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疼痛管理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胡燕

关键词:镇痛,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康复护理
摘要:目的:观察不同镇痛方法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从2009年至2011年46例择期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多模式全程镇痛方法,对照组术后应用经静脉自控镇痛泵。两组均进行全程康复锻炼。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疼痛程度、康复计划的完成情况、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前膝关节功能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术前1周、术后24h、48h、72h膝关节活动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1周及术后24h、48h、72h、5天、1周、2周膝关节的活动度(ROM)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模式全程镇痛方法应用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围术期疼痛的镇痛效果满意,能够促进术后康复计划的顺利实施。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健康体检人群中体脂肪含量与血压水平相关性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体内脂肪含量与血压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群348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相关指标检测,比较不同血压水平患者之间的指标差异,分析相关因素。结果:348例研究对象中,103例诊断为高血压,其余245例为非高血压,胆固醇、甘油三酯以及体内脂肪含量为影响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体脂肪含量越高,血压水平也越高。结论:体脂肪含量的升高是引起血压升高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应重视对体脂肪含量的关注和测量,及时发现可能导致相关疾病的高危因素,加强早期预防和干预,降低发病率。

    作者:曹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宫血宁治疗宫内节育器致月经失调58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宫血宁应用于节育环放置后月经失调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放置宫内节育器后月经失调妇女1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宫血宁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口服消炎痛25mg,3次/d,氨基己酸2g3次/d;维生素C 200 mg1次/d;宫血宁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宫血宁胶囊2粒,3次/d,连用7天,并于之后每个月经周期开始连续服用7天;两组患者疗程均6个月。结果:宫血宁组与对照组比较,总有效率分别为93.10%和7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宫血宁联合西药应用于节育环放置后月经过多治疗比单纯西药治疗的疗效显著,复发率低,无明显副作用,是基层计生服务机构治疗置器后引起子宫异常出血的较好选择。

    作者:郭世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能谱CT基物质成像技术在鉴别甲状腺结节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能谱CT基物质成像技术结合CT增强对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手术病例证实的75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其中78个良性结节、29个恶性结节)。采用能谱CT(Discovery CT750 HD)进行平扫及GSI单能模式增强(仅动脉期)。测量并计算病变与正常甲状腺组织的碘浓度值、碘浓度比、有效原子序数,并计算能谱曲线斜率,并与病理结果对比。结果:测量并计算两组碘-水密度值、碘浓度比、有效原子序数能谱曲线斜率,并两两比较三组基物质及能谱曲线斜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能谱CT基物质成像技术有利于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

    作者:孙继全;朱庆强;唐世昌;吴晶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大学生体型内隐刻板印象的实验研究

    内隐刻板印象是内隐社会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对人们的生活有重要作用的心理现象。在社会中,体型作为与容貌相关的一种因素一直影响着人们的美学观念。本文使用内隐联想测验(IAT),以37名大学生为被试,从好感度、成就、信任度三方面检验大学生在潜意识中是否存在体型刻板印象。如果存在,又是如何的一种刻板印象。结果发现:①在大学生的潜意识中确实存在着体型刻板印象。人们倾向于“瘦-积极/胖-消极”的联系。②体型刻板印象不受性别因素的影响。

    作者:唐琪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

    对32例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认为肝病与糖尿病相互影响,使病情复杂化。临床表现多以肝病症状为主,大部分患者无典型的糖尿病症状;患者心理负担重;肝病较重的患者易发生低血糖反应和感染。提出应根据肝病和糖尿病的病情综合分析患者的症状,做好预防低血糖反应的护理,患者的饮食护理,预防感染的护理及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是必要的。

    作者:闫玉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鼻咽癌放射性口腔粘膜炎的护理

    目的:探讨放射性口腔炎的防治方法。方法:对98例鼻咽癌患者放疗致口腔炎的分级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及时对症处理的方法。结果:减轻了放射性口腔炎的发生发展。结论:通过各种预防措施和积极治疗各级口腔炎,减轻了患者口腔粘膜反应的痛苦,按时完成放疗计划,达到治疗目的,提高了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作者:杨慧;王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临床护士在细菌培养标本的采集和送检方面应掌握的知识

    微生物检验的标准化首先应从标本采集与处理的规范性开始。正确的采集、处理与送检细菌培养标本是临床细菌检验成功的关键。标本采集与处理的规范化是准确、及时地向临床提供重要的临床感染信息基础,而标本采集与处理不符合要求,则细菌培养的结果毫无意义。因此,专家指出“正确的微生物学检验始自正确的标本采集,临床医师、护师及检验技师都必须通晓其要领”【1】。细菌培养标本的采集必须要进行质量管理。现将临床常规细菌培养(痰、尿、血)标本的采集和送检方法及要求作一归纳,以供临床护士参考。

    作者:邵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双源CT血管成像诊断脾动脉瘤的应用

    目的:探讨双源CT血管成像诊断脾动脉瘤的临床诊断。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间收治的36例脾动脉瘤患者,对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对所有患者应用双源CT血管成像方法进行诊断,给予患者对症治疗,术后将患者的病理切片与诊断结果进行对照,评估CT诊断结果及其应用价值。结果:36例患者共39个瘤体,29个位于脾门,19个伴有瘤体钙化,单发的有20例,多发的16例,采用容积再现法显示脾动脉瘤的效果为显著。结论:双源CT血管成像是一种无创性的检查方法,能够明确显示出脾动脉瘤,对于诊断及治疗脾动脉瘤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忠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重度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痊愈2例报道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刺激性的窒息性气体,机体短时间过量吸入可引发急性中毒,致机体多系统损害,以脑组织损害尤为严重。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急救治疗恢复后,经过数天至数周(2-60天)表现正常或基本正常的间歇期(假愈期),再次出现神经精神异常,症状表现以急性痴呆为主,有精神意识、大脑皮质局部、锥体及锥体外系功能障碍,临床上称为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占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10%-30%,占重症一氧化碳中毒的50%。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一直是一氧化碳中毒治疗过程的棘手问题。治疗效果和预后较差。我科应用积极的、标准化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本文将治愈的2例报告如下。

