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霞;褚冬梅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由多种原因诱发的胰腺组织发生自溶,并伴有继发感染的疾病,常累及多个器官功能改变,起病急骤,病情严重凶险,并易产生诸多严重并发症及继发性感染等,死亡率高,少数病人甚至发生猝死.加强围手术期监护和及早治疗并发症,是治疗重症胰腺炎的重要环节,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樊荣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GnRHa治疗中枢性性早熟女孩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在对30例女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者终止采用GnRHa治疗后进行随访,持续(43.0±13.3)个月,观察其终身高、月经规则程度、月经初潮时间、体质指数(BMI),比较了G-P图谱和TW3法两种方法对终身高的精确度进行预测,结果:采用GnRHa进行治疗(24.2±12.2)个月,平均终身高是(160.2±4.1) cm,对比于靶身高,治疗停止后(12.1±52)个月出现月经初潮,月经周期规则,到终身高时BMI是20.22±2 10,停止治疗时G-P图谱实际终身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都高于曲线法预测值,结论:采用GrnRHa治疗ICPP对改善终身高有效,随访时没有不良反应.
作者:商艳朝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高血压脑出血是急诊科常见的危重症,在各种非损伤性脑出血的病因中,高血压占60%.脑出血是高血压痛中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大脑中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破裂引发的自发性脑血管疾病,也是急性脑血管病中严重的一种.多见于中老年患者,其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非常高,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疾病.患者经常处于昏迷或瘫痪状态,如果救护不当,可致残甚至危及生命.近年来,我科采用妥当的救护措施,有效的降低了致残率,提高了抢救成功率,为进一步治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殷慧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因为儿科护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年龄小的患儿不会表达,对治疗措施缺乏判断力,造成对各种治疗护理措施均产生恐惧、反抗、不合作现象,所以给护理工作带来极大难度.另一方面儿童是家庭的重心,关注的长辈较多,这就要求儿科护士必须还要和家属做好合作.儿科临床护士肩负着患儿的护理者、代言人、教育者的角色给自己带来极大的精神压力.这就要求儿科护士必须学会用良好的心态去拥抱压力,在临床工作中学会“换位思考”的方法.在日常工作中勤交流、多沟通,尽量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满足患儿的需求.儿科护士应通过自身的调节和努力,积极应对复杂而繁重的儿科护理工作,减少由于工作压力带来的负面影响,保证患儿在医院内得到全身心的服务,促进其早日康复.
作者:曹春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的疗效.方法:选取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患儿59例,随机分成2组:磷酸肌酸钠治疗组、果糖二磷酸钠(FDP)对照组,并进行临床疗效比较.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果糖二磷酸钠100 ~ 250mg/(kg·d)静脉滴注,1次/d,10 d为1个疗程,治疗组同时给予磷酸肌酸钠0.5g/次静脉滴注,1次/d,10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心电图改变、心肌酶谱.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1%,明显高于对照组76.7% (X2 =3.082,P< 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在循环改善、心律失常消失、心电图恢复、心肌酶谱恢复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疗效显著.
作者:高晓旭;郝健;李春平;黄淑芹;张可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止晕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上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以止晕汤加味为主治疗;对照组以盐酸培他定、西比灵等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愈显率为7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愈显率为56%.结论:止晕汤加味治疗椎动型颈椎病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黄贤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围绝经期(更年期)是妇女在40岁以后从生育期到非生育期之间的过渡时期,称为更年期或围绝经期.妇女在40岁以后从生育期到非生育期之间的过度时期,称为更年期或围绝经期.围绝经期(更年期)的早变化是卵巢功能的衰退,然后才表现为下丘脑和垂体功能的退化.此时期卵巢渐趋停止排卵,雌激素分泌减少,而促性腺激素增多,FSH/LH仍小于1.绝经后,卵巢几乎已不能分泌雌激素,但仍分泌雄激素;促性腺激素水平逐渐升高,由于FSH升高较LH显著,故FSH/LH>1.至老年期,雌激素稳定于低水平,促性腺激素也略下降.
作者:周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宫内异常妊娠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方法:本次观察组共选择20例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就临床资料与同期收治的对照组50例稽留流产的患者资料进行对比.结果:宫内异常妊娠均以子宫不对称性增大、子宫形态失常、蜕膜有明显反应、妊娠物声像在子宫形态失常部位可探及为主要表现.妊娠物包括混合回声团和孕囊.两组Vd、Vs、S/D、RI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早孕期宫内异常妊娠诊治中,彩超检查作用显著,对疑似宫内异常妊娠者,需重视妊娠物周边及自身血流动态观察及子宫形态改变,避免盲目终止妊娠,以改善预后.
作者:陈祖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血清钙的影响.方法:收集我科2010年5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10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病例资料,按胎龄分为足月儿及早产儿两组,足月儿60例,早产儿40例,根据两组患儿光疗前后测定的血清钙水平,比较两组低钙血症的发生率.结果:足月儿和早产儿经过蓝光治疗后血清总钙和游离钙均下降(P<0 01),早产儿低钙血症的发生率为30 0%,足月儿为15.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 05).结论:新生儿接受光疗时易发生低钙血症,其中早产儿比足月儿发生率更高,光疗时应监测血钙浓度,必要时补钙.
