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术疗效观察

蔡志刚;陶文华

关键词:翼状胬肉,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复发
摘要:目的:观察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手术显微镜下实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98例(103眼),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术后植片存活和翼状胬肉复发情况。结果:术后植片全部在位存活,治愈96例(101眼),治愈率98.05%,2例(2眼)复发,复发率1.94%。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取材容易,简单易行,可明显降低翼状胬肉术后的复发率,是一种治疗翼状胬肉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病人上腹部手术全麻与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的研究

    目的:探讨研究老年病人上腹部手术全麻与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择期进行上腹部手术的60例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和对照组(单独给予全麻处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分别在麻醉前到拔管时整个过程中各时点的心率(HR)、血压(MBP)的变化情况以及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完全清醒时间以及拔管时间。结果:从整体而言,两组患者在麻醉前(T0)的HR、MBP并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在气管插管(T1)、手术中(T2)以及气管拔管时(T3)各时点的 HR、MBP波动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完全清醒时间以及拔管时间等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于老年上腹部手术患者应用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全麻,整个手术过程的生命体征较平稳,术后意识恢复时间较短,是一种较好的麻醉方式选择。

    作者:周陈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门诊和住院中药饮片处方问题分析

    中药处方既是医师给中药调剂人员的书面通知,又是中药调剂工作的依据,具有技术、经济和法律上的意义。中药处方的质量,直接影响药剂工作者进行处方调配、发药和指导患者用药的质量,直接影响对患者疾病的冶疗效果,困此提高处方质量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为了解我院近期中药饮片处方的开具情况和饮片的使用情况,现对我院2013年1-6月门诊和住院中药饮片处方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登记,如配伍禁忌、脚注问题、毒性药超量、诊断与用药不符、剂量错误、不规范修改、用法问题、药味重复、药名开错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以其规范和提高我院的门诊中药处方的质量,促进更规范用药。

    作者:黄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黄连素对2型糖尿病大鼠主动脉硬化的影响

    目的:通过观察黄连素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脂和主动脉硬化的影响,评价其对2型糖尿病脂代谢紊乱的治疗作用。方法:7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大鼠给予高糖高脂饮食喂养8周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造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1周后,将成模大鼠随机分成黄连素高、低剂量组、优降糖组、模型组。给药组灌胃给药4周,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同时灌服等容量生理盐水。4周后处死,心脏取血查TC、TG,取主动脉弓部进行病理解剖。结果:经黄连素治疗后,大鼠血脂明显降低,主动脉病变有所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黄连素可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的脂代谢紊乱。

    作者:戴建峰;陈美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做好离休干部医疗保健工作的探讨

    目的:调查离休干部保健基本情况,了解保健现状,为了更进一步做好医疗保健工作奠定基础,提高离休干部健康水平,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方法:在进行研究时,选择的是问卷调查以及实地调查方式。从980例离休干部的门诊情况、生活质量、住院情况以及患病类型进行调查。结果:随着离休干部年龄逐渐增长,患病人群逐渐增加,出现的医疗次数以及医疗消耗更加增加,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结论:基于当前的“两高期”离休干部保健需求,做好保健工作,不断完善门诊改革,随着医院住院条件得到改善,患者获得良好的优质服务。

    作者:明德俊;王晓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和研究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自身对比法,对我院的58名护士按照不同阶段实行不同的管理方式,2011年7月~2012年6月实行传统管理办法,定为对照组。2012年7月~2013年6月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护理管理,定为实验组。对两组护理人员工作效果的满意度做比较,将两组的结果做比较。结果:实验组的工作效率和患者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人为本的理念应用在护理管理工作中,可以提高护理的工作效果和工作质量,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人员的满意度。

