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林英
目的:研究牛樟芝的保肝作用。方法:以四氯化碳造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测定小鼠血清中AST、ALT的含量以评价牛樟芝的保肝作用。结果:给予牛樟芝的中、高剂量组小鼠血清中AST、ALT含量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牛樟芝能降低四氯化碳诱导肝细胞损伤小鼠血清中的ALT、AST含量,高剂量组作用效果优于低剂量组;牛樟芝对化学性肝损伤具有辅助保护作用。
作者:王宫;王瑾;王光磊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静脉腔内激光术与传统治疗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总结治疗经验。方法:将2010年8月至2013年1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211例,随机分为静脉腔内激光术治疗组和传统点式抽剥术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后疼痛、术后并发症。结果:静脉腔内激光术治疗组手术时间短、住院天数少、术后疼痛轻、无淋巴漏、内踝部麻木不适感少,静脉腔内激光术治疗组优于传统手术组。结论:静脉腔内激光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微创手术切口小、出血少、无需拆线、美观,无疤痕;术后并发症,痛苦少而且恢复快。
作者:郑新闻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在肾内科开展品管圈活动,解决24小时尿标本留取正确率偏低的问题。方法:2013-年5月至2013年9月由科内护士自愿组成“豆瓣圈”,活动主题为“提高24h尿标本留取的正确率”,在现状调查及要因分析的基础上拟定活动目标、实施对策。结果:品管圈活动后,24小时尿标本留取正确率由84.4%升至93.4%。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提高了24小时尿标本留取的正确率,同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缩短患者住院日,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作者:程海荣;朱晓娜;颜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种疾病。患者以肥胖及饮食条件优越者为主,大多见于中老年男性,部分患者常伴有家族史,其主要表现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和痛风结节的形成,痛风本病病程漫长,后期常并发肾功能衰竭,伴发动脉硬化,冠心病,脑血管意外等,可因外伤感染,暴饮暴食,酗酒,情绪激动面诱发。痛风患者多有血尿酸增高,血尿酸是人体内嘌呤经氧化酶作用生成,当血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过少,在体内超过一定浓度时,可发生高尿酸血症或痛风。现将65例患者的血尿酸临床检验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刘晓鸣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研究老年病人上腹部手术全麻与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择期进行上腹部手术的60例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和对照组(单独给予全麻处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分别在麻醉前到拔管时整个过程中各时点的心率(HR)、血压(MBP)的变化情况以及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完全清醒时间以及拔管时间。结果:从整体而言,两组患者在麻醉前(T0)的HR、MBP并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在气管插管(T1)、手术中(T2)以及气管拔管时(T3)各时点的 HR、MBP波动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完全清醒时间以及拔管时间等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于老年上腹部手术患者应用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全麻,整个手术过程的生命体征较平稳,术后意识恢复时间较短,是一种较好的麻醉方式选择。
作者:周陈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护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以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调查、分析的方式了解其影响因素。结果:护理信息化管理工作进展较为缓慢,其主要影响因素有:软件使用率较低、护理人员操作能力较差、系统操作较为复杂医院对运用护理信息系统不给予重视等因素,严重影响护理信息信息化建设,阻碍医院护理人员工作的发展,由于把护理工作站点当成医生信息的处理站点,不但降低使用效率,还降低护理人员工作质量,增加护理工作量。结论:护理信息化建设的实施,只有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把护理信息科学化,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加大力度培养工作人员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有助于护理信息化建设管理,消除阻碍护理信息化建设障碍,有利于保证信息化工作顺利实施。
作者:景雪霏;杨爽;郭红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作为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首要环节,在日益发达的现代医疗之中,院前急救是现今急诊医疗体系的重要一环,是在各种意外事故中保障伤患的第一道防线。在各种危重急症,意外伤害事故以及突发的灾难中,均需要医务人员在现场进行紧急的初步急救,力求维持伤病员生命体征的稳定,以保证伤患能够在送院后得到进一步的治疗。在现今这个医疗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里,院前急救水平的高低对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因为历史原因、经济水平、城市规模、急救量、急救资源等多方面的因素,目前我国院前急救并没有统一的模式,而不同的院前急救模式在时间的考验中亦充分显示出其自身的优劣性。
作者:谭永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的进步和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脑溢血在中老年人的中是多发病,它因血压突然升高,致使脑内微血管破裂而引起的出血。突发脑溢血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非常高,是急性脑血管病中严重的一种,所以研究人员进一步优化了突发性脑溢血患者的急救方案。
作者:石春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计划生育是我国基本国策之一,在推动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上具有重要意义,作为计划生育与广大群众之间桥梁,宣传教育工作在推动计划生育各项政策有效落实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贯穿于计划生育工作的各个环节,是帮助群众了解计划生育政策和知识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十八大精神为导向,充分结合当前社会环境,对新形势下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及创新方法进行了探讨。
作者:朱建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在有关脑梗死的众多病理机制中,炎症反应机制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研究表明,许多炎症因子,如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等参与了脑梗死的病理过程。本文就脑梗死患者的上述血清学指标的变化、临床意义及生理机制予以综述。
