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立波;赵景军;汪淑英
目的:比较不同类型青光眼和正常人的角膜内皮细胞变化探讨不同类型青光眼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50~70岁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慢性期86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72眼,开角型青光眼34眼,对照组为同年龄段的正常人228眼,采用日本Topcon公司生产的SP11000型非接触型角膜内皮显微镜观察中央角膜内皮细胞的单位面积细胞密度(CD),平均细胞面积(AVG),并进行对比分析.测量数据用SPSS 11.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同年龄段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慢性期内皮细胞平均密度及细胞面积较对照组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1),慢性闭角型青光眼角膜内皮细胞平均密度较对照组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 0.01)细胞面积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平均密度及细胞面积较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50~ 70岁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慢性期、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角膜内皮细胞平均密度较同年龄段的正常人下降,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平均密度较正常人无明显变化,有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史的患者,其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明显低于正常人,且细胞面积明显增大.而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和开角性青光眼患者的角膜内皮细胞面积和与正常人相比,无显著差别.
作者:张曙光;项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助产士门诊主要由资深助产士为准爸爸准妈妈们“一对一”进行个性化辅导,缓解孕产妇因害怕疼痛产生的恐慌情绪,讲解自然分娩的好处,进而降低剖宫产率.我院自一年前开展助产士门诊以来,向孕妇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以及心理疏导,取得了显著效果,提高了自然分娩率,增强了孕产妇的保健知识,增进医患关系,降低了各种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李芸;王菊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应用于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使其有可比性.对照组77例,给予维生素B治疗;观察组83例,给予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于治疗使用神经电生理检查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正中神经和用总神经感觉及运动神经的传导速度进行检查,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正中神经、腓总神经MCV、SCV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患者改善更为明显;观察组患者达到好转及有效的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上述比较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在积极控制血糖的同时,给予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该药物价格相对较高,在患者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建议其使用.
作者:潘利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的临床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自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110例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诊治分析.结果:本组110例患者经石膏固定40例,闭合复位石膏固定35例,切开复位内固定35例,手术均成功,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患者进行正位、侧位及踝穴位的X线片检查对确定治疗方法、评价患者预后具有肯定价值,给予石膏固定、切开复位等综合治疗可有效促进骨折端愈合,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肖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电子处方质量,找出问题以提高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12年全年的门、急诊电子处方进行点评和分析.结果:我院门、急诊处方不合格率为4 8%,符合国家规定水平.结论:处方存在问题提示了部分医师开具处方不认真,也提示了医师和药师需加强对药品使用相关知识的学习,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黄敬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治疗前后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副反应量表(TESS)对比评定其疗效.结果:研究组HAMD评分较治疗后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研究组不良反应少.结论: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状态,且起效快,副反应小,安全性高.
作者:吴志明;任传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3.0TMRI LAVA动态增强序列及DWI技术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穿刺病理证实的60例乳腺病变患者的MRI资料,统计比较LAVA动态增强序列、DWI及两者联合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及诊断符合率.结果:ROC曲线确定的ADC诊断阈值为1.11x10-3mm2/s,动态增强、DWI及其两者联合诊断乳腺肿瘤的敏感度分别为:100%、94.2%、97.1%;特异度分别为:70.0%、80.0%、93.3%;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6.1%、87.7%、95.3%.结论:核磁共振动态增强序列联合DWI技术对诊断乳腺病变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及特异度,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定性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及意义.
作者:司新;丁晓倩;张林;王成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糖尿病与C反应蛋白(CRP)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文献回顾.结果:CRP是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以作为评估糖尿病高危人群的手段之一.结论:建议在常规健康体检中增加CRP,特别是hs-CRP的检测,作为筛查糖尿病的手段.
作者:王崇金;宋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随着现代诊疗技术的进步,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死率从以前的70%下降至目前的10%以下,较前明显下降.现将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情况阐述如下.1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1.1胃肠疾病.1.2胆道系统疾病.1.3全身性疾病.2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2.1出血部位及出血量的判断 (1)出血部位:确定急性上消化道出血部位主要依靠内镜检查,如内镜呈阴性结果,又无呕血症状,下消化道出血可能性大,需进一步作其他项目检查.(2)出血量的估计:①一般估计.②根据症状估计.③根据脉搏估计.④根据血压估计.⑤从休克指数估计失血量.⑥其他判断指标:(1)血象,(2)尿素氮,(3)判断是否继续出血.
作者:张弘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分娩产程中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分娩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在生理、心理、社会环境、文化方面的舒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分娩期的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使护理更具有针对性,能够显著提高初产妇产时、产后的舒适度,消除焦虑与恐惧感,使其顺利度过分娩期,减少并发症.
