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干扰RNA分子对乙肝病毒复制的抑制作用研究

焦京;曹虹;周美娟;刘志华;丁振华

关键词:siRNA, RNA干扰,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mRNA
摘要:目的 筛选特异高效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小干扰RNA分子(siRNA),评价其干扰效果.方法 在HepG2.2.15细胞内导入筛选的3条特异抗HBV的siRNA分子,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干扰后HBV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上清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分析siRNA对HBV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结果 导入特异siRNA分子细胞中HBV的mRNA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上清中HBsAg含量显著减少.阴性对照细胞中HBV的mRNA含量和上清中HBsAg含量基本不变(P>0.05).结论 所筛选的siRNA分子能特异性抑制HBV的mRNA和蛋白的合成.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利多卡因对失血性休克兔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利多卡因对失血性休克兔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18只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利多卡因组(L组)、失血性休克组(H组)和对照组(C组).L组于放血前静脉注射2.5 mg/kg利多卡因,此后每隔1 h静脉注射1 mg/kg利多卡因维持;L组与H组建立失血性休克模型后,分别于放血前(T0)、休克2 h(T1)、复苏2 h(T2)各从股静脉取血测定血浆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C组在上述对应时间点测定血浆MDA和SOD.3组动物复苏2 h后处死,取左上肺测肺组织的湿/于重比值(W/D).结果 H组与L组在T1、T2时点,与T0时点及C组相比,MDA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L组MDA低于H组(P<0.05);SOD含量则显著下降(P<0.05),L组SOD高于H组(P<0.05);L组肺组织W/D比值低于H组而高于C组(P<0.05).结论 早期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可抑制MDA产生,增加SOD含量,降低肺含水量,从而减轻失血性休克兔肺组织的损伤.

    作者:阮骆阳;林春水;刘莹莹;古妙宁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兔骨髓基质细胞的体外培养及鉴定

    目的 体外分离培养兔骨髓基质细胞并进行鉴定,为组织工程提供适宜的种子细胞.方法 抽取新西兰白兔红骨髓,在体外分离纯化获取骨髓基质细胞,分别用倒置显微镜观察骨髓基质细胞的增殖分化,用HE染色光镜下观察对细胞进行鉴定,用MTT法描绘细胞生长曲线,并对传代培养的细胞进行冻存复苏.结果 骨髓基质细胞在在培养皿中贴壁生长、增殖,经鉴定为单核细胞;细胞生长曲线显示在接种后前6 d细胞持续旺盛生长,第8天细胞活力高;复苏冻存56d的细胞,培养,发现细胞依然生长良好,增长迅速.结论 可以通过在体外分离纯化骨髓基质细胞并传代培养、冻存复苏,获得足够数量有多向分化潜能骨髓基质细胞,可作为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

    作者:徐忠世;杨述华;肖德明;林博文;卢小虎;李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Ⅲ型慢性前列腺炎合并勃起功能障碍的中西结合治疗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花粉芪奴汤结合伐地那非治疗Ⅲ型慢性前列腺炎(CP/CPPS)合并勃起功能障碍(ED)的疗效.方法 CP/CPPS合并ED患者13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0例,使用花粉芪奴汤4周后加用伐地那非治疗;对照组68例持续使用花粉芪奴汤8周.分别于第4和第8周末进行NIH-CPSI评分和IIEF-5评分观察疗效.结果 4周末治疗组和对照组NIH-CPSI分别为13.1±4.7和13.3±4.5,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IEF-5评分分别为14.1±3.3和14.3±5.0,较治疗前有所上升(P<0.01),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周后治疗组NIH-CPSI评分7.8±2.8、IIEF-5评分20.1±4.4与4周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NIH-CPSI评分12.7±2.3、IIEF-5评分14.3±4.5、与4周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NIH-CPSI与IIEF-5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IIEF-5评分值与NIH-CPSI值呈负相关关系.结论 对CP/CPPS合并ED患者在使用花粉芪奴汤加用伐地那非能有效治疗ED,同时使NIH-CPSI评分降低,促进CP/CPPS恢复.

