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胰酶在创伤/失血性休克后肠损伤中的作用

石汉平;闻英;张策;薛琪;雷尚通

关键词:休克, 创伤性, 失血性, 胰酶, 肠损伤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胰蛋白酶抑制剂ANGD的作用,分析胰酶与创伤/失血性休克(T/HS)后肠损伤的关系.方法雄性SD大鼠剖腹术(创伤)后分别经肠腔或静脉内给予ANGD或生理盐水,随后经受T/HS或创伤/假休克(T/SS),90min后林格液复苏;复苏后3 h评估肠损伤情况.结果肠腔内给予ANGD的T/HS大鼠肠绒毛损伤明显少于肠腔内无ANGD灌注及静脉给予ANGD的T/HS对照组.肠腔内灌注林格氏液与不行肠腔内灌注相比,对T/HS所致的肠损伤显示出某种程度的保护作用.结论肠腔内的胰蛋白酶可能是T/HS后肠损伤的重要促进因素.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99mTc-MIBI脑SPECT对脑胶质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99mTc-MIBI脑显像对脑胶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9例脑胶质瘤患者、9例正常人、6例脑脓肿患者进行99mTc-MIBI脑SPECT显像.判断病灶有无异常摄取并根据感兴趣区(ROI)计算肿瘤/非肿瘤比值(T/NT),计算99mTc-MIBI脑显像对脑胶质瘤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T/NT比值在胶质瘤、脑脓肿及正常组之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59例脑胶质瘤患者中,51例显像为阳性,诊断灵敏度86.4%、特异性66.7%、准确率82.4%.15例非胶质瘤受检者有5例阳性.脑胶质瘤组T/NT比值为2.6±1.2,明显高于正常组的1.1±0.2(t=3.6199,P<0.001)和脑脓肿组的1.5±0.5(t=2.1327,P<0.05).结论用99mc-MIBI脑SPECT诊断脑胶质瘤灵敏度高,可以有效地鉴别良恶性病变.

    作者:范义湘;罗荣城;李贵平;黄凯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脑心通对大鼠脑缺血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脑心通、中风回春丸对大鼠前脑缺血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改良的Pulsinelli四血管闭寒法制作前脑缺血模型,光镜下观察并计CA1区存活锥体细胞密度:并与尼莫地平对照.结果脑心通及尼莫地平灌胃给药组大鼠海马CA1区存活锥体细胞密度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P<0.001),但脑心通与尼莫地平组之间无明显差异;中风回春丸无明显的神经保护作用.结论脑心通具有明显的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朱心红;杨建明;高天明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目的探寻出生后1~3 d和成年大鼠海马分离、培养并鉴定神经干细胞(NSC)的可行性.方法向培养基添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其他生长因子,采用单细胞克隆技术,分离出生后1~3 d和成年SD大鼠海马组织并分别无血清培养;以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原代和传代培养形成的克隆细胞,以及其分化后的细胞进行鉴定.结果上述条件下培养可形成悬浮生长的表达巢蛋白的神经球,且具有连续克隆的能力;分化后可得到具有网状联系的、分别呈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阳性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的神经元及胶质细胞.结论新生及成年SD大鼠海马存在神经干细胞.

    作者:郭洪波;邹飞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安定或/和硫酸镁在预防骶管阻滞引起局麻药毒性反应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安定或/和硫酸镁在预防骶管阻滞引起局麻药毒性反应中的作用.方法240例病人随机分为A、B、C、D组,每组60例,各组间平均年龄、体质量及性别在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A组不用硫酸镁或安定,骶管阻滞前10min静脉注射安定(B组)、硫酸镁(C组)、硫酸镁+安定(D组),观察局麻药的毒性反应情况.结果B、C组毒性症状明显减少,与A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D组与A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静脉注射安定或硫酸镁均可明显降低骶管阻滞局麻药毒性反应,二者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作者:杨天明;范新民;范学良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中国人CTLA-4基因-1722位点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

    目的研究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lymphocyte-associated antigen 4,CTLA-4)基因启动子区-1722位点(T/C)多态性在中国南方地区汉族人群中的分布及其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相关性.方法103例患者诊断均符合198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修订的SLE分类标准,其中男13例,女90例.正常对照组110例,其中男21例,女89例.全部研究对象均为无血缘关系的中国南方汉族人群.采用微量全血提取法,从EDTA抗凝血中提取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对所有SLE患者和正常对照者进行CTLA-4基因-1722位点多态性检测.结果CTLA-4基因-1722位点多态性在中国南方地区人群中普遍存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SLE患者CTLA-4基因-1722位点TC基因型频率明显升高(42%vs 58%,P<0.05),CC基因型频率明显降低(25%vs 15%,P<0.05),TT基因型频率虽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33%vs 27%,P>0.05);而SLE患者等位基因频率和携带者频率分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不同人种CTLA-4基因-1722位点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存在差异.结论CTLA-4基因-1722位点多态性与SLE明显相关,CTLA-4基因可能是SLE的易感基因.

