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斌;李荣胜;佘守章
目的 综合分析脊椎嗜酸性肉芽肿的X线、CT、MRI表现,评价其对本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脊椎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颈椎6例、胸椎11例、椎1例,单发16例、发2例,共25个椎体受累.18例均行X线检查,14例同时行CT检查,其中9例行MRI扫描.结果 所有病变椎体X线表现为扁平椎,边缘密度增高,椎间隙大多正常;CT见6例附件受累,4例椎旁软组织肿块;MRI 9例均可见扁平椎,椎体前后径增大,椎管受压,长T1长T2信号,增强扫描显著强化,2例椎旁梭形软组织影.结论 脊椎嗜酸性肉芽肿的X线、CT、MRI表现较有特点,X线是首选检查,CT显示骨质情况好,MRI显示病变范围、椎管受压及软组织有优势,三者结合能提高诊断符合率.
作者:陈任政;冯国活;程运健;陈丽云;戴良桥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在不同角度下使用BioPinceTM活检针在CT导向肺肿块的穿刺活检,探讨其对穿刺活检的影响,进一步提高肺穿刺活检成功率.方法 根据临床实际穿刺角度,对92例肺部肿块患者进行分组:垂直组50例,垂直角度使用BioPinceTM活检针切割肿块;斜角度组42例,斜角度使用活检针.对照两组一次穿刺取材满意率,穿刺次数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一次穿刺取材满意率分别为94%和57%(x2=17.41,P=0.000).垂直组减少了二次穿刺的次数,进而减少了气胸的发生率,两组气胸发生率分别为4%和19%(x2=3.89,P=0.048),尤其在肿块直径≤2 cm组,两组间差异更明显.但垂直穿刺亦有缺点,由于BioPinceTM活检针手柄大且重,在垂直穿刺定位时后,CT扫描再次复核位置时,在胸壁薄、体质瘦弱患者穿刺针会自行向下滑进,增加穿刺风险.斜角度穿刺者,由于重力作用,进针后CT扫描时BioPinceTM活检针自行固定困难,手柄会下垂,导致穿刺角度发生偏移.结论 使用BioPionceTM活检针在CT导向肺肿块的穿刺活检时,尽量选择垂直角度穿刺,一次穿刺取材满意率高,尤其在病灶小且远离胸壁时,可以提高穿刺的准确度,因而提高穿刺阳性率,减少手术多次取材及危险性,减少并发症.但对胸壁薄、体质瘦弱患者,要小心穿刺针自行下滑的风险.有必要结合使用针、柄可拆分的活检针,减少针柄的重力影响.
作者:王波;温宗秋;武兴杰;温雅敏;盛展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导航系统是目前新的一种手术辅助技术,导航仪器所显示的影像可以为术者提供强有力的术中参考,使手术达到极大的精确性,可大大降低手术风险并减少C臂X线曝光次数.目前国内开展较少,现介绍我单位在导航影像引导下进行的腰椎内固定手术1例.
作者:王健;梁芳果;陈建庭;金大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远红外热像图(F-IRT)在椎间盘突出症(LDH)辅助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疼痛门诊中自诉腰痛并单侧下肢痛放射性疼痛的病人23例,随机进行红外热像图测定,并接受CT断层扫描检查.观察和分析腰骶部及下肢热形态、兴趣区域的温度及双下肢对应部位的温度差异(△T),并分析F-IRT诊断LDH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 F-IRT显示:23例LDH患者腰骶部热形态改变为四种形式:梭形,热区向一侧偏歪或呈角状突起(8例);脊中线热区不连贯(6例);骶髂骨上缘呈大片高温热区(5例);不规则形态(4例),患侧下肢较相对应的对侧肢体的温度,至少有一个患侧部位出现温度下降的有19例(82.61%).综合CT与F-IRT结果分析:F-IRT诊断腰椎间盘侧后突的灵敏度为82.61%,特异度为75.0%%.但患侧的热区分布与椎间盘突出部位并没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 F-IRT检查能反映LDH引起的患肢体表温度的改变,在LDH的辅助诊断中有一定的价值,但尚不能进行病变椎间盘的定位.
