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玲
目的:研究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骨样骨瘤的疗效,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既往在本院住院手术治疗的骨样骨瘤患者,对实施两种不同手术方式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采用CT引导下经皮穿刺骨样骨瘤射频消融术的晚期组的疗效大大优于采用传统刮除术的早期组(P>0.05)。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骨样骨瘤射频消融术治疗骨样骨瘤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黄同旭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是腹部外科大的手术,需要完成包括胰头、肝外胆管、胆囊、远端胃、十二指肠等多个器官的切除和淋巴结清扫,再加上复杂的消化道重建,手术创伤大,难度高,并发症发生率也较高。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进步,微创技术在各个专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世界各国专科医生都在尝试将微创外科技术应用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这一传统腹部外科中复杂的手术当中,以期能减少患者的手术创伤和痛苦。
作者:许勇(综述);刘荣(审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患者中行择时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到2013年1月于我社区的就诊的高血压患者共100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50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给予患者择时护理路径服务;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50例患者在接受择时路径护理干预之后,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能力和信心明显提升,血压测量结果明显改善;对照组患者的认知能力和信心有所提升,血压测量有所改善。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水平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护理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高血压时,给予患者积极的择时路径护理服务,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质量,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能力和信心,获得非常理想的护理干预效果。
作者:韩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钼靶X线检查对不同病理类型乳腺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总结术前行钼靶X线并经病理证实的乳腺良、恶性病变116例,由放射科医生根据BI-RADS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由病理科医生分析钼靶X线误诊病例的病理学特征。结果:116例乳腺病变(恶性77例,良性39例)中,钼靶X线检查误诊13例,误诊为良性者3例,导管内癌、黏液腺癌、髓样癌各1例;误诊为恶行者10例,其中增生性疾病4例,纤维腺瘤3例,慢性炎症2例,脂肪坏死1例。结论:术前钼靶X线检查应作为乳腺癌的常规诊断方法,但对于分化好的乳腺癌及早期乳腺癌易漏诊;慢性炎症、脂肪坏死、表现复杂的增生性疾病及纤维腺瘤与乳癌鉴别存在一定难度。
作者:朱玉;王忠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呼吸道传播疾病的管理以及预防控制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抽取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我县的80例患者,并且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人。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管理模式对其进行管理,实验组采用整体管理模式进行管理。结果:实验组呼吸道疾病在我县的感染率远远低于对照组,该组的患者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结论:整体管理模式在我县对呼吸道疾病的管理和防控的临床效果比较明显。
作者:韦雪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总结艾滋病孕产妇分娩过程中的防护措施及护理要点。方法:取2010年12月到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艾滋病孕产妇患者。方法:2010年1月~2013年12月住院分娩的艾滋病孕妇共有6例,通过收集资料,结合我院医院感染管理方法,总结出妊娠合并艾滋病孕妇住院分娩的管理与护理要点,包括消毒隔离的要求、孕妇的护理、新生儿的护理、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等。结果:在我院分娩的6例妊娠合并艾滋病产妇中,住院期间未发生并发症,顺利康复出院,助产士无职业暴露及医源性感染发生。结论: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只要自觉落实各种防护措施,养成良好的操作行为,充分认识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性,掌握妊娠合并艾滋病的护理要点,遵循标准性预防原则,就可防止职业暴露的发生,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胡爱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本文分析了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医养生对于人们预防疾病、增强体质、保证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性,并重点分析了饮食养生、运动养生、精神养生和与人们身体健康的密切联系,提出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用中医养生的理念保养生命,会对身体的健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任再荣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在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并要求药物治疗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子宫及肌瘤体积,在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缩小,差异有显著性(P<0.05)。所有病例均未发现显著不良反应。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好,对不具有手术指征且要求药物治疗的患者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曹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汁酸(TBA)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联合测定于肝胆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肝胆疾病患者224例与体检健康者40例,分别进行TBA、ALT测定,对比指标水平与阳性率。结果:肝癌TBA、ALT水平分别为(30.9±18.3)μmol/L、(71.2±58.3)U/L,肝硬化(28.1±20.0)μmol/L、(70.2±63.0)U/L,,急性肝炎(41.1±32.7)μmol/L、(162.1±123.2)U/L,慢性肝炎(19.1±14.2)μmol/L、(90.3±73.2)U/L,胆道疾病(60.1±51.6)μmol/L、(88.9±70.6)U/L,体检健康(6.3±4.1)μmol/L、(21.2±14.3)U/L;肝癌TBA、ALT阳性率分别为80.00%、36.67%,肝硬化84.21%、39.47%,急性肝炎100.00%、100.00%,慢性肝炎90.38%、80.77%,胆道疾病85.00%、75.00%,体检健康0.00%、0.00%,肝炎患者TBA、ALP水平均较高,肝硬化、肝癌患者TBA水平较高,胆道疾病介于两者之间,肝胆疾病TBA、ALP水平均高于体检健康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监测TBA、ALT有助于诊断鉴别肝胆疾病,特别是针对肝炎患者,其TBA、ALT水平均较高。
