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利用病历研究认知疗法在乳腺癌患者的应用

陈立红

关键词:认知疗法, 乳腺癌, 心理治疗
摘要:一,探讨认知疗法在乳腺癌患者围术期的应用,促进其早日康复。方法,对224例乳腺癌患者术后的认知疗法护理和其心理特征进行分析。通过认知疗法心理治疗,215例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认知疗法为患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改善手术后患者的心理状况,建立起益于康复的心理状态,认知疗法成了乳腺癌术后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二,乳腺癌化疗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实施积极认知行为疗法(ACBT)对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8例乳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n=28)采用化疗药物治疗同时联合ACBT治疗,对照组(n=30)单纯采用化疗药物治疗。首次化疗第1天及治疗后6个月,采用Zung焦虑量表(SAS)、抑郁量表(SDS)、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C30)评定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实验组干预后SAS评分为(42.21±4.83)分,SDS评分为(41.43±5.62)分,对照组分别为(45.15±4.68)分和(45.78±9.25)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5,2.19;P<0.05)。两组生活质量核心问卷中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疼痛、疲劳、恶心、呕吐、失眠、总的健康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促、食欲、便秘、腹泻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化疗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ACBT治疗可减轻乳癌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症状,改善患者康复过程中的心理社会适应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先心病介入封堵术后复苏期间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应用介入封堵术治疗的先心病患儿术后复苏期开展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3月开展介入封堵术的先心病患儿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49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复苏期的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的并发症情况,并开展比较与分析。结果:对照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6.52%,干预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8%,干预组显著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封堵术治疗小儿先心病的复苏期间容易发生多种不良事件,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可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机率,提高手术治疗的终效果,具有确切的应用价值。

    作者:牛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根治术结合放疗治疗40例老年食管癌患者的疗效

    目的:探讨根治术结合放疗治疗40例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我科2013年1月-2014年1月之间,40例接受根治术结合术后放疗的老年食管癌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方法。结果:40例老年食管癌患者均手术顺利,安返病房,术后放疗未出现各种并发症。术后3个月的随访后,患者在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提高,未出现吞咽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对于老年食管癌的患者应该加强术中护理及术后患者生命体征的密切观察,及时正确处理患者放疗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可有效地提高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吞咽功能。

    作者:费贤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武夷山市2013年碘缺乏病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为巩固武夷山市消除碘缺乏病目标成果,继续了解和掌握干预措施的防治效果。方法:根据《福建省碘缺乏病防治监测方案》对8-10岁儿童进行甲状腺检查和尿碘与盐碘测定。结果:甲状腺肿大率为3.04%;尿碘中位数为419.7ug/L,尿碘>100ug/L占99.52%;盐碘中位数为27.68mg/kg,盐碘合格率为95.23%。结论:武夷山市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效果明显,巩固了消除碘缺乏病目标成果。食盐加碘为主的干预措施是改善居民碘营养行之有效的途径,必须年年坚持,才能防患于未然。

    作者:隆华贵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大学生体型内隐刻板印象的实验研究

    内隐刻板印象是内隐社会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对人们的生活有重要作用的心理现象。在社会中,体型作为与容貌相关的一种因素一直影响着人们的美学观念。本文使用内隐联想测验(IAT),以37名大学生为被试,从好感度、成就、信任度三方面检验大学生在潜意识中是否存在体型刻板印象。如果存在,又是如何的一种刻板印象。结果发现:①在大学生的潜意识中确实存在着体型刻板印象。人们倾向于“瘦-积极/胖-消极”的联系。②体型刻板印象不受性别因素的影响。

    作者:唐琪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六种中药不同炮制方法和活性成分含量变化分析

    中药炮制主要指的是通过中医药理论的引导,对中药材进行有效加工的一种方法。通过炮制可以有效确保临床针对患者选择中医治疗的安全性。本文主要针对六种中药的炮制方法以及活性成分含量发生的变化进行分析,以促进临床中医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汪建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相对头盆不称剖宫产的临床体会

    目的:分析190例因相对头盆不称行剖宫产手术的原因及相关因素。方法:对190例相对头盆不称行剖宫产手术的病倒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研究。结果:190例相对头盆不称患者,从骨盆测量、胎儿体重、胎方位、产程观察旱、手术时机的选择等方面进行相关分析。结论:应将头盆评分、产程进展、试产及体验结合起来综合分析,做出关于相对头盆不称的正确诊断及处理,提高产科质量。