    作者:徐安平;尹培达;苏晓燕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人鼻咽癌不同部位组织相关基因表达谱的研究

    目的筛选鼻咽癌癌变发生过程中的重要基因.方法应用显微切割和荧光标记探针基因芯片杂交技术,检测鼻咽癌、癌周组织、癌旁组织及鼻咽炎症组织的基因差异表达,扫描仪扫描荧光芯片,图象处理软件分析结果.结果在检测的3组标本中,存在大量差异表达基因,涉及基因包括信号与蛋白传递、癌基因与原癌基因、免疫相关基因、凋亡基因,以及DNA结合转录和转录因子等范围.结论鼻咽癌癌变过程中有多个多种类基因参与,说明鼻咽癌癌变过程是一个复杂、多通路的过程.

    作者:韩慧霞;姚连生;王爽;韩为农;姚开泰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老年渔民重症急性胆管炎31例临床分析

    1989年~2002年10月间我科共收治31例老年重症急性胆管炎病人,现报告如下.

    作者:邓群峰;肖建秋;陈建发;许辉;刘训;李轶辉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89SrCl2治疗肺癌骨转移126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89SrCl2治疗肺癌骨转移的疗效.方法不同病理类型肺癌骨转移患者126例,按148 MBq/人次确定给药剂量,89SrCl2由肘静脉一次性注射.以疼痛程度、疼痛频率及疼痛得分的变化衡量止痛效果,以病灶数目或大小的变化判断病灶疗效,比较不同病理类型肺癌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后6个月内,疼痛减轻率为70.6%(89/126),其中消失率为19.8%(25/126),表明疼痛程度明显缓解(u=5.361,P<0.01);78.6%(99/126)的患者疼痛频率下降,疼痛次数明显减少(u=4.589,P<0.01),其中25例疼痛不再发作.疼痛评分由7.54±3.29降低至4.19±4.38,降低显著(t=6.865,P<0.001).病灶数目或大小减少25%以上者占45.2%(57/126).89SrCl2对鳞癌疼痛程度、频率缓解分别为85.7%(30/35)和88.6%(31/35),病灶改善率为57.1%(20/35).各指标在4种肿瘤类型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89SrCl2对肺癌骨转移的疗效较好,可缓解疼痛,改善病灶;89SrCl2对不同病理类型肺癌骨转移疗效无明显差异.

    作者:郑航;罗荣城;范义湘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输尿管镜下弹道碎石治疗结石梗阻性肾积脓

    目的总结应用输尿管镜治疗结石梗阻性肾积脓的经验.方法对输尿管结石梗阻性肾积脓患者行输尿管镜检查、气压弹道碎石、取石及留置双J管治疗.结果12例患者,10例1次取净结石,2例1~2周后经体外震波碎石治愈,无明显并发症.结论应用输尿管镜治疗结石梗阻性肾积脓疗效好、创伤小、安全可靠,可作为该病的重要治疗方法.

    作者:辛军;黄书堤;于立新;辛明华;蔡经爽;苏智军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血管内栓塞治疗

    目的探讨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的治疗方法、栓塞技术要点及随访意义.方法对119例TCCF病人共行128次栓塞.其中,股动脉入路112例,股静脉入路5例,经眼上静脉入路2例;以球囊栓塞瘘口101例,以微弹簧圈栓塞13例,球囊并用弹簧圈2例,干冻硬脑膜3例.术后3月~10年随访110例,其中行影像学复查29例.结果111例1次栓寒成功,8例于第1次栓塞后球囊泄漏复发,经再次栓塞治愈,总治愈率100%.颈内动脉通畅率90.8%(108/119),无严重并发症,随访显示疗效可靠.结论TCCF一般经股动脉入路用可脱性球囊栓塞瘘口,小瘘口TCCF选择微弹簧圈栓塞;若颈内动脉结扎或闭塞,可经静脉入路栓塞瘘口.一般情况下海绵窦瘘均表现为良性过程,应力争解剖治愈,不可轻易牺牲颈内动脉.正确选择栓塞途径及栓塞材料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郭元星;李铁林;段传志;汪求精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学状态相关性无创指标分析

