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胞二磷胆碱对大鼠局部脑缺血后空间学习和记忆的影响

赵建军;刘勇;陈新林;刘建新;田英芳;张蓬勃;康前雁;邱芬

关键词:胞二磷胆碱, 学习, 记忆, Morris水迷宫, 脑缺血
摘要:目的探讨胞二磷胆碱对大鼠局部脑缺血后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缺血对照组和胞二磷胆碱组.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术后2周内腹腔注射胞二磷胆碱,第15天开始采用Morris水迷宫装置评价大鼠的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结果脑缺血对照组大鼠在定向航行试验和空间探索试验中均表现出明显的空间认知功能的障碍,胞二磷胆碱组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与缺血对照组比较明显缩短(P<0.01).在空间探索试验中,胞二磷胆碱组大鼠原平台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以及穿过原平台位置次数均大于脑缺血对照组(P<0.01).缺血对照组多采用边缘式和随机式搜索策略;正常对照组多采用直线式和趋向式搜索策略;胞二磷胆碱组采用趋向式和随机式搜索策略的频数较多.结论胞二磷胆碱可以明显改善大鼠永久性局部脑缺血后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Herceptin与阿霉素序贯应用对乳腺癌细胞的杀伤效应

    目的探讨Herceptin与阿霉素序贯应用对乳腺癌细胞株的杀伤效应.方法应用Herceptin、阿霉素及二者联合序贯应用于对数生长期的乳腺癌BT-474细胞,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用药前后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HER-2/neu的表达率、HER-2/neu表达的平均荧光强度及各组细胞的死亡率.结果光学显微镜下各用药组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变暗、细胞碎片增多、细胞外形部分不规则、细胞内颗粒增多;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各组间细胞HER-2/neu表达率无显著性差异,但各用药组细胞HER-2/neu表达的平均荧光强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各用药组细胞的死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Herceptin后续应用阿霉素组细胞的死亡率明显高于阿霉素后续应用Herceptin组(P<0.05).结论应用Herceptin后再辅以阿霉素化疗,对乳腺癌细胞杀伤效应强,为临床乳腺癌生物化疗的序贯应用模式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谭科;范义湘;缪景霞;吕成伟;严晓;罗荣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1587例胎儿心电图检测分析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胎儿心电图(FECG)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浙江省计算技术研究所研制的FECG-D型胎儿心电图仪经孕妇腹壁间接进行1587例FECG检测.结果胎儿心动过速44例,胎儿心动过缓8例,胎儿早搏6例,ST段改变45例,先心2例,胎儿心律不齐13例,FQRS时限增宽9例,FQRS振幅增高39例.结论FECG是判断胎儿在子宫内安危的重要指标,它能早期反映胎儿宫内缺氧情况,尽早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对脐带和羊水异常预测较无负荷试验敏感.FECG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诊断胎儿心律失常的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熊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小鼠B淋巴瘤A20细胞株mCD99L2基因表达检测及真核表达载体构建

    目的检测及克隆小鼠B淋巴瘤A20细胞株mCD99L2基因,构建真核表达载体.方法设计寡核苷酸探针,应用原位分子杂交方法检测A20细胞中mCD99L2基因的mRNA表达,RT-PCR法从A20细胞总RNA中获取mCD99L2基因含编码区全长cDNA,克隆入T载体,筛选阳性克隆、酶切鉴定并经序列测定;设计含酶切位点的PCR引物,PCR获取含mCD99L2基因编码区片段,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Ⅰ和XhoⅠ双酶切取所需目的片段,利用分子克隆技术与pcDNA3.1/MycHis C(+)质粒重组,对产生的重组子进行PCR、双酶切鉴定,并经过测序证实.结果原位杂交方法检测A20细胞中mCD99L2基因mRNA呈阳性表达;RT-PCR法成功获得mCD99L2基因编码区全长cDNA序列,DNA序列测序结果与GenBank提供的已知序列(NM_138309)比较,结果完全一致;重组质粒pcDNA3.1-mCD99L2中的插入片段经DNA测序后与GenBank中mD99L2基因相应序列比较,100%同源.结论小鼠B淋巴瘤A20细胞株存在mCD99L2基因,采用RT-PCR和T-A技术克隆了A20细胞的mCD99L2基因,成功构建了pcDNA3.1-mCD99L2真核表达载体,为下一步探索mCD99L2基因在小鼠B淋巴瘤A20细胞株中的功能奠定了实验基础.

