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芳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依从性及血糖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门诊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仅接受药物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综合干预措施,半年后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情况及遵医依从性。结果:干预组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在遵医用药、合理膳食、规律运动、自我监测血糖及定期检查四个方面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医疗通过综合行为干预可明显增强患者遵医依从性,控制了病情的发展,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茅学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胸外术后患者管道意外拔出原因,针对性的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2月胸外科发生的非计划拔管的特征,进行因素分析,探讨潜在原因,并进行改进,开展循证护理,统计2013年全年度发生非计划拔管例次。结果:2013年胸外科共行手术208例,期间发生非计划拔管事件共5例次,发生率2.40%,低于2012年43例次,20.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院胸外科开展循证护理,针对性的改进护理对策,通过重点巡视、注重术后镇痛、加强对家属的宣教等方式,有效的降低了科室非计划拔管的发生例次。
作者:肖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中医综合疗法给予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10月收治的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征求患者治疗意愿后,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给予临床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综合疗法给予临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中医综合疗法进行临床治疗,获得较为明显的效果,加快患者疾病康复速度,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伍其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探讨老年人群常见西药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发生的74例西药不良反应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生原因和预防措施。结果:抗菌药物、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药物不良反应较常见,其中静脉给药途径发生的不良反应占首位,发病的原因主要是老年人药理作用和药动学发生改变,并且老年人体质较差,常需要联合用药和长期用药。结论:对老年人用药进行合理指导,加强监管合理用药,减低老年人群常见西药不良反应的发生,并且制定及时有效的预防措施。
作者:蒋琳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4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的护理之上加上舒适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治疗的总有效率、术后并发症情况、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信任度和纠纷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5.00%,术后并发症率为20.00%,家属和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为75.00%,信任度为70.00%,以及纠纷发生率为5.00%,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50%,术后并发症率为4.50%,家属和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为94.50%,信任度为95.00%,以及纠纷发生率为0.50%,两组结果相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以及运用。
作者:仇海燕;董敏;陈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患者伤气管切开的护理措施。方法:对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的护理经验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6例患者均一次性成功置管,手术中无大出血,术后无感染。结论:提高专科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从而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率。给予重型颅脑损伤后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低于正常的患者及时有效的气管切开是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
作者:何娟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药物配合超短波治疗早期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选择早期面神经麻痹患者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采用药物配合超短波治疗,比较两组病人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愈24例,显效3例,愈显率96.4%;对照组治愈21例,显效2例,愈显率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药物配合超短波治疗早期面神经麻痹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玉洁;陈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调查机采血小板采集过程中初血液被细菌污染的机率,探讨去除初血液是否能够降低机采血小板产品的细菌污染率。方法:选取来我中心进行机采血小板捐献的3500名献血者为研究对象,留取其机采过程中初血液的第1个15ml和第2个15ml全血样本分别进行细菌培养。结果:第1个和第2个15ml全血样本分别有15例和2例细菌培养阳性,阳性率分别为4.28‰和0.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第2个15ml比较第1个ml全血样本细菌污染率下降86.67%。结论:去除采集过程初15ml全血可以有效降低血小板制品的细菌污染率。
作者:肖媚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我院收治1例颅内不同性质的肿瘤,第一次手术为血管外皮细胞瘤(外院报告),第二次为透明细胞软骨肉瘤(本院报告)的患者,经讨论和复习病例,两次手术均为同一肿瘤:透明细胞软骨肉瘤。1病例介绍许某,男性,43岁,2010年3月无明诱因出现全身抽搐,持续约3分钟,无恶心、呕吐,无大、小便失禁。行头颅CT及MRI检查,提示右额顶可见一巨大类圆形异常信号影,大小约为8.5×8.5cm 。呈不均匀等T1等低T2异常信号改变,T2/FLAIR及DWI呈等低信号,周边见小斑片样高信号水肿带,病变向上侵犯额顶部颅板,并向外突出。增强扫描上述病灶明显强化,病灶内见星芒状改变。右侧侧脑室受压明显,中线结构向左偏移。幕下小脑、脑干未见明显异常。诊断印象:“右侧额顶部巨大占位病变,考虑恶性病变:1)血管外皮细胞瘤;2)恶性脑膜瘤”(图片1429及1431,见附件)。于全麻下行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检验报告:(右额叶)血管外皮细胞瘤(WHOⅡ型)。
作者:王恒;许军;王克强;郭建松;高林涛;黄玉兴;丁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腰椎压缩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创伤,如护理不当可发生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结石、坠积性肺炎、褥疮等并发症,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合理有效的康复指导,不仅可促进骨折的愈合,对机体的康复、预防并发症发生亦起着重要作用。本院对16例腰椎压缩性骨折保守治疗的患者,予以疏导、饮食、体位和功能锻炼方面的指导和护理,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10例,女6例,年龄17-72岁,平均51.6岁,所有患者均采取保守治疗,年份为2010年8月-2013年4月。