    作者:林中方;陈宝田;曾抗;兰海梅;温炬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CD4+CD28-T细胞和CD4+CD25+T细胞亚群变化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外周血CD4+CD28-T细胞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亚组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入选病例为我院从2005年6月到2005年12月共28例行冠状动脉支架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不稳定性心绞痛16例、稳定性心绞痛12例),以同时冠脉造影正常11例胸痛综合症患者为对照.借助三色荧光标记技术对外周血CD4+CD28-T细胞和CD4+CD25+Treg占CD4+T细胞比例进行流式细胞术测定.结果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外周血Treg/CD4+T细胞比例[(6.55±2.45)%]显著低于稳定性心绞痛组[(14.01±4.92)%]和胸痛综合征组[(13.55±3.87)%](P<0.05),而CD4+CD28-/CD4+T细胞比例[(10.55±4.76)%]则明显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2.64±1.33)%]和胸痛综合征组[(2.75±1.55)%](P<0.05).结论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外周血Treg比例减少而CD4+CD28-T细胞比例升高,Treg比例降低可能使外周免疫耐受失去平衡,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作者:赵一俏;傅强;李志梁;严全能;吴宏超;缪绯;吕永恒;刘映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海洛因成瘾和正常大鼠前额叶皮质差异蛋白的分离与鉴定

    目的 建立和比较海洛因成瘾与正常大鼠前额叶皮质(PFC)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寻找和鉴定海洛因成瘾大鼠PFC中的差异蛋白表达谱.方法 以固相pH梯度等电聚焦为第一向和垂直SDS-PAGE为第二向,分别对正常对照大鼠和海洛因成瘾大鼠的PFC蛋白质样品进行二维分离,2-D图谱经ImageMaster 2D 5.0软件分析,选取7个差异蛋白点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串联质谱进行鉴定.结果 经肽指纹图谱和串联质谱分析,并在NCBInr数据库检索,选取的7个蛋白点被成功鉴定为5种蛋白:成瘾组特有的是葡萄糖调节蛋白58和26 s蛋白酶复合体亚基p40.5;成瘾组含量下调的蛋白是ATP合酶D链;Ndufa10和α-烯醇化酶在两组中发生相对分子质量和(或)等电点迁移.结论 双向电泳结合质谱分析初步鉴定了大鼠前额叶皮质中与海洛因成瘾和神经毒性相关的差异蛋白,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其病理机制奠定了基础.

    作者:邱平明;王慧君;刘超;李学锋;谭晓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和素质的对照研究

    目的 比较分析独生子女大学生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和心理健康素质的异同.方法 使用SCL-90、16-PF测验、安全感量表,对42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选取其中139名独生子女大学生为研究组,139名在性别、居住地等方面与独生子女相匹配的非独生子女大学生为对照组.结果 独生子女大学生SCL-90总分及总均分的得分均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得分(P<0.05);独生子女大学生在16-PF中稳定性、恃强性和兴奋性3个因子的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得分,而忧虑性因子的得分则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的得分(P<0.05),其余各因子的得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独生子女大学生人际安全和确定控制因子及安全感总分的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得分(P<0.01).结论 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和部分心理健康素质优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

    作者:张小远;俞守义;赵久波;李建明;肖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原花青素对前列腺癌LNCaP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目的 研究原花青素对人雄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株LNCaP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的LNCaP细胞株与100、200、300 μg/ml的原花青素共孵育,分别在24、48和72 h时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MTT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原花青素可引起LNCaP细胞形态较明显改变.不同浓度(100、200、300 μg/ml)原花青素对LNCaP细胞作用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27.1%、72.1%和86.4%.流式细胞术检测表明原花青素可诱导LNCaP细胞凋亡,300μg/ml原花青素处理72 h引起36.5%的凋亡率.这3种作用均随原花青素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结论 原花青素可在体外抑制前列腺癌LNCaP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作者:吴自勍;黄浩;丁雪梅;罗荣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胰十二指肠同源框基因-1在骨髓来源nestin阳性细胞的转染及表达

    目的 将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PDX-1转染大鼠骨髓来源nestin阳性细胞,并对其转染条件进行优化以获得较高效率.方法 将已构建好的重组载体转染骨髓来源nestin阳性细胞,改变DNA的量、转染后培养基中的血清浓度,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荧光并计算转染效率;转染后48 h用RT-PCR检测目的 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质粒2~10 μg获得佳的转染效率,提高转染后培养基的血清浓度可提高转染后细胞存活率及转染效率.RT-PCR检测转染后骨髓来源nestin阳性细胞有PDX-1表达.结论 通过优化转染条件提高了pEGFP-C1-PDX-1转染大鼠骨髓来源nestin阳性细胞的效率,为其成为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王海澜;潘明新;张会迎;安靓;高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异位可控膀胱术后远期并发症及其防治