    作者:沈丽佳;方唯意;谢思明;何滢;蒋会勇;赵彤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辛伐他汀对鼠心脏成纤维细胞DNA合成的影响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Sim)对新生SD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CFs)DNA合成的影响及甲羟戊酸(MVA)的干预效应.方法采用胰酶消化、差速贴壁法培养新生SD大鼠CFs,以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法测定DNA合成,观察不同浓度Sim及MVA分别作用不同时间对CFs DNA合成功能的影响.结果(1)CFs的3H-TdR掺入率随着Sim干预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其中10-6和10-5mol/L Sim组的3H-TdR掺入率分别为(1175±202.66)、(771±164.86)cpm/2000细胞,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08±204.32)cpm/2000细胞(均P<0.01);(2)10-5mo1/L Sim作用CFs 6、12、18、24、30、36、42、48 h,随着Sim作用时间的延长,CFs的3H-TdR掺入率呈递减趋势,与时间呈明显的负相关(r=-919,P<0.01);(3)CFs的3H-TdR掺入率随着MVA干预浓度的增加呈进行性上升,其中10-4、10-3 mo1/L MVA+10-5 mol/LSim组3H-TdR掺入率分别为(1612±308.57)、(1995±353.83)cpm/2000细胞,显著高于对照10-5mol/L Sim组的(771±164.86)cpm/2000细胞(P<0.01);(4)10-3mol/LMVA分别作用CFs 6~48 h,CFs的3H-TdR掺入率随着MVA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呈明显的正相关(r=0.968,P<0.01).结论Sim呈浓度-时间依赖方式抑制CFs DNA的合成且可被MVA拮抗,提示Sim可抑制CFs增殖,延缓心肌纤维化,其作用可能通过MVA途径实现.

    作者:徐琳;李志梁;赵连友;刘映峰;李公信;丁明学;赵一俏;傅强;赵霞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CT引导经皮氩氦刀靶向治疗软组织肉瘤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经皮氩氦刀治疗软组织肉瘤的临床疗效、CT影像学的变化及不良反应.方法32例软组织肉瘤患者在CT定位后,经皮穿刺行氩氦刀治疗.结果经氩氦刀治疗后3个月,胸部、腹部、四肢CT复查显示52个肿瘤病灶明显缩小(CR+PR为73.1%).CT显示肿瘤冷冻后呈低密度坏死区,3个月冷冻区实变,12个月冷冻区阴影几乎消失.术后并发症包括气胸、咳嗽、咯血、腹痛、反应性胸腔积液、转氨酶升高和发热.结论氩氦刀冷冻治疗软组织肉瘤创伤小,效果较好,无严重并发症,是治疗软组织肉瘤的一种新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宋谦;詹瑛;李露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柴胡总皂甙对戊四氮慢性点燃大鼠痫性发作及脑电图的影响

    目的评价柴胡有效成分中柴胡总皂甙对戊四氮(PTZ)慢性点燃大鼠痫性发作及脑电图的影响.方法将48只健康SD大鼠随机等分为6组,即空白组、生理盐水组、丙戊酸钠(VPA)组和柴胡总皂甙高、中、低3种剂量组,除空白组不做处理外,其他组采用腹腔注射PTZ进行慢性点燃造模,造模同时给予以上不同处理因素,连续4周,在此期间记录大鼠痫性发作级别及次数,后描记大鼠脑电图.结果柴胡总皂甙高、中、低3个剂量组在实验2周时可以降低大鼠的痫性发作率,其中以高剂量组显著(P<0.05),柴胡皂甙高剂量组应用4周时能明显降低PTZ慢性点燃大鼠的点燃率(P<0.05),并明显降低痫性发作级别(P<0.01);各组间脑电图也存在一定差异.结论柴胡总皂甙可拮抗PTZ慢性点燃大鼠的痫性发作,并有一定的对抗PTZ慢性点燃作用.

