夜间痛程度、晨僵时间均改善,指地距、BASDAI、BASH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AS组血清MMP-3水平与正常对照之间差异无显著性.依那西普治疗12周后患者的MMP-3水平显著下降(P<0.05),CRP和ESR也较治疗前显著下降.进一步的相关分析显示,治疗后MMP-3降低水平与ESR、CRP的下降值亦呈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397和0.474,P<0.05).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是注射部位反应和上呼吸道感染.结论 依那两普对AS有显著的临床疗效,无严重不良反应.能够显著降低AS外周血清中MMP-3水平:MMP-3可作为评价依那西普治疗AS疗效的一个有用的客观指标.

    作者:梁柳琴;詹钟平;叶玉津;付迪;许韩师;杨岫岩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流感样疾病对门诊人数的影响

    目的 用流感样病例数(ILI)预测门诊就诊人数,以估计流感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方法 资料来源于广州市两所流感监测医院的内科、儿科和急诊科的每周门诊人数和ILI病例数,时间从2002年第22周至2004年第53周,共137周.应用谱分析和时间序列方法分析门诊人数的变化趋势.以ILI为自变量,门诊人数为因变量,建立预测模型,优模型的选择依据于决定系数、池田信息准则(AIC)、残差分析及对模型的前瞻性考核.结果 两年的门诊人数呈线性上升(P<0.001),并具备一定的周期性.门诊人数与ILI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568,P<0.001).自回归模型的残差为白噪声序列,模型的决定系数为0.75,前瞻性考核发现模型的决定系数为0.56.结论 可用自回归模型分析ILI与门诊人数的关系,进而用于评估流感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作者:欧春泉;邓卓晖;杨琳;陈平雁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CT间接造影与DSA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比较

    目的 对比分析CT间接造影检查和DSA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同时完成CT及DSA检查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比较两者的特点.结果 CT在26例患者均明确显示血栓形成部位,长度及侧枝循环情况.其中5例显示髂静脉血栓(DSA显示1例),25例显示股静脉血栓(DSA显示18例),7例显示股深静脉血栓(DSA显示3例),12例显示帼静脉血栓(DSA显示1例),6例显示胫、腓静脉血栓(DSA未显示).结论 CT检查对下肢静脉血栓显示优于DSA检查,能显示DSA检查难以显示的盆腔静脉血栓及胴、胫、腓静脉血栓,且能通过CT检查引导DSA进行介入溶栓治疗.

    作者:余梦菊;梁键科;许向东;李淑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老年人胆道结石并胆道感染的临床分型及手术时机选择

    目的 对老年人胆道结石合并胆道感染的临床分型及手术时机的选择进行探讨.方法 1995~2006年手术治疗的老年人胆道结石并胆道感染319例.按我们的分型标准分为:确诊型急性重症胆道感染10例,先兆型急性重症胆道感染70例,轻症胆道感染239例,手术方式包括:胆囊切除术,胆囊大部分切除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肝左外叶切除术,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胆肠吻合术.胆总管切开取石者均置T管引流.结果 确诊型急性重症胆道感染组死亡2例,为确诊型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及确诊型胆囊炎穿孔各1例.胆管结石患者术后住ICU天数:确诊型ACST、先兆型ACST、轻症胆道感染各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术后住院天数确诊型ACST组明显高于先兆型ACST组(P<0.01),先兆型ACST组明显高于轻症胆道感染组(P<0.05).结论 对无禁忌证的老年胆道结石合并胆道感染患者,先兆型急性重型胆道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是关键,对轻症者应做积极彻底的手术治疗,对先兆型急性重型者应予充分的重视和积极正确及时的手术治疗.

    作者:刘天奇;梁中骁;罗建强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半导体激光和机械足板小孔开窗术治疗耳硬化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 比较半导体激光和机械足板小孔开窗术治疗耳硬化症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了1998年至2007年资料完整的部分耳硬化症病例45例(50耳),对半导体激光足板开窗术26例(29耳)和机械足板小孔开窗术19例(21耳)患者的术后听力指标及并发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术后言语频率及高频纯音平均听阔气骨导差缩小无明显差异,但半导体激光组言语频率的术前气骨导差与术后气骨导差的差值明显大于机械造孔组,并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眩晕的发生机械造孔组高于半导体激光组.结论 半导体激光组和机械造孔组在改善耳硬化症病人的听力方面均有较好的疗效,而半导体激光组能够更为明显的改善患者的听力,减少术后眩晕的发生.