作者:孙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参茯胶囊治疗心血管神经症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门诊及住院的心血管神经症的患者共87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及治疗组。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及心电图的改善情况,平均观察1个月。结论:参茯胶囊治疗心血管神经症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彩侠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不典型心肌梗塞易被误诊误治。本文参考了大量中外文献,对急性心肌梗塞不典型临床表现及心电图表现作了概括阐述,并对急性心肌梗塞诊断有重要价值的心肌标志物检测作了提示性分析,以期达到提高不典型心肌梗塞及正确认识和判断,使患者得到及时诊断和及早救治的目的。
作者:李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清脂胶囊结合阿托伐他丁钙片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我院共收治68例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本组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划分成应用清脂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的实验组和单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与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的TC、TG、LDL-C均低于对照组,而HDL-C则高于对照组,说明实验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脂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脂血症,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梁龙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产后大出血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产后大出血的病例。结果: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3%,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结论:密切观察产程,监测和护理产后阴道流血是降低产后出血的关键。
作者:朱国华;王雪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综合康复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12年7月至2013年3月我院门诊确诊的40例脑卒中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为康复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FMA评分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康复组患者FMA评定运动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综合康复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肖志刚;安春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运用科学的护理管理,全面提高护理质量。方法:严格落实制度,强化法律意识,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加强人才培养,不断总结经验,运用科学的护理管理手段,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提升护理质量。结果:通过科学的护理管理,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增强,服务观念转变,制度、措施落实到位,人力资源分配合理,护理水平整体提高,护患关系和谐。
作者:黄飞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采用护理干预措施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患者压疮的发生。方法:选取160例下肢骨折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骨科传统护理方法,干预组采取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及家属预防压疮的依从性压疮预防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在定时翻身、骨隆突处垫软垫、保持皮肤清洁、受压局部皮肤按摩等压疮预防依从性(93.75%、91.25%、88.75%、82.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01);压疮发生率(3.75%)明显低于对照组(X2=3.243, 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下肢骨折病人术后压疮发生率。
作者:陈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人性化护理在泌尿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和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泌尿外科行患者70例,将其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开展舒适护理,并对两组临床资料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护理后,研究组护理满意度100%,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7.14%,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泌尿外科患者人性化护理,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治疗的信心,提升其预后效果;而且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减少或避免医疗纠纷,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冀秀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静脉穿刺在护理工作中是常用的操作之一,因多种原因,在静脉穿刺中及穿刺后可致局部淤血,给病人带来很多痛苦。为了预防和减少在静脉穿刺后给病人造成局部淤血的不良后果,我们采用了以下措施,效果很好。1静脉穿刺引起局部淤血的原因1.1穿刺技术和静脉保护措施差选择穿刺点无规律无计划,在同一条血管部位短期内反复多次穿刺,造成血管壁多个针孔渗血。对一些进针难度较大的血管,进针时手法和角度把握不好,头皮针在皮下多次进退,造成血管损伤,导致皮下出血。
作者:王桂花;房美廷;胡志翠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通过与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的比较,评价其他不同梅毒检测方法的符合率。方法:用TP-ELISA法检测3220人份标本,将阳性88例血清标本分别用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凝集试验(TPPA)法进行复检比较。结果:TPHA与TP-ELISA符合率为93.18(82/88)%;TPPA与TP-ELISA符合率为93.18(82/88)%;TPHA与TPPA符合率100%(82/82)。结论:ELISA法方法简便、经济,可实现操作自动化、客观化,便于质量控制,但假阳性率高,只可用来初筛梅毒,不能作为梅毒确认试验。TPHA与TPPA两种方法都不能实现操作自动化,不便于质量控制和结果储存,但符合率高,可作为梅毒确认试验方法。
作者:卢光祥;袁媛;张菁;于锡沁;胡源园;徐静雅;周璐璐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