    目的了解病人血液常规、血清生化指标与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学状态相关性,探讨病人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的相关性指标.方法统计252例住院病人资料,对病人年龄、性别、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白蛋白、球蛋白、白蛋白/球蛋白(A/G)比值、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外周血白细胞(WBC)、血小板计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行相关统计学处理.结果肝组织炎症与病人常规血液学检查指标有一定相关性(P<0.05),血清AST、胆红素及外周血WBC、血小板与肝脏炎症有显著相关性,但血清ALT、AST不能完全真实反映肝组织炎症程度;肝组织纤维化与血清ALT无关,与其他血液学指标有一定相关性(P<0.05),以血清AST、胆红素、外周血血小板及年龄为显著;血液PT、胆红素、血小板与年龄等指标为早期肝硬化显著相关性指标:灵敏度31.5%,特异度94.4%,阴性预告值83.3%,阳性预告值60.7%,准确率80.7%.结论单次血清ALT、AST检查不足以真实反映肝组织炎症状态,血清AST、胆红素及血液WBC、血小板与肝组织炎症相关性显著;在肝纤维化分期中,血清AST、胆红素、外周血血小板及病人年龄有显著相关性,病人年龄、血小板、血清胆红素、PT对确认早期肝硬化有较高特异性,但不能作为筛选指标.

    作者:陈永鹏;朱幼芙;冯筱榕;彭劼;侯金林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三七总皂甙增强人内皮源性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启动子活性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甙(tPNS)对人内皮源性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启动子转录活性的调控机制.方法以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人eNOS基因启动子区(-1~-1 600 bp)驱动的萤火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peNOS-Luc,采用脂质体介导的细胞基因共转染技术将peNOS-Luc、空载体pGL2-Basic和β-半乳糖苷酶表达质粒pCMV-β共转染NIH3T3细胞,用细菌脂多糖(LPS)、tPNS和转移生长因子β1(TGFβ1)等因子分别刺激转染后的NIH3T3细胞,检测并比较荧光素酶/β-半乳糖苷酶活性,以确定LPS、tPNS和TGFβ1对人eNOS基因启动子转录活性的影响.结果(1)酶切和测序结果均证实重组载体peNOS-Luc构建正确;(2)重组载体peNOS-Luc在NIH3T3细胞中有效表达;(3)在LPS刺激下,人eNOS启动子的转录活性降低,而在tPNS和TGFβ1刺激下,其启动子的转录活性增强,其中,TGFβ1较tPNS所致的转录活性更强.结论正确构建了人eNOS基因启动子区(-1~-1600bp)驱动的萤火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peNOS-Luc:tPNS在NIH3T3细胞中增强人eNOS基因启动子的转录活性.

    作者:张丽华;贾钰华;孙学刚;邢飞跃;刘志锋;宋革;姜勇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恶性肿瘤患儿家长身心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住院恶性肿瘤患儿家长存在的心身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护理依据.方法使用国际通用焦虑自评量表对我院已确诊为恶性肿唐的68名住院患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68名患儿家长所得标准分44.68±11.26,平均出现的焦虑症状为(6.42±2.25)项,女性家长焦虑均分58.38±8.85,男性家长焦虑均分53.30±9.17,女性高于男性(P<0.05).采取积极治疗态度患儿家长焦虑均分55.07±8.91,由于经济原因可能放弃治疗患儿家长焦虑均分66.71±4.50,前者低于后者(P<0.001).结论住院恶性肿瘤患儿家长在感情上和情绪上均表现不同程度的焦虑症状.恶性肿瘤患儿家长身心状况与性别、家庭经济状况密切相关.

    作者:余文玉;杨关芬;任志美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神经干细胞移植及术后处理:附70例报告

    目的总结脑损伤和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障碍病人的神经干细胞移植及术后相关问题的处理经验.方法对70例脑和脊髓神经干细胞移植病人术后相关问题的处理和恢复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除3例病人出现颅内感染,通过腰穿椎管内给抗生素终出院外,其余病人术后均顺利出院,而手术后有3例病人性功能完全恢复,5例病人大小便可以自己控制.结论对于脑损伤功能障碍或者脊髓损伤的截瘫病人,进行脑内或者脊髓神经干细胞移植,对于促进脑功能或者脊髓功能恢复有意义,术后相关问题的处理是手术预后的重要保障.

