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右美托咪定、咪达唑仑清醒镇静在拔牙术中的临床观察

王久国;贾丽永;刘晓艾;王霞

关键词:右美托咪定, 咪达唑仑, 清醒镇静, 高血压
摘要: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在牙槽外科拔牙时清醒镇静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心电监护拔牙门诊在清醒镇静下拔牙的确诊高血压患者128例,随机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组,咪达唑仑组,每组64例。分别记录镇静起效时间及镇静前(T1),镇静状态评分达到Ⅱ~Ⅲ级(T2),拔牙时(T3),拔牙后(T4)时点的镇静评分、血压、脉氧、呼吸频率;心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血压、镇静起效时间咪唑安定组明显低于右美托咪定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镇静状态评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在齿槽外科拔牙术中清醒镇静的临床效果均令人满意,咪达唑仑有明显的降低血压的作用,而且镇静起效时间明显迅速。右美托咪定对呼吸的影响更小。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儿童早期保健的社区健康服务措施及影响分析

    目的:了解儿童早期保健的社区健康服务措施及影响。方法:对本社区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登记的婴幼儿进行抽样,选取120例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对比观察,对照组予以常规保健,实验组在常规保健的基础上施以社区健康服务干预,比较两组儿童智力与体质等方面的发展差异。结果:实验组婴幼儿智力发育指数(MDI)与运动发育指数(PDI)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头围、身高、体重等体格发育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要加强儿童早期保健社区健康服务干预,有助于保证新生儿智力与体质发展,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卢建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68例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应用中西医结合方式对冠心病心绞痛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10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结合中药进行治疗,并对2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12%、73.5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单纯西药治疗相比,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更显著。

    作者:田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68例伤寒患者外周血中检出Downey细胞12例分析

    史纳地处青海省民和县东部工矿区,是湟水河与大通河交汇处,由于附近无优质地下水源,故生活用水系简易处理的大通河水,伤寒病散发较多,较其他地区发病率偏高[1]。2008年生活用水经改造为30公里外的西沟峡水源后,近5年没有新发伤寒病例。因此,我们对1995年2月至2008年7月期间收治的68例伤寒患者,在不同发病病程(发病周数)中检测外周血中存在的Downey细胞(即异型淋巴细胞),并对其分析发现:Downey细胞多出现在病程的第3、4周,血液检查白细胞总数多在4.0-7.5×109/L,中性粒细胞均<50%,淋巴细胞(包括 Downey 细胞)均>40%,嗜酸粒细胞均<0.02×109/L,病程至第五周时外周血白细胞总数逐渐下降,低于4.0×109/L, Downey细胞逐渐消失后白细胞总数又恢复正常。Downey细胞呈一过性出现[2]。

    作者:桑生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老年医疗保健和安全用药的管理探讨

    本文主要针对老年医疗保健以及安全用药进行相关探讨,具体应该做到下列几方面:重点对老年患者实施个体化服务,对其给予必要的人文关怀;针对医疗预防保健进行不断深化研究;提高硬件设施创建力度,为优质服务创造条件;创建保健队伍,有效提高专职水平;重点关注老年患者的安全用药管理。

    作者:刘夕宁;刘艳敏;李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风险管理在高龄髋部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在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发展模式下,老年髋部骨折的发生率逐渐增加,其上升趋势极快,使得老年髋骨部骨折成为威胁老年人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安全的关键。老年患者因身体衰老,身体机能和免疫力逐渐下降,导致身体出现多处病变,患者有多处疾病时,出现髋部骨折后,易出现并发症。为减少患者痛苦,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实施风险管理,已经成为当前髋骨骨折治疗中,一项关键步骤。实施风险管理,在有效控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同时,可对患者护理质量有效提高,也让老年患者可提高自身生活质量,改善生活环境。

    作者:王丽苇;李恩萍;漆少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补肾益气通络汤配合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后遗症56例

    目的:观察补肾益气通络汤配合针刺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8例,治疗组给予补肾益气通络汤配合电针治疗,对照组给予电针治疗。30d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89%,总有效率96%;对照组显效率50%,总有效率82%(P<0.05)。结论:补肾益气通络法配合针刺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显著。

    作者:武文渊;李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初探骨质增生护理体会

    骨质增生多发于中老年,骨质增生导致的剧烈疼痛严重影响了中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以下是我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护理经验,对如何有效护理骨质增生作出的简要论述,愿与读者共同探讨。