    作者:谢炜;鲍勇;于礼建;侯光男;谭红香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联合测定血清LDH、TPS、CEA和β2-MG对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中,血清乳酸脱氢酶(LDH)、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PS)、癌胚抗原(CEA)和β2-微球蛋白(β2-MG)这4项指标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速率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59例NHL患者及40例健康者血清LDH、TPS、CEA和β2-MG值.结果NHL组血清LDH、TPS、CEA和β2-MG水平高于健康组(P<0.05).化疗后疗效评价为有效的患者化疗前的血清TPS、β2-MG水平高于化疗后(P<0.05),而化疗后疗效评价为有效的患者化疗前后的血清LDH、CEA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化疗后疗效评价为稳定、进展的患者化疗前后的血清LDH、TPS、CEA和β2-MG水平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LDH、TPS、CEA和β2-MG水平可作为NHL患者诊断及疗效评估的辅助指标.

    作者:陈维;罗荣城;樊卫文;马树东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石上柏联合放疗治疗鼻咽癌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石上柏对晚期鼻咽癌的放射增敏作用.方法选择180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患者仅接受单纯放疗;B组从放疗第1天开始,每日用石上柏30 g煎水50 ml口服,至放疗结束;C组在疗程的后半段开始服用石上柏.结果B组或C组鼻咽原发灶的完全缓解率(CR)高于A组(P<0.05);B组或C组颈淋巴结CR率高于A组(P<0.05).B、C组的急性放射反应较A组轻,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石上柏可能对晚期鼻咽癌有一定的放射增敏作用,并且不会增加正常组织的急性放射反应.

    作者:郑剑霄;周同冲;徐凯;李柳宁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在线血液透析滤过液中细菌内毒素定量法研究

    目的应用动态比浊法鲎实验定量测定血液透析滤过液中的细菌内毒素含量.方法对血液透析滤过液中定量添加标准内毒素进行干扰预试验,将血液透析滤过液原液及稀释成5、10、20倍液,定量添加标准内毒素,其回收率分别为58.17%、106.7%、99.00%和98.79%;从中筛选出佳的稀释倍数为10倍,进行3个批号血液透析滤过液(040408、040511、040527)正式干扰试验,血液透析滤过液中定量添加标准内毒素,其回收率分别为76.32%、99.00%和96.24%.结果标准内毒素使用1.00、0.125、0.0156Eu/ml,将血液透析滤过液稀释成10倍,滤过液中定量添加标准内毒素,回收率均为50%~200%,认为血液透析滤过液对试验无干扰作用,可用于样品检查.结论动态比浊法可以测定血液透析滤过液的细菌内毒素含量.

    作者:劳海燕;林秋晓;杨敏;梁馨苓;史伟;李慧;冯聚锦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链霉亲合素-DTPA-Gd经腹腔和静脉注射后对荷瘤裸鼠磁共振肿瘤靶向成像的强化效应

    目的研究比较链霉亲合素(SA)-DTPA-Gd经腹腔和静脉注射后对荷瘤裸鼠体内肿瘤的强化效应,以提高磁共振(MR)靶向成像的敏感性.方法12只荷人结肠癌裸鼠经尾静脉注射生物素化单抗600μg,24 h后腹腔注射80μg亲和素,30 min后分别经静脉和腹腔给予SA-DTPA-Gd.分别在给药前和给药后20、60 min和3、6、9、12、24 h进行MR扫描并记录比较肿瘤和肝脏的信号强度.结果静脉组和腹腔组中肿瘤的大强化率分别为70.2%和46.4%,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静脉组和腹腔组中肝脏的大强化率分别为20.4%和23.7%,两者间差异不显著.结论生物素化单克隆抗体和SA-DTPA-Gd对肿瘤具有特异性靶向增强作用;血药浓度较高是静脉注射SA-DTPA-Gd比腹腔注射更有利于皮下肿瘤强化的原因.

    作者:叶靖;许乙凯;刘岘;吕国士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SYBR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肝移植受者CD95和CD95L mRNA表达

    目的检测肝移植受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95和CD95LmRNA的表达,并探讨其在移植肝急性排斥反应中的意义.方法采用SYBR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56例肝移植受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95和CD95LmRNA的表达.结果CD95和CD95L mRNA在移植肝急性排斥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时间上平均早于血肝功能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升高2 d.结论CD95和CD95L与移植肝急性排斥反应密切相关,CD95和CD95L mRNA可作为移植肝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的预测和诊断指标之一.

