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31I-Herceptin对乳腺癌细胞株的体外杀伤效应

林菁;罗荣城;李爱民;张军一;吕成伟;严晓

关键词:放射免疫导向治疗, 131I-Herceptin, HER-2
摘要:目的研究核素131I标记Herceptin对Her-2表达阳性乳腺癌细胞株的特异性杀伤作用.为放射免疫导向治疗奠定基础.方法应用IODO-GEN方法将131I标记于抗Her-2单克隆抗体Herceptin,用MTT法检测131I-Herceptin对SK-BR-3、MCF-7、A549 3种细胞株体外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 131I-Herceptin的免疫活性与Herceptin无差异;131I-Herceptin对Her-2表达阳性的肿瘤细胞株的杀伤作用较Herceptin、131I明显增强(P<0.05),对于Her-2表达阴性或弱阳性的肿瘤细胞株无明显杀伤作用.结论 131I-Herceptin可特异性杀伤Her-2表达阳性的肿瘤细胞.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B超下经母腹脐带穿刺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评价PTC穿刺针在B超引导下行脐带穿刺术的安全性及成功率.方法对103例有各种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在B超引导下行脐带穿刺术.结果穿刺成功率为98.1%(101/103).发现染色体异常核型5例,宫内巨细胞病毒(CMV)感染2例,重型α-地中海贫血Hb Bart's水肿胎3例.穿刺术后未出现流产、胎死宫内、胎盘早剥、宫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B超引导下经母腹脐带穿刺术是一种成功率高、安全可靠的产前诊断方法.

    作者:李萍;范瑞莲;周沫;杜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补骨脂中补骨脂素的提取及纯化

    目的从中药材补骨脂中提取补骨脂素.方法补骨脂经粉碎后用50%乙醇浸渍提取,浸提液进行浓缩沉淀,得到膏状物,膏状物用甲醇溶解,活性碳脱杂质,再除去溶剂,放置过夜析出晶体.甲醇洗去稠状物得黄色片状晶体,甲醇重结晶后得针状白色晶体.薄层分析、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其纯度.紫外吸收光谱、H1-NMR谱鉴定其结构.结果与结论 晶体物得率0.147%,是一个单体,经过波谱分析确定其为补骨脂素.用本方法获取纯品补骨脂素比较简便的方法.

    作者:刘志林;张相年;赵树进;周日笑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131I-Herceptin对乳腺癌细胞株的体外杀伤效应

    目的研究核素131I标记Herceptin对Her-2表达阳性乳腺癌细胞株的特异性杀伤作用.为放射免疫导向治疗奠定基础.方法应用IODO-GEN方法将131I标记于抗Her-2单克隆抗体Herceptin,用MTT法检测131I-Herceptin对SK-BR-3、MCF-7、A549 3种细胞株体外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 131I-Herceptin的免疫活性与Herceptin无差异;131I-Herceptin对Her-2表达阳性的肿瘤细胞株的杀伤作用较Herceptin、131I明显增强(P<0.05),对于Her-2表达阴性或弱阳性的肿瘤细胞株无明显杀伤作用.结论 131I-Herceptin可特异性杀伤Her-2表达阳性的肿瘤细胞.

    作者:林菁;罗荣城;李爱民;张军一;吕成伟;严晓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凉膈散药物血清对脂多糖诱导体外培养巨噬细胞核转录因子-κB的影响

    目的观察凉膈散药物血清对脂多糖(LPS)诱导的体外培养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核转录因子-κB(NF-κB)变化的影响,探讨凉膈散解毒作用的细胞信号转导调控机制.方法制备凉膈散药物血清;提取并体外培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以凉膈散药物血清及LPS共同刺激已培养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巨噬细胞NF-κB亚基p65,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并测定各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核的p65的荧光表达情况.结果小鼠巨噬细胞经LPS刺激1 h后,其核内的荧光强度(代表p65的表达量)显著增强.与LPS刺激组相比:抑制剂TLCK组、凉膈散药物血清不同剂量组的荧光强度值均较低,有显著性差异,以TLCK及凉膈散大剂量组强度值低,中、小剂量组次之;空白血清不同剂量组则均无显著差异.药物血清不同剂量组之间有显著差异,呈剂量依赖性关系;空白血清不同剂量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不同剂量凉膈散药物血清均能抑制LPS所致的细胞核内p65升高,且呈剂量依赖性,这可能是凉膈散解毒作用的细胞信号转导机制之一.

