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凤英
目的:总结我院日常工作中,常用的几种特殊染色方法及应用体会。方法:染色结果好坏受多种因素影响。根据多年实践经验,总结常用几种特殊染色技巧,以提高阳性率。结果:提高了阳性率,防止了特染中脱片现象。结论:虽然分子生物等研究方法已渗透到各种领域,但许多传统的病理学特殊染色方法仍然是显示病原体,组织及细胞内特殊结构简便而可靠的方法,特染技术是对病理常规染色的一种辅助,帮助病理医师完成病理诊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作者:吴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及护理,提高急性胰腺炎的治愈率。加强心理护理,使患者减轻痛苦,争取早日康复。方法:采用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病情观察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护理。结果:通过全方位护理,提高了抢救治疗和护理质量,利于病情恢复。结论: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病情观察不容忽视,可降低患者病死率,提高治愈率。
作者:许喆;冯晓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底贲门癌的CT征象及其对临床诊断和治疗的价值。材料与方法:搜集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经临床手术或病理证实的进展期贲门胃底癌52例,52例均行16排螺旋CT扫描,分析进展期贲门胃底癌CT征象特点。结果:52例贲门癌患者CT表现:贲门壁厚,<5mm 2例,6~10mm 15例,10~20mm 26例,>20mm 11例,侵犯胃体17例;贲门胃底周围脂肪间隙不清18例,脂肪间隙清晰2例;胃部周围区域淋巴结,大淋巴结中短径>5MM 64枚,其中病理转移50枚,淋巴结<5mm 14枚病理转移。结论:CT能显示贲门胃底癌的形态、浸润范围、远处脏器及淋巴结转移,对疾病的术前分期和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陈文书;孙丽娟;钟志伟;马洁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1病例资料患者,男,53岁。因“头部软组织伤”于2014年2月5日急诊入院。既往无药物食物过敏史。查体:体温36.5℃,脉搏78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15/65mmHg。神志清楚,精神可,急性痛苦面容,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出血点、蜘蛛痣及皮疹。遵医嘱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醒脑静注射液(厂家:大理药业,规格:5ml,批号:1312022)20ml静脉滴注,40min后患者诉胸闷不适,立即停止输液,半卧位,静脉推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mg,5min后患者症状好转。
作者:张雨洁;孔飞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的可能机理。方法:采用悬吊冷水游泳复合应激因素复制慢性疲劳动物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穴位埋线组。治疗12天后作免疫功能相关指标检测,同时作免疫组化及图像分析。结果:穴位埋线组的胸腺指数、脾脏指数、脾淋巴细胞增殖转化能力、血清白介素-2(IL-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测定值与模型组相比较P﹤0.01或P﹤0.05;穴位埋线组与模型组相比较,IL-2和TNF-α光密度降低,表达增强,P﹤0.01;结论:穴位埋线能增强慢性疲劳大鼠的免疫功能。这可能是其治疗CFS的机制之一。
作者:曾进;吕明庄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肩痛是脑卒中偏瘫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高达5%-84%。肩痛一旦发生,导致肩关节活动受限,不但增加病人痛苦,严重时不得不停止患侧肩关节甚至是整个上肢的康复训练,严重影响了康复的进程。对偏瘫患者发生肩痛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从护理环节提出预防措施,以大限度减少肩痛的发生。
作者:赵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针对呼吸系统疾病患儿,选择氧气雾化器完成雾化吸入治疗后获得的效果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呼吸系统疾病患儿15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呼吸系统疾病患儿分为B1组(观察组75例)与B2组(对照组75例)。B2组:选择超声雾化吸入法进行治疗;B1组:选择氧气雾化器雾化吸入法进行治疗。对比B1组与B2组患儿完成治疗后效果表现。结果:B1组与B2组患儿分别完成治疗后,在临床治疗有效率方面,B1组患儿与B2组患儿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在完成治疗后临床表现出的不良反应方面,B1组患儿优于B2组患儿极其明显(P<0.05)。结论:针对呼吸系统疾病患儿,选择氧气雾化器雾化吸入法对患儿进行治疗,在促进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治疗疗程以及降低临床表现出的不良反应等方面,表现了重要的意义,成功凸显了此种方法的临床应用意义。
作者:余忠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调查聊城所辖县市区疾控机构的实验室人力资源现状,为县级疾控机构人力资源的配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对聊城市8个县(市、区)疾控机构实验室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分析人力资源情况各项相关数据,互相比对,得出可靠结论。结果:调查结果显示,至2013年聊城市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男女性别比例为1:4。县级CDC实验室30岁以下占27.40%,市级CDC中占到64.71%。县级CDC实验室具有高级职称的仅有1人,占8个县市检验人员数的1.43%,市级CDC实验室无职称的检验人员占23.53%。县级CDC没有研究生学历人员,专业不对口现象比市级CDC实验室严重。结论:聊城市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资源配置情况不平衡,实验室人员梯队配置也不均衡,缺乏高学历人才,人员数量不足。应加大相关专业高学历人才的引进,加强培训力度,呼吁政府加大对疾控实验室的经费投入,特别是县级机构的投入,进一步完善聊城市各级疾控中心实验室的人力资源配置,以满足今后工作发展需要。
作者:谢旭光;姜金华;郭廷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介入栓塞治疗的护理干预。方法:回顾性分析唐山市妇幼保健院2011—2013年里72例子宫腺肌症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干预。结果:通过术前、术中、术后的有效护理干预,72例患者恢复良好,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是减轻病人痛苦,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王丹;戚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中药炮制主要指的是通过中医药理论的引导,对中药材进行有效加工的一种方法。通过炮制可以有效确保临床针对患者选择中医治疗的安全性。本文主要针对六种中药的炮制方法以及活性成分含量发生的变化进行分析,以促进临床中医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汪建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分析针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分级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4月—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酒精中毒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人,观察组采用分级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两组的疗效进行观察。结果:针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96%,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7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级护理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护理手段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治疗,针对性强,方便快捷,使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大大降低,患者满意度增加,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作者:董健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报告了1例面颈部神经纤维瘤患者瘤体切除时大量出血,术中自体血回输,术后出现败血症的护理经验。术前针对术中大出血的可能,完善血常规及凝血功能检查,完善彩超检查,做好术前充分准备。术后加强创面管理和出血的观察,做好口角、下颌、颈部皮肤护理,严格无菌操作,加强感染控制,全面评估患者营养状况和心理变化。患者创面愈合后,再次择期行面部整形术,于首次手术后第45天顺利出院。
