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斌宾
目的:推动临床药师参与药物治疗工作,提高其药学监护的工作能力.方法:通过查阅文献,综述临床上使用药物治疗肺癌的进展.结果:通过积极的药物监护,对于肺癌的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结论:通过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辅以积极的临床药学监护,可以极大的提高治愈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
作者:朱仰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行充气压力泵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09年12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3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充气压力泵治疗,观察疗效及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发生DVT 1例(发生率0.67%),对照组发生DVT 3例(发生率2 00%).结论:在常规预防DVT的基础上采取间歇泵气压治疗,可明显降低DVT的发生.
作者:彭伟;杨志强;周永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临床麻醉中所使用的右美托咪定是一种镇静催眠和剂量依赖性的药物.同时还具有很好的镇痛和抑制交感活性效果,对患者的呼吸抑制作用小.此外,其还具有抑制应激反应和稳定血流动力学以及抗寒战的作用.本文对右美托咪定的临床应用情况和相关药理学性质进行研究,并做相关综述.
作者:翟金林;王丽丽;邓茹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总结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的应用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间收治的脑出血患者54例,分为两组.观察组施行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发症发生情况、临床依从性、满意度、住院时间与ADL评分.结果:经过护理,观察组知识的掌握率、满意度、依从性与ADL评分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并发症少,住院时间大大缩短.两组上述指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脑出血护理中可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依从性、满意度与ADL评分,有利于患者深入了解疾病知识.
作者:郑立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对我院手术室的护理安全及防范措施进行临床应用效果分析.方法:以我院2013年6月~2013年12月手术室护理出现问题的相关资料作为研究的数据基础来源,抽取我院2014年1月~2月36例手术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A、B组.A组按照常规手术室护理流程进行手术护理,B组在常规护理要求的基础上按照常见安全问题防范措施着重进行护理.结果:两组手术室护理结果中,A组出现常见护理安全问题4例,B组0例.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对于手术常见安全问题进行防范能够极大的减少手术护理安全问题,从而保证手术的质量和进度.
作者:马晓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针对社会老龄化及老年痴呆发病率增加的趋势,综合包括生理、心理、生活等各个方面护理现在,反映当前的护理现状.
作者:陈颖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人文关怀在癌性疼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到2013年9月期间收治的癌症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44例,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加入人文关怀.结果:对照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率为73.8%,不良情绪反应率为33.3%,药物依赖率为31.0%;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率为90.9%,不良情绪反应率为13.6%,药物依赖率为6.8%.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率、不良情绪反应率、药物依赖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对癌性疼痛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加入人文关怀可以很好地帮助患者环节疼痛,提高生活信心.
作者:马祥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轮状病毒性肠炎是秋冬季婴儿腹泻常见的病原,故曾被称为秋季腹泻.呈散发或小流行,经粪-口传播,也可通过气溶胶形式经呼吸道感染而致病.潜伏期1-3天,多发生在6-24个月婴幼儿,4岁以上者少见.起病急,常伴有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多数无明显感染中毒症状.病初1-2天常发生呕吐,随后出现腹泻.大便次数及水分多,呈黄色水样或蛋花汤样便带少量粘液,无腥臭味.常并发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
作者:孟春丽;张志萍;褚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1 呼吸系统感染时抗生素的选用1.1 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包括普通感冒、急性鼻窦炎、扁桃体咽炎、喉炎、咽炎.其病原体90%以上为病毒,细菌只占1 0%6左右.此类病人临床上多数表现为血象不高,病程较短(通常为1周).治疗以休息、多饮水及对症为主,不必使用抗生素.如果症状持续7~10天没有改善,并出现发热、白细胞升高,或发生化脓性或非化脓性并发症(风湿病、肾小球肾炎)时可使用抗生素.抗生素首选青霉素族(青霉素G、阿莫西林),也可选用一、二代头孢及大环内酯类药物.一般抗生素的疗程为5~7天,若有严重化脓性并发症者抗生素疗程可视病情延长.
作者:王蓓;谈晚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的感染管理工作,有效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传播.方法:严格按照卫生部“两规一标”,建筑布局合理,工作流程科学,岗位职责健全,操作规范.结果:保证无菌物品的优质供应,防止了因灭菌不合格而引起的医院感染.结论:由于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化,确保了无菌物品的终末质量,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
作者:凌秀芬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针对新生儿窒息的抢救与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于2009年8月至2011年3月期间48例窒息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通过及时有效的复苏抢救措施,并且辅以精心的护理措施,48例窒息患儿全部复苏成功.结论:当新生儿出现窒息情况时,应当准确判断具体情况,给予新生儿及时、有效的抢救复苏措施,积极做好复苏的相关准备,同时在复苏过程中给予良好的护理措施,复苏完成以后严密监测新生儿的各项体征,才能够有效保证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杨永琪;李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是社区56例高危孕妇管理以及结局.方法:抽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我中心接受孕产妇管理的妊娠高危孕妇5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孕妇诊断手册和社区管理患者记录手册.结果:高危孕妇中存在胎位不正的例数为25例,产前流血例数14例,缺铁贫血17例.结论:由于人们日常饮食不规则、缺乏营养、锻炼较少,从而引发在妊娠过程中孕妇羊水增多、早产、巨大儿等病症出现,因此要重视高危孕妇管理分析.