    作者:杨文红;吴英风;李春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胎膜早破与细胞凋亡调控基因Bcl-2、Bax和细胞色素-C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细胞凋亡增加是否为胎膜早破的一个发病机理和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择经阴道分娩的足月初产妇60例的胎膜,其中胎膜早破30例作为研究组,余30例为对照组。结果: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胎膜组织中细胞凋亡调控因子(Bax、Bcl-2)及细胞色素C(Cyt-C)的表达情况的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p<0.005),但抑凋亡蛋白的Bcl-2阳性表达率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05)。结论:胎膜早破的发生与促凋亡蛋白Bax、Cyt-c表达的增强相关,基因调控下胎膜细胞凋亡增加可能是胎膜早破的一个重要发病机制。

    作者:马秀英;孙卫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关于医院不同患者术后康复工作的综合论述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要求医院从单纯医疗型向预防医疗、康复综合服务型转变。目前不少医院为适应医院分级管理的要求均成立了康复科,一般在理疗科、中医科的基础上建立的。本文就此类康复科开展康复工作提出几点看法与建议。

    作者:付从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高校校医院的现状与对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发展,作为承担着学校公共卫生服务、预防保健、基本医疗服务和健康教育等职能,保证师生员工防病治病,以保障教学科研,稳定教学秩序的高校校医院,需要建立与高等教育及杜会医疗改革同步发展的高校医疗体系。2009年4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正式启动,2009年11月驻长沙高校大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医保正式启动,我省高校校医院改革也逐渐发展深入。但目前高校校医院规模、设施设备配置、医务人员业务水平、医疗费用的管理和使用与学校人员结构变化的矛盾没有明显改善。本文着重分析了高效校医院改革近5年后的现状与需求的矛盾,并提出了校医院发展改革的对策,即从取得学校领导班子重视和支持、加强医疗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校医院整体发展思路等全方位思考,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和完善。

    作者:胡文铭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四肢骨折并发关节僵硬患者的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功能训练对关节僵硬的影响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对8例关节僵硬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关节僵硬与功能训练、护士及患者等因素有关。结论:改善功能训练等相关因素对预防关节僵硬的发生至关重要。

    作者:苏金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谈藏医诊疗中口服藏药的几点注意事项

    藏医药学迄今有近3000多年历史,其医学风格独特,强调整体观念与平衡协调,具有完整理论体系和丰富临床实践经验的传统医药;他不仅是藏文化的精华之一,也是中国及世界传统医学宝库中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千百年来,它广泛吸收印度医药学、尼泊尔、斯里兰卡、汉族等民族医药学的精华,对某些疾病有独特见解和疗效;为藏民族的繁衍昌盛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当今21世纪又是一个藏医药发展的黄金时期,我们同样可以借鉴现代医学科技的经验技术和发展平台:既保持藏医药特色,又结合现代医学科技及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思路,继续发扬藏医药特色,把藏医药文明推向世界的同时也给患者带来健康的福音。

    作者:李学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藏医霍尔曼灸法的护理

    探讨藏医霍尔曼灸法的操作方法,饮食护理,及在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要点,通过术前诊察,术中用药护理及术后的护理,提高藏医霍尔曼灸法的治疗效果。

    作者:宗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多发性硬化患者的临床护理与神经康复治疗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主要以T淋巴细胞介导的多灶性中枢神经系统白质脱髓鞘和轴突损害为特点的遗传易感个体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发生的自身免疫病。症状和体征的空间多发性与病程的时间多发性是MS的主要临床特点,病程呈现缓解与复发交替。发病年龄以20-40岁多见,女性多见,是少数几种难于治愈的疾病之一。许多患者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多数MS患者5-10年内病情进展为瘫痪或死亡。坐轮椅生活的患者,10年病死率高达70%[1]。MS治疗旨在防止急性期病情进展恶化和缓解期的复发,晚期采取对症及支持治疗疗法,有效得当的护理措施和神经康复治疗可减轻患者因神经功能障碍带来的痛苦,提高疗效和减少复发,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陈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脑血管患者支架植入术术后观察及护理要点