作者:肖建斌;李荣胜;佘守章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肾衰养真胶囊对5/6肾切除慢性肾衰竭营养不良大鼠残余肾组织的影响.方法 5/6肾切除,同时予4%酪蛋白饮食,制作慢性肾衰竭营养不良大鼠模型,称取体质量,检测血尿素氮、肌酐、白蛋白、血红蛋白及24 h尿蛋白定量等,观察营养不良出现时间,符合条件的随机分为模型组、肾衰养真胶囊治疗组、开同治疗组,另设正常对照组.灌胃4周后应用光学显微镜(包括HE、PAS染色),透射电镜以及免疫荧光观察肾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造模组2次术后10周末符合CRF营养不良大鼠模型条件;肾衰养真胶囊可降低血尿素氮、肌酐,减轻24 h尿蛋白定量,升高白蛋白、血红蛋白:经肾衰养真胶囊治疗的大鼠肾组织病理改变有明显改善.结论 肾衰养真胶囊可改善慢性肾衰竭营养不良大鼠营养不良,可减轻慢性肾衰竭营养不良大鼠肾损伤.
作者:李玉明;魏连波;邓聪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我市健康体检者不同年龄段血脂变化规律及不同性别间血脂的差异.方法 检测对象全部为我市各单位在职及退休职工,用酶法测定甘油三脂(TG)、血清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 23~70岁之间各年龄段,随着年龄增加,TG、TC、HDL-C及LDL-C值异常者比例增高,血脂异常者比例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70岁后,两者异常比例开始下降,本组受检人群,不同性别TG、TC、HDL-C及LDL-C检测均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将血脂检测纳入体检范围内,对早期发现代谢综合征及早期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二级预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沈友权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临床常用利尿剂呋塞米、双氢克尿噻及安体舒通对正常大鼠肾脏水通道蛋白-2(AQP2)基因表达及尿液水通道蛋白-2浓度的影响.方法 4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呋塞米组、安体舒通组、双氢克尿噻组.观测尿量、血钠及尿渗量,应用RT-PCR半定量检测肾内髓质AQP2和血管加压素-2型受体(V2-R)mRNA水平,Westernblotting检测肾髓质AQP2蛋白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法)检测尿液AQP2浓度.结果 ①与对照组比较,利尿剂组大鼠尿量均显著增多(P<0.05),尿液中AQP2浓度明显增加(P<0.05).但呋塞米组尿渗量低于对照组(P<0.05),而双氢克尿噻组和安体舒通组尿渗量高于对照组(P<0.05).②呋塞米组肾脏AQP2 mRNA、V2-RmRNA和AQP2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而双氢克尿噻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安体舒通组有所减少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三类利尿剂均可显著增加正常大鼠尿液AQP2蛋白的排出.但对正常大鼠肾脏水通道蛋白2基因表达的影响并不相同,双氢克尿噻可以抑制正常大鼠肾内髓质AQP2mRNA和蛋白的表达,呋塞米能增加正常大鼠肾内髓质AQP2mRNA和蛋白的表达.
