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健康管理模式探讨

李穗华;陈润东

关键词:中医, 健康管理, 模式, 体质
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回忆,期望寿命的处长以及慢必病的上升,对健康维护及改善的需求会日益增长,传统的医疗服务模式已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低能量半导体激光鼻腔内照射血液改善正常临产孕妇凝血状况

    目的 探讨低能量半导体激光鼻腔内照射血液对正常临产孕妇凝血状态的影响.方法 以123例健康年轻未育女性为对照,检测126例正常临产孕妇血浆凝血4项指标(透光比浊法测定PT、APTT、TT、FIB),并应用低能量半导体激光鼻腔内照射血液干预正常临产孕妇凝血状况.结果 正常临产孕妇血液PT、APTT、TT等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纤维蛋白原水平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激光鼻腔内照射后,虽仍与对照组有差异,但较治疗前已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 孕妇分娩前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低能量半导体激光鼻腔内照射血液可有效地改善这一状况.

    作者:高翔;智鹏柯;武秀娟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EBV特异性细胞毒淋巴细胞的体外诱导和对鼻咽癌细胞的杀伤活性

    目的 探索体外诱导和扩增EBV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的方法,探讨其应用于鼻咽癌(NPC)治疗的可能性.方法 用EB病毒转化的B淋巴细胞系为抗原递呈细胞及抗原刺激剂,经照射灭活后刺激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产生EBV特异性CTL,以抗人CD3抗体OKT-3/同种异体PBMC法扩增.并检测其对NPC细胞的特异性杀伤.结果 在体外有效诱导和扩增了EBV特异性的CTL.扩增前CTL对自体BLCL的杀伤率为76%,对同种异体BLCL的杀伤率为13%,对自体肿瘤细胞的杀伤率为51%,对CNE鼻咽癌细胞的杀伤率为27%.扩增后的杀伤率分别为63%、25%、49%、33%.扩增后CTL对肿瘤杀伤力没有明显下降.结论 EBV特异性CTL能在体外有效地诱导,对NPC细胞有特异性的杀伤力,能在体外大量地扩增,且扩增后对肿瘤的杀伤力没有明显下降,有望成为NPC患者有效的过继免疫治疗方法.

    作者:陈历排;黄健清;周同冲;张书旭;王金龙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超声心动图产前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

    目的 探讨各种超声切面观在产前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中的敏感性,寻找一种操作简便、准确性高的检查方法.方法 应用四腔心切面观(4CV)、四腔心切面加主动脉根部短轴切面观(4CV+AR-SAV)、四腔心切面加左右室流出道切面观(4CV+VOTV)、四腔心切面加三血管平面观(4CV+3W)、四腔心切面加三血管-气管平面观(4CV+3WT)筛查2500例孕周20~39周的胎儿.结果 检查出38例胎儿先天性心脏病,4CV、4CV+AR-SAV、4CV+VOTV、4CV+3VV、4CV+3VVT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敏感性分别为47%、60%、73%、89%.结论 4CV+VOTV、4CV+3VVT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疾病的敏感性高.4CV+VOTV+3VVT可作为产前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常规检查切面.

    作者:陆培明;孔潇玉;易月婵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CT间接造影与DSA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比较

    目的 对比分析CT间接造影检查和DSA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同时完成CT及DSA检查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比较两者的特点.结果 CT在26例患者均明确显示血栓形成部位,长度及侧枝循环情况.其中5例显示髂静脉血栓(DSA显示1例),25例显示股静脉血栓(DSA显示18例),7例显示股深静脉血栓(DSA显示3例),12例显示帼静脉血栓(DSA显示1例),6例显示胫、腓静脉血栓(DSA未显示).结论 CT检查对下肢静脉血栓显示优于DSA检查,能显示DSA检查难以显示的盆腔静脉血栓及胴、胫、腓静脉血栓,且能通过CT检查引导DSA进行介入溶栓治疗.

    作者:余梦菊;梁键科;许向东;李淑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超声、超声造影及多层螺旋CT对小肝癌的影像学诊断

    目的 探讨二维灰阶超声、超声造影及多层螺旋CT对小肝癌影像学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用二维灰阶超声发现35例肝脏占位性病变的患者进行超声造影,记录并分析35例病例的动脉期、门静脉期、延迟期三个时期不同图像的造影增强前后的动态血流改变特征.再采用多层螺旋扫描模式,三期动态增强扫描方案通过工作站AW 4.2系统,对病灶行多平面重建及容积成像.后通过病理确诊.结果 超声、超声造影和多层螺旋CT对小肝癌诊断的敏感性为77.8%、94.4%、100%,特异性为88.2%、100%、94.1%,阳性预示值为87.5%、100%、94.7%,阴性预示值为78.9%、94.4%、100%,与病理诊断一致性为82.9%、97.1%、97.1%,约登指数为0.66、0.94、0.94.结论 超声造影和多层螺旋CT对小肝癌的诊断效能显著高于二维灰阶超声,对小肝癌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对于某些非典型特殊病例还需3种方法进行联合诊断,发挥各自不同的优势.

