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间歇导尿在截瘫患者康复中的护理分析

都玉珍

关键词:截瘫患者, 间歇导尿, 康复护理
摘要:目的:分析截瘫患者在康复护理中应用间歇导尿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2月~2013年6月收治截瘫患者51例,本组患者在完成手术后均采取间歇导尿给予临床应用,通过分析根据患者残余尿量情况,将间歇导尿频率合理调整,与膀胱功能训练全面配合。结果:本组截瘫患者均基本恢复正常的膀胱容量,尿量在膀胱残余量均<100ml。其中15例患者有着充盈的膀胱后能够自行排尿,36例成为反射性膀胱。本组研究对象在康复过程中有3例出现尿路感染症状,采取对症治疗后,均能够痊愈,没有出现肾积水等其他严重合并症状。结论:截瘫患者康复护理工作中应用间歇导尿能够使反射性排尿得到建立,从根本上促进截瘫患者恢复正常的排尿,能够明显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呼吸内科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分析探讨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呼吸内科临床使用的具体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5月~2013年7月所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50例、肺结核患者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50例,一共150例,把这三种疾病的50例患者都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较为传统的方法进行诊治,治疗组患者接受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对比三组疾病患者中每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结核、支气管哮喘等三种疾病中的两组患者中,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研究表明,在内科呼吸疾病中合理的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以大大提高治疗的效果。

    作者:王利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腹腔镜辅助的阴式子宫切除术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手术的临床应用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1年1~2013年12月我院60例应用腹腔镜辅助的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腹腔镜辅助的阴式子宫切除60例,中转开腹2例,手术成功率96.67%。平均手术时间110rnin,术中平均出血量124ml,患者平均住院时间5.8天。无明显手术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手术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杜晓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保和丸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保和丸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奥美拉唑胶囊治疗;治疗组40例,予保和丸治疗。疗程2周。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及胃镜检查结果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保和丸治疗糜烂性胃炎具有良好的疗效,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作者:王艳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补佳乐在稽留流产清宫术前应用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补佳乐在稽留流产清宫术前的应用价值。方法:在稽留流产清宫术前口服补佳乐早4毫克、晚3毫克,连用3天。结论:稽留流产清宫术前口服补佳乐可减少并发症,有利于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桂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胃食管反流和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研究

    胃食管反流病(GERD)十分常见,它是一种病理生理基础可涉及多个领域学科的疾病,可导致支气管粘膜的损伤,成为支气管哮喘的发病因素。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儿童期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支气管哮喘与胃酸管反流病相互影响,互相有着密切的关联。

    作者:王彦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医学科研管理中的创新分析

    目的:探讨医学科研管理中的创新。方法:分析了医学科研管理中的创新分析和推动医学科研管理创新的有效策略。结果:医学科研管理中的创新包括创新意识、创新动机、创新目标、创新能力,推动医学科研管理创新的措施包括1、通过政策法规引导医学科研管理创新2、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结论:医学科研管理能够有效整合医学科研的科技成果,从而实现责任和目标的创造性动态活动,对于我国医学科研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莫少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本地区青少年营养促进实施状况及其建议

    目的:调查本地区青少年营养促进实施状况。方法:2013年2月到2013年8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在本地区中学上学的160名青少年作为调查对象,对肥胖情况与个人家庭情况进行调查。结果:160名青少年人存在肥胖21例,肥胖率为13.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缺乏锻炼、偏爱肉类食物、家长健康知识缺乏等因素与青少年肥胖的发生具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本地区青少年的肥胖发生率比较高,要积极根据营养状况加强对症干预。

    作者:孙玫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V-Y带蒂皮瓣转移术治疗Ⅲ期肛裂96例疗效分析

    目的:评估V-Y带蒂皮瓣转移术治疗Ⅲ期肛裂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012年期间我科采用V-Y带蒂皮瓣转移术治疗的96例Ⅲ期肛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96例患者经过该手术治疗,均痊愈出院。创面愈合时间平均8.32±2.33天。术后切口疼痛轻,出血少。结论:该术式治愈率高,并发症少,是治疗Ⅲ期肛裂有效而可行的手术方式。

    作者:张春霞;乔鲁冀;曾宪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新生儿窒息复苏及护理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及复苏后的护理,提高新生儿窒息抢救成功率减少远期后遗症。方法:对十多年来新生儿窒息,抢救护理的工作经验,进行系统性回顾分析总结。结果:积极抢救及正确处理可以降低新生儿窒息死亡率及预防远期后遗症。结论:在整个抢救及护理过程中,快速评估、积极抢救、正确处理是成功的关键。

