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玲;陈立
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病人的护理措施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2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因大面积烧伤入住需治疗患者52例,按计划分为2组,每组26例,分别予以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法(对照组),比较2组护理后SAS、SDS、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患者和家属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30.3±4.1明显低于对照组47.5±5.7,SDS评分37.1±5.3明显低于对照组46.3±6.4,生活质量评分83.7±6.1明显高于对照组64.8±5.8,患者和家属非常满意率80.8%显著高于对照组38.5%。结论:我院综合护理干预对于大面积烧伤病人护理临床效果显著,有效降低不良情绪影响,提高生活质量,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谌佳;冯瑶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及前列腺剜除术治疗重度BPH患者的疗效。方法:本研究通过收集我科2011.1-2013.12重度BPH患者67例,分别予PKEP、PKRP进行治疗,并对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腺体量、远期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指数(QOL)、大尿流率、残留尿量(RUV)等指标进行综合比较,以期对两种手术方法治疗重度BPH的疗效进行评估。结果:PKRP在IPSS、生活质量、残留尿量、大尿流率的改善方面从远期结果观察而言与PKEP并无明显差异,但PKEP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明显低于PKRP,且切除腺体量明显高于PKRP。结论:PKEP具有更高的手术安全性,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李皓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将于2012.3.10—2013.10之间来我院就诊的肱骨外科颈骨折(移位但非粉碎性)患者按就诊时间进行编号,选取前68例,按奇偶数分成两组,A组34例给予保守治疗,B组34例行手术治疗。出院后进行随访,统计比较两种疗法的疗效。结果:A、B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1%和88.2%,后遗症与并发症的几率分别为17.6%和26.5。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外科颈骨折临床行保守疗法治疗效果更满意,愈合率更高愈合更快、关节功能恢复更好,且临床治疗伤害小、费用低。
作者:张崇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截瘫患者在康复护理中应用间歇导尿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2月~2013年6月收治截瘫患者51例,本组患者在完成手术后均采取间歇导尿给予临床应用,通过分析根据患者残余尿量情况,将间歇导尿频率合理调整,与膀胱功能训练全面配合。结果:本组截瘫患者均基本恢复正常的膀胱容量,尿量在膀胱残余量均<100ml。其中15例患者有着充盈的膀胱后能够自行排尿,36例成为反射性膀胱。本组研究对象在康复过程中有3例出现尿路感染症状,采取对症治疗后,均能够痊愈,没有出现肾积水等其他严重合并症状。结论:截瘫患者康复护理工作中应用间歇导尿能够使反射性排尿得到建立,从根本上促进截瘫患者恢复正常的排尿,能够明显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都玉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通过护理干预,促进改善鼻咽癌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的分析方法。结论:通过对患者全程护理和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增强病人预防保健知识,更好的配合放疗,达到治愈目的。讨论:鼻咽癌放疗患者由于放射野定位准确率相对低,疗程长等因素会给患者造成一定的身体及心理上不可避免的伤害,让患者感到畏惧和痛苦,因此,除了采用较先进的适形放疗外,在放疗期间适时的护理干预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乔艳丽;付永梅;郝炎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87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采用常规的方法进行护理,治疗组40例,采用特殊的护理干预方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护理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实施积极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袁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不孕症是世界难题,治疗不孕症以辨证论治为主,发挥中医调经助孕和调畅情志的优势,结合西医检测的特长,诊断检查不孕不育症应做到1、及早诊断,及早治疗;2、治无定方,因人而药;3、辩证辨病,各有所宜。
作者:宮润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总结新生儿肠梗阻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2月—2014年1月收治的新生儿肠梗阻80例,均采用手术进行治疗,给予术前、术后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结果:治愈出院78例,2例患儿死亡,治愈率97.5%,手术切口裂开2例,肺部感染2例,无其他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5.1%,患者家属满意度为96.3%。结论:新生儿肠梗阻应该给予精细的护理,提高患儿的治愈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儿的康复。
作者:潘文颖;张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总结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为临床护理方法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年2月~2013年10月间我院收治高血压脑出血并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患者46例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回顾性分析。结果:护理干预的内容包括术前准备和心理干预、术中配合、术后监测生命体征、引流管护理以及并发症的预防等综合护理模式。结论: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疗效发挥离不开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