    作者:冯晓华;谢南屏;林枫;万良财;严星;郭梦和;王跃建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聚脯氨酸修饰电极循环伏安法选择性测定去甲肾上腺素

    目的 建立聚脯氨酸修饰电极测定去甲肾上腺素的新方法,并有效排除肾上腺素与抗坏血酸干扰.方法 在pH 9.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用循环伏安法制备了聚脯氨酸修饰电极,研究去甲肾上腺索在聚合物薄膜上的电化学行为,建立测定去甲肾上腺素的电化学分析新方法.结果 在pH 7.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去甲肾上腺素在修饰电极上呈现一对灵敏的氧化还原峰,利用循环伏安法测定其还原峰电流可排除肾上腺素与抗坏血酸干扰.去甲肾上腺素检测的线性范围是7.0×10-7~1.1×10-4mol/L:检出限为6.0×10-8mol/L.结论 该修饰电极具有良好的灵敏度、选择性和稳定性,用于药剂样品分析,结果满意.

    作者:马心英;晁志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中老年人慢性日光性皮炎中弹性纤维相关蛋白与基质金属蛋白酶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观察弹性纤维相关蛋白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9(MMP-1,9)在慢性日光性皮炎中的表达,探讨慢性日光性皮炎的发病机制.方法 收集23例慢性日光性皮炎患者皮损,免疫组化检测其弹性蛋白相关蛋白,MMP-1,9的表达.采用图像分析对MMP-1和MMP-9的阳性染色结果进行半定量测定.结果 慢性日光性皮炎中真皮乳头层弹性蛋白表达明显减少或消失.真皮中层弹性蛋白排列紊乱,部分区域聚集.原纤维蛋白-1也在真皮网状层明显沉积.慢性日光性皮炎中MMP-1的表达升高,而MMP-9不表达.结论 弹性蛋白,及原纤维蛋白-1在慢性日光性皮炎中真皮网状层明显沉积,显示MMP-1的表达升高与中慢性日光性皮炎中弹性组织变性的物质相关.MMP-9则与慢性日光性皮炎发病似乎关系不大.

    作者:刘平;谭升顺;王琼玉;张盘谏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护骨素水平与骨密度的关系

    目的 研究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护骨素水平,并探讨其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 收集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58例和对照组25例,测定血清护骨素水平,同时检测腰椎和左侧股骨近端骨密度.根据骨密度结果将糖尿病患者分为骨量正常组、骨量减低组和骨质疏松组.结果 糖尿病组的护骨素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1).糖尿病三组间的护骨素水平无明显差别.护骨素与年龄呈正相关,与腰椎和股骨近端骨密度无明显相关.结论 没有证据显示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骨素水平与骨密度有关.

    作者:智喜梅;许翎;谢萍;梁宇梅;吴文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葛根及粉葛化学成分谱HPCE方法学研究

    目的 建立葛根及粉葛化学成分谱高效毛细管电泳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HPCE/DAD分析技术,缓冲液为含16.7%甲醇的40mmol/L硼砂,压力进样:137.9kPa,5 s;分离电压:0~5min,25kV;5~25min:22 kV;毛细管温度:20℃.结果 建立了葛根及粉葛化学成分谱的HPCE分析方法,鉴定了葛根素、大豆苷元两种主要成分.结论 本方法是一种简单、快速,可用于葛根及粉葛指纹图谱研究的方法.

    作者:王永刚;孙学刚;魏凤环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电子阴道镜诊断宫颈病变

    目的 探讨阴道镜检查对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诊断价值,提高宫颈癌的早期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4年4月~2007年4月1584例门诊及妇科普查的行阴道镜检查结果,并以改良式Reid阴道镜评分法,在评分的基础上,接受病理学检查658例.结果 1584例患者阴道镜诊断为慢性宫颈炎474例(29.92%),宫颈尖锐湿疣30例(1.89%),CIN138例(8.71%),宫颈癌16例(1.01%).病理学检查658例,慢性宫颈炎455例(69.04%),宫颈尖锐湿疣30例(4.56%),CINI77例(11.70%),CIN Ⅱ28例(4.26%),CIN Ⅲ14例(2.13%),宫颈癌14例(2.13%).阴道镜与病理检查符合率为宫颈炎95.99%,尖锐湿疣100%,CIN86.23%,宫颈癌87.5%.阴道镜诊断CIN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1.3%、91.2%、58.2%和96.5%.诊断宫颈癌的指标为88.3%、98.3%、78.8%、99.6%.诊断官颈炎的指标为88.6%、88.3%、96.2%、73.3%.诊断尖锐湿疣准确率为100%.结论 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病变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萍姣;赖利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测早产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脑血流改变