    作者:戴琳;冯筱榕;陈永鹏;文维群;许乙凯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流感样疾病对门诊人数的影响

    目的 用流感样病例数(ILI)预测门诊就诊人数,以估计流感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方法 资料来源于广州市两所流感监测医院的内科、儿科和急诊科的每周门诊人数和ILI病例数,时间从2002年第22周至2004年第53周,共137周.应用谱分析和时间序列方法分析门诊人数的变化趋势.以ILI为自变量,门诊人数为因变量,建立预测模型,优模型的选择依据于决定系数、池田信息准则(AIC)、残差分析及对模型的前瞻性考核.结果 两年的门诊人数呈线性上升(P<0.001),并具备一定的周期性.门诊人数与ILI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568,P<0.001).自回归模型的残差为白噪声序列,模型的决定系数为0.75,前瞻性考核发现模型的决定系数为0.56.结论 可用自回归模型分析ILI与门诊人数的关系,进而用于评估流感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作者:欧春泉;邓卓晖;杨琳;陈平雁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茶多酚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 观察茶多酚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培养原代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并传代,经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角蛋白和波形丝蛋白鉴定,取5~8代细胞用于实验;按茶多酚不同浓度分1 mg/ml(B组)、0.5mg/ml(C组)、0.25mg/ml(D组)、0.125mg/ml(E组)、0.0625mg/ml(F组)组和空白对照组(A组),采用细胞计数法、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DNA含量.结果 不同浓度茶多酚均促进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DNA合成(P<0.05),茶多酚作用的适浓度为0.5 mg/ml,佳作用时间为48 h.结论 茶多酚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何权敏;刘建国;徐若竹;张剑;范芹;江策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半乳糖凝素-3在结肠癌肝转移中的表达及改良柑橘果胶对其抑制作用

    目的 探讨半乳糖凝素-3(galectin-3,Gal-3)在小鼠结肠癌肝转移中的表达及改良柑橘果胶(MCP)对它的抑制作用.方法 75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低、中、高浓度MCP组.阳性对照组和各MCP治疗组小鼠经脾脏下极包膜注入CT26结肠癌细胞建立结肠癌肝转移模型.MCP加入饮用水,浓度分别为0、0、0.01、0.025、0.05mg/ml.3周后观察各组小鼠肝转移情况.采用ELISA方法检测小鼠血清Gal-3浓度;制作肝转移瘤组织芯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肝转移瘤组织中Gal-3的表达.结果 (1)除阴性对照组外各组肝转移率分别为100%、80%、73.3%和60%.高浓度MCP组肝转移灶数目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除阴性对照组外各组脾脏原发瘤体积中位数分别为1.51、0.93、0.77和0.70 cm3.高浓度MCP组肿瘤体积较对照组明显缩小(P<0.05).(3)阳性对照组和各治疗组血荊al-3浓度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1);阳性对照组与各治疗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4)除阴性对照组外各组肝转移瘤组织中Gal-3表达相互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Gal-3在结肠癌肝转移中呈高水平表达,MCP能明显抑制结肠癌肝转移.

    作者:黄志良;刘海鹰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铜绿假单胞菌金属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的研究

    目的 了解我院铜绿假单胞菌产金属β-内酰胺酶流行现状及其编码基凶的携带情况.方法 采用亚胺培南-EDTA纸片增效法对金属β-内酰胺酶表型进行确证并用PCR检测金属β-内酰胺酶的编码基因.结果 38例表型确证实验阳性,36例产VIM型金属β-内酰胺酶.占23.1%.结论 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多携带有产金属酶的编码基因,且携带有产金属酶编码基因的铜绿假单胞菌多表现为多重耐药.

    作者:冯春颜;胡琴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FOLFOX-4和XELOX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比较研究

    目的 观察奥沙利铂联合希罗达(XELOX)或5氟脲嘧啶/叶酸(FOLFOX-4)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 对我院2002年5月至2007年8月间收治的68例晚期胃癌患者,采用FOLFOX-4和XELOX方案化疗,其中FOLFOX-4组37例,XELOX组31例.结果 FOLFOX-4组总有效率为35.1%,XELOX组为35.5%,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两组间贫血、血小板减少、腹泻、恶心、呕吐、肝功能损害等毒副作用无显著性差异,FOLFOX-4组白细胞减少及口腔黏膜炎发生率较高.而XELOX组手足综合征发生率较高.结论 FOLFOX-4和XELOX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相近,毒副作用略有不同,但均可耐受.