作者:徐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为预防控制手足口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龙城区手足口病患病资料进行分析,对典型病例现场采集便标本,查找病源体.结果:龙城区2010-2012年的手足口病全部病例共54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0.6 10万,农村高于城市,病例以1-4岁散居儿童为主,占报告病例的82.3%,病例集中在4-7月份,占报告病例的86.5%,男女发病之比为1.3:1,男性高于女性,便标本检测结果以柯萨奇病毒A16和肠道病毒EV71为主.结论:手足口病发病以4周岁以下儿童为主,消化道或直接接触是主要传播途径,应加大疫情防控力度,加强疫情预警工作,做好手足口病的应急处理工作,对典型患者及时治疗,防止疫情扩散和蔓延.
作者:修丽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在急诊创伤性休克治疗中采用限制性补液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从近两年来本院急诊科收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中随机选取72例,并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补液法;观察组采用限制性补液法.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对比并发症发生率与死亡率,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对于急诊创伤性休克患者,宜采用限制性补液法进行补液.这种补液方式具有很多优点,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叶叶;郁凌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早期急性乳腺炎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妇科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7.67%)、患者满意度(10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评估+心理护理+手法按摩+中药外敷+健康指导”综合护理干预方案能够有效保证治疗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艳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糖尿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收治的84例糖尿病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心理护理、血糖控制和药物综合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血糖稳定情况及治疗前后生命质量各维度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血糖稳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干预后生命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干预后生命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常规护理中加强健康教育能够有效稳定患者血糖水平、提高生命质量评分.
作者:王金婷;刘彩霞;王雅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急性阑尾炎是临床上很常见的急腹症,急性阑尾炎有多种分型,不同的临床分型其病理学改变和超声图像均有不同的特点,本文将对各种类型的急性阑尾炎的病理分型及其对应的超声图像特征进行分析,以确诊临床诊断.
作者:雷海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单纯疱疹病毒(HSV)在昆明脑炎脑膜炎症候群病例中的分布.方法:通过哨点医院收集2010年病例血液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HSV特异性IgM抗体.结果:96例病例中男性多于女性,小于18岁的占61.5%,4至9月病例多.HSV IgM抗体阳性比例16.7%,其中1-10岁儿童占75%,7至9月病例占62.5%.结论:HSV是昆明脑炎脑膜炎症候群病原之一.
作者:李凯;何丽芳;李徽;赵智娴;康文玉;张杰;李勇;丁峥嵘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用0 5%的等比重腰麻液与0.5%的重比重腰麻液在子宫肌瘤手术行子宫全切时麻醉的效果比较,及其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的比较.方法:选择80例子宫肌瘤患者,年龄在55岁以下,ASA Ⅰ-Ⅱ级,一般情况良好,无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慢性气管炎等病史.随机分组A组(等比重组)腰麻用药:0 75%的布比卡因+生理盐水1ml混合后缓慢注入.B组(重比重组)腰麻用药:0 75%的布比卡因2m1+10%的葡萄糖1ml混合后缓慢注入.观察病人的心率,血压,血氧及麻醉平面的变化.结果:B组患者发生低血压和恶心呕吐的例数明显高于A组,及麻醉平面明显广于A组.结论:0 5%的布比卡因等比重液用于腰硬联合麻醉行子宫全切术时更平稳安全.
作者:王树青;裴进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采用病人自评-主观全面评定量表(PG-SGA)评估癌症患者的营养状况,以了解肿瘤营养不良的发生情况.方法:应用PG-SGA对177例肿瘤患者进行营养风险评测,并用营养风险评估量表(NRS2002)进行验证.结果:PG-SG评估营养不良发生率明显高于NRS-2002(x2=4.08,P=0.043).PG-SGA分级A级患者100例(56.5%),B级患者39例(22.0%),C级患者38例(21.5%).不同年龄段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x2=7.05,P=0.03);PG-SGA分级A、B、C级患者间血清白蛋白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B、C级患者血红蛋白存在明显差异(P< 0.05);PG-SGA分级与胃肠道抑制程度存在明显相关性(r=0.38,P=0.000).结论:PG-SGA对肿瘤患者是一种实用、有效的营养风险筛查方法,临床应重视恶性肿瘤患者营养风险的筛查、评估和早期营养干预.
作者:何丽琳;袁华兵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