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宫外孕腹腔镜手术病人蛛网膜下腔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布比卡因阻滞效应的影响

王琼;余守章;张永福;劳建新;金宇林

关键词:舒芬太尼, 布比卡因, 麻醉, 脊髓, 腹腔镜, 宫外孕, 蛛网膜下腔
摘要:目的 观察蛛网膜下腔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腹腔镜手术病人布比卡因腰麻阻滞效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宫外孕病人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A、B、C、D组,每组15例.4组病人均用布比卡因15 mg腰麻,A、B、C、D组腰麻液中分别加舒芬太尼0、2.5、5.0、7.5μg.若术中血压高于麻醉诱导前的20%或心率快于100次/min、病人自诉不适及体动时静脉追加丙泊酚.记录麻醉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达Bromage 3级的时间、达高阻滞平面的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丙泊酚的总用量、镇静评分;记录副作用.结果 4组病人年龄、体质量、身高、手术时间等一般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A、B、C、D组病人麻醉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达Bromage 3级的时间、达高阻滞平面的时间依次缩短;C、D组病人麻醉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达Bromage 3级的时间明显短于A、B组(P<0.05).B、C、D组病人丙泊酚用量分别比A组减少7.1%、28.1%、34.8%,C、D组病人丙泊酚用量少于A、B组(P<0.05).B、C、D组病人分别有4例(26.7%)、3例(20%)、6例(40%)腰麻后发生瘙痒.结论 舒芬太尼对布比卡因阻滞效应的影响与其剂量有关,蛛网膜下腔中舒芬太尼剂量越大,布比卡因阻滞效应越强,但不良反应越大.舒芬太尼5.0μg为较合适剂量.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医院感染暴发的监测与预警

    目的 分析并建立医院感染暴发监测与预警功能.方法 通过开发医院感染管理软件的3个监测功能说明该软件的暴发预警功能.结果 开发的医院感染管理软件具有强大的医院感染暴发预警功能,有效提高了医师报病的效率及报病的积极性,及时监控了医院感染发生的高危凶素及暴发流行风险,达到暴发预警效果.结论 开发的医院感染管理软件暴发监测系统具有强大的预警功能.

    作者:朱宏;孙树梅;陈莉雅;陈清;俞守义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测早产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脑血流改变

    目的 探讨早产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早期脑血流改变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对74例HIE早产儿于生后10~12 h内检测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豆纹动脉(LA)、额中动脉(FI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末期速度(Vd)及阻力指数(RI),并与正常对照组44例进行比较.结果 (1)血流速度变化:生后10~12 h内轻度及中重度HIE组Vs、Vd均低于对照组,MCA的Vs、Vd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2)RJ变化:HIE组与对照组比较,LA的RI有显著差异,轻度与中重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患有HIE的早产儿于出生后10~12 h已出现脑血流动力学紊乱,以脑血流减少为主,MCA的RI>0.8,LA的RI>0.6,或MCA与LA的RI升降不一致时,是预后不良的标志.

    作者:程旭青;高平明;刘卫东;戴怡蘅;傅慧青;李红霞;程超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葛根及粉葛化学成分谱HPCE方法学研究

    目的 建立葛根及粉葛化学成分谱高效毛细管电泳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HPCE/DAD分析技术,缓冲液为含16.7%甲醇的40mmol/L硼砂,压力进样:137.9kPa,5 s;分离电压:0~5min,25kV;5~25min:22 kV;毛细管温度:20℃.结果 建立了葛根及粉葛化学成分谱的HPCE分析方法,鉴定了葛根素、大豆苷元两种主要成分.结论 本方法是一种简单、快速,可用于葛根及粉葛指纹图谱研究的方法.

