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住院孕产妇对孕产期保健知识掌握程度的分析

付仲彩

关键词:孕产妇, 保健知识, 知晓, 需求
摘要:目的:了解孕产妇保健知识的掌握程度,探索适宜孕产妇佳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以2010年1月至12月住我院的300例孕产妇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进行面对面调查.结果:孕产妇认为掌握健康教育知识很有必要,入院当天的问卷为医务人员对孕产妇进行个性化教育提供了按需施教的依据.结论:孕产妇的保健知识薄弱或不了解与孕产妇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家庭环境、社会人口、生育史,产检次数等有关.开展健康教育可以使孕产妇及家属获得与孕产、分娩有关的保健知识和信息,有利于促进孕产妇身心健康.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4例妊娠合并重症肝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重症肝炎的护理体会.方法:妊娠合并重症肝炎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常常危及孕妇生命,严重影响胎儿生长,甚至导致早产死胎.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回顾性分析了在本院发生的4例妊娠合并重症肝炎的治疗与护理,早诊断,早治疗,提前做好护理预案,并严格实施将孕妇与胎儿的保护性治疗和护理做到好.结果:4例妊娠合并重症肝炎的患者3例治愈或好转,1例转院,3名新生儿存活,1例胎儿引产后死亡.结论:早期正确诊断,尽早治疗,同时给予及时有效的护理预案及实施,能大程度的保护好孕妇及胎儿.

    作者:薛爱丽;包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1例痛风结石取石术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痛风结石取石手术病人的临床特点、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多发性痛风结石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病人的多发性痛风结石均在局部麻醉下一次性取出.结论:深入了解此类病人的病情特点,做好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加强病情观察,做好健康教育,严格遵医嘱服药,降低血尿酸,加强饮食护理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

    作者:高秀琼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气压弹道碎石麻醉探析

    目的:探究输尿管中上段结石在输尿管镜下行气压弹道碎石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接待的225例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取输尿管镜下行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对术中麻醉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本次研究225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手术,所有患者在术中表现得安静无痛,其中手术时间为35~205分钟,平均为84 6±4 3分钟;术中所有患者皆给予咪唑安定镇静,其中71例配伍芬大尼0 05毫克,93例配伍芬太尼0.1毫克;所有患者的麻醉平面皆控制在T6以下,循环波动范围不大,经过处理后都可以控制在有效范围中,出现32例因辅助用药出现轻度的呼吸抑制,他们的血氧饱和度则降到85%以内,但经过了辅助给氧呼吸后,皆恢复到了正常水平.结论:对于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患者,在输尿管镜下行气压弹道碎石术时,若能合理控制好麻醉方式及效果,那么能有效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

    作者:吴飞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肝癌伴门静脉癌栓39例外科治疗临床分析

    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属于肝癌晚期,门静脉癌拴的形成与癌灶的大小、部位和癌细胞的生物特性有关,出现门静脉癌拴提示癌细胞极易形成肝内播散转移并提示预后很差.既往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多采用保守治疗,甚至放弃治疗.近年来,临床上对于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尝试了多种积极的治疗方法,但治疗方法的标准及效果尚无定论.因此,提高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拴的治疗效果,已成为业内学者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1].本文对近年来鞍山市中心医院和鞍山市肿瘤医院收治的39例肝细胞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以分析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崔志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32例葡萄膜炎误诊分析

    目的:回顾性的分析了我院自2010年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误诊的葡萄膜炎32例,总结误诊的原因;方法:对32例误诊的葡萄膜炎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误诊为白内障的占25%,误诊为结膜炎的占12.5%,误诊为青光眼的占12.5%,误诊为玻璃体混浊的占21.8%.结论:葡萄膜的早期诊断及治疗非常重要,因此要加强普及葡萄膜炎的诊疗知识.

