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FMR-1基因敲除小鼠的焦虑及探索行为分析

滕丽萍;赵正言

关键词:基因敲除, 小鼠, 焦虑, 异常行为, 智力低下, 社交, 表型特征, 老鼠, 出生人口素质, 显性遗传病, 神经解剖学, 临床诊断, 行为认知, 提示作用, 连锁, 教育方案, 患者, 分子机制, 相关性, 对照组
摘要:脆性X综合征(fragile X syndrome,Fra(X)S)是常见的X连锁不完全显性遗传病,占智力低下总人数的2%~6%,占X连锁智力低下的40%左右,严重影响出生人口素质。Fra(X)S其特殊的行为表型特征被认为在诊断上具有提示作用,而焦虑被认为是Fra(X)S的重要行为表型特征。2005年Spencer等发现基因敲除老鼠对镜子表现出较多的厌恶行为,同时存在较差的社交关系及社交焦虑(3),认为FMR-1基因敲除导致了老鼠社交焦虑及社会行为的变化,和患者的异常社会行为存在相关性。2008年 Caitlyn 等发现基因敲除老鼠在分辨社交关系的好坏上较对照组差(4)。全面深入了解行为认知表型对临床诊断疾病具有提示意义,能够指导提出正确的教育方案及正确理解Fra(X)S患者异常行为及情绪,同时也为进一步研究其产生的神经解剖学异常及分子机制打下基础。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状况分析及护理观察

    目的: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并给予一定护理措施,以促进患者全面和快速康复,观察和评价护理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本我院住院治疗的116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大部分患者在恢复期表现出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忧郁、悲观、失望,只有少数表现出心态稳定,临床治愈65例,有效31例,病情恶化20例。结论: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思想负担重、顾虑多,易有焦虑、忧郁、悲观、失望等心理,应加强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能促进患者全面康复,给患者及家属减少经济负担,进而带来和谐与幸福。

    作者:曹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的临床疗效探析

    目的:研究分析锁定钢板内固定法治疗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2例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将其随机性分成对照组(应用解剖钢板固定治疗)与观察组(应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法治疗),每组各有患者46例。结果: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的优良率为95.65%(44/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78%(39/46),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全部患者均接受0.5-1.5年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愈合的平均时间为0.45年。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能够增强骨折断端的稳定性,明显改善血运,促进骨痂生长、恢复,有助于早期功能锻炼。

    作者:陈正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读护理重症妊娠中毒症的几点体会

    妊娠中毒症是孕产妇所特有的疾病之一,是一种严重而又长见的并发症,也是危及产妇生命的产科四大死亡病因之一。随着医学水平的提高和不断发展,护理上对此疾病预以高度重视,它主要病理变化为全身小动脉痉挛和钠离子潴留,全身各血管均受累,心、脑、肝、肾器官功能紊乱,严重危及母婴生命安全。

    作者:祁林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在脾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脾切除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技术的优势。方法:对本科室2008至2012年317例平诊脾切除患者分为快速康复护理组(FTS组)和传统护理组(对照组),对FTS组采取快速康复外科围术期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围术期护理方法。结果:实验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等均明显比常规组患者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平诊脾切除患者而言,进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是行之有效的。

    作者:彭淑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利用病历研究认知疗法在乳腺癌患者的应用

    一,探讨认知疗法在乳腺癌患者围术期的应用,促进其早日康复。方法,对224例乳腺癌患者术后的认知疗法护理和其心理特征进行分析。通过认知疗法心理治疗,215例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认知疗法为患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改善手术后患者的心理状况,建立起益于康复的心理状态,认知疗法成了乳腺癌术后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二,乳腺癌化疗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实施积极认知行为疗法(ACBT)对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8例乳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n=28)采用化疗药物治疗同时联合ACBT治疗,对照组(n=30)单纯采用化疗药物治疗。首次化疗第1天及治疗后6个月,采用Zung焦虑量表(SAS)、抑郁量表(SDS)、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C30)评定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实验组干预后SAS评分为(42.21±4.83)分,SDS评分为(41.43±5.62)分,对照组分别为(45.15±4.68)分和(45.78±9.25)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5,2.19;P<0.05)。两组生活质量核心问卷中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疼痛、疲劳、恶心、呕吐、失眠、总的健康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促、食欲、便秘、腹泻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化疗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ACBT治疗可减轻乳癌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症状,改善患者康复过程中的心理社会适应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陈立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门诊小儿科输液的安全性护理的体会