    作者:江爱达;余林中;龚小卫;邓鹏;马晓冬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供肾质量和移植肾急慢性排斥反应关系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供肾质量的因素与术后移植肾发生急、慢性排斥反应的相关性.方法观察87例移植供肾缺血时间、活检组织的光镜表现结合移植后发生急、慢性排斥反应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移植术后跟踪3年,发生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28例,其中5例(17.8%)有供肾组织有不良改变;慢性排斥反应13例,其中6例(46.1%)有供肾组织有不良改变.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冷缺血时间、肾小管损伤是急性排斥反应的危险因素;冷缺血时间、肾小球硬化是慢性排斥反应的危险因素,与慢性移植病的发生可能相关.结论提高供肾质量和减少上述的危险因素,对减少肾移植术后急慢性排斥反应的发生是有意义的.

    作者:于立新;曾京华;付绍杰;苗芸;叶桂荣;杜正平;韩聪祥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左旋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左旋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肝硬化并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将左旋门冬氨酸-鸟氨酸40ml加入10%葡萄糖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7d为1疗程.结果左旋门冬氨酸-鸟氨酸可明显降低血氨和改善肝功能(P<0.05或0.01),治疗肝性脑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左旋门冬氨酸-鸟氨酸是治疗肝性脑病有效药物,无明显不良反应,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陈明妃;李如成;陈长虹;高孝慈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老年患者结肠镜检查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老年患者结肠镜检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结肠镜检查老年病人30例,随机均分为瑞芬太尼(R)组与芬太尼(F)组.R组用微量泵输注瑞芬太尼0.05μg/kg·min给药;F组单次给芬太尼1μg/kg.1 min后所有病人静脉注射负荷量丙泊酚0.4mg/kg,继以缓慢间断推注每次0.2mg/kg,至RamsayⅢ-Ⅳ级.记录诱导、插镜、苏醒及留观时间;记录各时点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及呼吸频率;记录术中肢动、呼吸暂停、头晕乏力、恶心呕吐、胸肌强直次数;记录病人满意度.结果 R组病人的诱导、清醒、留观时间均显著少于F组(P<0.05).丙泊酚用于R组显著少于F组(P<0.05),术中R组的平均动脉压下降低于F组(P<0.05).术中肢动R组少于F组,呼吸抑制R组大于F组,但无显著性差异.病人的满意度R组高于F组.结论静脉微量泵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效果确切、安全,是老年病人门诊检查的麻醉选择方法之一,术中应注意瑞芬太尼的给药速度,加强呼吸监护与管理.

    作者:尧永华;邬子林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广东引种苏合香中桂皮酸的含量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广东引种苏合香中桂皮酸的含量.结果表明,广东引种苏合香中游离桂皮酸含量为8.05%,总桂皮酸含量为35.85%,符合药典规定的桂皮酸含量要求.

    作者:张宏伟;贺丰;晁志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胶原Ⅰ、Ⅲ mRNA体外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与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合成胶原之间的可能联系.方法取大鼠主动脉中膜平滑肌进行原代细胞培养,用第4代传代细胞分为两组,用25、50、75、100ng/ml的MIF刺激VSMC生长为实验组,未用刺激VSMC生长为实验组,采用RT-PCR,PCR方法测定VSMC胶原Ⅰ、ⅢmRNA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除25 ng/ml外,其他3种不同浓度的MIF刺激SMC,胶原Ⅰ mRNA相对含量都显著增加(P<0.05).100ng/ml的MIF刺激SMC,胶原ⅢmRNA相对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而其余各浓度胶原ⅢmRNA相对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MIF与VSMC合成胶原之间有关,MIF刺激可以促进体外培养的VSMC胶原Ⅰ、ⅢmRNA表达.

    作者:李军;林曙光;余细勇;林秋雄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蛋白质中变构通讯结构基础的方法分析与实现

    对变构通讯的理解是研究细胞信号转导的一个基本目标.本文介绍一种基于蛋白质家族序列的统计偶联分析方法,通过计算蛋白质序列中各氨基酸位点之间的统计偶联而获得相互偶联的氨基酸位点,构成变构通讯的结构基础.利用MATLAB语言编程实现了统计偶联分析方法;并首次根据2004年4月Swiss-Prot库中63 395条真核蛋白质序列计算了各氨基酸在所有真核细胞蛋白序列中的频率分布平均值,这一结果与Steve W.Lockless等根据1998年10月Swiss-Prot库蛋白序列计算的结果基本一致.