    作者:曹俊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谈钙的生物学作用

    钙不仅是构成骨骼、牙齿的主要成分,也积极参与整个生命的新陈代谢,如肌肉的收缩、心脏的跳动以及思维活动都离不开钙的参加。除此之外,钙在腺体分泌、血液凝固、细胞新陈代谢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1]。有人说人的一生都需要补钙,这话是有道理的,适量补钙不但有利于健康,有文献报道:高钙饮食还能避免肾结石增大。除此之外,钙、钠、钾、镁、氯还起维持细胞内外液渗透压的平衡,调节体液的 PH 值,维持有力地运动形式,维持神经肌肉、细胞膜的生物兴奋性、传递信息,并使血液凝固和酶活化作用[2]。

    作者:苏厚谊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谈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差的原因及干预措施

    服药依从性,即遵医行为,是指病人求医后其行为与临床医嘱的符合程度,为遵循医嘱的行为活动(1)。高血压作为一种需要终身服药控制的慢性病,降压药可以有效的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防止脑卒中、冠心病、心脏衰竭和肾脏衰竭的发生和发展,因此,指导患者严格按照医嘱坚持服药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杨琳;何玉琴;唐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妊娠期孕妇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的临床变化及其意义

    目的:观察妊娠期孕妇凝血功能相关指标,探讨妊娠期孕妇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的临床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正常妊娠期孕妇400例,分妊娠中期组(A组)200例和妊娠晚期组(B组)200例;对照组为我院同期体检的健康非孕妇女(C组)100例。采用STA-R Evolution全自动血凝仪,分别检测三组的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i)的水平变化。结果:妊娠中期组和妊娠晚期组的APTT、PT和TT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χ2=1.06、0.53、0.66和1.55、1.24、1.32,P>0.05);妊娠中期组和妊娠晚期组的Fbg、D-Di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统计学差异性(χ2=37.75、20.10和8.48、8.55,P>0.05)。结论:妊娠期孕妇处于高凝状态,需要监测APTT、PT、TT、Fib和D-Di等凝血功能指标,孕中晚期联合Fbg、D-Di检测能够更精确的反映孕妇的凝血状态。

    作者:薛盈盈;缪函秀;许莹珂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柳州市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

    妇幼保健信息管理系统指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的要求,以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等现代化手段,对妇幼保健机构及相关医疗保健机构开展的妇幼保健服务工作各主要阶段所产生的业务、管理等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存储、分析、传输及交换,从而为卫生行政部门、妇幼保健机构及社会公众提供全面的、自动化的管理及各种服务的信息系统。妇幼保健信息系统是妇幼保健机构对其服务对象进行长期、连续的追踪管理和开展优质服务的基础,是妇幼保健机构现代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与支撑环境。

    作者:周恒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2000例白带常规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女性的阴道感染情况。方法:对2000例阴道分泌物标本通过生理盐水湿片法与美兰染色法镜检霉菌,滴虫,线索细胞。结果:对2000例患者做阴道分析物结果分析,检查出患者阳性标本共1050例,总阳性率为52.5%,在这1050例病患中有酵母样霉菌性阴道炎500例、检出率为47.61%;滴虫性阴道炎350例,检出率为33.3.%,线索细胞感染200例检出率为19.04%,950例未见异常,占总人数的47.5%。结论:白带常规检查能够准确、快速的判断出其致病因子,妇女生殖道白带检测出的炎症以霉菌和细菌性阴道炎为主,其中酵母样霉菌性阴道炎的发病率较高,需要女性定期到医院进行白带常规检查,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作者:田萍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析目前分级诊疗体系的现状

    早在2006年,卫生部就提出要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双向转诊制度”,鼓励社区医院实行“首诊制”,实现“小病不出社区,大病及时转诊”。2013年,全国居民约59%的健康问题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得到解决,虽然和过去相比有了不小进步,但离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居民80%以上的健康问题可以在基层得到解决”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在部署医改工作及任务时提出“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健全分级诊疗体系,加强全科医生培养,推进医师多点执业,让群众能够就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值得一提的是,“健全分级诊疗体系”是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