    作者:周青;张世忠;徐如祥;徐凯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SeO2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及对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p53表达调控的影响

    目的研究SeO2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NB4、红白血病细胞K562、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HL-60的增生、凋亡及Bcl-2和p53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的凋亡率及Bcl-2和p53的表达.结果10和30 mmol/L SeO2能抑制3种细胞增生.30 mmol/L SeO2作用48 h能使54.0%的NB4细胞、46.5%的K562细胞和49.6%的HL-60细胞发生凋亡;能使NB4和K562细胞Bcl-2表达显著下降、促进p53的表达.结论SeO2对3种白血病细胞均有诱导凋亡作用,在凋亡过程中涉及了细胞内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p53表达和调控.

    作者:王晓华;魏亚明;白海;欧剑锋;路继红;郑荣梁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大鼠骨髓源干细胞在损伤脑组织中的分化趋势

    目的探讨迁移至损伤脑组织的骨髓源干细胞(BMDSCs)的分化趋势.方法将雌性SD大鼠脑损伤模型在制作好24 h后经尾静脉植入GFP标记的雄性SD大鼠的BMDSCs.在植入后2周、4周和8周分批取脑,分别用CD11b和GFAP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GFP阳性细胞的性质.结果在移植GFP标记的BMDSCs后1周,植入的GFP阳性BMDSCs占外周血白细胞总数的3.53%;移植BMDSCs后4周和8周的脑损伤病灶周围有集中分布的GFP阳性细胞,分别表达小胶质细胞的细胞表面标记CD11b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结论GFP标记的BMDSCs能迁移至脑损伤病灶周围并有向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分化的趋势.

    作者:邹西峰;张海燕;赵春礼;李铁林;徐群渊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致敏受者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致敏受者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因素.方法对102例术前致敏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群体反应抗体(PRA)水平、氨基酸残基配型、术后PRA水平升高及细胞因子基因型对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的影响.结果和结论102例致敏肾移植受者术后随访期间发生急性排斥反应33例次,其中PRA水平、氨基酸残基相配程度、术后PRA水平升高、TNF-α高产量基因型和IL-10高产量基因型对移植肾的急性排斥发生率均有显著性影响.术前综合评估这些因素,有利于制订合理的免疫抑制方案.

    作者:黄先恩;范礼佩;李留洋;赵明;夏穗生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监护和治疗

    目的总结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相应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重度OHSS的临床资料.结果重度OHSS发生在超排卵治疗后,临床表现为腹胀、恶心、腹水、胸水、少尿、血液浓缩、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氮质血症、血栓形成等.经白蛋白、低分子右旋糖酐、6%贺斯等扩容治疗,腹腔、胸腔穿刺放液,甚至终止妊娠等措施治疗后痊愈.结论防治重度OHSS的关键在于预防,一旦发生OHSS,需及时、正确地治疗.

    作者:马明远;温伟标;周立新;誉铁鸥;方滨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调控人黄素化颗粒细胞甾体激素合成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对人黄素化颗粒细胞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及甾体生成急性调控蛋白(STAR)的影响.方法黄素化壁层颗粒细胞来自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26例患者,年龄26~30岁,均为输卵管因素和男性因素不孕者.利用原代培养细胞技术培养人黄素化颗粒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BDNF,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检测雌二醇和孕酮浓度.用RT-PCR检测黄素化颗粒细胞中STAR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BDNF可抑制人黄素化壁层颗粒细胞分泌孕激素,呈浓度依赖性,但BDNF浓度超过50 ng/ml时抑制作用不再增强.BDNF对人黄素化壁层颗粒细胞合成雌二醇的浓度无明显影响.BDNF可降低STARmRNA表达,呈浓度依赖性.结论BDNF可调节人黄素化卵巢颗粒细胞合成孕酮,是重要的卵巢内调节因子.BDNF可能通过抑制STARmRNA的表达以减少孕酮的生成并参与黄体的退化过程.

    作者:陈炜;陈士岭;邢福祺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胰酶在创伤/失血性休克后肠损伤中的作用

    目的通过观察胰蛋白酶抑制剂ANGD的作用,分析胰酶与创伤/失血性休克(T/HS)后肠损伤的关系.方法雄性SD大鼠剖腹术(创伤)后分别经肠腔或静脉内给予ANGD或生理盐水,随后经受T/HS或创伤/假休克(T/SS),90min后林格液复苏;复苏后3 h评估肠损伤情况.结果肠腔内给予ANGD的T/HS大鼠肠绒毛损伤明显少于肠腔内无ANGD灌注及静脉给予ANGD的T/HS对照组.肠腔内灌注林格氏液与不行肠腔内灌注相比,对T/HS所致的肠损伤显示出某种程度的保护作用.结论肠腔内的胰蛋白酶可能是T/HS后肠损伤的重要促进因素.

    作者:石汉平;闻英;张策;薛琪;雷尚通 刊期: 2004年第10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