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建华;唐培金;唐贤富;徐小涵
脑淤血已经成为威胁当代老人的首要杀手之一。所以,提高老年人的防范意识和医院及家人的脑淤血急救措施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不可忽视的问题。
作者:徐绍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对于小儿护理的干预性指导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200例小儿重病患者,利用APACHEII评分系统对预后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1]。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进行重病护理评分法,然后进行相应护理。进行多次评分,然后进行综合比较。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的危重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症状缓解较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在小儿临床护理中,可以预知患者病情发展,对治疗以及病情预后有着指导性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医院营养科是配餐员的管理者,根据配餐员存在的问题,加强对配餐员工作能力、专业技术、服务意识等的培训管理,通过对配餐员的工作制度管理、专业技术管理、效绩措施的实施,体现了人性化、特色化,充分发挥配餐员的积极性,提高工作质量。
作者:赵学军;蔡慧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报告了1例面颈部神经纤维瘤患者瘤体切除时大量出血,术中自体血回输,术后出现败血症的护理经验。术前针对术中大出血的可能,完善血常规及凝血功能检查,完善彩超检查,做好术前充分准备。术后加强创面管理和出血的观察,做好口角、下颌、颈部皮肤护理,严格无菌操作,加强感染控制,全面评估患者营养状况和心理变化。患者创面愈合后,再次择期行面部整形术,于首次手术后第45天顺利出院。
作者:郑燕;曾燕惠;黄美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PHP)治疗巩固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1年8月,我院应用LPH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60例,根据Neer分类,2部分骨折9例,3部分骨折45例,4部分后骨折6例。结果:60例平均随诊21个月(10-30个月),结果60例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为3-9个月,平均4.2个月。按Neer评分标准,优45例,良12例,可3例,总优良率为95.0%。结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是一种有效手段。
作者:修进平;王举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调查分析朝阳市2002~2012年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甲低)的筛查结果,探讨新生儿疾病筛查在出生缺陷干预中的重要作用。方法:筛查采用干滤纸片法测定全血中的促甲状腺素( 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 , TSH ),确诊使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患儿血清中的游离 T3( FT3)、游离 T4( FT4)以及 TSH。结果:11年全市共筛查258759例新生儿,筛查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平均筛查率88.93%。检出甲低患儿49例,发病率为1/5281,比全国1/3009的发病率低( P <0.05)。结论:CH在朝阳地区,呈散发性分布而非地方性CH。进行新生儿筛查是发现CH的有效手段。使病儿得到早期诊治,是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的重要措施。通过加强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的普及,对先天性甲低患儿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有效地控制该出生缺陷给社会和家庭带来的危害。
作者:毛久忠;张海娟;张玉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自制静脉止自夹在静脉麻醉穿刺后压迫止血的调查和体会,2013年6月至2013年9月胃镜室共选取800例静脉麻醉病人,其中男性462例,女性338例,年龄14--85岁,平均45岁,均使用自制止血夹,,785例使用后止血,无瘀斑及血肿,15例止血夹位置按压不准确,12例穿刺点出现皮下瘀血、青紫,3例出现皮下血肿。
作者:王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在脑梗塞患者手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脑梗塞患者30例,将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手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两组患者功能观察组15例患者,19例满意,4例较满意,1例不满意,满意率为93.33%,对照组15例患者中,4例满意,6例较满意,4例不满意,满意率为73.33%,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善情况,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脑梗塞患者早期康复护理,能够促使手功能恢复,降低其临床不适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家长参与式护理模式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2年2月到2014年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早产儿中,随机抽取8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只予以常规护理干预模式,而观察组则是予以家长参与式护理模式。对比分析所选两组经护理后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后发现,观察组中的家长,其掌握的基本护理知识以及护理技能,还有护理满意度等,都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产儿护理之中,实施家长参与式护理,其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护理。
作者:戴秋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找出与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后切口感染相关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自2006年2月-2013年9月期间收治的528例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归纳总结与术后切口感染有关的原因,并制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528例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中有40例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感染率为7.6%,感染原因与病程长短、手术时间、病理类型、患者年龄、体重、是否患有其他疾病及是否放置引流管等有关。结论: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后切口感染由多种原因引起,总结原因,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能有效地降低术后感染率,减轻患者痛苦及治疗时间、治疗费用。