作者:林晟;许顶立;赖文岩;沈倩波;高锦雄;张彬;任昊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NKG2D的主要活化性配体在鼻咽癌亲本细胞CNE2和多药耐药细胞CNE2/DDP的表达及其对自然杀伤(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 流式细胞仪检测NKG2D的主要活化性配体MHC-Ⅰ类链相关蛋白A和B(MICA、MICB)、UL16结合蛋白1-3(ULBP1、ULBP2、ULBP3)在CNE2、CNE2/DDP细胞的表达情况;PCR-SSP法检测CNE2、CNE2/DDP细胞HLA-A、B、Cw分型和NK细胞KIR分型;LDH释放法测定5例健康者的NK细胞在不同效靶比时对CNE2、CNE2/DDP细胞的杀伤活性;效靶比20∶1时观察不同单抗对NK细胞杀伤CNE2、CNE2/DDP细胞活性的阻断作用.结果 CNE2、CNE2/DDP细胞HLA分型为A2,24,B18,35,Cw4,7;5例健康者的NK细胞表达KIR2DL1,KIR2DL3,KIR3DL1,KIR3DL2与CNE2、CNE2/DDP细胞表面的HLA-I类分子之间存在错配.CNE2、CNE2/DDP细胞均表达NKG2D的配体MICA、MICB、ULBP2,均不表达ULBP1、ULBP3;CNE2细胞MICA、MICB的表达率与CNE2/DDP细胞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效靶比5∶1、10∶1、20∶1、30∶1时NK细胞对CNE2、CNE2/DDP细胞的杀伤活性分别是(10.50±2.17)%、(4.98±0.95)%;(27.68±1.47)%、(15.48±2.10)%;(36.99±3.13)%、(28.46±4.30)%;(55.00±2.20)%、(40.95±2.21)%.在各效靶比时NK细胞对CNE2细胞的杀伤活性与CNE2/DDP细胞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效靶比20∶1时anti-MICA、anti-MICB、anti-ULBP2单抗可明显抑制NK细胞对CNE2、CNE2/DDP细胞的杀伤活性,与阻断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nti-ULBP1、anti-ULBP3单抗不能阻断NK细胞对CNE2、CNE2/DDP细胞的杀伤活性.结论 NKG2D的主要活化性配体MICA、MICB在CNE2、CNE2/DDP细胞的表达差异与NK细胞的杀伤活性有关,肿瘤细胞在发生多药耐药的同时获得了免疫逃避能力.
作者:梅家转;郭坤元;魏红梅;宋朝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SCI)患者抑郁情绪及其对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对79例SCI患者进行抑郁(BDI、HAMD)和功能(Barthel指数及FIM)评定,了解抑郁与年龄、病程、职业和功能状况的关系.然后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所有患者均给予临床治疗和系统康复治疗,治疗组增加心理治疗.结果 SCI患者抑郁发生率为97.47%(BDI)和96.20%(HAMD),抑郁评分与年龄、病程、职业间不相关,与功能状况(Barthel指数及FIM)呈负相关;对照组治疗后BDI、HAMD得分降低不明显(P>0.05),Barthel指数及FIM得分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BDI、HAMD得分明显降低(P<0.05),BartheI指数及FIM得分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及FIM得分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1).结论 SCI患者抑郁情绪发生率较高,抑郁情绪与功能状态密切相关,与年龄、职业和病程关系不明显;心理治疗能明显改善SCI患者的抑郁情绪,同时亦改善了患者的功能状态.
作者:陈银海;靳安民;姚红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在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中,活性氧(ROS)的作用和维生素E的影响.方法 [3H]-胸腺嘧啶脱氧核苷掺人法测定细胞DNA合成率,锥虫蓝染色计数细胞数量,DCF-DA荧光探针测定细胞内ROS.结果 (1)同型半胱氨酸诱导VSMC的DNA合成增加,促进细胞增殖和ROS水平升高;尽管半胱氨酸诱导VSMC内ROS水平升高,但是对细胞DNA合成和增殖无影响.(2)过氧化氢酶抑制同型半胱氨酸介导的VSMC内ROS升高,而对VSMC增殖无影响.(3)α-生育酚、β-生育酚均可抑制同型半胱氨酸诱导VSNC内ROS水平升高,但是只有α-生育酚显著抑制VSMC增殖.结论 ROS升高不是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VSMC增殖的原因之一.维生素E降低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VSMC增殖可能与抑制蛋白激酶C活性有关,而与它的抗氧化性无关.