    作者:姚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头孢替唑纳不良反应情况分析

    目的::对头孢替唑钠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总结和分析,从而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方法:对120例儿童静脉滴注头孢替唑钠引发不良反应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学龄前儿童出现不良反应的比例较高;男孩不良反应出现率71.67%高于女孩28.33%。头孢替唑钠临床使用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90.83%为皮肤和附件损害,5.83%的呼吸系统损害以及2.5%的消化系统损害。结论:对头孢替唑钠的使用进行严格管理,对现有的皮试方法进行改进,从而降低头孢替唑钠不良反应出现率。

    作者:郝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五脏相关

    “五脏相关”学说起源于五行学说,五行学说属于中国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的范畴。五行学说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所构成,自然界各种事物或现象的发展与变化都是由这五种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五行学说贯穿于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张进领;安晓旭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腹腔镜辅助的阴式子宫切除术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手术的临床应用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1年1~2013年12月我院60例应用腹腔镜辅助的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腹腔镜辅助的阴式子宫切除60例,中转开腹2例,手术成功率96.67%。平均手术时间110rnin,术中平均出血量124ml,患者平均住院时间5.8天。无明显手术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手术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杜晓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胶原酶溶盘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

    目的:研究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和护理可减少并发症并促进康复。方法:对18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实施胶原酶髓核消融术,加强术前、术后护理、注重健康宣教、心理护理、体位指导。结果:根据Macnab疗效评定标准对183例病例进行评估,评定出优、良、可,统计总有效率为91.8%。结论:加强术前护理、心理护理、术后观察和指导可减少胶原酶溶解术的病发症的发生。

    作者:曲晓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谈高血压健康教育在我社区慢性病防治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高血压健康教育在我社区慢性病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6月我社区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健康教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明显好于对照组的57.5%,P<0.05。在并发症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出现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分别为2例和8例,肾功能障碍的分别有1例和6例,病死率分别为0和10%,观察组明显要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社区高血压患者中加强健康教育,让患者充分认识到高血压的形成因素和治疗方法,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引起重视,养成良好健康的生活习惯,才能达到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疾病的终目的。

    作者:陈晓颖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早期CKD病人与正常老年人物质排泄率比较

    目的:研究健康老年人生理性肾功能减退与相应eGFR水平的早期CKD患者尿酸、钙、镁、磷、钾、尿酸等物质排泄情况的差异。方法:选取2012年-2013年山东省青岛市立医院肾内科以糖尿病为原发病的CKD早期(1-2期)病人(CKD早期病人),正常老年组选取查体后筛选无肾脏病的70岁以上老年人,分别检测空腹血清中肌酐、尿酸、钙、镁、磷、钾,晨尿中肌酐、尿酸、钙、镁、磷、钾含量,计算eGFR及各物质排泄分数(FE),进行对比。结果:CKD早期病人较健康老年人血肌酐有显著差异(p<0.01),eGFR相当,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尿酸,血清镁,血清磷,血清钾较健康老年人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5,p<0.01,p<0.01),FECa,FEUA无明显差异。结论:70岁以上健康老年人与以糖尿病为原发病的早期CKD病人肾小球滤过率相当,但物质排泄存在差异,两者为不同的病理生理状态,临床上需区别对待。

    作者:范新迎;施旭新;夏平;万美燕;邹作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标准化护理与个性优质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比较探讨

    目的:分析和研究标准化护理与个性优质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10个住院病区随机分为两组:个性化护理组与标准化护理组。标准化护理组给予患者实施标准化护理干预,个性化护理组在标准化护理基础上加用个性化护理干预,6个月后,将两组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个性化护理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标准化护理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住院患者的临床护理中,能够更好的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满足患者需求,减少或避免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对提高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均有重要作用。