    作者:王永刚;孙学刚;魏凤环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母源性BDE-209暴露对子鼠海马GAP-43、BDNF表达的影响

    目的 检测母源性BDE-209暴露对子鼠海马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探讨母源性BDE-209神经发育毒性的可能机制.方法 3月龄Wistar大鼠自妊娠0天起随机分为实验组A、B、C、D和对照组E,各实验组母鼠在妊娠期及哺乳期给予不同剂量BDE-209(100、300、600、1200mg/kg)胃灌,对照组胃灌等量花生油.21 d子鼠断乳后各组随机选取10只雄性子鼠,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GAP-43、BDNF在子鼠海马的表达情况.结果 实验组子鼠海马GAP-43表达下降,C、D组与E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P=0.000),A、B组与E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7,P=0.093).实验组子鼠海马BDNF表达下降,B、C、D组与E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P=0.005,p=0.001),A组和E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6).结论 高剂量母源性BDE-209暴露可以降低子鼠海马GAP-43、BDNF的表达,导致神经元的生长、发育及信号传导障碍,影响神经系统发育,对神经系统功能的发挥造成损伤.

    作者:蒋惠萍;余艳红;陈敦金;吴英;许波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腹腔镜在诊治非典型妇科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腹腔镜在诊治不典型妇科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80例临床表现不典型且经系统检查未明确病因的女性患者,术前诊断包括疑诊宫外孕、盆腔小包块、慢性下腹痛、不孕症等,进行腹腔镜手术,观察盆腔情况并同时对发现的病变进行相应治疗.结果 80例患者经腹腔镜检查后有77例(96.3%)明确病因,其中慢性盆腔炎31例(38.8%),子宫内膜异位症26例(32.5%),异位妊娠16例(20.0%),盆腔结核2例(2.5%),宫内妊娠流产l例(1.3%),盆腔瘀血症1例(1.3%),仍有3例病因不明(3.8%).镜下对不同病变给予相应的治疗.结论 腹腔镜不仅创伤小、恢复快及并发症少,而且能对绝大多数临床表现不典型的患者快速作出诊断和相应的治疗,从而提高临床疗效,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林乔儿;顾正田;黄燕冰;聂妙玲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抗人肝癌免疫毫微球的制备及其抗癌效果观察

    目的 制备抗人肝癌免疫毫微球,观察其活性及抗癌效果.方法 抗人肝癌单克隆抗体HAb18通过异型双功能交联剂SPDP与载阿霉素(ADR)人血清白蛋白毫微球[HSA(ADR)-NS]偶联,制成抗人肝癌免疫毫微球HAb18-HSA(ADR)-NS,使用凝集试验及免疫荧光检测其活性,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其与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特异性结合.MTT法检测该免疫毫微球的体外杀伤性.于人肝癌裸鼠模型上分别使用HAbl8-HSA(ADM)-NS、HSA(ADM)-NS及ADM,检测3者的肿瘤抑制率.结果 HAb18-HSA(ADM)-NS具有单抗活性,能与肝癌细胞特异结合;其体外杀伤SMMC-7721细胞IC50值为44.6μg/ml,与HSA(ADM)-NS(345.5μg/ml)及ADM(365.5μg/ml)相比,明显降低;体内肿瘤抑制率比HSA(ADM)-NS及ADM明显增强(P<0.001).结论 HAb18-HSA(ADM)-NS具有免疫活性,对肝癌细胞有主动靶向性,体内外均具有比HSA(ADM)-NS及ADM更强的抗癌效果.

    作者:阚和平;刘正军;谭永法;林艺雄;李春芳;周杰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电子阴道镜诊断宫颈病变