作者:蒙之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七氟醚快速吸入诱导在手术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86例先天性唇裂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43例。于两组手术时,给予对照组常规静脉诱导,观察组则接受七氟醚快速麻醉诱导,对比两组麻醉后患儿反射消失及气管插管时间,评估气管插管条件,患儿血流动力学指标及临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反射消失与气管插管时间均小于对照组,且两组气管插管前的血流动力学指标MAP与HP均小于麻醉诱导前;观察组患儿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对照组;以上差异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评估两组气管插管条件,优良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七氟醚快速吸入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效果确切、可靠性及安全性强等特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阿尔祖古丽·图尔荪尼亚孜;马秀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治疗四肢开放性骨折的护理。方法:搜集2011年6月一2013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37例四肢开放性骨折且接受负压封闭引流术联合内外固定进行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1例,女16例,患者年龄18~64岁,平均(35.8±11.7)岁,对其护理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患者在随访跟踪6~12个月后,平均(10.8±2.3)个月,均获得随访,34例(91.9%)患者创面肉芽新鲜,血液循环状况良好,细菌培养结果为阴性,创面修复好,进行直接缝合或植皮后创面彻底修复,无感染现象,所有患者的患肢功能都得到了恢复,疗效满意。3例(8.1%)患者创面感染进行了二次修复。结论: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术配合系统的护理治疗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能够有效促进创面愈合,降低创面感染发生率,疗效可靠,并发症少,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方芳;黄春红;王敏;雷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和总结影响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199例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共治愈134例(A组),死亡40例(B组),未愈25例(C组),比较A、B两组患者在入院时、出现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时以及出院之前等各个时点的临床资料。结果:与B组相比,A组入院时的中心静脉压(CVP)、压力调整心率(PAHR)等指标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糖、红细胞压积(Hct)等指标明显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血肌酐正常者少于A组,尿蛋白异常者、尿量减少者及血尿酸异常者均多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应用羟乙基淀粉氯化钠注射液、乌司他丁以及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的患者要少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发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患者预后不良的因素主要有内环境紊乱、有效循环血量不足、严重低蛋白血症、氧合指数低以及严重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等,采用乌司他丁、羟乙基淀粉氯化钠注射液及 CBP等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刘建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健康教育是以医院为基地,以病人及家属为对象,通过护理人员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过程,达到使病人了解增进健康知识,改变其健康行为和问题,使其行为有利于健康的方向发展。
作者:包宝音朝格陶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本文针对冠心病患者在接受冠脉介入治疗术后认识上的偏差,分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随访教育提高PCI术后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对疾病高危因素的控制,以及日常生活不良习惯、随意停服药物、不按时进行复诊等进行随访教育。增强在饮食控制、适量运动、按时服药、心理调节、戒烟限酒、规律睡眠等方面的自我管理。
作者:王玲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了解Bobath球在俯卧位手支撑训练中的运用是否有利于脑瘫及中枢性协调障碍等运动功能障碍的患儿的治疗,并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在同一个中枢性协调障碍、脑瘫等患儿的俯卧位手支撑训练中分别采用Bobath球、软垫、三角垫等器材,观察患儿在使用每种器材时俯卧位手支撑训练的时间和质量。结果:相比之下大多数患儿在Bobath球上进行的俯卧位手支撑训练的时间较长,质量较高,而且多数患儿喜欢在Bobath球上进行俯卧位手支撑训练。结论:在中枢性协调障碍、脑瘫等运动功能障碍患儿的俯卧位手支撑训练中运用Bobath球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白艳;周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急性乙醇中毒的急诊护理和体会。方法:对180例急性乙醇中毒患者实施分类急诊基础护理、急救护理和心理护理和观察。结果:180例急性乙醇中毒患者在1-4天内治愈出院者132例。31例上消化道出血者除10例轻者外21例比较严重的患者和7例胰腺炎转入消化内科进一步治疗;11例外伤骨折患者5例转入骨科进一步治疗;9例心肌梗死和4例休克患者转入心内科进一步治疗;糖尿病患者7例中4例继续住院治疗。其中重症死亡3例,其余全部治愈。结论:急性乙醇中毒的患者,应该根据病情加强分类亚组护理,重要的是监护、安全评估、并发症、基础疾病急诊护理与专科护理、心理健康相结合。
作者:李胜远;周晓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是一种对患者及其家庭和社会都有明显影响的慢性疾病。正确的认识治疗哮喘的药物,并合理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于晓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辽宁省肿瘤医院2003~2012年首次住院的胃癌病人构成情况,为胃癌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03~2012年辽宁省肿瘤医院经病理学确诊为胃癌的首次住院病案为资料,分析胃癌患者人数和死亡率的变化及其性别、年龄构成。结果:2003~2012年辽宁省肿瘤医院胃癌患者人数逐年增加,其中男性多于女性,而女性患者增长高于男性,死亡率逐年下降,胃癌患者高发年龄段为50~69岁。结论:我院胃癌住院患者逐年增长,应引起肿瘤防治部门的重视,并对高发年龄段更加关注肿瘤防治工作。
作者:刘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Roy-Neuman综合心理干预模式对青光眼患者术后焦虑状况的改善作用。方法:94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Roy-Neuman 综合心理干预模式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应用常规方法进行心理干预;应用 Zung 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术后焦虑状况的改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焦虑状况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Roy-Neuman综合心理干预模式能有效提高青光眼患者的心理应激能力,改善患者的术后焦虑状况。
作者:周启辉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