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敏
中职眼视光专业教学是培养眼视光技术人才的重要环节.突出市场岗位需求,对接验配工作实际是其基本要求亦是难点所在.实践证明,建立高质量眼视光教学模式,实施校企联合,充分发挥校内资源优势,对中职眼视光专业的教学大有裨益.
作者:张旭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影响因素,提高对GDM、NRDS的认识,加强早期诊断、预防和治疗.方法 对450例孕妇,分为GDM组13例,糖代谢正常组437例,分别对孕妇、产儿有关因素进行比较.结果 羊水过多、妊高征、剖宫产、GDM、早产、巨大儿、新生缺氧对NRDS的影响,差异有有统计学意义(P< 0.05);GDM对羊水过多、剖宫产、早产、巨大儿、新生儿缺氧的影响,差异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妊高征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DM可通过多个环节对NRDS造成不良影响.
作者:张海霞;陈长秋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究上颌窭提升术运用于口腔种植修复时所产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行上颌窦提升术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总结,术后随访观察并记录其产生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随访1年,25例行上颌窦开放式提升术的患者,植入38枚种植体;其中1例患者出现种植体松动,2例患者出现进行性骨吸收,未发生感染和炎症;行X线片检查无种植体周围阴影,提升平均高度(5.1±1.2) mm; 35例行上颌窦闭合式提升术的患者,植入45枚种植体;未出现炎症、感染、种植体松动等情况;行X线片检查无种植体周围阴影,提升平均高度(5.5±1.8) mm.结论:上颌窦提升术在临床上应用于口腔种植修复具有显著疗效,成功率高,降低了患者的治疗时间,并发症少,对扩大种植修复上颌后牙适应症进行扩大,适合在临床上做推广使用.
作者:李临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随着经济发展,科技颈部,医疗发展也得到极大突破,人均寿命提高,使得我国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局面.股骨颈骨折是一种多发于老年人群疾病,因老年人群身体各项机能衰退,机体免疫能力、耐受性不断降低,导致应变能力差、骨质疏松、变脆,在摔例、车祸等情况时,易发生股骨颈骨折.出现股骨颈骨折后,极易出现对生命构成威胁的并发症,造成行动障碍,是一种对老年患者构成严重创伤疾病,在对股骨颈骨折后的护理措施,对其预后有极大的影响,本文主要针对股骨颈骨折后护理措施进行探讨.
作者:王丽苇;韩姝;兰月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发展,微生物检验新型技术发展也很快,细菌检验过程历时较长,从标本采集到报告发放要经历几天时间,常不能及时满足临床抗感染治疗的需要,如果能将细菌培养情况及时分级的报告给临床,使临床医生及时掌握培养动态,这将对病人的治疗起到关键的作用,既不会产生无感染的过度治疗,更会大大降低因为感染时间过长治疗不及时死亡的发生率.因此,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中,持续改进检验工作的质量,保证为临床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王文凯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心内科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科,护生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临床实践,才能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并形成专业态度.临床实习是护生从学校走向工作岗位的重要转折点,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结合期.实习阶段是护生的必经之路,也是成为一名合格护士后的关口,对其今后的工作态度、作风、素质等影响极大.针对护生特点制定以基础护理为基础的详细计划并认真实施.
作者:翁迪华;邵利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肠外瘘患者的皮肤因受到肠液的侵蚀极易发生瘘口周围皮肤的糜烂、疼痛或感染,因此造口袋被普遍使用于肠外瘘病人的瘘口皮肤保护及引流液的收集,已取得明显效果.但发生于引流管周围的肠瘘由于引流管的存在,粘贴造口袋时需将引流管从造口袋表面穿出以便于外接负压球引流.一般常用的方法是:在造口袋上开一豁口后将引流管从袋中穿出,用透明敷贴加以覆盖固定豁口防止肠液外漏.但由于造口袋壁较薄,引流管又在造口袋豁口处不断摩擦,易致造口袋上引流管豁口处逐渐变大,且随着病人的体位变化,引流液将豁口处透明敷贴弄湿致粘贴不牢,肠漏液极易从此豁口处流出,既影响引流液量的计量又污染患者衣被.我科将去味过滤片应用于此类患者的造口袋豁口处,简便易行,有效防止肠外漏液从豁口处流出,取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吴钟凌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探讨对老年精神病人开展健康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寻求解决的有效途径、方法.通过实施健康教育和指导,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促进疾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邵焕庆;陈胜如;曲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的临床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自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110例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诊治分析.结果:本组110例患者经石膏固定40例,闭合复位石膏固定35例,切开复位内固定35例,手术均成功,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患者进行正位、侧位及踝穴位的X线片检查对确定治疗方法、评价患者预后具有肯定价值,给予石膏固定、切开复位等综合治疗可有效促进骨折端愈合,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肖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用药方式,观察对中枢性镇吐药盐酸格拉斯琼+地塞米松预防术后恶心呕吐的疗效.方法:手术100例按盐酸格拉斯琼用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盐酸格拉斯琼+生理盐水(A组),盐酸格拉斯琼+地塞米松+生理盐水(B组),分析手术结束后48小时恶心呕吐发生例数及反应程度.结果:B组PONV发生率较A组明显降低,反应的严重程度达Ⅲ级者明显少于A组.结论:麻醉前10分钟静注盐酸格拉斯琼+地塞米松+生理盐水组较静注盐酸格拉斯琼+生理盐水组术后出现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下降.
