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案例引导问题”教学法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效果分析

罗永兵;赵春妮;冉川莲

关键词:“案例引导问题”教学法, 中医基础理论, 教学模式, 实践
摘要:目的:探讨“案例引导问题”教学法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校2009级中西医临床专业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将两个合班随机分为观察班及对照班,对照班以传统教学法组织实施教学,观察班以“案例引导问题”教学法实施教学,比较两种教学法的应用效果。结果:两班期末考试总成绩分析,观察班优良率为89.8%,对照班优良率为79.85,两组之间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44,P<0.05)。两班问卷调查分析,观察班与对照班学生人数及所占百分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案例引导问题”教学法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效果明显,它能一定程度上克服传统教学模式及其他单一模式的弊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有助于学生将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值得尝试与推广。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手术科室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分析与防护对策

    目的:通过调查手术科室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状况,寻求职业暴露发生规律,促始医务人员树立正确的职业防护观念;建立正确的的职业暴露报告流程和监测管理系统,制定科学的职业暴露防护对策。方法:对医院外科临床工作人员进行为期2年的监测,对发生职业暴露的分布特征和相关因素进行分析评价。结果:监测周期内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2012年65人次;护士发生率高占61.9%,其次为医师占30.16%;2013年53人次护士发生率占62.26%;医师占30.18%;职业暴露类型主要以锐器伤为主;锐器伤以操作后未及时正确处置锐器导致的损伤、手术操作中的锐器伤和治疗过程中患者躁动发生率高;经追踪随访,无血源性病原体感染的发生。结论:广泛地执行标准预防措施、职业安全教育培训、规范操作流程、建立监测系统、暴露后及时规范处理和干预,为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的有效手段。

    作者:潘国莲;翟秀芳;王红梅;陈丹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康复新液治疗青春期龈炎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治疗青春期龈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3例青春期龈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者32例,对照组31例。试验组以康复新液漱口,对照组以生理盐水漱口,疗程为1月。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治疗后牙龈指数、菌斑指数的变化。结果:治疗1月后,试验组口腔内牙龈指数、菌斑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77.41%,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康复新液对青春期龈炎、牙龈红肿以及抑制菌斑生长有明显效果。

    作者:王明;邵鑫;李亮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右侧腋下小切口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右侧腋下小切口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对56例直视右侧腋下纵行小切口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6例手术的患者,术中护理配合默契、术后无并发症、切口愈合良好,均痊愈出院。在保证病人安全的基础上,使病人切口美观并减少住院时间,降低了病人的经济支出。结论:高质量的术前访视,手术中的熟练配合与良好的管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措施。

    作者:高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谈身心护理在老年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应用

    疾病不仅损伤病人的身体,更间接加重病人思想负担,伤及病人的心理,各种临床病例反复证明,传统心理护理模式在老年内科临床医疗和护理中已呈现出疲软状态,逐渐不能满足病人的康复需求。本文所论述的身心护理正是针对这一问题,从身体和心理两方面共同作用,开拓出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对病人尤其是老年呼吸内科病人康复治疗收效更为明显。

    作者:鲍云霞;徐国纲;来纯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护理中的行为科学与差错事故

    护理工作是医疗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及时准确地执行医嘱,全面细致的观察病人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有时发生差错事故,轻则延误病情,重则危及生命。因此,如何科学地分析差错事故的原因,探讨运用行为科学的观点,避免不安全的行为发生,是护理工作中迫切要解决的一个实际问题。

    作者:毛桂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疗法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2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使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中药治疗。结果:对比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高,分别为91.67%、72.22%,差异明显(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可选择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效果更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江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阿替普酶与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缺血性卒中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性以及于阿替普酶疗效比较。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间入院急性脑梗死超早期溶栓患者85例,分为阿替普酶组以及尿激酶组。对两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的NIHSS 在3 h、24 h、7 d NIHSS评分以及3个月后MRS评分两组之间无差异,(P>0.05)。并发脑出血,牙龈出血等并发症两组之间无差异。结论:与阿替普酶比较,尿激酶治疗超早期脑梗死效果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出血并发症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范铁平;彭道勇;王晓东;王茂湘;王苏平;赵慧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米索前列醇应用于产后出血的药理分析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应用于产后出血方面的药理作用,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及进行分娩和接受止血治疗的产妇1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1、观察2以及对照组三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在胎儿分娩后给予缩宫素静脉推注,观察1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米索前列直肠给药,观察2组给予米索前列醇舌下含化,观察三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产后2h和24h内出血量以及产程耗时、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与观察2组无明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产后出血进行治疗的过程中疗效非常好,选择不同的给药途径均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作者:杨桂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炎性胃肠道疾病术后胃肠瘫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炎性胃肠道疾病术后胃肠瘫的效果。方法:以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炎性胃肠道疾病术后发生胃肠瘫患者42例为研究组,以同期收治的炎性胃肠道疾病术后发生胃肠瘫患者41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胃肠蠕动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差异意义;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炎性胃肠道疾病术后胃肠瘫,明显缩短胃肠道功能恢复的时间。

