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兰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对医疗护理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患者安全、环节质量、风险预警等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得到护理人员与管理者的普遍关注.胃镜检查有一定的危险性和不可预料性.特别是插胃管时的恶心、呕吐、呛咳、返流误吸甚至窒息,胃穿孔、胃出血、心血管意外、麻醉意外等.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列》第11条规定:“在医疗活动中,医务人员应将病人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如实告知病人,及时解答其咨询.”[1]这是对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履行告知义务的规定,也是对病人知情权、同意权、选择权的规定.护理人员在护理活动中认真履行告知义务,确保病人安全,促进医患和谐.
作者:黄桂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开腹手术切除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护理方法,总结护理经验.方法:本组抽取我院子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6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行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以及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63%,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3.13%,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行开腹手术切除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护理干预,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值得临康推广使用.
作者:吴明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精神分裂症又称精神病,该病的发病基础是指患者的性情改变,情感、思维和行为的分裂而引起的一系列精神活动与表现不协调的一种精神类疾病[1-3].精神病患者经病情稳定后进入康复期,自知力基本民恢复正常,因此,患者心理常感到自卑,缺乏社会支持的信心,所以更需要心理干预治疗的介入.
作者:张金美;谢素芳;魏霏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现已成为常见病,多发病,病死率及致残率较高,特别是急性加重期(AECOPD),是主要致死原因[1].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导致COPE患者以老年人居多,AECOPD患者的住院死亡率近10%,1年内的死亡率达40%,而在年龄大于65岁的老年人,1年内的死亡率则高达59%[2]. AECOPD患者中有21% ~30%合并慢性心力衰竭(CHF),而心源性死亡仍然是我国老年患者常见的死亡原因[3].因此,对于AECOPD合并CHF的患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高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仍至关重要.NT-proBNP作为判断心力衰竭的敏感指标,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本文就NT-proBNP与老年AECOPD合并心力衰竭的相关性研究作一综述,以提高对其认识,并为临床防治工作提供思路.
作者:任亮;杨发满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肝脏、心脏疾病测定血清线粒体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m AST)对诊治的作用.方法:分肝硬化、急性肝炎、急性心肌梗塞、病毒性心肌炎4组,各选取120例,测定AST和m-AST值与正常组进行观察对比.结果:各观察组的AST和m-AST的测定值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肝脏、心脏疾病测定血清线粒体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m-AST),有助于对肝细胞和心肌细胞破坏的评估,又可作为肝脏、心脏等器官疾病预后计价的重要指标.
作者:滕红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特征以及影响因素等内容.方法:选择我院儿科2010年6月-2013年6月符合足月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综合征诊断标准的患儿30例,对该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患儿起病急,多有围产期窒息,剖宫产或者原发病;②进行性的呼吸困难,伴有严重的低氧血症,PaO2/FiO2比值<200mmHg;③X线特异,急性期胸部X线显示为双肺弥漫性浸润影或者“白肺”;④该病的治疗需要呼吸机辅助呼吸;⑤不能用其他系统疾病来解释等.结论: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上并不少见,通过临床症状,血气分析,胸片等可确诊,控制原发病,应用呼吸机可改善预后.
作者:智月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糖尿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收治的84例糖尿病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心理护理、血糖控制和药物综合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血糖稳定情况及治疗前后生命质量各维度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血糖稳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干预后生命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干预后生命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常规护理中加强健康教育能够有效稳定患者血糖水平、提高生命质量评分.
作者:王金婷;刘彩霞;王雅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寻找出首都医科大学某新建教学医院(以下简称:医院)在临床实习阶段影响实习质量的因素和存在的问题,并探索出解决问题的可能路径与有效措施,为医院教育教学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方法:对实习医师采用普查方法,带教教师采取配额抽样方法,并应用满意度调查方法,分析两者对医院整体实习带教满意度并结合访谈寻找影响满意度的因素并探索解决办法.结果:教、学双方对医院临床实习的总体评价符合目前新建教学医院的阶段特点,但实习医师对教师教学的主动性和带教能力的满意度不高;教师对实习医师基础知识及学习主动性的满意度较低.结论:通过规范的教师选拔与有效的素质培训可以增强教师的教学意识与教学能力.采用阶段考试考核、举办第二课堂的方法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临床基本功掌握度.通过综合措施,临床实习质量能够得以提高,教学双方的满意度亦会随之提高.
作者:齐放;张立荣;黄东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评价宫颈冷刀锥切术(CKC)和宫颈环行电切除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CINⅢ)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6月宫颈病专科门诊收治的89例CINⅢ患者的临床料,比较CKC和LEEP两种手术方法治疗CINⅢ的临床疗效.结果:CKC细术中出血量多于LEEP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P<0.05);CKC组手术时间长于LEEP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病灶的残留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病变复率CKC组低于LEEP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治疗CINⅢ,LEEP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易于被患者接受,但CKC在减少复发方面优于LEEP.
