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洪丽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的术前访视护理。方法:对12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的术前访视护理经验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93%的患者积极配和治疗护理,术前情绪稳定,术中能积极配合,术后无疼痛、呕吐、发热发生,治愈出院。7%的患者术发生前晚失眠、术中配合欠佳或术后疼痛、呕吐、发热等。结论:进行有效的术前访视,能够增进护患之间的沟通,消除不良的心理刺激,协调机体各种功能,对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应急能力,减轻术后不适的发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吕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静脉穿刺是护理工作的基本操作之一,但有时难以一次穿刺成功。静脉穿刺的质量直接影响患者的救治质量,影响患者的满意度。笔者根据资料查阅、临床实践和前辈指导对静脉穿刺方法、部位、静脉条件的探讨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皓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对32例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认为肝病与糖尿病相互影响,使病情复杂化。临床表现多以肝病症状为主,大部分患者无典型的糖尿病症状;患者心理负担重;肝病较重的患者易发生低血糖反应和感染。提出应根据肝病和糖尿病的病情综合分析患者的症状,做好预防低血糖反应的护理,患者的饮食护理,预防感染的护理及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是必要的。
作者:闫玉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老年患者发生低血钾护理中应用实证护理的效果及技巧。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实验组采用实证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低血钾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发生低血钾13例,实验组患者发生2例,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证护理在老年透析患者低钾血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面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汪莉华;胡文秀;金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温针灸治疗老年性膝骨关节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接收老年性膝骨关节病的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患者,观察组患者给予温针灸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针刺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以及治疗两周后HSS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老年性膝骨关节病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运用温针灸治疗可以提高治疗的有效率,改善 HSS 的评分状况,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兵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于宫内节育环在B超监测下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检查宫内节育环的妇女780例,使用仪器为日本东芝SSA220型凸阵B超诊断仪,探头频率3.5 MHz。取仰卧位,膀胱充盈适度,在下腹部做纵、横、斜切面进行检查,仔细观察子宫与节育器的有关情况,进行测量和图片记录,并打印。结果:780例妇女,其中宫内节育环位置正常737例,占到94.49%,异常43例,占到5.51%。结论:B超检查宫内节育环简便快捷,损害小且准确度较高。对放置节育器的妇女来说,进行定期B超检查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罗守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为了适应临床医疗、护理工作对专业护理人才的需求,我院胃肠外科在造口伤口、肠内外营养、快速康复、静脉治疗、心理咨询及腔镜器械管理等多个护理领域,通过脱产或在职教育、获取专业证书等途径培养胃肠外科专业护士。各专业护士胃肠外科的护理实践中不断拓宽专业理论知识、提高专业护理操作技能,同时加强健康宣教和护患沟通,开展电话随访和居家服务,积极传递专业领域内新信息。专业护士在临床护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保障了护理安全,提升了护理品质,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而且有助于培养专科护理人才,提高护士的学习热情和接受再教育的积极性,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我院胃肠外科专业护士的培养尚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需要进一步探讨和完善。
作者:施婕;罗比可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ICU重症感染革兰阴性细菌的耐药性,为ICU的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地调查分析2011年9月至2013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80例ICU重症感染革兰阴性细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ICU重症感染革兰阴性细菌的细菌学结果及其耐药情况进行总结。结果:ICU重症感染革兰阴性细菌主要分离出五种菌:大肠杆菌(45.53%)、铜绿假单胞菌(22.15%)、肺炎克雷伯菌(16.67%)、鲍曼不动杆菌(10.75%)、阴沟肠杆菌(3.39%)。鲍曼不动杆菌对左氧氟沙星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7.14%和21.98%,其余抗生素的耐药性达到35.29%~100%;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的平均耐药率较低,约为30.7%~44.82%。结论:加强ICU重症感染革兰阴性细菌的细菌学分析和耐药性分析,能够准确的了解菌株的构成及其耐药性,减少药物的滥用,降低菌株耐药性的产生,对于临床治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黎艳;张继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护理模式对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效果,为提高产科护理质量指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比较2012年10月至2013年3月分娩的初产妇351例(对照组)与2013年4月至9月采用品管圈护理模式管理后分娩的初产妇349例(观察组)的会阴侧切率。结果:观察组的会阴侧切率和对照组相比较有明显下降,(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应用品管圈护理模式对助产技术和管理制度等方面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可显著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提高了初产妇的满意度,提高了助产士对降低会阴侧切率管理的参与意识和工作积极性。
作者:李娟;赵慧栋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高能量损伤致四肢开放性骨折并软组织严重损伤治疗及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1月~2012年10月分期手术治疗GustiloⅢA和GustiloⅢB型开放性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36例,男性21例,女性15例,年龄20~64岁,平均33.48岁。ⅢA型31例(胫腓骨19例,股骨10例,肱骨1例,尺桡骨1例),ⅢB型5例(胫腓骨4例,肱骨1例)。结果:36例患者中30例获得随访,10~30个月(平均18个月)。23例骨折正常愈合,5例出现针道感染,拆除外支架后感染得到控制,2例出现慢性骨髓炎,经过病灶清除治愈,6例骨折延迟愈合。软组织经VSD护创,植皮或皮瓣移植,创面均愈合。所有随访者均部分或完全恢复正常工作生活。结论:严重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患者,生命征平稳后急诊行清创,骨折外支架固定,软组织经过多次清创,VSD敷料护创,植皮,部分骨外露患者经邻近皮瓣转移,患者均获得较满意的效果,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作者:杨正杰;沈洁;肖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龋病是世界上流行广泛的疾病之一,我国儿童龋病发病率很高,据调查,特别是6-12岁儿童龋齿发病率高达40%-50%。其中又以窝沟龋的发病率高。针对近几年来高东社区儿童龋病发病率的逐年增高,且向低龄化发展,这一现况应引起重视。龋齿带来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不仅影响儿童的咀嚼功能,还可引起根尖及牙周的问题,甚至更为严重的可引起乳牙的过早缺失而导致恒牙萌出困难,错颌畸形等一系列问题。为了有效地降低儿童龋病发病率,应找到主要的相关因素,进行积极的干预措施,有效的提高社区口腔保健工作的水平。