    目的:探讨门诊儿科输液室小儿护理中的安全性进行分析。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以确保患儿输液过程中的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门诊儿科输液的300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50例,其中对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采用安全护理。后对两组患者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对比,观察组患者的安全隐患发生率为21.33%,高于对照组的10.67%,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儿科输液室小儿护理中实行安全护理,有效减少了护理安全隐患,增加了家属及患儿满意度。

    作者:冯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精神科浅谈鹿茸多肽在促进神经再生及功能恢复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鹿茸多肽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大鼠36只,雌雄各半,随机分成对照组和鹿茸多肽用药组。建立切断大鼠坐骨神经保留一侧神经外膜模型,术后隔日于失神经支配的靶器官注射给药。于术后2、4、6周观察坐骨神经功能指数、电生理、组织学及超微结构。结果: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潜伏期及诱发电位恢复率在各时间点上用药组优于对照组P<0-01。组织学检查有髓神经纤维数、纤维直径、截面积在各时间点上用药组优于对照组P<0-01。超微结构观察用药组各时间点上有髓神经纤维的髓鞘厚度、成熟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鹿茸多肽能促进神经再生及功能的恢复。

    作者:王艳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大肠埃希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大肠埃希菌是典型的革兰氏阴性杆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更是临床上常见的病原菌之一。近年来,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株不断增多,特别是多重耐药株的出现增多,使临床大肠埃希菌病的预防和治疗十分困难。本文对大肠埃希菌耐药现状以及耐药性机制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为防治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的产生及合理用药提供帮助。

    作者:牛俊瑞;王凌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输液室护士如何防止针刺伤

    医院每年发生多起针刺伤,门诊输液室因从事输液、注射等较多与锐器接触的工作,故针刺伤发生率高,针对针刺伤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探讨防护措施,降低针刺伤发生率,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原因根据16例针刺伤发生原因进行分析,了解针刺伤的情况,总结原因为岗前职业安全培训不足,缺乏安全防护意识;工作人员少;注意力不集中;违反操作原则;违反医疗废物处理方法等,并提出防范措施,加强岗前安全防护知识培训;学习医疗废物管理方法;提高责任心,严格遵守操作流程等。结论输液室护士在加强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加强管理,重视自身的防护,可有效的降低针刺伤的发生率。

    作者:吴铁骊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等诸多优点。同时,与开腹手术相比较,具有并发症少的优势(1)。而其围手术期护理也不同于传统开放手术。腹腔镜围手术期护理对患者的顺利恢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院自2009年至2013年共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7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我院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李阳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温针灸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温针灸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护理方法。方法:分析71例温针灸治疗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住院全过程,实施整体护理,健康教育等情况。结果:治愈56例(80%),好转14例(19%)无效1例(1.3%)结论:有效的全程护理能提高温针灸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治愈率。

    作者:罗珍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试析糖尿病患者进行血脂检验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分析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血脂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的观察组,选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人群8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生化分析仪对观察组、对照组进行血脂检验,并对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血液中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均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患者血液中的HDL-C明显高于观察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健康人相比,糖尿病患者血脂中各项生化检查指标具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血脂检查,对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马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体检中心开展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在体检中心开展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方法:选取我院300名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包括自学手册、个别教育、群体教育、心理教育等,分别在健康教育前后对所有体检者进行问卷调查,然后分析比较结果。结果:在接受健康教育前,300例体检者中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和疾病防治知识的分别为15.67%和21%,在接受健康教育后分别为89.67%和91.67%,有了显著的提高。结论:体检中心开展健康教育对体检者的自我保健和疾病防治有积极地促进作用。