    目的 探讨阴道镜检查对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诊断价值,提高宫颈癌的早期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4年4月~2007年4月1584例门诊及妇科普查的行阴道镜检查结果,并以改良式Reid阴道镜评分法,在评分的基础上,接受病理学检查658例.结果 1584例患者阴道镜诊断为慢性宫颈炎474例(29.92%),宫颈尖锐湿疣30例(1.89%),CIN138例(8.71%),宫颈癌16例(1.01%).病理学检查658例,慢性宫颈炎455例(69.04%),宫颈尖锐湿疣30例(4.56%),CINI77例(11.70%),CIN Ⅱ28例(4.26%),CIN Ⅲ14例(2.13%),宫颈癌14例(2.13%).阴道镜与病理检查符合率为宫颈炎95.99%,尖锐湿疣100%,CIN86.23%,宫颈癌87.5%.阴道镜诊断CIN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1.3%、91.2%、58.2%和96.5%.诊断宫颈癌的指标为88.3%、98.3%、78.8%、99.6%.诊断官颈炎的指标为88.6%、88.3%、96.2%、73.3%.诊断尖锐湿疣准确率为100%.结论 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病变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萍姣;赖利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中老年人慢性日光性皮炎中弹性纤维相关蛋白与基质金属蛋白酶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观察弹性纤维相关蛋白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9(MMP-1,9)在慢性日光性皮炎中的表达,探讨慢性日光性皮炎的发病机制.方法 收集23例慢性日光性皮炎患者皮损,免疫组化检测其弹性蛋白相关蛋白,MMP-1,9的表达.采用图像分析对MMP-1和MMP-9的阳性染色结果进行半定量测定.结果 慢性日光性皮炎中真皮乳头层弹性蛋白表达明显减少或消失.真皮中层弹性蛋白排列紊乱,部分区域聚集.原纤维蛋白-1也在真皮网状层明显沉积.慢性日光性皮炎中MMP-1的表达升高,而MMP-9不表达.结论 弹性蛋白,及原纤维蛋白-1在慢性日光性皮炎中真皮网状层明显沉积,显示MMP-1的表达升高与中慢性日光性皮炎中弹性组织变性的物质相关.MMP-9则与慢性日光性皮炎发病似乎关系不大.

    作者:刘平;谭升顺;王琼玉;张盘谏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颈总动脉输注异丙酚维持全身麻醉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人颈总动脉持续输注异丙酚的麻醉效果.方法 择期腹部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颈总动脉组(IC组,n=20)和静脉组(IV组,n=20).静脉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控制呼吸后,通过颈总动脉或肘正中静脉持续输注异丙酚直至麻醉深度指数(CSI)等于40±5,并维持CSI在此水平波动直至手术结束停药.术中间断静脉注射芬太尼(3μg·kg-1·h-1)和维库溴铵(50μg·kg-1·h-1)维持镇痛和肌肉松弛.观察两组患者在整个手术维持期间异丙酚的用量、血流动力学变化和苏醒情况.结果 颈总动脉和静脉给药达CSI=40±5并维持至术终异丙酚的用量分别为(2.57±0.67)mg·kg-1·h-1和(5.72±1.37)mg·kg-1·h-1(P<0.01).在此麻醉深度下,IC组在维持麻醉初期近半数患者血压持续升高,有的甚至大于其基础值的30%以上,而Ⅳ组血压基本平稳.维持在低于基础血压15%水平波动.停药恢复阶段,IC组自主呼吸恢复和清醒速度均明显快于Ⅳ组(P<0.05).结论 颈总动脉持续输注异丙酚与静脉给药一样可用于麻醉维持,但用药量仅为静脉给药的1/2.

    作者:盖成林;陈卫民;冉德春;陆立;郑晓春;艾长良;潘杨;肖艳玲;孙正清;苏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8-异前列腺素F2α和肌酸激酶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病情评估中的价值

    目的 测定新生儿血浆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血清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分析其在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病情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对2006年5月~2007年10月的92例HIE患儿和61例足月正常新生儿分别在生后24h内、第3天、第7天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浆中8-iso-PGF2α和血清中CK、CK-MB水平.结果 HIE各组患儿8-iso-PGF2α、CK、CK-M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病情越重,其值越高,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HIE新生儿8-iso-PGF2α、CK-MB水平于生后24h达高峰,病程第1天,轻、中、重度HIE患儿均高于正常新生儿水平(P<0.01);病程第3天,轻度和中度HIE患儿下降至正常新生儿水平(P>0.05),但重度HIE患儿于生后7 d的血8-iso-PGF2α、CK、CK-MB水平仍高于正常新生儿水平.结论 HIE患儿血8-iso-PGF2α、CK、CK-MB峰值于病程第1天出现,升高程度与病情严重性相关,特异性与敏感性较好,可作为对HIE的早期诊断、病情严重程度判定常用的指标,对早期估计病情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红;郝虎;李思涛;张宁;张小英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老年人胆道结石并胆道感染的临床分型及手术时机选择

