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静脉腔内激光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研究

郑新闻

关键词:下肢静脉曲张, 静脉腔内激光, 微创
摘要:目的:通过比较分析静脉腔内激光术与传统治疗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总结治疗经验。方法:将2010年8月至2013年1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211例,随机分为静脉腔内激光术治疗组和传统点式抽剥术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后疼痛、术后并发症。结果:静脉腔内激光术治疗组手术时间短、住院天数少、术后疼痛轻、无淋巴漏、内踝部麻木不适感少,静脉腔内激光术治疗组优于传统手术组。结论:静脉腔内激光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微创手术切口小、出血少、无需拆线、美观,无疤痕;术后并发症,痛苦少而且恢复快。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AECOPD患者痰真菌生长的临床意义探讨

    目的:研究痰真菌生长的临床特点、意义及相关影响因素,探讨预防及治疗AECOPD并发肺部真菌感染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痰真菌培养结果阳性AE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x2检验及方差分析等统计学方法,探讨AECOPD患者并发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可能的危险因素。结果:49例病人中43例好转(87.8%),6例因感染较重,加之严重的营养不良导致感染不能控制而死亡。结论:抗真菌治疗同时加强营养支持,减少诱发因素,可有效的治疗真菌感染。

    作者:冯宪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早期足月新生儿护理体会

    探讨早期足月新生儿护理要点,为早期新生儿提供身心全面的整体护理。方法:对160例早期足月新生儿进行护理,加强对母婴育儿指导。结果:160例早期新生儿住院期间生长发育良好,无患病。

    作者:刘志霞;丁彩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个体化抗病毒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

    目的:分析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个体化抗病毒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8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19例,分别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普通重组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并对2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接受治疗2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4.74%(18/19)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4.21%(16/19),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及住院时间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个体化抗病毒对慢性丙型肝炎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王德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高校校医院的现状与对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发展,作为承担着学校公共卫生服务、预防保健、基本医疗服务和健康教育等职能,保证师生员工防病治病,以保障教学科研,稳定教学秩序的高校校医院,需要建立与高等教育及杜会医疗改革同步发展的高校医疗体系。2009年4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正式启动,2009年11月驻长沙高校大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医保正式启动,我省高校校医院改革也逐渐发展深入。但目前高校校医院规模、设施设备配置、医务人员业务水平、医疗费用的管理和使用与学校人员结构变化的矛盾没有明显改善。本文着重分析了高效校医院改革近5年后的现状与需求的矛盾,并提出了校医院发展改革的对策,即从取得学校领导班子重视和支持、加强医疗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校医院整体发展思路等全方位思考,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和完善。

    作者:胡文铭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黄连素对2型糖尿病大鼠主动脉硬化的影响

    目的:通过观察黄连素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脂和主动脉硬化的影响,评价其对2型糖尿病脂代谢紊乱的治疗作用。方法:7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大鼠给予高糖高脂饮食喂养8周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造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1周后,将成模大鼠随机分成黄连素高、低剂量组、优降糖组、模型组。给药组灌胃给药4周,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同时灌服等容量生理盐水。4周后处死,心脏取血查TC、TG,取主动脉弓部进行病理解剖。结果:经黄连素治疗后,大鼠血脂明显降低,主动脉病变有所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黄连素可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的脂代谢紊乱。

    作者:戴建峰;陈美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妇产科急腹症的超声诊断与鉴别

    目的:探析妇产科急腹症的超生临床诊断及鉴别价值,以提升诊断的正确率,为病患及时确诊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2008年4月到2012年8月收治的160例妇产科急腹症病患,回顾性分析使用超声对其进行诊断的应用效果和手术病理诊断结果。结果:妇产科急腹症超声诊断符合数138例,误诊或漏诊数22例,准确率高达86.2%。其中异位妊娠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5.1%;黄体囊肿破准确率为75.0%;卵巢囊肿扭转准确率为57.1%;流产、阴道畸形和子宫内膜异位症超声诊断的准确率为100%。结论:超声检查能够及时发现妇产科急腹症的病因,结合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可以为妇产科急腹症的诊断提供具有价值意义的参考依据。

    作者:丛爱芳;于莉君;辛海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不同方式治疗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41例

    目的:根据不同年龄阶段采取不同方式治疗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方法:2009年7月至2013年7月共收治该病例41例、53髋,其中男6例,女35例,左侧18例,右侧11例,双侧12例,1岁-3岁29例,36个髋关节,4岁-6岁12例,17个髋关节。术前均双下肢皮肤牵引2周,1-3岁患儿予手法复位三期石膏外固定,3-6岁患儿予切开复位、骨盆截骨、股骨上段旋转截骨手术。结果:所有病例均随访1-3年。36例患儿步态明显改善,3例双侧脱位及2例单侧脱位手术患儿轻度跛行所有患儿髋关节屈伸活动良好。复查X片所有患儿髋臼指数均变小,股骨头骨骺发育。结论: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取得满意疗效的重要措施之一;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是患儿康复的基础。

    作者:谭扬帆;赵峻;唐欣;陈力奇;刘唐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无惩罚原则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纠正本科护理工作中的缺陷,提高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率,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安全性。方法:制定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电子表格,采用回顾性分析,对我科一年来上报的不良事件与上一年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实行无惩罚原则后,护理不良事件主动呈报率显著上升,对护理各方面的投诉减少,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及安全意识提高,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李志英;周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结核分枝杆菌的实验室检测现状及现代结核病诊断的新特点