    作者:周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无痛胃镜检查应用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应用于无痛胃镜检查安全性、有效性。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3年10月我院内镜中心拟行胃镜检查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麻醉组采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无痛胃镜检查,对照组采用常规胃镜检查,对比两组患者麻醉前,镜检时及清醒后的心率(HR),血压(Bp),呼吸(R)和血氧饱和度(SPO2),镜检时间,清醒时间及不良反应,检查结束后询问患者不适程度,是否愿意接受再次检查。结果:14例感觉注射部位疼痛,麻醉后所有患者 HR、Bp均出现小幅下降,检查结束后升至正常水平。6例患者SPO2下降至94%以下,经辅助呼吸后很快恢复。7例诉头晕,2例咳嗽,1例呃逆,1例躁动,1例全身大汗,所有不良反应均在30分钟内消失。36例患者对胃镜检查全过程无记忆,所有患者均表示可以接受再次胃镜检查。结论: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胃镜检查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王爱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中医药对亚急性甲状腺炎(SAT)的治疗疗效分析

    目的:使用中医药对亚急性甲状腺炎进行诊治并分析疗效。方法:利用内服普济消毒饮(加减服用)并外敷消炎膏来诊治亚急性甲状腺炎。结果:43例亚急性甲状腺炎病人中有15例病人的病情被治愈,所占比例为34.88%。有28例病人的病情出现好转,所占比例为65.12%。43例病人中没有治疗无效的病人,利用内服普济消毒饮(加减服用)并外敷消炎膏来诊治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总治愈率为100%。一年后对全部43例病人进行复查,所有病人亚急性甲状腺炎病情均未复发。结论:利用内服普济消毒饮并外敷消炎膏来诊治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中医药治疗方法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

    作者:曹学斌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析无痛性心肌梗死的发病机制与病因的防范

    临床上无痛性心肌梗死的急诊就诊病人,一般见于老年人,但近几年有年轻化发病趋势。该疾病对病人家庭及社会危害很大,临床上死亡率很高,但研究分析一下常见的发病机制与病因,如果对这些因素加以防范,可以遏制无痛性的心肌梗死的发生,对降低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与死亡率有很大的临床意义。

    作者:吴晓燕;王永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养血清脑颗粒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养血清脑颗粒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按病情相匹配的原则分为治疗组31例,对照组29例,治疗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和养血清脑颗粒治疗2周,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2周,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测定、听觉P300测试。结果:治疗后ADL量表测定、听觉P300测试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养血清脑颗粒能促进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康复。

    作者:朱晓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有机磷农药中毒50例的抢救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及护理。方法:总结分析5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护理要点。结果:48例患者痊愈出院,2例死亡。结论:合理应用解毒剂,护理,熟悉洗胃技术,加强对“反跳”和猝死的认识及观察,正确的护理措施可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死亡率。

    作者:陈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输液泵控制气道湿化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ARDS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输液泵控制气道湿化对重症急性胰腺炎(ASP)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ASP并发ARDS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40例,在气管插管行无创机械通气基础上分别应用输液泵、输液器控制进行持续气道湿化,记录并比较两组治疗后各时点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结果:治疗后各时点A组平均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分压/吸入气氧浓度比值等指标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输液泵控制气道湿化较输液器控制气道湿化更有利于改善ASP并发ARDS患者的呼吸功能。

    作者:陈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单亲家庭对孩子心理影响及护理对策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随着离婚率的不断上升,我国离婚率逐年上升,到了2002年,我国的单亲家庭已达到1500万个以上,如果按每个家庭一个孩子计算,我国就有1500万个孩子生活在单亲家庭里。加上各种突发事件所造成的丧偶家庭,导致单亲家庭日益增多。因此,单亲家庭子女的健康成长,尤其心理护理,成为至关重要的社会问题。

    作者:宋卫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