    目的 探讨全膀胱切除异位可控膀胱术后远期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其防治方法.方法 追踪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1998年2月~2005年12月施行的30例全膀胱切除异位可控膀胱手术病人,总结其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结果 28例获得随诊(93.33%),时间6月~94月,平均68个月.病人长存活时间为8年,短为6个月.术后出现与泌尿系有关的远期并发症包括:贮尿囊过度扩张11例,贮尿囊结石合并出血10例,营养代谢障碍、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4例(主要为高氯血症),输出道狭窄5例,肾功能损害2例,肾输尿管积水2例,严重泌尿系感染2例,勃起功能障碍12例.这些并发症中,早出现的时间是术后1年,集中的时间为术后2~3年,术后因并发症而再次住院治疗达12人次.其中贮尿囊过度扩张与贮尿囊结石合并出血这两项是常见和困扰病人生活质量的并发症.结论 选择合适的病人施行可控膀胱手术,加强术后护理指导工作,提高病人自我护理能力,能有效地减少术后远期并发症的发生,发挥手术的大效果.

    作者:蒋敦厚;陈羽;李信众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Sca-1,CD24和Muc1在雌性大鼠静止期乳腺中的表达

    目的 研究干细胞抗原(Sca-1),CD24和Muc1在静止期乳腺中的表达.方法 用Western免疫印迹法检测Sca-1和CD24在6周龄和9周龄大鼠乳腺中的含量变化,制备6周龄、9周龄SD雌性大鼠乳腺标本,切片(4 μm),运用免疫组化酶标和免疫组化荧光法对乳腺中Sca-1,CD24,Muc1进行标记.结果 Sca-1,CD24在6周龄的大鼠乳腺中的含量略低于9周龄大鼠;Sca-1在乳腺叶间导管、分支导管及腺泡周围表达;CD24在分支导管、乳脂垫及腺泡周围中表达;Muc1在分支导管和叶间导管中表达.结论 Sca-1阳性细胞可能代表一类乳腺祖细胞,CD24阳性细胞代表一类乳腺干细胞,而Muc1阳性细胞代表成熟腺上皮细胞.本实验为上述细胞的鉴定提供了一些形态学证据,但需要细胞移植实验进一步实证.

    作者:陈金拳;刘军;安靓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MICA*008基因与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研究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GL)MICA*008基因与HCM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PCR/SSP方法分别检测86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和81例无血缘关系的随机健康个体的MICA*008基因,同时用ELISA的方法分别检测随机健康个体和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接受骨髓移植手术前、后外周血HCMV-IgM抗体.结果 ①CGL患者组MICA*008基因频率(22.2%)比对照组(34.3%)低(χ2=4.98,P<0.05);②MICA*008基因阴性个体的HCMV感染率高于阳性个体的HCMV感染率(P<0.05),MICA*008基因与HCMV感染关系呈中度相关(C=0.5829,0.6142).结论 MICA*008基因阳性个体对HCMV不易感,阴性个体对HCMV易感,即MICA*008基因与HCMV负相关.

    作者:黄柏胜;罗奇志;梅冰;余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更昔洛韦眼用凝胶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抗病毒药丽科明(0.1%更昔洛韦眼用凝胶)联合贝复舒(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观察.方法 病毒性角膜炎患者34眼,根据病毒性角膜炎的发病特点,更昔洛韦眼用凝胶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治疗,并根据两种药物的药理作用进行分析.结果 联合用药治愈率为94.1%,总有效率为97.1%,平均治愈时间16 d.结论 更昔洛韦眼用凝胶联合治疗病毒性角膜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刘春霞;蓝育青;伍俊妍;刘瑞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硝酸甘油对局部心肌氧代谢和心肌收缩功能的影响