作者:邹彤;刘楠;李树德;苏永春;满勇;陆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在克隆P21相关激酶6(PAK6)全长cDNA的基础上,进一步克隆PAK6-N端基因并使其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纯化基因产物并进行多克隆抗体制备,为研究PAK6与疾病的关系奠定基础.同时研究PAK6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方法 根据人全长PAK6 cDNA序列,设计PCR引物,以人前列腺癌cDNA文库为模板利用PCR技术克隆PAK6全长cDNA.在此基础上,以PAK6全长cDNA为模板克隆PAK6-N端基因,将扩增产物克隆至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GEX-4T-1中,经EcoRI/XhoI双酶切鉴定后,进行DAN序列测定.GST-PAK6-N融合蛋白在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下在大肠杆菌BL21中得到表达.利用G1utothione亲和层析纯化融合蛋白,用纯化的GST-PAK6-N融合蛋白免疫家兔制备多克隆抗体,并用纯化的抗PAK6多克隆抗体在3例前列腺癌病人标本中进行了免疫组化表达的初步研究.结果 成功克隆了PAK6全长cDNA和PAK6-N端基因片断,在E.coli中表达了PAK6-NT,纯化了GST-PAK6-N融合蛋白,并制备了PAK6特异性抗体.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表明:3例前列腺癌患者石蜡包埋病理组织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全部表现为间质阳性,PAK6在前列腺癌间质中呈现表达,而前列腺癌细胞则不染色.结论 首次克隆了PAK6全长cDNA和PAK6-N端基因片断并成功制备了PAK6特异性抗体,为深入探讨PAK6在前列腺癌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初步揭示PAK6在前列腺癌的表达
作者:韩宇晶;安政雯;杨金星;李俊;罗荣城;张宏权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应用生物蛋白胶结合早期控制被动活动预防屈指肌腱修复术后粘连的疗效.方法 对30例58指屈指肌腱损伤行改良Kessler修复,术中于修复肌腱周围应用生物蛋白胶,术后行早期控制被动活动,经6~18月随访,采用国际手外科联合会肌腱损伤委员会的评价方法进行疗效的评定.结果 屈指肌腱功能恢复的优良率达91.38%,没有发现肌腱断裂现象.结论 术中应用生物蛋白胶结合早期控制被动活动可以预防屈指肌腱粘连.
作者:杨绍安;陈仲;肖晓桃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8)浓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临床选择80例ACS患者,43例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及37例健康对照,通过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MMP-8的含量,观察浓度的差别和特点,同时与常见的冠心病危险因素(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血脂等)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①血清MMP-8浓度在ACS组高,与SAP和对照组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②急性心肌梗死(AMI)组的血清MMP-8浓度值高于不稳定性心胶痛(UAP)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在UAP组和SAP组之间的差异没有显著意义(P>0.05);③经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血清MMP-8浓度可能是预测ACS(B=4.493,p=0.000),特别是AMI(B=9.961,P=0.000)的血液指标之一.④通过相关分析和线形逐步回归发现,只有中性粒细胞可能影响血清MMP-8浓度的变化(r=0.274,P=0.001);结论 ①血清MMP-8浓度升高与ACS的发生,特别是和AMI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血清MMP-8浓度可能是ACS特别是AMI发生的预测指标之一.②中性粒细胞可能影响血清MMP-8浓度的变化,但它不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作者:强华;周朝霞;马爱群;程华;周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帕金森病(PD)患者的记忆功能改变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韦氏记忆量表对33例PD患者和36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测评,并对影响PD患者记忆功能的相关因素进行评定.结果 PD组记忆成绩普遍低于对照组(P<0.01).PD患者的记忆商数与病程和服用安坦时间呈负相关.结论 PD患者存在记忆功能的减退,患者的病程和使用安坦时间影响其记忆功能.
作者:刘忆星;陆兵勋;吴燕;陈现红;刘中华;陆雪松;王新静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一种新型转染试剂BioPORTER将黑色素瘤抗原肽(MAGE-3)转染至树突状细胞(DC)的转染效率和细胞毒性.方法 人工合成并荧光素标记MAGE-3抗原肽,利用BioPORTER作为载体,将MAGE-3多肽转染至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DC.倒置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检测MAGE-3的转染效率,MTT法检测转染试剂对DC的毒性影响.结果 总转染效率平均为(14.57±2.56)%,总细胞存活率平均为(92.58±4.38)%.在反应体系溶液pH为7.5的情况下,当DC密度为5×105/ml,多肽与转染试剂的比例(V/W)为4∶1,两者形成的复合物与细胞孵育8 h获得了较高的转染效率,且转染试剂对细胞的毒性较低.结论 BioPORTER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较高效率地将MAGE-3多肽转染至DC内,且对DC不产生明显的细胞毒性,为进一步研究以抗原肽为基础的DC疫苗提供了一种较为实用的方法.