    作者:谭小丹;卢智勇;苏永春;董爱荣;邓亲恺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S100A4基因差异表达与肾癌细胞分化、转移的关系

    目的探讨S100A4基因mRNA表达与肾癌细胞分化、转移的关系.方法提取31例肾癌及正常组织配对标本的总RNA,用RT-PCR方法测定S100A4基因表达,并结合临床资料,对S100A4基因差异表达与肾癌病人临床表现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31例配对标本采用RT-PCR方法分别进行S100A4mRNA荧光检测比较,29例标本肿瘤组织中S100A4基因mRNA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肾组织.其中低分化肿瘤组病人的S100A4指数高于高分化组(7.94vs 5.06,P<0.001);发生转移(包括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者高于无转移者(9.61vs5.53,P<0.001);低年龄组病人(≤50岁)S100A4指数与高年龄组无明显差异(6.31vs 6.66,P>0.05);肾颗粒细胞癌组与透明细胞癌组无明显差异(6.98vs6.02,P<0.05);肿瘤直径≤5 cm组与>5 cm组无明显差异(5.95vs 6.93,P>0.05).结论肾癌组织中S100A4基因mRNA可望作为肾细胞癌的病情发展及指导临床治疗的标记物之一;S100A4基因表达与肾细胞癌分化有关,癌组织S100A4mRNA测定有助于判定肿瘤的预后;S100A4基因差异表达与肾细胞癌转移明显相关.

    作者:周海宽;赵永斌;郑少斌;陈彤;毛向明;齐桓;吴容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血小板受体特异性微泡造影剂靶向粘附血栓的实验研究

    目的构建能够靶向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的特异性脂质微泡,观察其对微血栓、体外人工血栓的粘附效应.方法用RGDS(Arg-Gly-Asp-Ser)耦联的方法构建靶向微泡,观察其对血小板聚集形成的微血栓的粘附效应.另在体外制作人工血栓模型,在二维超声下观察微泡造影剂对声学信号的影响.结果血小板聚集后加入经构建的靶向微泡,后粘附在血小板微血栓周围;而加入普通微泡的对照孔则未见这种粘附效应.体外血栓模型中,未加微泡的血栓超声图像周围边界模糊,加入靶向微泡后血栓图像边界明显增强.结论血小板受体特异性靶向微泡对血栓有明显的趋附作用,并且能够增强血栓的超声信噪比.对血栓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有潜在的意义.

    作者:区文超;修建成;谢晋国;查道刚;刘俭;郝睿;宾建平;刘伊丽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医科大学二年级本科生自我概念水平对考试焦虑程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我概念对考试焦虑的影响.方法使用考试焦虑测验表和自我概念问卷调查某医科大学本科二年级580名学生的考试焦虑状况以及他们的自我概念水平,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各个维度均与考试焦虑存在显著相关,其中一般自我概念、学业自我概念和英语学习自我概念是影响考试焦虑程度的重要因素.结论提高大学生学业自我概念和英语学习自我概念是缓解考试焦虑的有效途径.

    作者:许瑾;解亚宁;赵静波;许军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百赛诺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

    目的研究百赛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对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IL-4、IL-10和IFN-γ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CHB患者给予百赛诺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抽取全血,同时选择7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结果 CHB组PBMC培养上清分泌IL-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17.18±7.43)pg/ml vs(8.24±4.16)pg/ml,P<0.05],而IFN-γ水平则显著低于对照组[(36.25±19.92)pg/mlvs(121.68±44.40)pg/ml,P<0.01)];百赛诺治疗后,在第3个月IFN-γ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53.19±7.28)pg/mlvs(36.25±19.92)pg/ml,P<0.05],IL-4水平则较治疗前显著降低[(9.74±7.75)pg/mlvs(17.18±7.43)pg/ml,P<0.01];HBeAg阳性组百赛诺治疗后IL-4水平较治疗前下降,IFNγ水平较治疗前上升,均有统计学意义[(8.74±6.12)pg/mlvs(20.51±9.16)pg/ml,(50.71±30.76)pg/mlvs(26.03±10.48)pg/ml,P<0.05];而HBeAg阴性组各细胞因子水平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百赛诺治疗CHB可提高患者Th1型细胞因子、降低Th2型细胞因子水平,在CHB治疗中有一定调节免疫功能的临床价值.

    作者:施斌斌;彭劼;温帆渊;侯金林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CK19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表达在甲状腺疾病诊断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CK19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在甲状腺癌和良性甲状腺病变中的表达情况,以提高甲状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了62例甲状腺癌(30例典型乳头状癌、22例滤泡型乳头状癌和10例滤泡型癌)和44例良性甲状腺病变(2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4例甲状腺腺瘤和8例桥本氏甲状腺炎)中CK19和TPO的表达.结果 CK19在甲状腺癌中表达率为96.8%,在良性甲状腺病变中极少表达或小灶性弱表达,表达率为4.5%,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TPO在良性甲状腺病变中的表达率为100%,在甲状腺癌中极少表达或小灶性表达,表达率为3.2%,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CK19和TPO在甲状腺癌的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和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杨清绪;邵春奎;冯智英;黄本强;韩安家;熊敏;赵文丽;武彤彤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对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诊疗作用(附12例报告)