    目的 对老年人胆道结石合并胆道感染的临床分型及手术时机的选择进行探讨.方法 1995~2006年手术治疗的老年人胆道结石并胆道感染319例.按我们的分型标准分为:确诊型急性重症胆道感染10例,先兆型急性重症胆道感染70例,轻症胆道感染239例,手术方式包括:胆囊切除术,胆囊大部分切除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肝左外叶切除术,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胆肠吻合术.胆总管切开取石者均置T管引流.结果 确诊型急性重症胆道感染组死亡2例,为确诊型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及确诊型胆囊炎穿孔各1例.胆管结石患者术后住ICU天数:确诊型ACST、先兆型ACST、轻症胆道感染各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术后住院天数确诊型ACST组明显高于先兆型ACST组(P<0.01),先兆型ACST组明显高于轻症胆道感染组(P<0.05).结论 对无禁忌证的老年胆道结石合并胆道感染患者,先兆型急性重型胆道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是关键,对轻症者应做积极彻底的手术治疗,对先兆型急性重型者应予充分的重视和积极正确及时的手术治疗.

    作者:刘天奇;梁中骁;罗建强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后Cobb角继发增大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经皮椎体骨水泥成形术后继发椎体高度丢失的危险因素.方法 2005年2月至2006年5月应用骨水泥成形术对32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45椎进行治疗.记录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射量、骨密度值、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的VAS疼痛评分、伤椎前中后缘高度、后凸Cobb角;以末次随访和术后早期的后凸Cobb角差值作为后凸角继发增大值;做相关及回归分析.结果 术后后凸角、骨密度值及术后椎体中线高度与术后后凸Cobb角继发增大存在相关.结论 骨质疏松程度重、骨水泥成形术后椎体中线高度恢复欠佳及后凸Cobb角过大是后期后凸Cobb角继发增大的危险因素.

    作者:陈建庭;肖颖;金大地;鲁凯伍;王建均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普贝生用于足月引产的临床探讨

    目的 探讨普贝生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共选择73例单胎足月、无阴道分娩禁忌证的初产妇,以其中31例阴道内放置普贝生栓剂为研究组,另外42例阴道内放置同外形的可复性安慰剂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Bishop评分、用药至临产时间、分娩时间、剖宫产率及缩宫素使用率,观察普贝生引起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研究组给药后4、8、12h宫颈Bishop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给药后12h有效率为83.9%,24h有效率为93.5%,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产妇用药后临产发动时间、破膜时间、分娩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剖宫产率及催产素使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有2例发生宫缩过强,1例出现细小过频宫缩,均未导致不良后果,无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结论 普贝生促宫颈成熟和引产的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华莹;段萍;刘海斌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中医健康管理模式探讨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回忆,期望寿命的处长以及慢必病的上升,对健康维护及改善的需求会日益增长,传统的医疗服务模式已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

    作者:李穗华;陈润东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去铁胺对β-地中海贫血儿童听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去铁胺对β-地中海贫血儿童听力的影响.方法 28例地中海贫血患儿,去铁胺每天30mg/kg,使用便携式皮下输液泵,每周使用2~6次.所有患儿于进行纯音测定并检测血红蛋白浓度和铁蛋白浓度.结果 28例患儿中7例(25%)出现不同程度的听力丧失.频率在4000~8000 Hz,其中轻度听力丧失3例,中度听力丧失2例,重度听力丧失2例.听力丧失与听力正常组之间的年龄、血红蛋白浓度、铁蛋白浓度、每次和每周去铁胺剂量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 地中海贫血儿童低剂量和不规则使用去铁胺也可能出现听力损害,对使用去铁胺的患儿应定期进行听力检测以避免出现不可逆听力损害.

    作者:陈传贵;秦魏;欧文闻;陈光福;景雅蔓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宫外孕腹腔镜手术病人蛛网膜下腔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布比卡因阻滞效应的影响