作者:郑燕;曾燕惠;黄美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用头痛宁胶囊治疗神经内科头痛患者的效果,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将我院2011年2月~2013年9月收治的94例神经内科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头痛宁胶囊,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疼痛感明显降低,疼痛次数减少,疼痛持续时间缩短,治疗效果更好,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各指标均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头痛宁胶囊辅助治疗神经内科头痛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
作者:郭永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总结新生儿肠梗阻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2月—2014年1月收治的新生儿肠梗阻80例,均采用手术进行治疗,给予术前、术后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结果:治愈出院78例,2例患儿死亡,治愈率97.5%,手术切口裂开2例,肺部感染2例,无其他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5.1%,患者家属满意度为96.3%。结论:新生儿肠梗阻应该给予精细的护理,提高患儿的治愈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儿的康复。
作者:潘文颖;张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析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2年3月到2013年8月收治的146例新生儿窒息复苏病患,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3例,观察组采用系统性护理措施,实验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病患护理干预后的治疗效果和住院情况。结果:观察组病患总有效率为97.3%;对照组病患总有效率为82.2%,两组病患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病患的平均住院费用和平均住院天数,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窒息复苏病患进行系统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其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住院天数和费用,进而减少新生儿的病死率。
作者:刘福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比分析放化疗和单纯放疗治疗食管癌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中抽取67例,随机划分为两组,甲组37例患者采用单纯放疗治疗,乙组30例患者采用同步放化疗治疗,对比不同方法的疗效。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1年生存率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2、3年的生存率比较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食管癌患者采用同步放化疗方法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减少疾病复发,疗效满意。
作者:唐海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总结循证护理干预应用于儿科护理中的效果及影响。方法:选择66例儿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的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行常规护理之外,均给予患儿实施循证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生活质量量表(QOL)对患者预后心理重建做出评估。结果:观察组行循证护理干预后较对照组患者SAS评分明显降低,QOL评分明显升高,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以明显减轻患儿及家属的焦虑和恐惧,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小梅;陈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探究卡托普利在治疗老年高血压中的效果分析。方法:从2009年7月-2012年7月的4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中随机选取73例,对患者采用口服卡托普利治疗,将治疗前后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使用卡托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后,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率压积与治疗前相比,数值下降幅度较大,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心率与治疗前相比,有所缓解。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用此药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整个治疗过程中有3例轻微胃肠不适、1例恶心头晕、1例咳嗽、2例口渴,出现轻微不良反应后根据患者情况为患者减少药量,不良反应消失。结论:卡托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具有较强的安全性、有效性,效果显著,提高了总有效率,在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能够作为治疗老年高血压的首选药物,并长期使用,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姜凤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妊娠期孕妇凝血功能相关指标,探讨妊娠期孕妇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的临床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正常妊娠期孕妇400例,分妊娠中期组(A组)200例和妊娠晚期组(B组)200例;对照组为我院同期体检的健康非孕妇女(C组)100例。采用STA-R Evolution全自动血凝仪,分别检测三组的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i)的水平变化。结果:妊娠中期组和妊娠晚期组的APTT、PT和TT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χ2=1.06、0.53、0.66和1.55、1.24、1.32,P>0.05);妊娠中期组和妊娠晚期组的Fbg、D-Di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统计学差异性(χ2=37.75、20.10和8.48、8.55,P>0.05)。结论:妊娠期孕妇处于高凝状态,需要监测APTT、PT、TT、Fib和D-Di等凝血功能指标,孕中晚期联合Fbg、D-Di检测能够更精确的反映孕妇的凝血状态。
作者:薛盈盈;缪函秀;许莹珂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首次化疗肿瘤患者心理需求及护理措施。方法:分析126例首次化疗肿瘤患者的心理需求,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分析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程度。结果:患者对化疗的心理需求包括:化疗效果、化疗不良反应、化疗费用及化疗并发症;对健康知识的心理需求:不良反应所带来的后果、化疗效果、不良反应所持续时间、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化疗期间所注意事项及出院后注意事项;对医护人员的需求:与医护人员沟通交流、治疗费用、治疗的安全性及化疗的健康知识。结论:首次化疗肿瘤患者由于各方面因素而出现恐慌、焦虑、抑郁等心理,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此改善患者负面情绪,确保患者可顺利化疗,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张艳暖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