作者:吴晓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用头痛宁胶囊治疗神经内科头痛患者的效果,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将我院2011年2月~2013年9月收治的94例神经内科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头痛宁胶囊,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疼痛感明显降低,疼痛次数减少,疼痛持续时间缩短,治疗效果更好,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各指标均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头痛宁胶囊辅助治疗神经内科头痛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
作者:郭永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疗法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2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使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中药治疗。结果:对比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高,分别为91.67%、72.22%,差异明显(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可选择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效果更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江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35例临床拟诊为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患儿进行超声检查,观察有无肿大淋巴结以及其所在部位、数量。结果:105例患儿均于腹腔内探及数个大小不等的椭圆形低回声结节,边界清晰,长径与短径之比≥2。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后,所有病例临床症状消失,93例复查淋巴结测值缩小或数目减少。结论:高频超声能为临床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王美枝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总结胆道探查手术的情况。方法:对十余年的胆道手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胆道探查手术特殊情况多,传统的探条探查并发症多。结论:胆道手术风险较大,合理的手术方式、谨慎的思想、轻柔的操作是手术安全的保证。
作者:赵丙生;郭朝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美兰示踪前哨淋巴结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帮助。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75例早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除外炎性乳癌、同侧腋窝有手术史者、腋窝淋巴结疑是转移者及新辅助放、化疗后患者),用美兰示踪法定位清除前哨淋巴结,对淋巴结活检,决定乳腺癌淋巴清扫范围,前哨淋巴结阴性患者行SLNB替代ALND腋窝复发率低,SLN阴性患者可以免除ALND或腋窝放疗。结果:其中62例术中前哨淋巴结显示阴性,均行SLNB,4例前哨淋巴结阳性行ALND,3例未查出前哨淋巴结均行ALND。检出率=96%(72/75),准确率=90.67%(68/75),灵敏度=60%(6/10),假阴性率=0(0/6).随访SLNB患者24个月(12个月至36个月)均未发现有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结论:美兰示踪SLNB可达到乳腺癌根治效果,比ALND并发症少,安全可靠,早期乳腺癌可替代后者。
作者:张鹏;孙红蕾;张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兰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47例患者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就诊接受治疗的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82例,随机将82例患者分成两组,即干预组(47例)和对照组(35例)。干预组采取兰索拉唑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并在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干预组所采用的兰索拉唑的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奥美拉唑的总有效率为91.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药物中,兰索拉唑的治疗效果较为显著。
作者:祝汉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计划生育是我国基本国策之一,在推动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上具有重要意义,作为计划生育与广大群众之间桥梁,宣传教育工作在推动计划生育各项政策有效落实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贯穿于计划生育工作的各个环节,是帮助群众了解计划生育政策和知识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十八大精神为导向,充分结合当前社会环境,对新形势下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及创新方法进行了探讨。
作者:朱建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胸腔积液的病因以及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1年2月到2012年6月收治的37例胸腔积液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结核患者治疗后,其中18例患者在实施后,患者病症明显改善,胸液减少;13例确诊恶性患者实施治疗后,6例患者胸液明显减少。对4例肝硬化、心功能不全以及肾病综合征患者实施治疗后,患者胸液基本完全吸收。结论:导致胸腔出现积液的主要原因为肿瘤和结核,在临床治疗中,首先应准确鉴别这两者,而后针对不同病症,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以及预后。
作者:温建章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儿童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 CP)的病因、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05月至2012年1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8例慢性胰腺炎患者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以及治疗等情况。结果:18例儿童CP病因有胆道系统疾病8例(44.4%),特发性5例(27.8%),外伤2例(11.11%)、结构异常2例(11.11%)、高钙血症1例(5.56%)。临床表现以反复腹痛为主,其中13例(72.22%)为隐痛或胀痛,7例(38.89%)腹痛与饮食相关,发作部位以上腹部为主。B超、CT及MRCP(或MRI)发现胰管改变、胰腺结石或钙化的阳性率分别为31.25%和18.74%,45.45%和36.36%,47.06%和23.53%。结论:儿童CP首位病因为胆道系统疾病,其次为特发性。主要症状为反复隐痛或胀痛,积极予CT和MRI/MRCP检查有助于CP病情评估。
作者:周立群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截瘫患者在康复护理中应用间歇导尿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2月~2013年6月收治截瘫患者51例,本组患者在完成手术后均采取间歇导尿给予临床应用,通过分析根据患者残余尿量情况,将间歇导尿频率合理调整,与膀胱功能训练全面配合。结果:本组截瘫患者均基本恢复正常的膀胱容量,尿量在膀胱残余量均<100ml。其中15例患者有着充盈的膀胱后能够自行排尿,36例成为反射性膀胱。本组研究对象在康复过程中有3例出现尿路感染症状,采取对症治疗后,均能够痊愈,没有出现肾积水等其他严重合并症状。结论:截瘫患者康复护理工作中应用间歇导尿能够使反射性排尿得到建立,从根本上促进截瘫患者恢复正常的排尿,能够明显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都玉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伴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医疗水平以及药物使用情况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尤其是对抗菌药物的使用,如何更加科学、高效以及安全的使用抗菌药物,降低药物引发的不良反应和细菌的耐药性,提高治疗效果就成了广大临床医生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鉴于此,本文对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特点进行探讨,试图为之提供行之有效的可行性建议。
作者:余晶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