    目的 探讨早产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早期脑血流改变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对74例HIE早产儿于生后10~12 h内检测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豆纹动脉(LA)、额中动脉(FI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末期速度(Vd)及阻力指数(RI),并与正常对照组44例进行比较.结果 (1)血流速度变化:生后10~12 h内轻度及中重度HIE组Vs、Vd均低于对照组,MCA的Vs、Vd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2)RJ变化:HIE组与对照组比较,LA的RI有显著差异,轻度与中重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患有HIE的早产儿于出生后10~12 h已出现脑血流动力学紊乱,以脑血流减少为主,MCA的RI>0.8,LA的RI>0.6,或MCA与LA的RI升降不一致时,是预后不良的标志.

    作者:程旭青;高平明;刘卫东;戴怡蘅;傅慧青;李红霞;程超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用静息张力表征离体蟾蜍腓肠肌等长收缩能力

    目的 考察用静息张力表征离体蟾蜍腓肠肌等长收缩能力的有效性.方法 SOD抑制剂和维生素C联合作用蟾蜍腓肠肌,记录电刺激(12V DC,2 ms波宽,2 s间隔)下等长收缩张力变化,单指数函数加权拟合90%峰张力后的松弛过程测定松弛速度和静息张力表征收缩能力.结果 收缩1.0min后对照静息张力在7.0min内单调下降而药物处理后静息张力先降后升,7.0min后处理组静息张力相对初始值的增加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对照松弛速度大多单调下降.药物处理后松弛速度多数先升后降,且10.0min内其松弛速度总低于相同时刻的对照组.结论 静息张力可反映肌肉收缩能力.

    作者:廖飞;郭睿;李生兵;左渝萍;陆杰;孙安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抗人肝癌免疫毫微球的制备及其抗癌效果观察

    目的 制备抗人肝癌免疫毫微球,观察其活性及抗癌效果.方法 抗人肝癌单克隆抗体HAb18通过异型双功能交联剂SPDP与载阿霉素(ADR)人血清白蛋白毫微球[HSA(ADR)-NS]偶联,制成抗人肝癌免疫毫微球HAb18-HSA(ADR)-NS,使用凝集试验及免疫荧光检测其活性,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其与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特异性结合.MTT法检测该免疫毫微球的体外杀伤性.于人肝癌裸鼠模型上分别使用HAbl8-HSA(ADM)-NS、HSA(ADM)-NS及ADM,检测3者的肿瘤抑制率.结果 HAb18-HSA(ADM)-NS具有单抗活性,能与肝癌细胞特异结合;其体外杀伤SMMC-7721细胞IC50值为44.6μg/ml,与HSA(ADM)-NS(345.5μg/ml)及ADM(365.5μg/ml)相比,明显降低;体内肿瘤抑制率比HSA(ADM)-NS及ADM明显增强(P<0.001).结论 HAb18-HSA(ADM)-NS具有免疫活性,对肝癌细胞有主动靶向性,体内外均具有比HSA(ADM)-NS及ADM更强的抗癌效果.

    作者:阚和平;刘正军;谭永法;林艺雄;李春芳;周杰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体外循环中应用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酯对犬心肌能量代谢的影响

    目的 观察抗氧化剂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酯(PDTC)对犬体外循环(CPB)中心肌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 12只犬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6)和PDTC组(P组,n=6),腹腔内注射戊巴比妥钠25 mg/kg麻醉后建立CPB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P组于CPB前静脉注射PDTC 30mg/kg,C组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CPB前、阻断主动脉60 min和开放主动脉60min时,取心肌测定腺苷酸(ATP、ADP、AMP、TAN、EC)、丙二醛(MDA)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线粒体肿胀度(MSD).于CPB前、开放主动脉30min和开放主动脉60min时测定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心输出量(CO).结果 与CPB前比较,两组阻断升主动脉后ATP、TAN、EC含量及T-AOC均降低(P<0.01),MSD和MDA含量均升高;开放主动脉后C组ATP、TAN、EC含量及T-AOC均降低(P<0.01),MSD和MDA含量均升高(P<0.01);P组在开放主动脉60min时ATP、TAN、EC、MDA含量、T-AOC和MS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组在阻断主动脉60 min时和开放主动脉后ATP、TAN、EC含量及T-AOC均显著高于C组(P<0.01).MSD和MDA含量均显著低于C组(P<0.01).P组在开放主动脉30 min和开放主动脉60 min时HR、MAP和CO较C组恢复迅速(P<0.01).结论 CPB可引起心肌能量代谢受损及恢复延迟,PDTC能够明显改善缺血心肌的能量代谢,保护心肌线粒体的结构,从而减轻心肌缺血冉灌注损伤.