    自1882年德国细菌学家郭霍(Koch)发现结核分枝杆菌(MTB)以来,为促进结核杆菌生长,缩短培养时间,达到提前分离、鉴定的目的,人们对结核杆菌的营养、生理代谢及人工培养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使得结核杆菌的检测技术从初的涂片镜检、分离培养发展到现在的分子生物学及噬菌体裂解技术水平。由于分枝杆菌自身结构及遗传性的原因,决定了其营养要求高,生长缓慢的特性,致使常规细菌学检查方法存在着灵敏度低、操作复杂,需时间较长和影响因素较多,不易标准化等缺陷,使细菌学诊断发展缓慢,不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对结核分枝杆菌的快速诊断是应势而需!多种方法的联合应用使结核病诊断呈现出新的特点。

    作者:胡云玲;敬秀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论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分析

    目的:对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8例,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采用卡托普利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硝苯地平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82.35%,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88%,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82%,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应用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较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马艳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原发性甲状腺机能减退症致腹水1例报告

    原发性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多见于中老年女性,由于起病隐匿,进展缓慢,早期缺乏特异性,少部分病例可合并浆膜腔积液,同时甲减可以存在心、肾功能不同程度降低,易与其他常见病相混淆,出现误诊误治,不仅造成患者身体损害,亦使患者承受较重的经济负担。因此,提高对由甲减所导致的多种临床表现的认识非常必要。我科诊治1例甲减合并腹水及Ca125升高患者,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马湘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子宫肌瘤治疗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子宫肌瘤(hysteromyoma)又称子宫平滑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多发于30~50岁妇女,据统计年龄在35岁以上的妇女发病率为20%~25%,50岁以上未闭经妇女发病率高达40%以上。【1】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贫血、乏力等症状,大的子宫肌瘤可表现为腹痛、膀胱直肠压迫等,如发生蒂扭转或其他情况时可引起疼痛。目前临床上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有子宫切除术、肌瘤摘除术及药物治疗等。子宫肌瘤介入治疗是治疗子宫肌瘤的新方法,在保留子宫、不影响卵巢功能、保存生育能力,的同时使月经量减少、肌瘤缩小,是近年来研究多和推广快的一种新疗法。子宫肌瘤介入治疗即经皮股动脉穿刺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是治疗子宫肌瘤的一种方法,较手术切除子宫或肌瘤剜除术具有创伤小、患者痛苦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特点。我科2013年6月~2014年2月采用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14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灵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研究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2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60例,观察组6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风险意识管理护理方法,对比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资料。结果:对照组中有8例出现医患纠纷情况,有16例患者发生风险事件,患者的满意度为60%。观察组中有3例出现医患纠纷情况,有5例患者发生风险事件,患者的满意度为高达86.7%。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观察组的风险意识的应用效果远远优于对照组的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应用效果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增强风险意识,使用风险管理方法进行护理,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风险事件和医患纠纷,提高了治疗效果,因此值得在手术室护理中增强风险意识。

    作者:罗琼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盐酸阿米替林片治疗抑郁症的效果分析

    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增加,容易使人精神出现异常,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抑郁症抑郁症是较为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抑郁症给患者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市面上也出现许多关于治疗抑郁症的药物,本文就简要阐述盐酸阿米替林片对治疗抑郁症的效果分析。

    作者:彭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异位妊娠手术患者的护理及健康教育

    目的:总结异位妊娠的护理及健康教育。方法:对48例异位妊娠患者的护理及健康教育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经过医护人员及时抢救及精心护理,48例异位妊娠患者均治愈出院。

    作者:王兆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受血者输血前四项血液传染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受血者在输血前进行四项血液传染指标检测的意义,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以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输血的1134例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输血前均对于患者血清中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肝肝炎病毒抗体(HCV-Ab)、艾滋病抗体(HIV-Ab)以及梅毒螺旋体抗体(TP-Ab)情况进行检测,总结并分析检测结果。结果:1134例患者中,HbsAg阳性样本121例(10.67%,121/1134)、HCV-Ab阳性样本14例(1.35%,14/1134)、TP-Ab阳性样本17例(1.49%,17/1134)、未检测出现HIV-Ab阳性样本,样本总检出率为(13.41%,152/1134)。结论:受血者在输血前对患者进行四项血液传染指标检测,能够了解患者的身体情况,为血源性感染的疾病的判定提供客观依据,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张应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儿童预防接种采用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预防接种采用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到2013年1月于我中心接受预防接种儿童共100例,将儿童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儿童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给予患者科学性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照组儿童给予常规护理,观察和分析两组接种儿童护理干预效果,比较两组儿童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50例儿童在接受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护理之后,接种儿童均为出现并发症现象,家属满意度为98.0%;对照组儿童并发症6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2.0%,家属满意度为86.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护理干预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儿童预防接种中给予儿童全面、系统性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儿童接种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家属的满意度,获得非常理想的护理效果,护理干预值得在儿童预防接种中大力推广。

    作者:汤宗莲;唐英;刘义;李绪皋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鲜姜汁在风寒湿痹涂擦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鲜姜汁在风寒湿痹涂擦治疗中祛寒散湿通中的作用。方法:对168例住院患者的风寒湿痹患者进行详细的入院评估,解释操作方法和意义后取得合作,分组对照观察,并进行整体疗效观察。结果:疗效明显154例,好转13例,控制率95.2%。结论:鲜姜汁涂擦治疗风寒湿痹可提高疗效。

    作者:程萃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中西药结合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药结合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9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6例,两组都给予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胺碘酮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86.9%,对照组的有效率为69.6%,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LVDs与LVDd值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能有效改善预后与超声心功能指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一凡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体会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流行性腮腺炎患者65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以西医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医治疗方法,对照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达100%,对照组有效率达93.8%,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疗效明确,可以临床推广。

    作者:南鸣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