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俊瑞;王凌峰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临床诊断、肌瘤的病理特点以及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的可能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128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产妇的临床资料,选择同时期分娩的98例单纯剖宫产无合并肌瘤产妇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结果: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孕期及分娩期的并发症增加,128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中有116例行剖宫产术,在行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者有98均成功,与对照组相比,两组产妇在术中的出血量与术后住院时间无明显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适宜的条件下,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不会增加手术风险,并能避免再次手术给患者带来痛苦。可见,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一种积极可行的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
作者:杨忠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胃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给予糖尿病基础治疗后,并给予多潘立酮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个月后入院随访,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92%;观察组平均恢复胃蠕动或胃排空时间为(4.8±0.8)周,明显短于对照组的(6.2±0.5)周,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治疗DGP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龙荣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探讨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在病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应用于病房护理工作中,对病房护理质量进行评价,将结果与既往记载的病房护理质量调查结果进行比较,总结护理质量控制体系的应用效果。结果:相比于传统护理质量,将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引入病房护理工作中,病房基础护理、特级护理、病区管理质量、护理安全质量状况均有明显提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质量控制模式实施前病房护理平均满意度为82.0%,护理质控模式实施后护理满意度达96.0%,护理质控模式实施前后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应用于病房护理中可以切实提升病房护理质量,对于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升效果十分显著,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刘玲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几年来我们通过对(UAP)患者在应用西药的基础上加用川芎嗪进行临床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继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了流动肺结核病人结核病防治机构的利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280例流动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问卷调查,分析和探讨结核病防治机构的利用情况。结果:本组肺结核患者初次就诊时,15.7%的患者会选择结防机构,但是有76.8%的患者均在结防机构确诊。经调查比较,初次就诊时选择结防机构与选择非结防机构的家庭人口数、家庭总收入、家庭经济状况在当地水平、在现居住地有无亲人、从现居住地到近的卫生院所需时间、从现居住地到县结防所所需时间等因素比较,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加大对结核病防治机构的投入与宣传,提高流动肺结核患者的发现率。
作者:王春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应用阿仑膦酸钠联合钙尔奇D对糖尿病伴骨质疏松症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10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糖尿病伴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钙尔奇D进行治疗,实验组给予钙尔奇D+阿仑膦酸钠进行治疗,并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7.06%、79.4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阿仑膦酸钠+钙尔奇D对糖尿病伴骨质疏松症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感,提高骨密度,临床治疗效果更显著。
作者:李馨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呼吸机无创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方法:对120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常规抗炎、解痉平喘,同时给予BiPAP呼吸机通气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疗效,血气分析指标以及相关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结果:①治疗组显效8例,好转4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②治疗组患者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明显改善(P<0.01)。结论:BiPAP呼吸机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显著,护理干预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作者:周锦成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米非司酮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的应用进行探究。方法:资料随机选取我院于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92例,并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6例。对两组患者进行保守性的手术治疗,在手术后给予对照组服用孕三烯酮进行治疗,给予研究组服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在临床疗效的情况对照中,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是97.8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5.21%,且研究组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34.78%,比较均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米非司酮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显著,副作用较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白志荣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儿童预防接种采用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到2013年1月于我中心接受预防接种儿童共100例,将儿童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儿童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给予患者科学性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照组儿童给予常规护理,观察和分析两组接种儿童护理干预效果,比较两组儿童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50例儿童在接受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护理之后,接种儿童均为出现并发症现象,家属满意度为98.0%;对照组儿童并发症6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2.0%,家属满意度为86.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护理干预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儿童预防接种中给予儿童全面、系统性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儿童接种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家属的满意度,获得非常理想的护理效果,护理干预值得在儿童预防接种中大力推广。