    作者:方华;李昌熙;王泉云;刘进;左云霞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颈总动脉输注异丙酚维持全身麻醉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人颈总动脉持续输注异丙酚的麻醉效果.方法 择期腹部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颈总动脉组(IC组,n=20)和静脉组(IV组,n=20).静脉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控制呼吸后,通过颈总动脉或肘正中静脉持续输注异丙酚直至麻醉深度指数(CSI)等于40±5,并维持CSI在此水平波动直至手术结束停药.术中间断静脉注射芬太尼(3μg·kg-1·h-1)和维库溴铵(50μg·kg-1·h-1)维持镇痛和肌肉松弛.观察两组患者在整个手术维持期间异丙酚的用量、血流动力学变化和苏醒情况.结果 颈总动脉和静脉给药达CSI=40±5并维持至术终异丙酚的用量分别为(2.57±0.67)mg·kg-1·h-1和(5.72±1.37)mg·kg-1·h-1(P<0.01).在此麻醉深度下,IC组在维持麻醉初期近半数患者血压持续升高,有的甚至大于其基础值的30%以上,而Ⅳ组血压基本平稳.维持在低于基础血压15%水平波动.停药恢复阶段,IC组自主呼吸恢复和清醒速度均明显快于Ⅳ组(P<0.05).结论 颈总动脉持续输注异丙酚与静脉给药一样可用于麻醉维持,但用药量仅为静脉给药的1/2.

    作者:盖成林;陈卫民;冉德春;陆立;郑晓春;艾长良;潘杨;肖艳玲;孙正清;苏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尤文氏肉瘤的影像学诊断

    目的 总结尤文氏肉瘤常见的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尤文氏肉瘤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经病理证实的尤文氏肉瘤的X线、CT及MRI表现.结果 11例中,7例尤文氏肉瘤表现为虫蚀状、小片状或较大范周的溶骨性骨质破坏.3例可见点片状骨质硬化;5例有骨膜反应,表现为条状、Codman三角或放射状骨针;10例见软组织肿块,内可见点片状出血、坏死区,瘤周有水肿.2例骨外尤文氏肉瘤主要表现为软组织肿块,骨质破坏不明显.普通X线检查正确诊断7例,误诊4例;CT检查正确诊断4例,误诊2例;MRI检查,正确诊断3例,误诊2例;多种影像检查结合正确诊断8例,误诊3例.结论 骨尤文肉瘤的影像学表现无显著特征性,影像误诊率高,需与溶骨型骨肉瘤、骨淋巴瘤、嗜酸性肉芽肿等病变鉴别;临床、影像学、病理三者结合综合分析可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作者:梁丽宁;成官迅;张静;昊华旺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超声、超声造影及多层螺旋CT对小肝癌的影像学诊断

    目的 探讨二维灰阶超声、超声造影及多层螺旋CT对小肝癌影像学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用二维灰阶超声发现35例肝脏占位性病变的患者进行超声造影,记录并分析35例病例的动脉期、门静脉期、延迟期三个时期不同图像的造影增强前后的动态血流改变特征.再采用多层螺旋扫描模式,三期动态增强扫描方案通过工作站AW 4.2系统,对病灶行多平面重建及容积成像.后通过病理确诊.结果 超声、超声造影和多层螺旋CT对小肝癌诊断的敏感性为77.8%、94.4%、100%,特异性为88.2%、100%、94.1%,阳性预示值为87.5%、100%、94.7%,阴性预示值为78.9%、94.4%、100%,与病理诊断一致性为82.9%、97.1%、97.1%,约登指数为0.66、0.94、0.94.结论 超声造影和多层螺旋CT对小肝癌的诊断效能显著高于二维灰阶超声,对小肝癌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对于某些非典型特殊病例还需3种方法进行联合诊断,发挥各自不同的优势.

    作者:戴琳;冯筱榕;陈永鹏;文维群;许乙凯 刊期: 2008年第08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