    目的评价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对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应用电子十二指肠镜对原位肝移植术后疑有胆道并发症(梗阻性黄疸)的12例患者进行ERCP.结果显示胆总管狭窄(梗阻)9例(伴胆总管结石2例),胆总管结石2例(伴胆总管扩张1例),移植肝肝内胆管变细1例.内镜下作胆总管气囊扩张、取石、放置金属胆总管内支架1例,Oddi括约肌切开取石3例,留置鼻胆管引流2例.结论 ERCP可作为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诊断和治疗的主要手段,而且对大多数肝移植术后病人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陈俊忠;崔毅;李初俊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重组腺相关病毒介导内皮抑素的表达及体外活性研究

    目的构建携带人内皮抑素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hEndo,介导其体外表达并检测其生物活性.方法采用无需包装辅助病毒的双质粒共转染方法制备rAAV-hEndo,测定其滴度及感染效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内皮抑素蛋白在体外感染细胞中的表达,并通过MTT法、细胞周期检测及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指数,观察其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的影响.结果所制备的重组腺相关病毒滴度为2×1012vg/ml,感染效率达98%.免疫荧光染色显示内皮抑素蛋白主要表达于细胞胞质.rAAV-hEndo感染细胞培养上清对ECV304细胞72 h增殖抑制率为67.3%.内皮细胞转染内皮抑素基因后细胞周期明显阻滞于G1期,其G1期占(72.5±4.0)%,与对照组(52.1±2.1)%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TUNEL法检测实验组内皮细胞凋亡指数为(32.6±3.2)%,与对照组(4.2±1.9)%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所制备的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hEndo能有效介导具有生物活性的内皮抑素表达,为进一步肿瘤抗血管生成基因治疗动物实验奠定了基础.

    作者:李晓华;李湘平;李刚;刘雄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ABCA1基因启动子区-191G/C单核苷酸多态性在冠心病中的意义

    目的研究ABCA1基因启动子区-191G/C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对血脂的影响及其在冠心病中的意义.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PCR-RFLP)探讨204例冠心病患者和114例正常人的ABCA1基因启动子区-191位点G/C SNP在两组间、冠心病组不同临床表现型之间分布的差异及3种等位基因型与冠心病相关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组与正常人组比较,3种等位基因型GG、GC、CC分布频率差异具有显著性,CC基因型在冠心病组中的分布频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组(P<0.05),C等位基因在冠心病组中的分布频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组(P<0.01).在稳定性心绞痛组(SAP)和急性冠脉综合征组(ACS),3种等位基因型GG、GC、CC分布频率差异也具有显著性,ACS组CC基因型明显高于SAP组(P<0.05),C等位基因在ACS组中分布频率明显高于SAP组(P<0.01).在冠心病组中,3种等位基因型间体重指数、总胆固醇、总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临床指标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ABCA1基因启动子区-191G/C SNP在不影响中国冠心病人群血脂水平的情况下增加冠心病的发生,C等位基因与冠心病的稳定性相关.

    作者:刘凌;郭志刚;王琦光;刘胜林;赖文岩;屠燕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血清S100蛋白与星形细胞瘤放射性脑损伤的关系

    目的研究血清S100蛋白在诊断星形细胞瘤放射性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86例星形细胞瘤术后患者放射治疗前后血清S100蛋白水平.结果放射治疗前、治疗疗程中期及治疗疗程结束后血清S100蛋白阳性率分别为0、9.3%(8/86)和19.8%(17/86),治疗前后及治疗组间比较血清S100蛋白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星形细胞瘤放射性脑损伤可导致血清S100蛋白水平升高且与星形细胞瘤治疗疗程和剂量相关,检测血清S100蛋白可作为星形细胞瘤放射性脑损伤诊断较早期指标.

    作者:宋维舒;郭立兵;黄志勇;李俊杰;吴军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基于直方图小熵的MR平移运动伪影校正的逆向迭代新算法

    MR扫描过程中病人的运动使获得的重建图像含有运动伪影,严重影响临床诊断.本文针对MR图像刚性平移运动伪影提出了一个新的全自动的后处理方法:逆向迭代修正法(IIC).利用本文提出的基于直方图的熵函数,IIC通过两个连续的步骤来消除模拟运动伪影:首先,在所有可能的运动方向上添加逆向相位差.然后,利用熵判断函数估计出实际的运动方向和位移,从而消除运动伪影.为了检验方法的可行性,IIC算法被用来消除由于刚性平移运动造成的MRI图像中的伪影.实验结果证明新方法与自动能量聚焦方法相比不仅在运行速度上有明显提高,而且能获得更好的校正图像.

    作者:江贵平;陈武凡;候振松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