    作者:冀鹏飞;陈鹏;赵晓金;谢可;肖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阴式子宫肌瘤剔除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比较

    目的:比较经阴道与经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腹腔镜手术,观察组采用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疼痛、术后体温.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并具有术后疼痛轻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术式均具有微创手术的良好特性,并各有适用指征及特点而不可完全互相替代,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及熟练的阴式手术技巧,经阴道剔除子宫肌瘤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张法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咪喹莫特乳膏超说明书用药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5%咪喹莫特乳膏在超说明书用药中,用于治疗扁平疣、传染性软疣、光化性角化病等的概况.方法:从2012年12月-2013年6月,5%咪喹英特乳膏在门诊病历中的使用情况,从性别、年龄、临床用途三个方面来阐述.结果:在351例使用5%咪喹莫特乳膏的门诊病例中,男性患者有124例,占35.30%,女性患者有227例,占64.70%;儿童有26例,占7.41%,少年有82例,占2340%,青年有205例,占58.40%,中年有34例,占9.69%,老年有4例,占1.14%;用于治疗光化性角化病的有7例,占1.99%,用于治疗传染性软疣的有8例,占2.28%,用于治疗尖锐湿疣的有13例,占3.70%,用于治疗扁平疣的有310例,占88.30%,其余有3.73%的用于治疗血管瘤、白瘢风等其他皮肤病.结论:5%咪喹莫特乳膏对于扁平疣、传染性软疣、光化性角化病等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作者:杨月琴;李伟正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浅谈抚触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优生优育已得到全社会的普遍重视,孕育一个健康聪明的小宝宝,是每个父母的美好愿望,也是我们医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我院开展爱婴医院多年来,对住院分娩的新生儿开展了抚触工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汪华生;李荣;李建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抗生素糊剂治疗急性根尖周炎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抗生素糊剂治疗急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为治疗方法的合理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我院收治急性根尖周炎患者随机120例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60例予以抗生素糊剂填充治疗,而对照组予以常规根管糊剂填充治疗.比较治疗后疗效差异,并于术后随访1年,比较长期疾病转归差异.结果:实验组治疗后、术后半年、术后1年成功率分别为98.3%、95.0%和93.37%,而对照组治疗后、术后半年、术后1年成功率分别96.7%%、85.0%和78.3%.两组患者间治疗后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随访1年发现,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抗生素糊剂填充组患者随访半年、1年间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而对照组总有效率逐步下降,半年、1年间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生素糊剂治疗急性根尖周炎疗效确切,且效果稳定,不易复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田淑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224例乙肝感染者就医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了解慢性乙肝感染者就医依从性及其造成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对江苏省重大传染病综合示范区泰兴、丹阳和张家港部分社区224例HBV感染者进行面对面调查研究.结果:有28.6%的人不能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对乙肝两对半和肝功能进行复查;18.3%的人不能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做到合理饮食;不能根据自己的病情,保证充足休息的人占23 2%;很少和从不进行适当锻炼的人占到46.0%.由于对乙肝健康知识的缺乏和健康意识的不足,导致乙肝感染者的就医依从性不好,与家庭的经济收入没有明显联系.结论:需加强对乙肝感染的健康教育和宣传、心理干预、随访以及很好的社会支持,帮助乙肝感染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作者:丁小磊;朱立国;翟祥军;朱叶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医学检验领域能力验证计划的比较

    目的:比较分析医学领域较典型的能力验证组织者提供的评价参数,为临床实验室更好地分析和使用室间质量评价的报告,提高实验室检测质量提供帮助.方法:按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能力验证提供者认可准则》对PT提供者的要求,分析PT提供机构在进行评价活动过程中应重视的环节和要素,通过比较医学领域较典型的4个PT提供者(即室间质量评价组织者,包括美国病理学家学会(CAP)、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的室间质量评价汇总报告,对指定值、分组原则、评价标准、能力统计量进行比较,并选择2012年4个评价机构室间质评汇总表中的10个项目进行分析评价.结果:4个室间质量评价组织者提供的室间质量评价汇总报告中的评价标准基本相同,均以美国临床实验室改进修正法规为基准,但4个机构对指定值、分组原则、能力统计量的确定各不相同,10个选择的分析项目的评价结果也各具特色,反映出不同法律框架和质量管理体系下以及评价实验室数量不同的情况下的差异.结论:PT组织者可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参数,能为临床实验室评定自身检测能力,持续改进质量提供更有益的帮助.

    作者:关园园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儿童膀胱横纹肌肉瘤1例报告

    1 临床资料患儿,男,6岁.因尿频、尿急1月于2013年9月来我院就诊.患儿无尿痛,无肉眼血尿,无腹痛、腹泻,无发热等症状,当地曾行尿常规检查,并口服抗菌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查体:生命体征正常,发育正常.双肾区无叩痛,输尿管走行区无压痛,耻骨上膀胱区无压痛及叩浊.睾丸及阴茎发育正常.尿常规:红细胞(++),白细胞(+-).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膀胱三角区及右侧壁可见数个偏强实性团块,较大者约3cmX2cmX3cm,表面凹凸不平,内回声不均,基底较宽.移动体位,团块不动,CDFI:肿物基底部中央见动脉血流频谱.双侧肾盂及输尿管无扩张.超声诊断:膀胱内占位性病变.

