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隐静脉剥脱术改进180例临床分析

张清宁;秦毅

关键词:大隐静脉曲张, 微创改进剥脱术
摘要:目的:分析对大隐静脉剥脱术改进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我院我科于2007年9月至2014年3月,对180例大隐静脉剥脱术治疗进行治疗分析.结果:平均每条肢体手术时间80min,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为2%,病人术后症状减轻,随诊6-12个月未见曲张静脉复发.结论:改进的大隐静脉剥脱术是一种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有效措施,疗效肯定,并发症少,术后复发率低.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阿胶的现代研究进展

    阿胶为马科动物驴的干皮或鲜皮经煎煮、浓缩而制成,与人参、鹿茸并称为“滋补三宝”,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陶弘景曰“出东阿,故名阿胶”.阿胶在我国有着很久远的历史,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生产历程.阿胶味甘,平;归肺、肝、肾经;具有补血,滋阴,润肺,止血,生肌敛疮的功效,被广泛应用于血虚、虚劳咳嗽、吐血、便血、妇女月经不调等证的治疗.阿胶的现代研究较多,现就其化学成分研究及药理研究等方面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侯卫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合贝爽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28例

    观察合贝爽静脉给药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安全性及不良反应.

    作者:丁化利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86例诊治分析

    目的: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表现以发热、干咳为主,伴乏力、肌肉酸痛,肺部体征不明显,但胸部X线改变严重,部分出现肺外改变,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有效.结论: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多样,有的症状无特异性,疗程长,并发症严重,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

    作者:雷勇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小针刀治疗小儿先天性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12例的体会

    目的:探讨运用小针刀治疗小儿先天性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方法:运用小针刀对12例小儿先天性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进行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争6~16个月,平均8个月,11例患者一次性治愈例,占91.7%.好转1例,占8 3%,经再次松解后治愈.结论:小针刀治疗小儿先天性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特点是:不需全麻、安全、创伤小、疗效好,门诊即可治疗,术后恢复快,且不易复发,花费较少.

    作者:罗吉祥;王远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路径式护理教学在普外科临床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式教学模式在普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在普外科实习的中等卫生护理专业的138名护生随机分成2组,比较两组学生入科考试、出科考试、临床技能考核、实习生结业考试外科成绩的差异,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路径组护生在出科考试、临床技能考核、实习生结业考试外科成绩显著高于传统组(P>0.01).结论:路径式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护生的理论水平和临床技能,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能有效改善教学质量.

    作者:魏现娟;郑跃娣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青年病人的心理护理

    青年人是八九点钟的太阳,正处于人生朝气蓬勃的时期,面对学习和生活的压力,对于自己患病这一事实会感到震惊,他们开始不太相信医生的诊断,不承认自己有病,直到真正感到不舒服和体力下降时才会承认.由于青年人感情脆弱、心理活动错综复杂、易变化,所以护理人员应多学习和掌握心理护理知识,对这样的青年病人密切注视、预防可能发生的后果,要多给予心理支持,循循善诱,耐心指导.

    作者:杨昌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金沙利胆汤治疗胆石症30例

    目的:分析并探讨金沙利胆汤治疗胆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临床确认胆石症患者30例,给予金沙利胆汤,每日一剂,15天为一疗程.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并进行B超检查.结果:30例患者经3个疗程治疗后,痊愈13例,显效12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为89.98%.服药后,短者第5天排石,长者第39天排石.结论:金沙利胆汤对治疗胆石症临床效果较好,值得进行推广与验证.

    作者:朱传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老年患者坠床/跌倒的预防对策

    目的:降低老年患者住院期间坠床/跌倒的发生率.方法:对住院的老年患者进行及时准确的评估,对坠床/跌倒高风险患者进行告知、高危标识、环境护理风险管理、应急预案、个性化干预措施等进行干预.结果:经过对老年患者坠床/跌倒预防,有效的降低住院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结论:对老年患者坠床/跌倒的预防措施可有效的减少其坠床及跌倒的发生.

