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钰;朱静;王英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病,是由于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精神因素、微生物感染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常常由于血糖控制不理想并发症会波及全身各个系统,特别是眼、肾、足及心血管等器官严重并发症而带来巨大的身体痛苦和经济负担。
作者:张玲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神经内科老年病人跌倒的效果。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8月-2013年8月入住我院神经内科的老年患者214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结合高危因素予以预见性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跌倒情况。结果:分析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的跌倒情况,对照组的发生率为6.54%,高于研究组的0.93%。结论:予以神经内科老年患者科学、全面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跌倒的发生率,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丽梅;吴红恩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阜新蒙古族自治县麻疹的疫情动态,为预防麻疹、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12年报告麻疹病例1例,发病率为1.961/100万;2013年报告麻疹病例3例,发病率为4.507/100万;2014年3月20日前报告麻疹病例8例,发病率为12.018/100万。每年的发病率都高于国家消除麻疹目标1/100万。结论:阜新蒙古族自治县麻疹防控工作依然严峻,要继续提高重点人群的免疫水平,继续开展宣传教育,强化社会公众的自我防护意识。
作者:柴洪文;李艳秋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慢性病管理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社区糖尿病患者86例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观察组给予社区慢性病管理,对照组给予常规社区健康管理,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中86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给予社区慢性病管理后其观察指标有明显的改善(P<0.05),对照组在进行常规社区健康管理前后的观察指标都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慢性病管理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有明显的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朱春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索高频超声在婴幼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和发育不良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对421例7个月以内的婴幼儿进行髋关节超声检查,观察骨性髋臼,骨性髋臼外侧缘,软骨性髋臼形态及测量。结果:检查7个月以下婴幼儿421(842个髋关节)例,其中正常髋关节370例(740个髋关节),婴幼儿先天性髋关节半脱位14例(28个髋关节),全脱位8例(16个髋关节),发育不良29例(58个髋关节)。结论:超声波具有无创,无射线的特性,且检查方便无禁忌症,可以重复应用,可作为对新生儿进行筛查工作的首先检查还能对临床的治疗效果进行动态观察。
作者:比力克孜·阿巴克;努丽曼姑·麦麦提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36例,平均随访25个月。结果:术后无伤口感染、骨折不愈合及内固定松动发生,肩关节功能按Neer评分标准,功能优17例,良12例,可6例,差1例,优良率为84.21%.结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对肱骨近端骨折固定可靠,并发症少,骨折愈合良好,便于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
作者:徐伟钦;王世俊;于洪光;宋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护理绩效考核在优质护理试点病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3年12月接收的住院患者4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0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绩效考核后护理,对比两组患的基础护理合格率与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基础护理合格率与患者满意度分别为79.0%、80.0%,观察组患者基础护理合格率与患者满意度分别为95.0%、96.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护理绩效考核有利于提高基础护理合格率与患者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娄晓男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在临床护理中,一次性无菌巾只用于铺无菌盘的应用,有效期4小时后就废弃了,消毒各种无菌包大多采用包布,如果包布沾染患者的血液还得用消毒液浸泡清洗晾干后才能打包消毒。其使用包布的繁杂过程带给护士很大的困扰。自2008年起我科采用一次性治疗巾代替包布打包消毒的例子,使用率达到100%。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钟靖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测定枳香和胃胶囊一日灌胃给药的小鼠大给药量,以观察其毒性。方法:将20只小鼠随即分成两组,对照组、给药组,给药组按38.69g(生药)/kg,1日3次灌胃给药,对照组给予等容量蒸馏水,观察给药7日内动物一般状态及其体重变化和死亡情况。结果:给药组后小鼠在7日内一般状态良好,毛色光滑。结论:枳香和胃胶囊其小鼠每日灌胃的大给药量为116.06生药/kg,相当于成人临床用药的353.5倍,说明该药毒性很小,安全性较大。
作者:郭艳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异丙酚复合地佐辛在人工流产中应用是一种理想的静脉麻醉方法方法:选择人工流产手术病人120例,无严重心、肺、肝、肾疾病的健康女性,人流前使用丙泊酚和地佐辛结果:麻醉效果优良,适用于人流结论异丙酚复合地佐辛在人流中是一种理想的麻醉方法。
作者:郑德军;郑蜀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2月本院收治64例骨折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在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和对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适护理能够有效减轻骨科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建议在临床推广。
作者:王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72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仅采用吗丁啉、铝碳酸镁以及奥美拉唑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疏肝健脾且能够和胃降逆的中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达94.44%,对照组总有效率只有72.22%;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两组结果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效果非常好,实现了中药和西药治疗的优势互补,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朱玉杰;闫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儿童多动症,即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是儿童时期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其发病原因医学界迄今尚无定论,有人认为与患者出生前后的轻微脑损伤、多种基因遗传以及代谢障碍等有关。医学专家认为针灸对治疗该症有显著疗效。