    作者:石敏;李黎波;廖旺军;郑航;罗荣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酪酪肽对荷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的影响

    目的 研究酪酪肽(PYY)对荷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用含1×107/ml的HepG2人肝癌细胞悬液0.2 ml打人裸鼠皮下,待其长出的肿瘤直径约1cm时将瘤块取出,在无菌PBS液中剪成大小1 min×1 mm×1mm的小块,用组织插块法制作裸鼠皮下肝癌模型.选取成瘤的32只裸鼠平均分为4组:PYY大、小剂量组,阳性对照组给与腹腔注射氟尿苷,阴性对照组给与皮下注射生理盐水.实验过程中观察裸鼠的一般情况.结果 PYY大、小剂量组在肿瘤体积、血清AFP、瘤重及瘤组织cAMP中均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结论 PYY可以抑制裸鼠肝癌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肝癌细胞内cAMP的含量有关.

    作者:李媛;董蕾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冷冻消融对正常猪各级支气管的影响

    目的 通过观察各级支气管的病理变化,探讨氩氦刀冷冻消融对支气管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6只健康家猪分为2组,进行经皮穿刺正常肺组织氩氦刀冷冻消融.分别于消融后3天(A组)、28天(B组)各宰杀3只,观察冷冻消融后消融区形态及大小和各级支气管的病理表现.结果 (1)A组活检冷冻损伤区大纵径、大横径0大于消融后即刻冷冻损伤区大纵径、大横径(纵径:t=9.789,P=0.000;横径:t=3.253,P=0.023);B组活检消融损伤区大纵径、大横径小于A组活检消融损伤区大纵径、大横径(纵径:t=7.227,P=0.000;横径:t=6.006,P=0.000).(2)随着支气管腔的变小,冷冻对支气管的损伤加重;对主支气管、二级支气管的损伤较轻.(3)主支气管、二级支气管消融后28 d恢复较好.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消融对主支气管、二级支气管及大血管影响较小,是一种可以耐受、安全的肺部肿瘤微创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李虹义;李鹏;万友华;李明英;何金霞;张积仁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利用反向遗传学原理构建B、E型肉毒神经毒素基因型特异性靶片段

    目的 利用反向遗传学原理构建B、E型肉毒神经毒素(BoNT)基因型特异性靶片段质粒、菌株.方法 自GenBank获取BoNT基因序列,利用DNAMAN、Lasergene、VectorNTI等多种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和BLAST等网上数据分析平台进行综合分析,以锚定BoNT/B与BoNT/E基因中的型特异性靶片段,分别设计合成5条和10条DNA短链,经重叠PCR扩增获得完整的靶片段,纯化后连接到pMD 18-T载体上,转化至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中,质粒提取后进行酶切和测序鉴定.结果 分析了全球已报道的60条BoNT基因序列(A、B、E、F型),于BoNT/B与BoNT/E基因中,分别锚定了215 bp和360bp的靶片段,并设计合成其特异的检测引物对,经酶切、测序确证,成功合成具有型特异性的BoNT/B与BoNT/E靶片段.结论 获得含有型特异性BoNT/B与BoNT/E靶片段的重组质粒pMD18-T-BoNT/B,pMD18-T-BoNT/E及其菌株.

    作者:李莹;杨春莉;赵莹;郭瑜琪;刘昌政;周晓红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医院感染暴发的监测与预警

    目的 分析并建立医院感染暴发监测与预警功能.方法 通过开发医院感染管理软件的3个监测功能说明该软件的暴发预警功能.结果 开发的医院感染管理软件具有强大的医院感染暴发预警功能,有效提高了医师报病的效率及报病的积极性,及时监控了医院感染发生的高危凶素及暴发流行风险,达到暴发预警效果.结论 开发的医院感染管理软件暴发监测系统具有强大的预警功能.

    作者:朱宏;孙树梅;陈莉雅;陈清;俞守义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PropexTM齿科根管测量仪在活牙髓组织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研究临床上PropexTM齿科根管测量仪测量活牙髓组织根管工作长度的准确性,并探讨临床上应用存在的问题和注意事项.方法 收集临床上需进行根管治疗的牙髓炎97颗患牙,前牙64颗,前磨牙33颗,共141个根管.局麻下拔髓后采用PropexTM齿科根管测量仪测量根管工作长度,加拍X线片,根据X线片检查根管锉锉尖距根尖的位置来评价其准确程度.结果 活牙髓组织根管工作长度测量141个根管有86个准确,占60.99%;55个不准确,占39.01%.结论 PropexTM齿科根管测量仪操作方便、直观、无辐射,但在测量活牙髓组织根管工作长度时准确率不高,临床使用时需加拍X线片确认根管工作长度.