    作者:雷洪升;傅晓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癫痫性精神障碍的护理与营养调理分析

    癫痫患者容易出现多种类型的精神问题,情感障碍、社会心理适应障碍、人格改变等。癫痫性精神障碍的症状表现各异,可大致分为发作性和非发作性两种。发作性精神障碍表现为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精神运动性发作、情绪变化等。非发作性精神障碍则表现为类精神病性障碍、情感障碍、人格改变或痴呆等。调查显示,约25%的癫痫患者有躁狂、抑郁、人格障碍、性欲低下等问题。癫痫发作控制较差的患者,更容易出现精神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一种脑部慢性疾病。除常规药物治疗外,科学的护理、合理的膳食,能有效延缓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发作,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作者:易宇湘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论如何提高血细胞临床检验质量

    血细胞检验也成为血常规检验,其是现代临床疾病诊断的重要方式。加强临床医学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促进医院综合诊疗水平的提高。本文就临床医学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进行了简要论述。

    作者:马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谈如何提高病区护理管理质量

    医院管理是一门特殊的科学,而护理管理是其医院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护理管理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管理与建设。病区护士长作为医院组织管理架构中基层的管理者,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其管理水平不仅影响本科室临床护理质量,而且与医院的整体发展也密切相关。

    作者:刘玉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专业护士在胃肠外科的实践和体会

    为了适应临床医疗、护理工作对专业护理人才的需求,我院胃肠外科在造口伤口、肠内外营养、快速康复、静脉治疗、心理咨询及腔镜器械管理等多个护理领域,通过脱产或在职教育、获取专业证书等途径培养胃肠外科专业护士。各专业护士胃肠外科的护理实践中不断拓宽专业理论知识、提高专业护理操作技能,同时加强健康宣教和护患沟通,开展电话随访和居家服务,积极传递专业领域内新信息。专业护士在临床护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保障了护理安全,提升了护理品质,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而且有助于培养专科护理人才,提高护士的学习热情和接受再教育的积极性,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我院胃肠外科专业护士的培养尚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需要进一步探讨和完善。

    作者:施婕;罗比可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谈高血压病病人的社区护理

    目的:本文分析的目的是探讨关于社区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措施效果,以此为临床护理工作中提供可靠的参考经验。方法:本资料选自于在我社区内40例高血压的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宣导相关预防知识、定期体检和定期随访等方式,通过利用对患者实施家庭护理、心理护理、服药护理等方法进行结合形式,促使患者可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结果:在对40例高血压患者提供护理工作过程中,应该从患者的多方面来考虑,这样就可以大大的降低患者伤残率和死亡率,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值得在刚工作中广泛推广。

    作者:韩振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提高护理管理水平的途径探索

    在任何医疗场所,都是以医疗为主,护理为辅。要做好医疗工作,医疗和护理必须是相辅相成的,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只有高水平的护理,医疗工作才得以顺利的进行。因此,护理是医疗过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提高护理管理水平能有效推动护理质量的提升,推动护理学科的进步与发展,因此通过加强护理管理途径探索,推动整体护理管理水平的提高,有效推动护理学科的进步。

    作者:宋鸿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手术室内安全护理措施初探

    本文主要针对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制定具体有效、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作者:段秀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深静脉置管的护理

    目的:探讨深静脉置管的术前护理。方法:收治血液透析患者患者368例,38例行深静脉置管术,对其进行专科护理,总结其护理经验。结果:配合治疗,对患者进行专科护理,38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术后住院平均7-10天,术后无并发症,1例术后出血。结论:对于深静脉置管术的患者进行专科的术后护理,可有效的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术后恢复。

    作者:石甜;王元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健康教育路径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路径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4例颈动脉支架置入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7例,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健康教育方式。结果:观察组护士的工作效率及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对颈动脉支架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路径的健康教育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的健康教育。

    作者:朱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七氟醚快速吸入诱导在手术麻醉中临床应用

    目的:分析七氟醚快速吸入诱导在手术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86例先天性唇裂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43例。于两组手术时,给予对照组常规静脉诱导,观察组则接受七氟醚快速麻醉诱导,对比两组麻醉后患儿反射消失及气管插管时间,评估气管插管条件,患儿血流动力学指标及临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反射消失与气管插管时间均小于对照组,且两组气管插管前的血流动力学指标MAP与HP均小于麻醉诱导前;观察组患儿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对照组;以上差异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评估两组气管插管条件,优良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七氟醚快速吸入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效果确切、可靠性及安全性强等特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阿尔祖古丽·图尔荪尼亚孜;马秀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关于构建多层次老年康复护理模式的探讨和建议

    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康复医学作为一门新兴行业,正在不断发展与壮大,这不仅是医学界快速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国社会文明得以发展的结果。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这为康复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主要是针对当前我国老龄化步伐加快的现状,给出了构建多层次老年康复护理模式的建议。

    作者:唐文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