    作者:孙士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受血者输血前四项血液传染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受血者在输血前进行四项血液传染指标检测的意义,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以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输血的1134例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输血前均对于患者血清中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肝肝炎病毒抗体(HCV-Ab)、艾滋病抗体(HIV-Ab)以及梅毒螺旋体抗体(TP-Ab)情况进行检测,总结并分析检测结果。结果:1134例患者中,HbsAg阳性样本121例(10.67%,121/1134)、HCV-Ab阳性样本14例(1.35%,14/1134)、TP-Ab阳性样本17例(1.49%,17/1134)、未检测出现HIV-Ab阳性样本,样本总检出率为(13.41%,152/1134)。结论:受血者在输血前对患者进行四项血液传染指标检测,能够了解患者的身体情况,为血源性感染的疾病的判定提供客观依据,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张应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葆至能对急性冠脉综合性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

    本文通过6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调脂、抗凝、扩冠等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舒降之降脂,实验组采用葆至能调脂,治疗5周后,实验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随访1年,实验组心血管意外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证实葆至能能够有效治疗和改善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减少心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

    作者:吐尔逊阿依·艾里;李青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从《伤寒论》谈治未病的思想

    探讨《伤寒论》治未病的学术理论思想。分析归纳《伤寒论》在辨证论治过程中有关治未病的内容。《伤寒论》治未病体现在“未病先防,有病早治,新瘥防复”,其“有病早治”,主要突出在发病之初,做到防微杜渐,将病防发、既病防变、病盛防危及施治防误等方面是“治未病”之核心。“新瘥防复”重在调养脾胃。《伤寒论》治未病”的思想对后世预防医学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今天我们研究《伤寒论》治未病的学术理论、思想等对于应用中医药防治疾病的研究发展有着现实指导意义。

    作者:张玉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内科老年高血压患者抗高血压药物用药的合理性调查

    目的:调查分析内科老年高血压患者抗高血压药物用药的合理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内科2013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29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抗高血压药物用药情况。结果:使用频率排在前三位的抗高血压药物分别为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抗高血压药物用药的不合理性主要体现在用药方法不当、药物选择不当、药物联用不当三个方面。结论:内科老年高血压患者抗高血压药物用药的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制定用药方案,选择适合患者的药物合理给药,进行个体化用药阶段性治疗,以达到佳治疗效果。

    作者:刘光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羊水栓塞抢救的护理体会与经验总结

    羊水栓塞是指分娩过程中羊水进入母体血液循环过程中引起肺栓塞导致出血、休克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一系列病理改变,是严重的分娩并发症,产妇死亡率高达70%~80%。羊水栓塞根据病情缓急可分为两种类型:爆发型、缓慢型[1]。我院于2013年11月发生一例迟发性羊水栓塞病例,现将抢救分析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婷;热西旦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探讨乳腺癌、宫颈癌筛查情况价值分析

    目的:探究分析蒙自市乡镇区域妇女宫颈癌、乳腺癌的筛查情况的影响因素,探索该区域如何让妇女积极参与到筛查工作中,提高筛查率。方法:从该区域2013年5月至2013年8月筛查的妇女中随机性抽取800名进行研究和分析,探究器乳腺癌、宫颈癌的筛查状况。结果:在抽取的800例妇女中可以分为贫苦妇女和边缘户妇女两种类型,其中贫困妇女的筛查率为25.02%,边缘户妇女筛查率为36.95%。不同地理位置、不同程度的宣传力度、筛查条件和妇女自我保健意识等因素会影响到筛查率。结论:要想提高妇女的健康水平,就需要加强妇女自我保健意识,加大对乳腺癌、宫颈癌的宣传力度,提高该区域的医疗水平,实现区域医疗资源多方面的整合,建立妇女宫颈癌、乳腺癌的防治模式和协作机制。

    作者:王水琼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间治疗的6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对两组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SBP、DBP、SCr、BUN、UAER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案有助于糖尿病肾病病人早日恢复健康。

    作者:管舒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新疆兵团83团原发性高血压病的调查分析

    高血压病是危害广大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患病率在世界各国均较高。近年来患病率有所上升,并且它是脑血管意外及心肌梗塞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病残率及病死率均很高,特别在脑卒中已成为我国心、脑血管病中死因的首位。因此,积极防治高血压对保护任命的生命将抗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新疆兵团83团30岁以上职工进行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陈庆红;李国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