作者:汤宗莲;唐英;刘义;李绪皋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总结胆道探查手术的情况。方法:对十余年的胆道手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胆道探查手术特殊情况多,传统的探条探查并发症多。结论:胆道手术风险较大,合理的手术方式、谨慎的思想、轻柔的操作是手术安全的保证。
作者:赵丙生;郭朝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原发性肝癌是指发生在肝细胞和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的癌,死亡率位于消化系统的第三位。1临床资料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共收治32列肝癌患者,男性23列,女性9例,其中20-30岁1例,30-40岁4例,40-50岁19例,50-60岁8例。
作者:阿西卓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临床上无痛性心肌梗死的急诊就诊病人,一般见于老年人,但近几年有年轻化发病趋势。该疾病对病人家庭及社会危害很大,临床上死亡率很高,但研究分析一下常见的发病机制与病因,如果对这些因素加以防范,可以遏制无痛性的心肌梗死的发生,对降低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与死亡率有很大的临床意义。
作者:吴晓燕;王永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执业药师是药品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执业药师对于药品服务市场及医务界的健康稳定是尤为重要的,其个人的职业操守对于执业药师的服务质量起着关键的决定性作用,执业药师应以病人为中心,以人为本,拥有良好的职业操守,高道德标准律己,不断提高专业技艺和汲取新知识的能力,完善自我知识框架,增强创新能力,做大绩效为广大患者服务,造福社会。
作者:杨立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七氟醚快速吸入诱导在手术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86例先天性唇裂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43例。于两组手术时,给予对照组常规静脉诱导,观察组则接受七氟醚快速麻醉诱导,对比两组麻醉后患儿反射消失及气管插管时间,评估气管插管条件,患儿血流动力学指标及临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反射消失与气管插管时间均小于对照组,且两组气管插管前的血流动力学指标MAP与HP均小于麻醉诱导前;观察组患儿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对照组;以上差异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评估两组气管插管条件,优良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七氟醚快速吸入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效果确切、可靠性及安全性强等特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阿尔祖古丽·图尔荪尼亚孜;马秀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评价微创钻颅加尿激酶注入治疗原发性脑室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6例原发性脑室出血的患者,进行微创钻孔脑室外引流,同时脑室注入尿激酶,清除脑室内血肿。结果:单侧脑室引流9例,双侧引流7例;恢复良好4例,生活基本自理4例,需他人照料4例;后期植物生存1例,死亡3例,其中脑室再出血死亡1例,术后合并肺感染、应激性溃疡死亡2例。结论:微创钻颅加尿激酶注入是一种治疗原发性脑室出血简便而有效的方法。
作者:黄春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对高危妊娠孕妇产前门诊的综合护理研究,以进一步探讨高危妊娠孕妇产前门诊的护理需求。方法:选取我中心2012年9月-2013年12月筛查的共168例高危妊娠孕妇,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4例。试验组给予综合产前护理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产前护理措施。筛查后发放一份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了解高危妊娠孕妇产前门诊护理需求和产前门诊的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168例高危妊娠孕妇的产前门诊的护理需求以胎儿状况需求高,经济状况需求低;对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满意度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个体化、综合性护理措施更能满足高危妊娠产前门诊的需求。
作者:俞海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是由卫生部统一部署的以夯实基础护理,发展专科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为基础,以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为目的,通过改善护理服务,改变护理管理,使护理工作达到更满意效果。
作者:段玉琼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重症创伤的急诊救治的方式、措施与救治成功率的关系。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846例重症创伤(ISS≥16)致伤原因、涉及部位、急诊救治措施、急诊通过时间及救治结果与死亡率的关系。结果:根据创伤评分 ISS≥16的重症创伤病人以青壮年男性为主。交通伤为主要致伤原因,多发伤占87.7%,骨关节、脊柱伤发生频度大,严重度为颅脑伤占第1位。院前急救仅占18.5%,受伤至入院平均2 h。急诊门诊通过时问平均4h 20mln。伴创伤失血性休克324例,门诊死亡率9.7%,入院后死亡率6.1%。结论:重症创伤救治成功的关键是缩短院前急救时间及门诊通过时问,尽可能减少搬运、减少辅助检查、实施急救一体化治疗,急诊医生从急救、稳定生命体征、初步明确判断、有效的复苏和救命性手术的全面开展到参与综合ICU的监护治疗管理将会减少重症创伤的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作者:艾斯卡尔·艾沙;艾山江·买买提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病历患者,男,72岁,平日身体健康,每天室外散步两小时左右。近两年确诊高血压,服用降压药物。此次因浑身关节、肌肉疼痛来我门诊部外科就诊。自述浑身关节、肌肉疼痛约两月余,夜晚不能一觉睡到天亮,每晚被疼醒2-3次。起初患者自己怀疑是年龄大了的缘故,曾经建议家人为其把身下垫的褥子加厚过两次,但感觉疼痛丝毫没有缓解。近期愈发严重,上楼梯颇感吃力,并且因此导致心情烦躁,平日他非常乐观、健谈,如今不爱说话,沉默寡言。在家人的劝导下方来我门诊部就诊。
作者:孙忠;王彦峰;顾玲;靳卫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产妇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方法:对62例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产后出血量,分析造成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结果:经阴道分娩者产后平均出血量为(653.8±86.2)ml,剖宫产者产后平均出血量为(942.1±104.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经治疗均停止出血,未出现死亡病例。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为子宫收缩乏力、凝血功能障碍、产道损伤、胎盘因素。结论:通过对产妇的产后观察、心理护理与出院指导,可提高产妇的心理健康水平,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作者:高莹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