作者:曲华;魏益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本地区支原体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的状况,为临床治疗支原体感染的抗生素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Mycoplasma IST试剂盒对230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的前段尿标本进行支原体的培养鉴定,并对阳性株进行了4类6种抗生素的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共检出88株解腺支原体(Uu)和6类人型支原体(Mh)。药敏试验结果显示:Uu对红霉素、四环素的耐药率分别已达53.4%和35.2%;Mh也呈同样趋势。交沙霉素的抑菌能力强,其敏感率为:Uu97.6%、Mh100%。结论:交沙霉素应作为目前治疗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首选抗生素。
作者:梅鲜艳;李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初上(<1年)夜班护士的焦虑状况及其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以促进夜班护士的心理健康,提高其工作效率,培养合格的护理人才。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工作一年内夜班护士的主要焦虑来源及焦虑表现调查表》,对重庆市某三甲医院的初上(<1年)夜班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分析。结果:持续的应急状态影响初上夜班护士的心理健康,初上(<1年)夜班护士年龄一般在20-25岁,刚从学校毕业,具有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但是只有不足一年的临床经验,实践不足,法律知识相对欠缺,操作技能有待提高。夜班中如遇到紧急情况难以有条不紊的处理,单独上夜班之后面对诸多因素易产生焦虑情绪,生活规律的改变和长期的应激状态对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结论:管理者和护士本人应重视焦虑的主要来源,并积极进行干预和自我调整,提高夜班护士的工作适应能力,促进身心健康。
作者:周晓星;邓晓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儿童肥胖症是指儿童体内脂肪积蓄过多,体重超过同年龄,同性别儿童的平均体重2个标准差为超重,超过3个标准差为肥胖,或者说超过按计算的平均标准体重加上两个标准差以上时,称为肥胖症。调查显示,两岁以下儿童超重情况为8.1%。大多数情况是女孩肥胖,肥胖率为11.4%,男孩只有5%。2岁至19岁之间,31.8%的人有肥胖症或超重(身高体重指数超过30),6.4%过于肥胖(身高体重指数超过40)。我国近10年来儿童肥胖发病率也显著增高,2006年进行的第三次全国儿童肥胖流行病学研究显示,10年来中国0-6岁儿童肥胖及超重总检出率分别为7.2%和19.8%,接近欧美发达国家水平[1]。儿童肥胖,尤其是青少年肥胖80%将会延续为成人肥胖,因此成年肥胖病人的代谢综合征如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胰岛素抵抗等在儿童及青少年的发病率及危险大大增加[1-2],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儿童肥胖以作为公共卫生问题引起重视。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更趋向与认为肥胖为一种慢性炎症状态,肥胖相关的代谢综合征的研究逐渐增多,有关心血管方面疾病研究,内皮细胞受损与分泌的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等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本文就内皮细胞损伤、TNF-α与肥胖及相关代谢综合征的关系研究状况稍作总结,为对肥胖所致心血管病及其他代谢相关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带来新的认识及为其提供新的防治策略。
作者:吴晓露;高莉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应引起我们的重视。药物相互作用包括中西药的相互作用及西药相互作用。中西医结合发展的今天,怎样合理应用中西药才能增强疗效、避免产生不良反应,达到合理用药的目的,已经成为困扰临床医师的问题,也是临床药师研究的重要内容。中西药配伍,已成为当今临床治疗的一个手段,中西药配伍,有些能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但有些却降低疗效或产生毒副反应,而中西药的配伍禁忌在临床上却重视不够,常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分析中药使用中的安全性问题,存在中药无毒或毒性小的偏见、有效成分不清楚,重复用药、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不当、中西药配伍不合理等几个方面加以分析论证。结果与结论中药安全性问题不仅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更为我国大力发展传统中医药医学设置了障碍,为使国药继续焕发生命力,医护人员应提高安全意识,恪守合理用药原则,使中、西药真正安全、有效。
作者:熊新荣;熊新成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保守治疗方法对60例早期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早期输卵管妊娠的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B组、C组个20例),A组口服米非司酮;B组在B超的引导下注入甲氨蝶呤(M T X);C组为A组联合B组治疗。后比较三种方法临床疗效。结果:C组治疗有效率(94%)高,与A、B两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在研究输卵管妊娠的保守治疗观察中,可发现口服米司酮与甲氨蝶呤局部注入疗效相当,而两种治疗方法联合应用使治疗效果显著提高。
作者:马新华;张丽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风险的因素及防范措施。分析:急诊护理风险的因素有护理人员因素所致的风险、医嘱因素所致的风险、护患关系冲突所致的风险、抢救仪器故障所致的风险、抢救资料记录不清所致的风险、急救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漠所致的风险。结论:经上述因素分析,从以下各方面积极应对防范风险的措施,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提高医护人员的急诊急救技术、注意核对医嘱、增强护理道德观念,尊重患者、增强护理道德观念,尊重患者、加强抢救仪器的管理、做好各种护理文件的书写及记录、实施细节及风险管理、加强急救人员的责任心教育、加强与急诊患者及家属的沟通。
作者:任占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妇科疾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7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妇产科疾病患者,并对所有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观察并分析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疾病中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本次研究78例妇产科疾病患者中,有22例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进行紧急避孕,有效率为77.0%;有11例子宫肌瘤患者使用米非司酮治疗,治疗有效率为78.5%;有9例子宫内膜异位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治疗有效率为66.7%;有5例子宫异常出血患者采用米非司酮治疗,治疗有效率为80.0%;有18例早期妊娠女性采用米非司酮进行终止,治疗有效率为88.9%;有10例妊娠中期女性采用米非司酮引产,引产有效率为70%。结论:采用米非司酮能有效治疗治疗子宫异常出血、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妇科疾病,同时还能有效地进行紧急避孕、早期妊娠终止及妊娠中期引产等,具有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的临床特点[1]。
作者:张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