作者:王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乳腺癌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1位,已成为当前社会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已经严重的影响了女性的身心健康。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死亡率呈现出下降的态势,究其原因,一是乳腺癌筛查工作的开展,使早期病例的比例增加;二是乳腺癌综合治疗的开展,提高了疗效。手术后化疗是治疗乳腺癌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化疗的毒副作用大,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近几年,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成为了主要的静脉输液途径,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其优点在于减少病人长期反复穿刺的痛苦;减少药液在输液过程中的渗、漏及对局部的刺激,特别是化疗药物对局部刺激的毒性反应;四肢外周静脉显露不好的首选静脉通道;在输液过程中病人可活动自如、无痛苦,可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可适合长期输液及药物长期泵入病人使用;此置管操作简单、痛苦小、保留时间长(长达1年)。从而保证化疗的顺利完成。我院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采用了PICC 置管,并采取了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霍明娜;佐品;徐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临床输血治疗经历了全血输注、成分输血、安全输血发展到目前的临床科学合理输血几个阶段。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政府给与了高度的重视,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管理规定、办法和标准,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输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科学合理用血的理念已经在临床医生中形成。青岛市的临床科学合理用血也逐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和模式,下面就这个体系和模式进行探讨。
作者:杨志夏;孙森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咖啡酸片对乳腺癌术后化疗引起白细胞减少的疗效。方法:将乳腺癌术后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的64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组32例,治疗组给予咖啡酸片口服0.3g/次,3次/天,疗程2周,对照组口服利血生片20mg/次,3次/天,疗程2周。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每周复查1次血常规,观察治疗前后白细胞上升的情况。结果:治疗组升白细胞有效率为96.9%,对照组升白细胞有效率为34.4%,两组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咖啡酸片对乳腺癌术后化疗引起白细胞较少有很好的疗效,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向启均;曾祥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纠正本科护理工作中的缺陷,提高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率,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安全性。方法:制定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电子表格,采用回顾性分析,对我科一年来上报的不良事件与上一年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实行无惩罚原则后,护理不良事件主动呈报率显著上升,对护理各方面的投诉减少,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及安全意识提高,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李志英;周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本文主要研究了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通过选取我院于2011年2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5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并与同期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的41例患者进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方面,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患者较为优越,两组对比 P>0.05,差异性不大,无统计学意义;全髋关节置换组翻修率(3.4%)明显低于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患者(14.6%),两组对比P<0.05,有显著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全髋关节置换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2%)明显低于人工股骨头置换组(17.1%),两组对比P<0.05,有显著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在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方面不如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没有明显优势,但是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远期疗效较为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王天皓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以猕猴桃为主要原料,添加适量蜂蜜,研究猕猴桃蜂蜜保健饮料的加工工艺,为充分利用我国猕猴桃野生资源和蜂农的蜂蜜,增长农民收入,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要起到一定作用。
作者:冯小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头孢替唑钠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总结和分析,从而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方法:对120例儿童静脉滴注头孢替唑钠引发不良反应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学龄前儿童出现不良反应的比例较高;男孩不良反应出现率71.67%高于女孩28.33%。头孢替唑钠临床使用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90.83%为皮肤和附件损害,5.83%的呼吸系统损害以及2.5%的消化系统损害。结论:对头孢替唑钠的使用进行严格管理,对现有的皮试方法进行改进,从而降低头孢替唑钠不良反应出现率。
作者:郝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分析慢性胃炎患者的健康教育与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6例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具体病情给予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及临床护理,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86例慢性胃炎患者经过全面护理及健康教育,临床治疗中有效7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0.7%。结论:给予慢性胃炎患者对症治疗及针对性的精心护理,并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能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身体的康复。
作者:窦文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总结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诊断、治疗特点。方法:总结本院32例诊断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受伤方式、临床表现、影像学及治疗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死亡16例,植物生存4例,重残6例,轻残2例,恢复良好4例。结论:弥漫性轴索损伤具有意识障碍严重,诊断和治疗困难,预后差,其致残率、植物生存发生率及病死率极高等特点,应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采用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其预后与DAI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李光远;王辉;尹德民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