    作者:于立新;韩述岭;苗芸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严重腹腔感染早期肠黏膜病理损害的实验观察

    目的观察严重腹腔感染时肠黏膜的形态学变化,探讨严重腹腔感染早期肠黏膜病理损害与细菌易位的关系.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实验组采用盲肠结扎加穿孔手术制作严重腹腔感染模型,对照组仅行单纯剖腹手术.于术后1、2、4 d每组取空肠、回肠组织,行常规病理检查和电镜下观察;心脏穿刺取血1 ml行血浆内毒素水平测定;取血2ml作细菌培养.结果对照组空、回肠黏膜光镜、电镜下观察均未见异常.实验组光镜下可见空、回肠黏膜和黏膜下层间质水肿、血管充血,黏膜层有中性粒细胞浸润,肠绒毛毛细血管充血,部分区域有黏膜上皮脱落,浆膜层明显炎性渗出;电镜下可见肠上皮细胞微绒毛稀疏,排列不整齐,部分脱落,肠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出现异常,结构松弛.实验组术后血浆内毒素水平较对照组升高5~12倍,术后1、2、4 d血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20%、30%和10%,对照组血细菌培养均为阴性.结论严重腹腔感染早期出现肠黏膜病理损害,诱发肠道细菌和内毒素易位.

    作者:李锟;吴承堂;张军花;郑永波;雷尚通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部分SARS冠状病毒感染的医护人员临床症状轻微

    目的明确是否存在症状轻微或无症状SARS冠状病毒感染者.方法以SARS冠状病毒全病毒裂解液作抗原,利用ELISA技术检测血清中SARS冠状病毒抗体,调查具有明显传染特征和呼吸道症状的SARS患者以及无明显临床症状表现的医务人员血清中SARS冠状病毒抗体的存在情况.结果共调查SARS患者19例,血清中抗SARS冠状病毒抗体全部阳性;因工作需要与SARS患者或患者的血、尿、粪、痰等排泄物有接触的医务人员共200名,发现血清中抗SARS冠状病毒抗体阳性20例.结论在部分无症状医务人员血清中存在低水平的抗SARS冠状病毒IgG抗体,SARS冠状病毒感染可仅引起轻微的症状,甚至可无临床表现.

    作者:司建华;谭家驹;杨光;汤丽霞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131I-rituximab对B细胞淋巴瘤细胞生物学效应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131I标记的rituximab对CD20高表达的B细胞淋巴瘤细胞的生物学效应,为放射免疫导向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IODO-GEN法将131I标记于抗CD20单抗rituximab,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131I-rituximab对Raji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PI染色法检测细胞周期分布.结果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凋亡率:131I-rituximab组凋亡率为51.99%,1311I组为42.71%,rituximab组为29.42%,对照组为26.17%.对照组和rituximab组凋亡率明显低于131I组和131I-rituximab组(P<0.05).PI染色法对比各组的凋亡率(亚二倍体峰):131I-rituximab组细胞凋亡率为4.32%,131I组为1.47%,rituximab组为1.39%,对照组仅0.37%,131I-rituximab组凋亡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131I-rituximab组Raji细胞周期发生变化,细胞大部分被阻滞于G1/G2期.结论131I-rituximab能够调控Raji细胞的细胞周期并诱导其凋亡,从而抑制Raji细胞增殖.

    作者:魏莉;罗荣城;张军一;严晓;方永鑫;费丽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应用限制性显示技术筛选K562细胞脱核前后差异表达基因

    目的应用限制性显示(RD)PCR技术筛选细胞松弛素B(CytochalasinB,CB)诱导K562细胞脱核前后的差异基因,探讨CB诱导细胞脱核的分子机制.方法用CB(终浓度为10μg/ml)处理K562细胞24 h,分别提取对照组和处理组细胞总RNA,将两组等量的细胞总RNA纯化为mRNA,反转录为cDNA,利用RD-PCR技术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筛选CB处理前后差异表达的基因.对筛选出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在GenBank检索进行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筛选及克隆了7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水通道蛋白1(AQP1)基因经反转录PCR验证在CB诱导脱核的K562细胞中表达上调.结论AQP1基因在CB诱导K562细胞脱核过程中特异性高表达,提示其可能与细胞脱核及增殖抑制密切相关.