    作者:周春霞;范晓燕;戴莉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婴儿头皮静脉留置针不同穿刺部位留置时间比较

    目的:探讨婴儿头皮静脉留置针不同穿刺部位的留置时间.方法:将200例小儿肺炎患者随机分成四组各50例,分别采取额前中静脉、眶上静脉、颞浅静脉和耳后静脉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按照常规输液护理,比较其留置时间.结果:额前正中静脉组和颞浅静脉组留置时间明显长于眶上静脉组和耳后静脉组.结论:额前中静脉和颞浅静脉比较适合婴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

    作者:孟宪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30例严重肝脏损伤的治疗效果

    目的:针对严重肝脏损伤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3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30例严重肝损伤患者,30例患者均开放上肢静脉通道抗休克输血补液,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术前血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12例、清创缝合加肝固有动脉结扎术5例、清创缝合加带蒂大网膜填塞缝合术3例、胆囊造瘘或胆总管引流术3例、肝破裂行单纯清创缝合术7例.结果:术后治愈的患者为19例,死亡5例,其中术中死于失血性休克的患者为2例,术后死于急性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的继法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的患者为1例,死于术后拔出纱布时在出血的患者为2例.术后并发症:在出血的患者为1例,膈下积液的患者为2例,肺部感染1例,胸腔积液2例.结论:严重肝损伤后应当尽早诊断,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能够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减低死亡率.

    作者:卓玛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小儿支气管哮喘护理400例研究

    目的:探讨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及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2年1月-2013年1月共接收400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对他们的病情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制定了一套与之对应的治疗和护理方法,以有效提高他们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他们进行详细的治疗和全面的护理,400例患者中有396例患者治愈出院,仅有4例患者由于病情比较严重,还需进行深入的治疗和护理,但是他们的病情也出现了明显的好转.结论:科学的、合理的治疗办法和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提高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

    作者:刘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健康教育对患者应用抗生素认知行为的影响

    目的:对比健康教育前后患者对应用抗生素认知行为的变化.方法:通过对2013年2-7月在我院住院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讲解有关抗生素的应用知识,干预前后选择120例患者,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提问的方式,了解患者对抗生素应用的认知行为情况.结果:健康教育后患者对应用抗生素的认知行为较健康教育前有了明显的提高.结论:健康教育在患者应用抗生素时起到良好作用,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应用抗生素的健康教育,减少抗生素应用的不合理现象.近年来,抗生素的使用成泛滥之势,抗生素是临床常用的一

    作者:蒋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类克输注程序的探讨与应用

    目的:类克在输注的调速过程中有很严格的要求,探讨新的类克输注程序.方法:应用微量泵在输注的第一个小时进行滴速调节.结果:微量泵参与类克输注过程,简化了程序,方便快捷,剂量准确,速度清晰.结论:我科采用的类克输注程序,操作流程规范、严谨,执行简捷,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莉;王钰;栾桂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将健康管理概念融入疗养文化的探索研究

    随着对健康的理解和医疗模式的转变,心理因素,生活方式和社会环境等医疗外的因素越来越占据主要因素.本文从文化的价值观为核心,探讨将良好的疗养文化和健康管理的概念和方法相结合,利用疗养院良好硬件和人力资源,建立起一套集健康体检、健康评估、健康疗养、健康教育、健康追踪、健康督导和导医陪诊等为一体的新型专业化健康管理服务,使之成为一种由医疗向外发展延伸的有关健康的新的生活方式.

    作者:吴剑锋;边强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论基层医疗机构开展药学监护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目的:分析基层医疗机构药学监护存在的问题,探讨其有效对策.方法:对某县基层医疗机构药学工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基层医疗机构在药护监护工作中主要存在人才匮乏、药事人员专业能力较差等问题.结论:转变观念、完善服务模式、加强人才培养等,可有效提高基层医院药学监护工作质量.