    作者:李凤莉;罗思红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肝硬化患者血清中CA125水平的改变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CA125变化在肝硬化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肝硬化住院患者86例,根据Child-Pugh积分法分为A级20例、B级38例、C级28例,另设正常对照组50例,均为来我院健康体检者.肝硬化患者静脉采血,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A125.结果 86例肝硬化患者中有72例CA125阳性,正常对照组有2例阳性,肝硬化组血清CA125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Child-Pugh分级中,B级较A级,以及C级较B级血清CA125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 肝硬化患者血清CA125升高,其水平可作为评判肝功能损害程度、肝硬化预后的指标之一.

    作者:陈静;杜贞芳;唐进先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Bax参与KATP通道对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ATP敏感性钾通道(KATP)介导对缺氧海马神经元损伤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 原代培养7d后,对神经元进行缺氧(5% CO2和95% N2),同时分别给予神经元KATP通道的阻断剂甲糖宁(100 μmol/L)KATP通道的激动剂二氮嗪(100 μmol/L),MTT法检测细胞活性,RT-PCR检测Bax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单纯缺氧组,缺氧+二氮嗪组和缺氧+甲糖宁组的细胞存活率分别是(75.7±2.8)%(萨7)、(55.7+2.5)%(n=6)和(81.1±2.4)%(n=6),各加药组与单纯缺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缺氧+二氮嗪组中Bax的mRNA表达水平与单纯缺氧组相比明显下降(n=5)(P<0.01),在缺氧+甲糖宁组中Bax的mRNA表达水平相对于单纯缺氧组高表达(n=5)(P<0.05);而在常氧时各用药组中细胞存活率以及Bax的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都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Bax参与KATP通道对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李文军;夏源;邹飞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高血压病分期及中医证型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EH)分期及中医证型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关系.方法 将343例患者进行高血压分期并按中医辨证分为肝火亢盛、阴虚阳亢、阴阳两虚、气虚痰浊4型,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检测EH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血浆HCY水平.结果 EH患者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EH患者血浆HCY水平随着EH分期期次的增高而增高(P<0.05),气虚痰浊型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及肝火亢盛型(P<0.01).结论 血浆HCY水平异常增高是EH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而增高的幅度越大对血管的损伤也越大,靶器官损伤程度也越重.EH患者血浆HCY水平显著增高可作为中医证型气虚痰浊型的辨证指标.

    作者:张玲端;任幼红;马兴荣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碳包铁纳米晶对表阿霉素的吸附与缓释作用

    目的 观察碳包铁纳米晶(CCIN)对表阿霉素(EADM)的吸附与缓释作用.方法 制作EADM标准曲线;将一定量的CCIN粒子与不同浓度EADM溶液充分混合后高速离心,测量游离EADM量,评估CCIN粒子对EADM的吸附能力.以透析袋包裹载药CCIN粒子,采用PBS液、生理盐水、蒸馏水作为介质,定期置换介质,考察在不同温度条件下CCIN粒子在不同介质中的释药性能.结果 CCIN吸附EADM呈现两种状态,即饱和吸附前的近乎线形吸附及饱和吸附,其饱和吸附值约为160 μg/mg.载药CCIN粒子对EADM缓释的作用受介质、温度、载药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相对于蒸馏水,将PBS液及生理盐水作为缓释介质,载药CCIN粒子在相同时间内可释放出更高比率的EADM:较高的温度有助于EADM的缓释.饱和载药的CCIN粒子在相同介质相同温度情况下释放EADM比率较半饱和载药的CCIN粒子高.结论 CCIN吸附EADM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曲线;载药CCIN粒子对EADM缓释的作用受到介质、温度、载药量、介质置换速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当缓释介质为PBS、高温、介质置换速度加快时,饱和载药的CCIN粒子在单位时间内的释药能力增加.

    作者:劳向明;张海燕;李锦清;陈易明;黄俊廷;张亚奇;郑云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腹腔镜在诊治非典型妇科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腹腔镜在诊治不典型妇科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80例临床表现不典型且经系统检查未明确病因的女性患者,术前诊断包括疑诊宫外孕、盆腔小包块、慢性下腹痛、不孕症等,进行腹腔镜手术,观察盆腔情况并同时对发现的病变进行相应治疗.结果 80例患者经腹腔镜检查后有77例(96.3%)明确病因,其中慢性盆腔炎31例(38.8%),子宫内膜异位症26例(32.5%),异位妊娠16例(20.0%),盆腔结核2例(2.5%),宫内妊娠流产l例(1.3%),盆腔瘀血症1例(1.3%),仍有3例病因不明(3.8%).镜下对不同病变给予相应的治疗.结论 腹腔镜不仅创伤小、恢复快及并发症少,而且能对绝大多数临床表现不典型的患者快速作出诊断和相应的治疗,从而提高临床疗效,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林乔儿;顾正田;黄燕冰;聂妙玲 刊期: 2008年第08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