    作者:崔继祯;李珊珊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乳山市2011-2013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和病原学监测

    目的:通过对乳山市2011-2013年手足口病疫情及病原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描述性统计学分析对国家疾病信息监测报告管理系统的个案资料进行分析,并对部分病例进行病原学监测。结果:乳山市2011-2013年手足口病年平均发病率为49.70/10万,0-4岁年龄组报告病例696例,占病例总数的81.59%。全市共有15处镇(街道)均有病例报告,其中城区街道办事处放多,全年均可发病,在6-7月份出现流行高峰。以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发病为主,2011-2013年共抽样检测病例标本162份,阳性率为96.91%。三年来,我市手足口病的致病优势病毒属分别为EV71、CoxA16和其他人肠道病毒。结论:乳山市手足口病的发病具有明显的地区、季节和人群特征,每年致病的优势病毒均有变化。

    作者:柯岩;王来;赵丽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消化性溃疡病人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与心理支持于消化性溃疡病人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消化性溃疡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51例,前者给予常规护理,后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着重加强健康教育与心理支持,对比相关指标。结果:干预组住院期间发作例、并发症例次分别为4例次、2例次低于对照组19例次、15例次,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分别为(4.1±1.5)d、(92.7±5.2)分优于对照组(5.2±2.9)d、(80.1±14.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消化性溃疡病人应注重全面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促患者医嘱依从性提高,改善心理状态,有助于抑制发作与并发,提高治疗与康复效果。

    作者:龚雪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旋入式自锁髓内针治疗长管状骨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对旋入式自锁髓内针治疗长管状骨骨折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对2011年5月—2013年5月来院进行治疗的患者68例进行临床资料的分析。结果:我们采用的评分标准是Joher-Wruh,结果显示有49例为优,19例为量,没有骨折不愈合和畸形愈合的现象,手术出现感染的现象也没有。结论:长管状骨干骨折的不同类型需要配以合适的髓内针进行治疗,这样便可以在治疗上取得好的结果,在临床上的推广性很强。

    作者:何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经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经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超低位直肠癌患者28例,均采用经括约肌间切除术进行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2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1例术后出现吻合口瘘,在行保守治疗后痊愈;经2年随访所有患者均无局部复发,1例有肝转移;术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时患者排便功能优良率分别为75.0%、92.9%、100.0%。结论:经括约肌间切除术是超低位直肠癌有效根治方法,术后不易发生局部复发,患者对治疗效果较为满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刘振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四肢骨折并发关节僵硬患者的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功能训练对关节僵硬的影响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对8例关节僵硬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关节僵硬与功能训练、护士及患者等因素有关。结论:改善功能训练等相关因素对预防关节僵硬的发生至关重要。

    作者:苏金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1例患儿高热致急性尿潴留、惊厥的治疗与护理体会

    患儿高热致急性尿潴留、惊厥;尿潴留的概念;高热致急性尿潴留的原因与急救处理措施;护理体会。

    作者:李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老年高血压86例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观察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缬沙坦氨氯地平片给予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7月收治的8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缬沙坦胶囊给予临床治疗,观察组采用缬沙坦氨氯地平片给予临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4%,对照组总有效为74.41%,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等临床指标下降情况与对照组相比,下降较为明显(P<0.05)。结论:高血压疾病应用缬沙坦氨氯地平片进行临床治疗,获得较为明显的效果,良好的控制患者的血压,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汤文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48例宫外孕腹腔镜手术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宫外孕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妇产科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48例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宫外孕患者临床资料。结果:4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者,手术时间25~70 min,平均45 min,术中出血(70±11)ml;峡部妊娠9例,壶腹部妊娠未破裂型31例,壶腹部妊娠破裂8例,术后1—2 d肛门排气,患者无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宫外孕患者运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手术创伤小,手术后恢复快。患者安全系数高,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杜晓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肠杆菌脑膜炎的临床表现与治疗

    肠杆菌科脑膜炎是由肠杆菌科的大肠杆菌、克雷伯肠杆菌、肠杆菌变形杆菌等细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

    作者:石凤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中医药对亚急性甲状腺炎(SAT)的治疗疗效分析

    目的:使用中医药对亚急性甲状腺炎进行诊治并分析疗效。方法:利用内服普济消毒饮(加减服用)并外敷消炎膏来诊治亚急性甲状腺炎。结果:43例亚急性甲状腺炎病人中有15例病人的病情被治愈,所占比例为34.88%。有28例病人的病情出现好转,所占比例为65.12%。43例病人中没有治疗无效的病人,利用内服普济消毒饮(加减服用)并外敷消炎膏来诊治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总治愈率为100%。一年后对全部43例病人进行复查,所有病人亚急性甲状腺炎病情均未复发。结论:利用内服普济消毒饮并外敷消炎膏来诊治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中医药治疗方法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

    作者:曹学斌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传染病报告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对传染病报告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方法:抽取我市的24家医疗卫生机构单位,针对传染病报告质量问题进行回顾研究。结果:影响传染病报告质量的因素包括:人员变动频繁、培训不到位、经费不足、重视程度不够、监管不力等。结论:针对传染病报告质量的影响因素,应增强卫生监督部门的监管力度,提高卫生行政部门的重视度,提高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贯彻落实有关的法律法规。

    作者:于治霞;周振宇;于海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