    目的 评价硝酸甘油对局部心肌氧代谢和心肌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 实验应用8只具有静息状态血流限制的左前降支或左回旋支近端狭窄的开胸犬.以二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室壁增厚率(%WT),放射性微球定量心肌血流量(MBF),用磷猝熄法在体直接测定心肌组织氧压(tPO2).分别在静息和左冠脉主干内输注硝酸甘油(0.3~0.6 mg·kg-1)状态下,进行二维超声检查、核素微球注射,以及tPO2和心肌氧耗量(MVO2,ml·min-1·100 g-1)测定,MVO2等于冠状动脉与冠状静脉氧浓度差乘以MBF,心肌氧输送能力等于冠状动脉氧浓度差乘以MBF.结果 与静息状态相比,经左冠脉主干内输注硝酸甘油时,无论是正常灌注区抑或是缺血灌注区的MBF明显增加(P<0.05),同时伴有%WT明显增加(P<0.05).正常和缺血灌注区的心肌氧输送能力明显增加(P<0.05),尽管缺血灌注区的MVO2有明显增加(P<0.05),但是缺血灌注区的tPO2仍明显增高(P<0.05).缺血区心肌tPO2增加的程度明显大于MBF增加的程度.结论 硝酸甘油可明显提高正常和缺血灌注区心肌氧浓度,提高缺血灌注区血氧的解离和释放,可能具有正性肌力效应.除了其直接血管效应之外,硝酸甘油还通过对心肌氧代谢和收缩功能的影响在心血管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

    作者:宾建平;D.Elizabem Le;陈少敏;查道刚;刘伊丽;Sanjiv Kaul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口腔幽门螺杆菌的检测

    目的 探讨复发性口腔溃疡(RAU)的发病与口腔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及消化道疾病之间的关联.方法 以RAU患者唾液为模板,设计引物,用PCR,检测82例RAU患者口腔中Hp阳性率情况.结果 82例RAU患者和74例健康人群,Hp阳性率分别为43.9%和16.2%(P<0.001);82例RAU患者中,伴有胃肠道疾病的22例,占26.82%;74例健康人群中,伴有胃肠道疾病的7例,占10.45%.比较RAU与非RAU患者中,胃肠道疾病的发病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Hp感染与RAU的发病之间有某种潜在的关联.RAU患者较健康人群胃肠道疾病患病率高.

    作者:龙宝军;陈柯;吴补领;段建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孕早期环境因素与非综合征型总唇裂发生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研究儿童非综合征型总唇裂发生的主要环境影响因素,为预防其发生提供相关分析数据.方法 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非综合征型总唇裂病例和对照的母亲进行问卷调查,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对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叶酸(OR=0.100,95%CI:0.032~0.312)有可能预防非综合征型总唇裂的发生;感染(OR=4.155,95%CI:2.166~7.970)、化学毒物接触(OR=6.816,95%CI:2.528~18.381)、情绪状况(OR=3.250,95%CI:1.477~7.154)是引起非综合征型总唇裂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母亲妊娠早期感染、妊娠早期化学毒物接触和心情紧张是影响儿童非综合征型总唇裂的主要危险因素,加强妊娠早期叶酸的补充有可能降低发病的风险.

    作者:傅美华;陈伟;黄民主;吴心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肿瘤坏死因子α对人脐静脉内皮样细胞增殖及syndecan-4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样细胞株ECV304增殖及syndecan-4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样细胞株ECV304,分别应用1、10、20、100 ng/ml的TNF-α作用24 h及36 h并设立对照组进行比较,采用MTS/PES法确定人脐静脉内皮样细胞的增殖状态.利用Western blotting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定细胞syndecan-4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24 h各组细胞增殖率分别为对照组(1.956±0.214),TNF-α100 ng/ml组(2.154±0.250),TNF-α20 ng/ml组(2.26±0.151),TNF-α10 ng/ml组(2.118±0.205),TNF-α1 ng/ml组(2.106±0.136).统计分析显示低至1 ng/ml的TNF-α仍能明显刺激人脐静脉内皮样细胞的增殖(P<0.05),其中以TNF-α 20 ng/ml组细胞增殖显著P<0.05).36 h各剂量组的细胞增殖率均明显低于24 h的细胞增殖率(P<0.05).TNF-α对人脐静脉内皮样细胞的syndecan-4蛋白表达有显著的增强作用(P<0.05).结论 TNF-α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样细胞的增殖及syndecan-4蛋白表达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改变,这种作用有所变化.