作者:程彩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湿性疗法防治压疮和伤口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压疮患者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给予湿性疗法,观察两组压疮愈合时间、换药次数、肉芽组织分级、周围皮肤评分及临床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压疮愈合时间、平均换药次数、肉芽组织分级及周围皮肤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9.6%(191/240),对照组总有效率63.9%(124/19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性疗法能显著促进压疮面愈合及新生肉芽组织生长,从而缩短愈合时间和提高临床疗效,在防治压疮和伤口感染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高杉;张玲;李明;李陈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为了探讨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到2013年4月收取的36例病毒性角膜炎患者,根据诊断依据,采用抗病毒药物及免疫增强剂联合应用。结果:在36例患者中,经过治疗之后,有24例效果好;8例患者效果一般;4例患者治疗无效。对本组患者的病例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只有1例有轻度复发。结论:通过临床实践证明,这两种药物联合使用能够达到提高疗效,缩短治疗时间的目的。
作者:常凤珠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4例确诊为AMI且符合溶栓条件的患者进行溶栓以及规范化治疗,并进行对症处理。结果:84例患者经静脉溶栓治疗再通65例,再通率为76.5%,发生出血8例,其中,6h内出血5例,均为轻度出血。发病4周内死亡7例,死亡率为8.3%。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AMI安全有效,价格便宜,不良反应少,可为抢救心肌赢得时间,降低AMI患者的病死率,适宜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周伟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了解Bobath球在俯卧位手支撑训练中的运用是否有利于脑瘫及中枢性协调障碍等运动功能障碍的患儿的治疗,并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在同一个中枢性协调障碍、脑瘫等患儿的俯卧位手支撑训练中分别采用Bobath球、软垫、三角垫等器材,观察患儿在使用每种器材时俯卧位手支撑训练的时间和质量。结果:相比之下大多数患儿在Bobath球上进行的俯卧位手支撑训练的时间较长,质量较高,而且多数患儿喜欢在Bobath球上进行俯卧位手支撑训练。结论:在中枢性协调障碍、脑瘫等运动功能障碍患儿的俯卧位手支撑训练中运用Bobath球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白艳;周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可视化根管技术在牙体牙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0年5月至2014年3月间收治的46例牙体牙髓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23例病例,对照组未使用可视化技术,利用替硝唑合剂治疗,观察组采用可视化根管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治疗成功者22例,1例患者失败,成功率为95.7%;对照组中治疗成功者17例,6例失败,成功率为73.9%,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视化根管技术对于牙体牙髓疾病治疗具有显著疗效,可改善患者病情,提高临床疗效,对于患者疾病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经诺和锐30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共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80例患者的胰岛素用量逐渐减少,血糖控制良好而在治疗后3~6周后停用胰岛素;治疗3个月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诺和锐30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好,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于漫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医疗器械清洗过程质量影响因素。方法:对医疗器械的清洗过程进行观察、分析影响清洗质量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结果:医疗器械的清洗质量得到了保障。结论:通过分析器械清洗质量存在的原因,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从而保证了器械的清洗质量,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供应。
作者:赖小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室性心动过速电转复治疗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研究条件的40例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给予电转复心律,结合患者病历资料,采取相应综合措施。结果:40例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给予电转复后36例成功。结论:电复律是治疗室性心动过速有效、安全的急救措施。
作者:付丽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针(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3月共收治并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患者34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19例,年龄在47—95岁之间,平均77.2岁。34例中有26例合并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内科疾病,8例合并有一种内科疾病,骨折按AO分类标准:分31—A1型13例,31—A2型15例,31—A3型16例,均采用闭合复位,小切口切开,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针(PFNA)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34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12个月,平均6.3个月。骨折均获得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0周。术中失血约50—150毫升,平均80毫升,手术时间为60—90分钟、平均75分钟。术后切口无感染、无深部组织感染、无深静脉血栓形成、无股骨头切割、无髋内翻畸形及PFNA松动及折断。病例采用Harris评分:优:11例,良:17例,中:5例,差:1例,优良率达82.3%。其中,30例伤肢功能基本恢复至术前,4例虽能行走,但是留有肢体疼痛。结论:PFNA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肢体功能恢复良好,是治疗该类疾病较为理想的选择。
作者:张庆凯;杨光;马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气管切开术是抢救危重病人的急救手术,通过气管切开建立有创人工气道,改善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困难。我科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共收治了33例气管切开患者,临床护理中加强了气道的管理,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樊荣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长期静脉输液患者提高穿刺成功率的方法,实行人性化护理。方法:分别从老年组、小儿组、肥胖组、化疗组阐述提高穿刺成功率的方法。结果: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减轻患者痛苦。结论:根据不同患者血管特点选择适当的穿刺方法和穿刺部位,结合正确的固定方法,加强对静脉输液血管保护,提高静脉输液质量。
作者:李章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