作者:高伟生;罗荣城;马树东;吕成伟;尤长宣;杨小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学习、就业压力、考研竞争、抑郁倾向,交际恐慌、上网成瘾、睡眠障碍、攀比心理和物质缺乏、家庭不和造成的自闭、悲观等问题已成为倍受社会关注的心理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这种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原因,提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参加群体性活动、积极开展科学的心理支持和救助等对大学生心理压力的保护措施,尽量降低其危害性.
作者:王乐然;陈立明;罗仁;王松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慷舒灵凝胶治疗摩托车排气管烫伤深Ⅱ度创面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48例摩托车排气管烫伤患者,采用阳性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治疗组(24例)创面以慷舒灵凝胶敷料覆盖,对照组(24例)以碘伏+凡士林油纱覆盖.比较其创缘反应程度及愈合时间.结果 创缘炎症反应以伤后第6天为明显,治疗组创缘仅有轻微的充血炎症反应,而对照组有创缘炎症(红肿),(P<0.01);治疗组愈合率在伤后28 d为100%(24/24),对照组为58.3%(14/24)(P<0.05).两组间均未见过敏等不良反应.结论 慷舒灵凝胶敷料治疗摩托车排气管烫伤深Ⅱ度创面可防止或减轻其创缘炎症的发生,缩短愈合时间.
作者:张文振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制备抗小鼠长型肽聚糖识别蛋白(mPGRP-L)单表位多克隆抗体.方法 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预测小鼠mPGRP-L分子的B细胞优势表位,人工合成抗原肽,采用MBS法将其与钥孔血蓝蛋白(KLH)偶联,免疫家兔获取mPGRP-L抗血清,采用HiTrap proteinG柱和抗原肽亲和层析柱纯化抗体,以ELISA和Western blotting进行鉴定.结果 确定了位于mPGRP-L分子N端第85~104位残基的1个B细胞优势表位NH2-(C)DPHSLSPELQALISEVAQHDCOOH,合成短肽并制备KLH-肽偶联物,免疫家兔得到的抗血清效价达1:256 000.分别以HiTrap protein G柱和抗原肽柱亲和层析纯化获得兔抗mPGRP-L单表位多克隆抗体mPGRP-Lnl和mPGRP-Ln2.纯化抗体能与重组蛋白pET-mPGRP-Ln结合,经Western blotting分析,在相对分子质量约29 000处可见清晰的反应条带.结论 获得抗mPGRP-L单表位多克隆抗体,为mPGRP-L分子的研究提供了工具.
作者:何智;张丽芸;陈政良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流式细胞仪常规检测网织血小板(RP)的方法,比较全血和血浆检测RP的差异.方法 用CD42b-PE单抗标记血浆及全血中的血小板,再用荧光染料噻唑橙(TO)染色网织血小板内RNA.对不同TO浓度及孵育时间下的网织血小板进行测定,确定网织血小板测定的佳TO浓度及孵育时间.对18例样本进行全血与血浆的对比分析.结果 确定TO浓度为1∶2稀释、染色时间为60 min时网织血小板结果稳定,并且血浆和全血的检测结果相近.结论 该方法重复性良好,在TO1∶2稀释、染色时间为60min的条件下,全血和富血小板血浆均适合流式细胞技术常规检测网织血小板.
作者:孙德华;王前;郑磊;裘宇容;易正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益母草(Leonurus Heterophyllus Sweet,LHS)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组织因子(TF)表达和转录的影响.方法 HUVECs的培养按Jaffe法,选用第2代细胞进行试验.测定不同浓度LHS处理前后组织因子表达,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TF mRNA水平.结果 LHS对HUVECs TF活性及TFmRNA转录的影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LHS能下凋HUVECs TF的表达,干预HUVECsTFmRNA的转录.
作者:郑练;方驰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