    目的:分析脑血管患者支架植入术的术后表现,探讨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出现原因,并提出相关的护理要点。方法:本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间共对33例患者进行了脑血管支架植入术,以这批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其各种并发症的出现概率、临床表现、出现原因,指出护理及预防要点。结果:本组患者共出现7例3类并发症,均经及时的发现与处理后,完全恢复,对患者进行持续随访(5~10)月,未见其他并发症,患者预后效果良好。结论:通过积极有效的预防性护理,能使脑血管支架植入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出现率降至低,而一旦出现并发症,只要护理人员能够具备一定的处理知识,也能够有效处理,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何梅霞;杨媛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气管切开术后护理

    气管切开术是抢救危重病人的急救手术,通过气管切开建立有创人工气道,改善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困难。我科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共收治了33例气管切开患者,临床护理中加强了气道的管理,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樊荣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TBL结合传统教学法在医学化学教学中的实践

    探讨TBL教学法(team based learning,TBL)结合传统教学法在医学化学教学中的实践及其意义。团队导向的学习(Team -based Learning)教学法是2002年美国教育学家在以问题为基础(PBL)教学模式基础上改革创新并逐渐兴起的一种有助于促进学习者团队协作精神的新型教学方法。它将5~7名学生按一定方式分成小组,单个学生通过自学后首先对基本知识及理论进行个人测试,然后各组通过讨论,分别得出结论并选派代表陈述理由,之后各小组进行辩论,后教师总结评价。通过构建学习团队,设计问题以及应用合理的评分系统,明显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团队合作精神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现代医疗行业的需要。

    作者:罗旭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应用疾病管理理论提升医疗保健工作水平

    目的:研究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高发的趋势下,如何应用先进的理论指导实践,用行之有效的方法为保健对象提供科学规范、持续优质的健康保健服务,同时降低医疗成本。方法:将健康管理的主要策略之一疾病管理的理论和策略应用在医疗保健工作中,从确定管理对象、制定管理计划,划分管理强度等方法着手,提升医疗保健工作水平。结果:应用疾病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指导医疗保健工作,可以达到实现降低医疗成本,获得佳服务的“双赢”效应。结论:在医疗保健服务中,必须用系统、全局的眼光开展疾病预防治疗,将健康维护的上游前移,才能在医疗保健上有更大的作为和突破。

    作者:李雪莉;李红英;李永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深静脉置管的护理

    目的:探讨深静脉置管的术前护理。方法:收治血液透析患者患者368例,38例行深静脉置管术,对其进行专科护理,总结其护理经验。结果:配合治疗,对患者进行专科护理,38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术后住院平均7-10天,术后无并发症,1例术后出血。结论:对于深静脉置管术的患者进行专科的术后护理,可有效的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术后恢复。

    作者:石甜;王元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姑息病人的善终护理服务

    善终服务在国外发展迅速,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病人及家属对医院服务日趋需求,在国内各省市三级甲等医院也相继开展姑息病人善终服务,使临终病人安详离开人世,我院姑息治疗科自2012年9月成立已为459例晚期癌症患者提供善终服务,深受病人及家属的好评,病人家属满意,现将我科善终护理服务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扎依拉·哈米提;齐媛媛;付路易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残胃癌与早期近端胃癌治疗及预后多因素的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残胃癌与早期近端胃癌治疗及预后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10年间共23例残胃癌患者与100名早期近端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对流行病学数据、治疗方式及组织病理结果等的分析。结果:接受手术治疗的残胃癌患者和早期近端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43.1%与38.6%,结果无显著差异,多变量分析显示,胃肠结合部的空肠浸润与残胃癌的愈合关系密切。结论:残胃癌与早期近端胃癌愈合无显著差异。

    作者:李利;陈全侠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病疗效观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高血压患者逐年增多,治疗高血压的降压药物也是种类繁多,品种不一。医务人员如何在医疗活动中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经济的降压药物,关系到广大患者的切身利益。在我院2010年2月至2013年10月就诊的112例高血压患者,应用厄贝沙坦加用美托洛尔联合治疗,收到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任正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