    作者:刘浩;齐锦宏;李海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察缬沙坦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观察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具有进展缓慢、隐蔽性强的特点,是国际医学界公认的难题,一直被定义为“原因不明的心肌疾病”.临床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应用利尿剂、强心剂、ACEI等常规治疗措施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或缓解,心力衰竭状态不能改善,对各种治疗反应较差,预后欠佳.应用利尿剂、强心剂、ACEI等常规治疗措施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10月采用Ang Ⅱ受体阻滞剂(ARB)缬沙坦配合常规治疗扩张型心肌病40例,取得较好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付西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缩宫素的临床应用分析

    本文探讨了缩宫素在临床应用中的现状,分别从缩宫素的药理作用、缩宫素在催产中的应用、缩宫素在引产中的应用三方面进行阐述.

    作者:谈维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甲强龙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甲强龙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甲强龙联合高压氧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单纯的甲强龙治疗.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采用ASIA评分标准分别对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的感觉、运动神经功能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72.5%,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感觉、运动功能平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强龙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胡岚翔;徐祝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针对乳腺癌术后的诊疗分析

    目的:对患有乳腺癌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随机抽取在2011年5月这2013年5月这三年时间里,在我院就诊的患有乳腺癌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84例,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2例.A组患者采用多西他赛和表柔比星进行化疗(TE方案);B组患者在A组基础上加用环磷酰胺进行治疗(TCE方案).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分析结果表明,A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B组患者比较,其有效率基本相同,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 05);两组患者在化疗的过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脱发、恶心、肝功异常、贫血等并发症现象,但是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B组患者的中性粒细胞的减少程度明显高于A组患者,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化疗方式对患有乳腺癌的患者进行治疗期临床效果比较明显,TE方案与TCE方案比较,患者出现并发症的程度相对轻,因此在对该类患者进行化疗时,TE方案是首选方案.

    作者:闫松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68例甲状腺瘤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对采用改良小切口手术在治疗甲状腺瘤方面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传统手术切口和改良小切口切除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研究组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切口长度明显小于传统组,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传统组,p<0.05.结论:采用改良小切口治疗甲状腺瘤能够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我院2013年度191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因素,以降低外在因素引发ADR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13年191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1例ADR中大于60岁老年患者81例(占42.4%);静脉给药引发的ADR多有171例(占89.5%);涉及用药品种以抗菌药物多,有64例(占33.5%);其次是中药制剂,有56例(占29.3%).累及气管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常见有62例(占32.5%);结论:临床应重视ADR监测工作,加强对患者用药过程的观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坚持能口服尽量避免静脉给药的原则,降低ADR的发生.

    作者:杨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知柏地黄汤合八正散联合环丙沙星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60例慢性肾盂肾炎肾虚湿热型患者分为对照组A(给予西药环丙沙星),对照组B(给予中药汤剂知柏地黄汤合八正散加减),治疗组(给予知柏地黄汤合八正散联合环丙沙星)各20例.观察3组临床疗效和远期复发率.结果:对照组A、对照组B、治疗组三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85%、100%,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A和对照组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A、对照组B、治疗组停药3个月及6个月复发率分别为38%、29.4%、15 8%和55.6%、35%、21.0%,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知柏地黄汤合八正散联合环丙沙星能有效治疗慢性肾盂肾炎,降低复发率.

    作者:周荣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148例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研究

    目的:分析、探讨我院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特点及致病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48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例.结果:男性患者明显高于女性,所有病例均在24小时内行急诊胃镜检查,确诊135例,确诊率为91.2%,在所有病因中,消化性溃疡89例(65.9%),为常见;其次分别为急性胃粘膜病变20例(14.8%),食管、胃恶性肿瘤11例(8.15%),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0例(7.4%),其他5例(3.7%),多数无明确诱因,有明确诱因的以NSAIDs药物常见.结论:急诊胃镜检查能够发现绝大多数上消化道出血病因,是诊断该病好的方法,常见病因为消化性溃疡,常见诱因为NSAIDs药物.

    作者:冯彦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