作者:秦德友;俸军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北京市门头沟区幼儿龋齿流行现状和龋患程度,为制定门头沟区儿童防龋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门头沟区17所幼儿园3112名幼儿为调查对象,检查全口乳牙冠情况,分析乳牙患龋率、龋均和充填率指标。结果:乳牙患龋率为58.84%,龋均为3.22,充填率为13.59%。患龋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山区幼儿患龋率高于城镇地区,充填率低于城镇地区,是我区龋病预防工作的薄弱环节。结论:针对目前主要问题,应加强幼儿口腔保健投入力度,特别是对山区幼儿园重点监控,建立幼儿家长-幼儿园教师-保健医联合模式的口腔保健网。
作者:吴小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通过与盐酸托烷司琼注射液比较,观察和评价盐酸帕洛诺司琼注射液预防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使用高度催吐危险化疗方案的乳腺癌患者50例随机分入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于化疗前30min缓慢静脉注射帕洛诺司琼0.25mg,对照组于化疗前30min缓慢静脉注射托烷司琼5mg。观察患者化疗后恶心、呕吐的情况,以及与止吐药相关不良反应。结果:盐酸帕洛诺司琼和托烷司琼对化疗后急性恶心的有效控制率分别是80%和72%,对化疗后迟发性恶心的有效控制率分别是60%和52%,对化疗后急性呕吐的有效控制率分别是72%和62%,以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化疗后迟发性呕吐的有效控制率分别是72%和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止吐药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两种止吐药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帕洛诺司琼预防高度催吐危险的化疗方案所致的恶心和急性呕吐的疗效与托烷司琼相当,但预防高度催吐危险化疗方案所致的迟发性呕吐的疗效优于托烷司琼,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程度较轻、安全性好。
作者:张宏伟;都基莲;程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随着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我部大型军事活动逐年增加,其特点是演习规模大、时间长;参会人员多、层次高;进驻地方宾馆,点多、面广。针对这些因素,我们应用危害因素关键控制点(HACCP)原理,采取了行之有效的综合保障措施,多次圆满地完成了重大活动的食品卫生保障任务。现将做法与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和志强;刘桂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苯海拉明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ibro basilar artery insuf iciency VBI)的疗效。方法:将100例VBI患者随机分为前列地尔联合苯海拉明注射液治疗组(50例)和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复方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对照组(50例),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前列地尔联合苯海拉明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疗效显著。
作者:蒋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药物流产致不全流产大出血的急救和护理措施。方法:本站行药物流产266例中117例不全流产出血量超过100毫升,根据造成大出血的原因积极采取护理措施,做好药物流产大出血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结果:117例药流致大出血以疤痕子宫、孕囊较大造成不全流产影响子宫收缩是大出血的主要原因,本站药流妇女一旦出现大出血,就立即采取清宫术止血,疗效满意。结论:护士应具备良好的素质和应急能力,密切观察药物流产妇女,严格遵守用药的适应症及禁忌症,确保药物流产妇女的生命安全,对药物流产妇女进行生殖健康教育。
作者:张桂芳;张倩霆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的护理。方法:对60例前列腺增生汽化电切术病人的术前、术后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人顺利度过了围手术期,术后恢复快,无一例死亡。结论:术前护理重在消除病人的焦虑,预防控制泌尿系感染;术后护理重在对病人密切观察,保持膀胱冲洗通畅,通过高质量的护理配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刘瑞丽;漫彦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护理投诉是指患者及其家属在院接受医疗护理服务过程中,对护理人员所提供的服务不满意而到有关部门反映问题的一种行为。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的发展,法律的健全,人们的法律意识已大大增强,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护理投诉的发生呈逐年上升趋势。患者到医院就医,不仅是为了医治疾病,同时需要得到应有的尊重以及对疾病的认知,无论什么原因引起患者投诉,都会给医院的正常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对医院形象也会造成不良影响,终损害医院的利益。作为护理管理者应高度重视护理投诉的发生,积极采取措施规避护理风险,正确应对投诉,以进一步改善护患关系,减少护理投诉,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冀闻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不孕症的发生率约占生育年龄妇女的8%~17%,平均10%左右,因此不孕症并非少见,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症候。近年来研究发现,随环境污染、精神压力等原因不孕症的发生率呈直线上升趋势,排卵障碍是导致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用超声监测卵泡发育情况,可以指导临床用药、确定排卵前后的易孕期,提高受孕率。本文对107例输卵管造影提示通畅,配偶精子成活率>50%的女性不孕症患者进行卵泡周期监测,现将有关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陈士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螺旋霉素与替硝唑局部治疗慢性牙周炎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共收治的53例慢性牙周炎患者设为试验组,并选取同期治疗的53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作为参照组。试验组给予螺旋霉素与替硝唑局部治疗,参照组给予替硝唑局部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对于慢性牙周炎患者,给予螺旋霉素联合替硝唑局部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周立国;贾睿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在产前采用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在我院进行超声检查诊断60例18-36孕周的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60例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中,有39例确诊为单纯性心脏畸形,并发心外畸形的有10例,7例为心脏肿瘤,3例出现漏诊,1例误诊。结论:在产前采用超声检查的方法进行诊断胎儿的先天性心脏病是一种有效的临床检查手段。
作者:李海华;葛艳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