作者:沙晶;游存厚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如何有针对性做好低体重献血者的护理以减少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在21308位无偿献血者中,收集381名献血不良反应者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381名发生献血不良反应者中,低体重献血者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人数占总人数的58.7%.结论:对体重相对较轻的献血者,做好采血前、中、后护理,能有效降低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利于血站血源的保留,同时减少不必要的血液报废,节约血液资源.
作者:吴惠彬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全子宫切除术后病人的影响.方法:对90例全子宫切除术后病人采用问卷和访谈的方法,分别于术前、术后及出院指导时进行,内容包括文化程度、生育史、经济状况、术后疼痛、担心手术及麻醉意外、担心术后容易衰老、配偶支持、担心影响性生活、影响女性第二性征、影响生活质量及工作等方面.评估患者术前的心理需求和术后的心理问题.结果:病人对切除子宫认识上的偏差,60%的患者出现恐惧和紧张;90%的患者存在担忧,65%患者存在焦虑;75%患者认为子宫缺如会影响性生活,提前衰老.结论:心理护理不但可以明显改善病人对切除子宫认识上的偏差,而且能够让子宫切除术后病人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树立真正的人生观.
作者:程新梅;程汝梅;杲桂荣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医院成本核算,是公立医院加强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控制财务风险,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为了更好适应当前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基本要求.本文介绍了在新形势下医院成本核算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成本核算方面的具体策略,为提升医院的经营与管理提升理论方面的参考.
作者:李花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总结4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行腹膜透析置管术后的护理经验.主要护理方法包括术前做好准备及心理护理,术后做好一般护理、饮食指导、导管护理及健康教育等.良好的护理将有助于提高疗效、减少透析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延缓病情发展,延长患者生命.
作者:蔚德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社会工作在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开展提升了医疗服务质量,有助于将其“六位一体”功能落到实处.然而现实中的推进遭遇到认知认同困境,缺少政府扶持和理论助推.论文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为政府推动社区医务社会工作的开展提供决策参考.
作者:甄红菊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70例老年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观察组(35例)全身麻醉方法,对照组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方法,比较两组术后6h、24h、72h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6h、24h、72h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病率均低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术后的认知功能障碍影响不同,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的方式,能有效降低术后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概率.
作者:张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第18届欧洲高血压学会年会(ESH/ISH 2008)和第22次国际高血压学会科学会议6月14~19日在德国柏林举行,共有来自世界各国的8500多名学者参加会议,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治疗是本次会议的重点之一.中华医学会《中华国际医学论坛》、国际高血压学会(ISH)日前在北京联合举行2008 ISH中国行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呼吁要重视降压达标,并强调联合用药是未来高血压治疗的主要趋势.
作者:朱中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氧化应激(oxidatives stress,OS)总的来说是指机体活性氧产生过多或/和机体抗氧化能力降低,前氧化系统和抗氧化系统平衡紊乱,从而导致潜在性损伤的病理过程[1,2].近年来研究表明,氧化应激是导致心血管系统结构、功能异常的重要原因之一[3],氧化应激以及在氧化应激过程中产生的活性氧与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4,5].
作者:王晓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急性CO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清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的相关性.方法:收治急性DEACMP患64例,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定.分为非认知功能障碍组与认知功能障碍组,后者又分为轻度、中度、重度3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受试者血清 BDNF水平并分析比较.结果:认知功能障碍组较非认知功能障碍组患者血清BDNF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中度及重度认知障碍患者血清BDN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BDNF可能参与了DEACMP患者认知障碍的病理过程,但并不能反映认知障碍的严重程度.
作者:武莉娜;许国栋;黄艳芬;冯素萍;杨纯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快,很多职业都容易产生职业病,特别是一部分职业(如护士、医生、保安、列车员等)由于常年上夜班,导致睡眠时间和质量得不到保证,造成抵抗力的低下,同样易患各种疾病.作为一名护士,我对此深有感触,为了保证医护人夜间护理工作的质量,稳定护理队伍,提高夜班护士的健康水平,我对我们心内科夜班护士的健康问题提出一些预防对策.
作者:张文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对大隐静脉剥脱术改进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我院我科于2007年9月至2014年3月,对180例大隐静脉剥脱术治疗进行治疗分析.结果:平均每条肢体手术时间80min,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为2%,病人术后症状减轻,随诊6-12个月未见曲张静脉复发.结论:改进的大隐静脉剥脱术是一种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有效措施,疗效肯定,并发症少,术后复发率低.
作者:张清宁;秦毅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