作者:陈琪;卢德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宣传工作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塑造品牌形象、弘扬社会风尚、宣传医疗特色、引导患者就医的责任.品牌是医院核心竞争力的综合体现,是医院的知名度、美誉度和患者的信任度的反映[1].本文通过提高认识,增强宣传工作的责任感;创新形式,强调宣传工作的实效性;丰富内容,拓展宣传工作的影响力;加强领导,发挥宣传工作的积极作用,整体强化医院宣传工作,扩大医院影响力,为树立医院良好品牌形象发挥作用.
作者:虞伟琴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生活事件因素对2型糖尿病防治的影响.方法:对169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病例随访研究分析.结果:受生活事件影响66.7%的患者血糖值较事件发生前明显增高.结论:大多数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饮食和治疗药物不变的情况下,生活事件的安然发生合使病情加剧,使患者自身的血糖水平显著增高.
作者:郭英魁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为了解我区暗娼人群中性病艾滋病流行状况及相关危险行为,为艾滋病的干预措施和干预效果评价提供相关信息和依据,我们在中英艾滋病防治项目的支持下,于2012年6-8月对南充市顺庆区401名暗娼进行了行为学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调查对象选定顺庆区的部分桑拿/洗浴中心、旅馆/酒店、洗脚屋/发廊、站桩、出租屋的暗娼为本次监测对象.
作者:杜云鹤;杜松林;邓永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鼻NK/T细胞淋巴瘤的发生、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对22例鼻腔NK/T细胞淋巴瘤进行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果:患者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单侧鼻塞及脓血涕,晚期表现为鼻腔恶臭、坏死及发热.影像学检查显示肿瘤多位于鼻腔前部,并多累及上颌窦.组织病理学表现为病变以侵犯血管和血管破坏性浸润为特征,由数量不等非典型小、中和大淋巴细胞组成,混有一些浆细胞和组织细胞常伴显著坏死.免疫组化染色CD56、CD3ε、CD45RO,TIA-1、粒酶B、穿孔素阳性.结论:鼻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及病理形态学特点表现为复杂多样性,取材活检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是确诊的主要依据.早期患者治疗主要以单纯放疗,晚期以姑息化疗及支持对症治疗为主.本病恶性程度较高,需早期诊断、个体化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治疗,延长生存期.
作者:曹慧;马德庆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对120例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术后应用医用护暖套,严密观察伤口和末梢循环情况,结果表明使用了护暖套既增加了患者的舒适感,起到了保暖作用,又利于护理人员及时观察伤口情况,使患者术后伤口出血、血肿及末梢循环障碍等情况能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减少了患者术后的创伤.
作者:陈莉;吴文君;周漪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老年脑血管病人跌倒的危险因素及探讨如何护理干预的对策.方法:对2011年3月到2014年3月在我科住院的有跌倒史的老年脑血管病人进行相关危险因素调查与分析.结果:跌倒相关危险因素主要有六种因素.结论:进行合理的护理,可有效预防老年脑血管住院病人的再次跌倒.
作者:胡秋桃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分析临床上锥形束CT体部肿瘤图像引导放疗的摆位误差.方法:基于锥形束CT图像引导放疗,选取我院体部肿瘤患者8例,进行扫描和数据整理.每个患者均将首次摆位的扫描结果与计划CT左右(x)、头脚(y)、垂直(z)相比较,分析其摆位误差.结果:8例患者共行了371次锥体束CT扫描,系统误差(均数)±随机误差(标准差)在X、Y、Z方向上分别为-0.16±3.71、1 73±3 89、-2.41±2.03mm,纠正误差后,再次扫描,摆位误差明显缩小(P<0 05).治疗后摆位误差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图像引导下的锥形束CT的应用明显减少了肿瘤患者放疗摆位误差,纠正摆位误差可显著提高放疗精度.减小PTV外放边界.
作者:袁亚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人文关怀在癌性疼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到2013年9月期间收治的癌症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44例,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加入人文关怀.结果:对照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率为73.8%,不良情绪反应率为33.3%,药物依赖率为31.0%;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率为90.9%,不良情绪反应率为13.6%,药物依赖率为6.8%.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率、不良情绪反应率、药物依赖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对癌性疼痛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加入人文关怀可以很好地帮助患者环节疼痛,提高生活信心.
作者:马祥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比较实施股骨头置换术临床路径中两种护理模式护理质量指标达成情况,为改进该路径提供参考.方法:80例股骨头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A、B组两组(各40例),分别采用专病循证护理路径(A组)和县卫生主管部门制定的标准临床路径中的护理程序(B组)进行临床护理及管理.结果:A组各项护理质量指标均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实施股骨头置换术临床路径中推行专病循证护理路径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马秋菊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发展,微生物检验新型技术发展也很快,细菌检验过程历时较长,从标本采集到报告发放要经历几天时间,常不能及时满足临床抗感染治疗的需要,如果能将细菌培养情况及时分级的报告给临床,使临床医生及时掌握培养动态,这将对病人的治疗起到关键的作用,既不会产生无感染的过度治疗,更会大大降低因为感染时间过长治疗不及时死亡的发生率.因此,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中,持续改进检验工作的质量,保证为临床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王文凯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