    目的 观察蛛网膜下腔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腹腔镜手术病人布比卡因腰麻阻滞效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宫外孕病人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A、B、C、D组,每组15例.4组病人均用布比卡因15 mg腰麻,A、B、C、D组腰麻液中分别加舒芬太尼0、2.5、5.0、7.5μg.若术中血压高于麻醉诱导前的20%或心率快于100次/min、病人自诉不适及体动时静脉追加丙泊酚.记录麻醉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达Bromage 3级的时间、达高阻滞平面的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丙泊酚的总用量、镇静评分;记录副作用.结果 4组病人年龄、体质量、身高、手术时间等一般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A、B、C、D组病人麻醉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达Bromage 3级的时间、达高阻滞平面的时间依次缩短;C、D组病人麻醉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达Bromage 3级的时间明显短于A、B组(P<0.05).B、C、D组病人丙泊酚用量分别比A组减少7.1%、28.1%、34.8%,C、D组病人丙泊酚用量少于A、B组(P<0.05).B、C、D组病人分别有4例(26.7%)、3例(20%)、6例(40%)腰麻后发生瘙痒.结论 舒芬太尼对布比卡因阻滞效应的影响与其剂量有关,蛛网膜下腔中舒芬太尼剂量越大,布比卡因阻滞效应越强,但不良反应越大.舒芬太尼5.0μg为较合适剂量.

    作者:王琼;余守章;张永福;劳建新;金宇林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聚脯氨酸修饰电极循环伏安法选择性测定去甲肾上腺素

    目的 建立聚脯氨酸修饰电极测定去甲肾上腺素的新方法,并有效排除肾上腺素与抗坏血酸干扰.方法 在pH 9.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用循环伏安法制备了聚脯氨酸修饰电极,研究去甲肾上腺索在聚合物薄膜上的电化学行为,建立测定去甲肾上腺素的电化学分析新方法.结果 在pH 7.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去甲肾上腺素在修饰电极上呈现一对灵敏的氧化还原峰,利用循环伏安法测定其还原峰电流可排除肾上腺素与抗坏血酸干扰.去甲肾上腺素检测的线性范围是7.0×10-7~1.1×10-4mol/L:检出限为6.0×10-8mol/L.结论 该修饰电极具有良好的灵敏度、选择性和稳定性,用于药剂样品分析,结果满意.

    作者:马心英;晁志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钌红在脂多糖致大鼠发热过程中对体温的影响

    目的 探讨钌红在脂多糖(LPS)致大鼠发热过程中对体温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用LPS复制大鼠发热模型,观察不同浓度钌红对LPS发热曲线的影响及发热时下丘脑组织中TRPV4表达的变化.结果 (1)与单独给予LPS组相比,随着给予钌红浓度的增大,LPS致发热幅度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2)单独给予钌红与给予生理盐水的对照组比较,体温有所降低;(3)钌红组及钉红+LPS组TRPV4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1)钌红对LPS致热性有抑制作用;(2)钌红能调节TRPV4通道的表达;(3)TRPV4通道可能参与正常体温的维持.

    作者:王兰兰;曹宇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外用光敏剂和准分子激光治疗白癜风的成本和效果分析

    目的 对两种常用治疗稳定期白癜风的治疗方案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 72例病人,采取自身对照法,外用光敏剂(A组)和准分子激光(B组),A组每天外涂2次,用药时间6个月;B组每周治疗2次,所有患者均完成共12次1个疗程的治疗.结果 A组有效率为79.17%,B组有效率为93.06%,经X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16),采用成本效果分析法,A组和B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8.40、10.30,比值接近,因而有效率较高的B方案为优选方案.结论 A、B两组治疗白癜风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成本效果比接近,B组为较经济的治疗白癜风的方案.

    作者:班武;袁进;刘仲荣;俞守义;杨慧兰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脑膜瘤瘤周水肿多层螺旋CT灌注研究

    目的 利用16层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研究脑膜瘤瘤周水肿区灌注特点.方法 对19例脑膜瘤伴瘤周水肿形成病例行瘤周水肿区同层序列动态增强扫描.利用灌注软件分别计算瘤周水肿区及对侧正常脑白质局部脑血流量(rCBF)、局部脑血容量(rCBV)和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采用t检验对瘤周水肿区和对侧正常脑白质各灌注参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瘤周水肿区的rCBF与rCBF较对侧脑白质明显降低(P<0.05),但MTT值在两部位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瘤周水肿区的rCBF值和rCBF值明显降低,水肿本身对微血管的压迫可能是主要因素.

    作者:杨志林;柯以铨;徐如祥;彭萍 刊期: 2008年第08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