    作者:危敏;马文丽;宋艳斌;毛向明;李凌;郑文岭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诊断疑难肺结核病的临床应用(附15例临床影像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难诊性肺结核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PCNB)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了2003年2月至2004年10月在我科行PCNB诊断的15例肺结核病人.活检前全部病例均经其他方法检查而无法明确诊断,其中10例痰涂片、12例纤支镜、13例胸片、15例CT扫描、1例PET-CT检查.结果痰涂片、纤支镜检查结果均为阴性;胸片、CT及PET-CT示肺内和/或纵隔肿物;15例肺穿刺活检物送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为肺结核,穿刺术后发生气胸3例、咳血1例.结论对影像学和其他检查方法难于确诊的肺结核病例,PCNB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确诊手段.

    作者:李基根;陈龙华;吴德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米索前列醇用于延期妊娠促宫颈成熟的效果与风险分析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用于改良法宫颈Bishop评分≤3分伴宫颈分泌物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阴性的延期妊娠孕妇促宫颈成熟的效果与风险.方法观察组阴道后穹隆放置米索前列醇25μg,对照组按照催产素点滴促宫颈成熟常规.使用米索前列醇或催产素后24 h无效重复应用,不超过3次.宫颈Bishop评分、胎心监护1次/24 h,用药后24、48 h检测宫颈分泌物IGFBP-1.结果观察组促宫颈成熟效果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用药24、48 h后宫颈分泌物IGFBP-l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和0.001);对照组以宫颈不成熟作为剖宫产指征者明显高于观察组(P<0.001);两组产后出血、过强子宫收缩、羊水粪染发生率和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用于延期妊娠宫颈Bishop评分≤3分伴宫颈分泌物IGFBP-1阴性孕妇促宫颈成熟安全、有效;宫颈Bishop评分≤3分伴宫颈分泌物IGFBP-1阴性的延期妊娠孕妇不宜使用催产素促宫颈成熟;宫颈分泌物IGFBP-1可作为评估宫颈成熟度的生物学指标之一.

    作者:尹春艳;周敬珍;王保平;吕小燕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31例分析

    目的探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与特点.方法2003年1月~2005年1月间对3l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逆行交锁髓内钉进行手术治疗,术后持续被动运动功能锻炼.结果所有病例进行半年以上的随访,骨折愈合良好,膝关节功能较满意.结论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结合膝关节持续被动运动功能锻炼可以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魏巍;李健;庄岩;张堃;王浩;赵恺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人膜联蛋白在胎儿不同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观察HBV感染相关因子--人膜联蛋白(HumanAnnexinV,HA-V)在胎儿各组织中的表达.方法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HA-V在胎儿肝脏、心脏、肾脏、卵巢、输卵管、脾脏、胸腺中的表达及分布.结果肝脏、肝内胆管系统、心脏、肾脏、卵巢、脾脏、输卵管、胸腺中均有HA-V表达,HA-V分布于这些组织的实质细胞及间质细胞的胞质;免疫组化图像分析系统显示胎儿肝脏组织中HA-V表达显著多于其他组织(P<0.05),其余组织之间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HA-V是人体组织中的一种固有蛋白,分布于多种组织中,这种分布的广泛性可能与HBV泛嗜性感染相关,而肝脏组织中HA-V表达明显多于其他组织可能是HBV主要侵犯肝组织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叶峰;李淑红;陈天燕;岳亚飞;张树林;白桂芹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Her-2、EGFR、PS-2、E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雌激素调节蛋白(PS-2)、雌激素受体(E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8例乳腺癌患者Her-2、EGFR、PS-2、ER的表达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Her-2、EGFR、PS-2、ER表达阳性者分别为40例(37.0%)、44例(40.7%)、62例(57.4%)和58例(53.7%).Her-2的表达与EGFR无相关性(P>0.05),与PS-2呈负相关(P<0.05),与ER呈负相关(P<0.05).Her-2、EGFR、PS-2、ER表达与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相关(P<0.05).Her-2、EGFR、ER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Her-2、EGFR、PS-2、ER与乳腺癌的病理学类型、患者年龄及肿瘤大小无关(P>0.05).结论乳腺癌中Her-2、EGFR表达提示患者预后不良;PS-2、ER表达提示患者预后良好;Her-2、EGFR、PS-2、ER是判断乳腺癌预后的有效指标.

    作者:徐蕾;白中红;许软成;闫辉;王方聚;罗荣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