    作者:宋强;蔡耿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乳腺乳头状病变的穿刺与切除病理诊断比较

    目的:本文通过空心针穿刺病例诊断与穿刺后手术切除组织病理进行对比和分析,旨在评估二者的一致性,穿刺诊断典型乳管内乳头状的肿瘤与癌细胞的准确性.方法:对我院342例患者的穿刺诊断做了初步分析,这些患者的病症主要是乳头状肿瘤,在诊疗中分别采用了空心针穿刺和切除病理进行二次诊断,对手术前后两次病理的诊断结果做了对比和统计.结果:空心针穿刺诊断的准确率高达100%,空心针穿刺诊断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和手术病变升级比例为48.8%,非典型导管原位瘤36.8%,导管原位癌共计12%.结论:通过分析比较得出,空心针穿刺技术对乳腺乳头状病变的诊断效果良好,而在不典型导管内乳头状瘤诊断中存在着病变低估的缺陷.

    作者:张宏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去味过滤片在肠外瘘患者中的巧用

    肠外瘘患者的皮肤因受到肠液的侵蚀极易发生瘘口周围皮肤的糜烂、疼痛或感染,因此造口袋被普遍使用于肠外瘘病人的瘘口皮肤保护及引流液的收集,已取得明显效果.但发生于引流管周围的肠瘘由于引流管的存在,粘贴造口袋时需将引流管从造口袋表面穿出以便于外接负压球引流.一般常用的方法是:在造口袋上开一豁口后将引流管从袋中穿出,用透明敷贴加以覆盖固定豁口防止肠液外漏.但由于造口袋壁较薄,引流管又在造口袋豁口处不断摩擦,易致造口袋上引流管豁口处逐渐变大,且随着病人的体位变化,引流液将豁口处透明敷贴弄湿致粘贴不牢,肠漏液极易从此豁口处流出,既影响引流液量的计量又污染患者衣被.我科将去味过滤片应用于此类患者的造口袋豁口处,简便易行,有效防止肠外漏液从豁口处流出,取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吴钟凌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303名医务工作者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目的:为全面了解和掌握医务工作者健康状况,增强医务人员健康保健意识,确保工作及生活质量,为健康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健康体检管理软件准确收集我院医务工作者体检资料,采用排序法进行分析,针对性地采用健康管理及行为干预.结果:303名体检者中,出现异常结果者264例,占87.1%.结论:亚健康状态及临界疾病状态比例较高.因此,必须加强医务工作者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工作,以提高医务工作者的保健意识,提高生活和工作质量.

    作者:田月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乳癌手术中小剂量氯胺酮的超前镇痛作用

    目的:评价乳癌手术小剂量氯胺酮对瑞芬太尼麻醉术后的镇痛作用.方法:选择乳癌手术患者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小剂量氯胺酮组(K组)和追加胺酮组(KK组).记录三组患者拔除气管导管后的口述疼痛评分,拔管后的视觉疼痛模拟评分,要求镇痛的次数和拔管后12h内的不良反应.结果:三组间拔管后的口述疼痛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术后VAS评分则有统计学差异,KK组明显低于K组及C组,C组患者要求镇痛明显早于K组,三组间麻醉后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乳癌手术中小剂量氯胺酮对采用瑞芬太尼麻醉手术的术后疼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作者:朱玉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妇科盆腔炎的诊断与治疗原则

    近年来,盆腔炎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根据盆腔炎的临床表现分为急性盆腔炎和慢性盆腔炎.目前,临床上应用了新型病原学检测方法及诊断技术,这提高了妇科盆腔炎诊断的准确性,也给治疗提供了客观依据.同时,抗生素不断应用在医疗系统,提高了盆腔炎的疗效,病程得到缩短,减轻了患者的疼痛.

    作者:刘玉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