    作者:吕雪梅;彭冉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负压穿刺法在脑血管意外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脑血管意外患者中应用负压穿刺法,观察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效果。方法:将88例脑血管意外患者,根据目的抽样法抽取样本,采取自身对照方法,指定同一个专业护士,在同一个患者同一条血管上用两种方法分单双日交替进行静脉穿刺。试验组:单日采取负压穿刺法。对照组:双日采取常规穿刺法。比较两种静脉穿刺方法的成功率。结果:负压穿刺法对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效果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负压穿刺法能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操作简单、方便、安全,避免了反复穿刺给患者及家属带来痛苦,提高了满意率,也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和护理工作效率,适应范围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邹小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小儿癫痫康复干预对预后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干预对小儿癫痫预后影响;方法:对照组根据医嘱,每天早晚各1次口服奥卡西平。在原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综合康复干预护理,包括生活护理、中药调治、穴位按摩、中药药膳、运动康复及情志调护等。对比两组疗效差异;结果:通过研究比较分析得出,治疗组的合格率为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并且在患儿出院以后随访的8个月中,对照组的发作癫痫例数和次数也都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本研究中,对照组患儿在标准评定得分中,优、良和合格等指标上都明显低于治疗组患儿,对照组、组患儿比较差异有明显不同(P<0.05)。由此看出,针对癫痫患儿针对实施性生活护理、中药调治、穴位按摩、中药药膳、运动康复及情志调护等综合康复干预,对癫痫预后有明显影响,能显著提高疗效和生活品质,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陈翠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小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24例分析

    目的:探讨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小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的价值。方法:对经手术证实的24例小儿肠旋转不良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中,术前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23例出现典型红蓝相间的环状或螺旋状血流信号,呈动脉或静脉频谱,明确诊断本病。1例漏诊未见明显螺旋状血流信号。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重复性强,易行无创,对诊断本病敏感且准确性高,可作为临床诊断小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的首选方法。

    作者:王静;鞠丽娟;王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替米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明确替米莎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16例2012年9月~2013年9月入住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给予替米莎坦40mg/日,一周后血压控制不佳者加量至80mg/日;2周后血压控制仍不佳者加用氨氯地平5mg/日,服药前行血脂、肝肾功能、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小时动态血压、动态心电图,服药1周后复查肝肾功能,4周后再次复查血脂、肝肾功能、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及24小时动态血压、动态心电图。结果:替米沙坦治疗2周后血压的达标率为37.93%,4周后的达标率为77.58%;4周后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治疗前后血脂及糖化血红蛋白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无明显变化,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替米莎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的疗效好,单药达标率高,安全性好。

    作者:张福荣;张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FMR-1基因敲除小鼠的焦虑及探索行为分析

    脆性X综合征(fragile X syndrome,Fra(X)S)是常见的X连锁不完全显性遗传病,占智力低下总人数的2%~6%,占X连锁智力低下的40%左右,严重影响出生人口素质。Fra(X)S其特殊的行为表型特征被认为在诊断上具有提示作用,而焦虑被认为是Fra(X)S的重要行为表型特征。2005年Spencer等发现基因敲除老鼠对镜子表现出较多的厌恶行为,同时存在较差的社交关系及社交焦虑(3),认为FMR-1基因敲除导致了老鼠社交焦虑及社会行为的变化,和患者的异常社会行为存在相关性。2008年 Caitlyn 等发现基因敲除老鼠在分辨社交关系的好坏上较对照组差(4)。全面深入了解行为认知表型对临床诊断疾病具有提示意义,能够指导提出正确的教育方案及正确理解Fra(X)S患者异常行为及情绪,同时也为进一步研究其产生的神经解剖学异常及分子机制打下基础。

    作者:滕丽萍;赵正言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长期随访20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发展为哮喘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对住院治疗的20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进行随访2年,对其中可能是发展为哮喘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住院治疗的20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均随访2年。对性别、家族史、生产史、喂养史、过敏史、丙种球蛋白、益生菌应用史、吸入糖皮质激素及被动吸烟可能是发展为哮喘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06例患儿中共有48例发展为哮喘,发生率为23.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哮喘患儿与非哮喘患儿在家族史、喂养方式、丙种球蛋白使用、肠道益生菌使用、吸入糖皮质激素、是否过敏体质、被动吸烟、反复呼吸道感染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反复呼吸道感染、家族史、过敏体质及被动吸烟是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发展为哮喘的风险因素。6个月内母乳喂养、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早期使用益生菌、使用丙种球蛋白是保护因素。结论:家族史、个人过敏体质,反复呼吸道感染及被动吸烟是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发展为哮喘的风险因素,临床上给予母乳喂养、、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使用益生菌及丙种球蛋白可减少哮喘的发生。

    作者:刘志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