    作者:张彬;欧阳平;陈烨;赖文岩;谢晋国;许顶立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小干扰RNA分子对乙肝病毒复制的抑制作用研究

    目的 筛选特异高效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小干扰RNA分子(siRNA),评价其干扰效果.方法 在HepG2.2.15细胞内导入筛选的3条特异抗HBV的siRNA分子,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干扰后HBV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上清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分析siRNA对HBV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结果 导入特异siRNA分子细胞中HBV的mRNA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上清中HBsAg含量显著减少.阴性对照细胞中HBV的mRNA含量和上清中HBsAg含量基本不变(P>0.05).结论 所筛选的siRNA分子能特异性抑制HBV的mRNA和蛋白的合成.

    作者:焦京;曹虹;周美娟;刘志华;丁振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对鼻息肉TGFα、TGFβ1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调控的影响

    目的 探讨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BUD)对鼻息肉TGFα、TGFβ1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调控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将53例鼻息肉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BUD组27例,术后1周开始应用BUD鼻腔喷雾(400 μg/d).对照组26例,术后不使BUD及其它类固醇药物.经鼻内窥镜鼻息肉切除术后第8周门诊复查时钳取筛窦腔内的增生组织.采用HE染色观察其形态学改变,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两组增生组织中TGFα、TGFβ1及CD34的表达,对CD34阳性血管进行微血管记数.并对两组随访1年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术后增生组织的形态学改变与鼻息肉相类似.第8周对照组增生组织TGFα、TGFβ1及CD34高表达,微血管多,BUD组增生组织中TGFα、TGFβ1及CD34低表达,微血管少.两组TGFα、TGFβ1及微血管记数比较相差显著(P<0.01),随访1年试验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治愈率、复发率及总有效率均为P<0.05).结论 TGFα、TGFβ1及微血管增生与鼻息肉的发生发展有关,BUD可通过对TGFα、TGFβ1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的调控而对鼻息肉病发挥积极的治疗作用,能有效预防复发.

    作者:何锦添;钟景良;管志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尿毒症患者肾移植前后精子形态学及顶体反应变化的研究

    目的 了解尿毒症患者肾移植前后精子形态及精子受精能力的变化.方法 对20例尿毒症患者接受肾移植手术前后的精液进行精子运动参数、精子形态学及顶体反应率的检测.结果 尿毒症患者肾移植手术前的精液主要参数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接受肾移植手术后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有显著提高(P<0.05),而精子密度与术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肾移植术后,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有明显提高,为(19.58±7.73)%,但仍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尿毒症患者肾移植手术前精子顶体反应率平均为(11.20±4.38)%,低于正常对照组(32.44±12.91)%(P<0.05),接受肾移植手术后,精子顶体反应率为(14.18±5.97)%,较术前稍增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尿毒症患者肾移植术后生育能力有所改善,但其精子受精能力仍低于正常男子.

    作者:程学军;郭新宇;谢晓萍;李小庭;陈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丁烯酸内酯诱导软骨细胞凋亡及其机制的研究

    目的 研究丁烯酸内酯(BUT)致培养软骨细胞的凋亡损伤,探讨软骨细胞凋亡的机制及补硒对软骨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 体外单层及立体培养胎儿的软骨细胞.BUT毒素浓度分为0.1、1.0和5.0 μg/ml.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脱氧核糖核酸缺口标记技术和Annexin V染色定性和定量检测软骨细胞凋亡.用多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调控因子Bcl-2、Bax在培养软骨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BUT毒素可引起体外培养软骨细胞凋亡,且与BUT毒素浓度有一定关系.在0~1.0 mg/ml之间时,BUT毒素浓度越大,凋亡细胞数量越多;各毒素组培养软骨细胞Bcl-2、Bax的表达显著增高(P<0.05);BUT毒素加硒组软骨细胞凋亡较毒素组明显减少(P<0.05),而且凋亡调控因子Bcl-2、Bax表达阳性率较毒素组降低(P<0.05).结论 BUT毒素可以引起体外培养的软骨细胞凋亡,且与BUT毒素浓度有一定关系,各毒素组Bcl-2、Bax蛋白表达增多.补硒对BUT毒素所致软骨细胞凋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王世捷;郭雄;张银刚;任峰玲;彭双清;曹峻岭;师钟丽;张增铁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