作者:张新红;王玉慧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单一波长(890nm)近红外线光能照射治疗糖尿病足0级的疗效.方法:将收治的4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双足红外线光能照射,疗程15天,判定疗效.结论:红外线照射治疗糖尿病足0级疗效显著.
作者:郇冰冰;王莎莎;蔡红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腓骨下段骨折对踝关节的稳定性的生物力学表现.方法:取30对同龄同种猪后肢建立腓骨下段骨折模型,其中随机抽取10对猪后肢作为一组,分为三组,每组有10例实验例数和10例对照例数,第一组为腓骨下段近端骨折,第二组为腓骨下段中段骨折(外踝韧带以上的位置),第三组为腓骨下段远端骨折即腓骨尖(包含距离踝尖2厘米以内的部分,外踝韧带以下的位置),三个组对稳定性进行组间比较及组内对照.结果:三个组腓骨下段的骨折对踝关节的稳定性进行评价,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踝关节稳定性影响大的是腓骨尖骨折.
作者:宋思桐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因素,以降低外在因素引发ADR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13年191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1例ADR中大于60岁老年患者81例(占42.4%);静脉给药引发的ADR多有171例(占89.5%);涉及用药品种以抗菌药物多,有64例(占33.5%);其次是中药制剂,有56例(占29.3%).累及气管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常见有62例(占32.5%);结论:临床应重视ADR监测工作,加强对患者用药过程的观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坚持能口服尽量避免静脉给药的原则,降低ADR的发生.
作者:杨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老年性肺炎有关的护理对策,并观察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老年性肺炎患者59例,将其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患者的病情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平均住院时间、发热持续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论:通过针对老年肺炎患者采取综合性的护理措施,可有效地促进患者康复、降低患者的死亡率、预防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任晓波;杨蓉;李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预防提供借鉴.方法:选取2005年3月至2012年9月某院收治并行手术治疗颅脑外伤患者共500例,其中发生颅内感染75例,收集感染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结果: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相关因素为年龄、开放性伤口、术前GCS指数、手术时间、脑脊液漏、脑室外引流、多次手术、其中脑脊液漏、手术时间、脑室外引流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颅内外伤术后颅内感染相关因素众多,与患者伤情直接相关,伤口开放者并发几率相对较高,而脑脊液漏、年龄是独立危险因素,应积极采取预防性措施,起到减少暴露操作、降低手术时间的作用,能有效抑制术后颅内感染.
作者:张海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妊娠合并阑尾炎保守治疗期间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采取保守疗法进行治疗的妊娠合并阑尾炎患者40例,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加强基础护理工作、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和及时执行医嘱等临床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为85.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流产率和早产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阑尾治疗期间给予患者科学合理的临床护理,能够显著降低流产率、早产率和胎儿死亡率,对于保证母婴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军侠;高彩红;李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磁共振检查中对幽闭恐惧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方法观察2013年1月~2013年6月186例磁共振检查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93例;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放松训练和系统脱敏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心理干预,对比两组的干预总有效率.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干预总有效率95.3%(41/93),41例患者顺利完成磁共振检查并取得了良好的图像效果,2例严重恐惧而放弃磁共振检查.对照组干预总有效率27.9%(12/43),明显低于观察组(P<0 05).结论:精心的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幽闭恐惧症患者磁共振检查的成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娟;薛能;李建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大气”之说源于《内经》,仲景《金匮》“大气一转,其气乃散”之语,开后人于此无量法门.喻昌《医门法律》,张锡钝《医学衷中参西录》(以下简称《录》)联镖接轸,辉映后先,尤张氏“大气下陷”之论洞察医源,鞭辟入里,于其一生中得力之处,披露无疑.笔者临床体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社会稳定,张氏所处乱世常见的枵腹奔走,劳苦过度的现象已较少见,相应大气下陷的典型症状,如“气息将停,危在倾刻,气不上达,昏不知人”等亦较少见.但大气下陷证仍很多,只是不如当年张氏所述的典型而已.那么在诊断上,脉诊就显得弥足重要了.笔者参考《录》中所载脉案,并根据自已在临床中的体会,对大气下陷的脉象提出一些观点,望同道指正.
作者:谭护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激素冲击治疗及免疫球蛋白治疗对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治疗效果方法:把51例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随机分为激素冲击治疗组与免疫球蛋白治疗组,激素冲击治疗组予以激素冲击治疗,免疫球蛋白治疗组予以免疫球蛋白0.4g/ kg-1·d-1×5天,观察2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pneumonia,VAP)发生率及患者在ICU的住院天数.结果:免疫球蛋白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VAP发生率及ICU的住院天数均比激素冲击治疗组少,(P<0 05)结论:使用免疫球蛋白治疗治疗比使用激素冲击治疗效果好,机械通气时间减少,VAP发生率低,ICU的住院天数减少.
作者:王启明;刘汉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胃肠减压是外科常用护理技术操作,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肠梗阻及食管、胃、肠等手术后.现将我们在从事外科护理工作期间,对胃肠减压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高艳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