作者:李艳辉;牛春艳;马世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和研究吸入用沙丁胺醇溶液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近3年来我院收治的9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以上患者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措施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加用吸入用沙丁胺醇溶液雾化吸入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统计对比.结果:从两组患者的疗效情况来看,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82%(45/4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8.26%(36/46),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从安全性来看,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吸入用沙丁胺醇溶液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显著,相较于单纯的采用常规治疗措施而言有着显著的优势,而且安全性较好,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作者:闫风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随着《传染病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逐步实施,医疗废物对人体的健康和环境产生的危害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医疗废物又称医疗垃圾,含有大量致病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和腐蚀性.如果处理不当,可以导致人群传染病的流行.加强对医疗废物的监督管理,对于疾病预防和控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尹志晶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通过不同方式治疗脊柱脊髓损伤,旨在探讨出佳的治疗方式收获理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脊柱脊髓损伤的38例患者,平均分成2组每组19例,分别采用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治疗后对患者运动情况、触觉情况、伤椎恢复情况进行评分,同时统计各组患者治愈率.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都有一定改善,保守治疗组在运动状况、触觉、伤椎复位与手术组比较得分较低,且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保守治疗组患者治愈8例,好转4例,综合治愈率为63.2%;手术治疗组治愈12例,好转5例,无效1例,综合治愈率为89.5%,效果显著.结论:手术治疗相对保守治疗治愈率较高,但临床上也应根据患者病情合理选择治疗方式,在患者无神经压迫症状只是单纯脊柱压缩性骨折时临床上可以选择保守治疗,当患者是复杂粉碎性骨折并伴有神经压迫时应采用手术的治疗方式.
作者:邓玉刚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是临床以腹痛为主的一种感染性疾病.疼痛部位不一,以脐周,右下腹部多见,疼痛性质不定,可为隐痛或痉挛性疼痛,一般无压痛与反跳痛,是小儿急腹症之一.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方便、无创、可重复性等优点,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已经成为常规检查方法之一.
作者:周依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总结31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患者采用颈椎前路、后路或前后路同时内固定手术的术前、术后的护理经验.方法:主要从患者入院健康宣教、术前指导、术后护理及预防并发症入手,预防和减少脊髓的进一步损伤,避免颈椎骨折急诊术后呼吸道和消化道等危重并发症的发生.结果:1例术前剧烈呛咳后,骨折脱位造成脊髓切割伤,患者死亡,其余患者疗效满意.结论:精心的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
作者:冯桂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妇产科患者,采用随机的分配原则,实验组60例患者采用舒适护理的方法,对照组60例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显效有36例,护理有效有22例,护理无效有2例;对照组患者护理显校有23例,护理有效有25例,护理无效有12例,两组护理效果差异过大,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舒适护理对患者的护理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谢仪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高血压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会对全身血管和靶器官造成持续而严重的损害,肾功能受损是其中之一.肾脏指标不仅可用来评估高血压的进程,还是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预后的重要预测因素,尿酸是嘌呤代谢的产物,高尿酸血症是高血压的致病因子,抑或仅仅是一种潜在病理过程的标记物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研究高血压肾脏损害与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性.
作者:邢丽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心外科icu实习护士须针对icu的特殊情况进行综合管理,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进行分阶段、分层次、有重点的教学,使护生逐步掌握基础护理操作与专科护理,以及监护要点和各种仪器与管道的护理,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张月;朱学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后两种拔针处理方法的效果.方法:将220例静脉输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输液结束时分别采用夹住头皮软管拔针法和捏住针柄拔针法来评价两组患者疼痛反应轻重、皮下出血、血管损伤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患者疼痛反应轻重、皮下出血、血管损伤方面,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患者对疼痛反应、皮下出血及血管受损情况有显著差异,夹住头皮软管拔针优于捏住针柄拔针,对减轻患者疼痛、减少静脉输液从而引起皮下出血及血管受损起到良好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林江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前为防止重症患者出现自行拔管、摔伤、伤己等意外发生,约束行为在国内外尤其重症监护室中广泛应用.然而这种约束行为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为患者带来了生理、心理乃至社会方面的负面影响,有些患者及其家属因此对重症监护室产生强烈的抗拒和恐惧心理.现在,很多国家已经着手制定约束行为的临床应用指南,并提倡尽可能的减少应用,但在目前来看,我国约束行为应用普遍,且在许多方面存在着不足.本文就约束行为的临床现状及其所带来的伦理学质疑进行分析探讨.
作者:姜林然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对颈动脉灌注榄香烯治疗脑胶质瘤术后患者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05年11月-2009年11月在我院接受脑胶质瘤患者78例,经手术之后使用颈动脉灌注榄香烯进行治疗,疗程为一个月.然后对患者毒副反应、有效率、半年近期疗效、远期生活质量评估以及生存期进行观察.结果:经治疗后,78例患者中有37例患者有效,且其一年、三年以及五年的生存期明显提高,远期生活质量也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提高,所有的患者并没有出现较为严重的毒副作用.结论:在临床治疗脑胶质瘤的过程中,行完手术之后使用颈动脉灌注榄香烯进行治疗可以产生比较确切的疗效,有利于对手术治疗疗效进行巩固,使得患者的生存期得以延长,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宋立山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