    作者:赵琼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PPH术治疗重度痔病48例回顾与体会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治疗重度痔病的疗效及体会。方法:回顾分析行PPH治疗重度痔病的临床资料。结果:48例经手术治疗后如期出院,其中痔团完全回缩45例,外痔团回缩不明显3例;手术时间25~55分钟,平均43分钟;术后住院时间3~7天,平均5.8天;术后出血1例,肛周疼痛12例(占25%),尿潴留22例(占46%)。结论:PPH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重度痔病的方法,具有手术简单、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特点。

    作者:张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剖宫产手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资料选自2011年9月-2013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剖宫产患者112例,分为两组,每组56例,对照组给予围术期的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护理干预,对两组的临床指标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术中的出血量、手术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9%,低于对照组3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手术病患的临床护理中于围术期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护理干预较单纯的围术期常规护理具有更佳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与使用。

    作者:秦龙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行肾盂输尿管成形术的护理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是肾盂输尿管多见的先天畸形,其局部病变为狭窄、输尿管高位连接、异位血管压迫等,也可因既往手术等继发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病变可以导致肾积水,随梗阻时间延长,肾积水加重,肾功能受损,甚至完全丧失。目前治疗肾孟输尿管连接处狭窄、肾积水常采用的手术方式是离断性肾盂成形术[1],而良好的围手术期的护理,则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之一[2][4][5]。本科在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对35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患者行肾盂成形术,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韦玉娟;陈莹莹;黄兰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及护理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一种发疹性传染病,主要是由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引起的,有一定的传染性的疾病。主要是由柯萨奇A组16型和肠道病毒EV71型等引起的。手足口病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病,但主要以春夏秋季节患病多,学龄前儿童为主,尤其是3岁以下的婴幼儿。病毒寄生在患儿的咽部、唾液、疱疹和粪便中,不仅可以通过唾液、喷嚏、咳嗽,说话时的飞沫传染给别的小儿,还可通过手、生活用品及餐具等间接传染。被感染者大多数症状较轻,以发热,手、足、口、臀部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

    作者:蒲霞;刘倩;吉春秀;刘艳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清洁回流灌肠的体会

    先天性巨结肠是小儿常见的消化道畸形。而清洁回流灌肠既是先天性巨结肠的首要治疗措施,也是肠道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做好肠道的充分准备,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

    作者:燕林;宋艳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颍泉区托幼机构肥胖儿童干预措施探讨

    目的:寻找便捷有效措施降低托幼机构肥胖儿童的发生率。方法: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在颍泉区一所幼儿园实施儿童肥胖干预方案,通过健康教育、家园联动等形式让教师、家长掌握科学的饮食行为,培养肥胖儿童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加肥胖儿童的有氧运动。结果:一年后,肥胖儿童的检出率低于干预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保健所、幼儿园、家庭联合,将简便易行的肥胖儿童干预措施融于幼儿园日常工作和儿童生活中,有一定效果。

    作者:陈利勤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普外科老年患者的术前心理护理

    本文探讨运用心理学知识,在临床中对普外科老年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以有效克服患者的焦虑和紧张心理。通过分析研究305例老年患者术前心理干预护理的效果,发现普外科老年患者均能以较为健康的心理状态、稳定的情绪配合手术治疗。结论:术前心理干预护理方法可有效克服普外科老年患者的心理紧张,术后的恢复具有显著的效果,患者及家属都对疗效感到满意。

    作者:王秀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观察实施帕金森操对帕金森患者康复的影响

    目的:评价帕金森操对帕金森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药物治疗组、常规药物治疗联合帕金森操治疗组,疗程6月,比较各组2月末、6月末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各组UPDRS评分治疗4周末、6周末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各组治疗后2月末、6月末UPDRS评分,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帕金森操能改善和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能力,而且连续帕金森操训练6月比训练2月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捷妤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53例螺旋霉素联合替硝唑局部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螺旋霉素与替硝唑局部治疗慢性牙周炎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共收治的53例慢性牙周炎患者设为试验组,并选取同期治疗的53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作为参照组。试验组给予螺旋霉素与替硝唑局部治疗,参照组给予替硝唑局部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对于慢性牙周炎患者,给予螺旋霉素联合替硝唑局部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周立国;贾睿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指导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2型糖尿病成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起病隐匿,症状不明显。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和作用缺陷所导致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代谢紊乱,以长期高血糖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除遗传因素外,饮食的习惯和质量对糖尿病影响很大,粗粮蔬菜减少,膳食纤维减少,微量元素锌、镁、铬缺乏,含脂肪和蛋白质的食物增加,体力活动减少,向心性肥胖。因此,正确指导老年糖尿病患者科学饮食成为主要手段。

    作者:刘海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外科急腹症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外科急腹症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10例急腹症患者进行腹部体征观察、疼痛护理、心理护理、胃肠减压、处理措施、并发症预防、出院指导等综合护理。结果:本组10例急腹症患者,手术治疗有6例,保守治疗4例,全部治愈。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有1例,经过医护人员换药后好转。没有出现1例死亡病例。结论:正确的护理措施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急腹症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高彩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