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旭婷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与血清尿酸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60例慢性充血心力衰竭患者做为实验组,并按心脏功能分为A、B二个亚组,选取同期30例心功能正常患者做为对照组,分别测定血尿酸水平,比较各组之间的检测结果差异.结果:实验组血尿酸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且2个亚组UA随着心功能的降低,UA水平逐渐升高.结论: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与心力衰竭程度明显相关,血尿酸水平越高,心衰越重.
作者:阚立忠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评价核磁共振成像对比剂钆喷酸葡胺的不良反应和采取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3年9月在我科做磁共振成像增强检查的5 040例患者,静脉注射钆喷酸葡胺注射液0.2 mL/kg后,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和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结果:共发生不良反应21例患者,其中非变态反应17例、轻度变态反应3例、重度变态反应1例.结论:对比剂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虽低也有必要做好检查前的准备工作及完善护理措施,是防止不良反应发生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作者:王桂芳;梁英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适合社区居民高尿酸血症健康教育的的方法.方法:通过对高尿酸血症患者进行有计划、系统的健康教育,发送宣传材料,找出影响因素,选择讲述、讨论、示范等教育方法.结果:使患者了解了高尿酸血症除了与痛风和结石有关外,还与许多疾病相关,如肥胖症、高脂血症、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肺心病等疾病相关,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结论:开展对高尿酸血症患者的健康教育有效地祛除发病诱因,达到有效控制和预防高尿酸血症进一步发展的目的.
作者:代永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总结2012年-2013年这两年期间在我院接受心律失常治疗的患者119例,将其随机进行分组.两组患者均接受积极的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周到的护理干预,探究两组患者病情康复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治疗,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67.86%.观察组的整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P<0.05).结论:对心律失常的患者在给予积极治疗的同时,实施周到的护理干预,可提升总体疗效.
作者:殷凤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经外周静脉导入中心静脉置管是经外周浅静脉,循着静脉的走向到达上、下腔静脉的技术.因为其操作时间短,操作简单,穿刺部位多,创伤小,痛苦少,不限制患儿肢体活动,同时不易造成外渗引起局部坏死,方便护理,保留时间长的优点已广泛应用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因为危重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低体重儿因为生理病理因素需要长期给予静脉用药及静脉营养支持,此法不但有效减少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同时还可有效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
作者:白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腺性膀胱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43例腺性膀胱炎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经膀胱镜取活检确诊.8例患者行抗炎治疗+膀胱灌注;35例行经尿道电灼术+膀胱灌注.住院时间为4-20d,中位住院时间为9天.31例患者获得2年随访,其中5例复发(16 1%).3例未获得随访者,因症状再次出现回院就诊确诊复发.结论:膀胱镜加病理活组织检查是诊断腺性膀胱炎的金标准.对确诊为腺性膀胱炎的患者,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段.定期随访和复查能及时监测病情.
作者:范学勇;陈雪磊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手术后的临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后的观察要点,提出安全、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78例患者经精心细致的护理,均按时拔管康复出院.结论:对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后进行精心护理,可以减轻病人痛苦,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病人康复.
作者:龚秋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手术后疼痛问题随着麻醉新技术的应用已经不再是临床医生护士的重要问题,但是,肛肠外科手术后疼痛原因复杂且较持久,给患者心身造成伤害严重且持续,为此,研讨分析肛肠外科手术后疼痛原因,实施有针对性的专科性护理对策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党慧;崔娟娟;贺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原发性阑尾肿瘤在外科临床中属少见病,由于缺乏临床特异性状态.体征等.临床表现与急.慢性阑尾炎及其相似,并且常合并为阑尾炎,因此及易混淆被误诊.阑尾肿瘤主要分为类癌.腺癌和囊性肿瘤三种.并且大部分阑尾肿瘤都可行阑尾切除术后治愈.本人近30年来手术治疗22例阑尾肿瘤患者.并对这22例进行总结分析.
作者:邱明权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在临床检验中血液标本的采集,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起着决定性作用.然而在实际的临床检验中,往往会由于某些原因导致血液标本采集不合格,这使得临床诊断和治疗变得更加困难,有时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笔者就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预防血液不合格的对策.
作者:刘文秀;王丽;张宏宇;陈海风;张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本研究旨在对葡萄籽多酚类物质的提取工艺优化,通过选取合适的提取试剂、提取试剂浓度、提取时间作单因素实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工艺优化.结果表明: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丙酮体积分数为70%,提取温50℃,浸为提时间30min.在此条件下葡萄籽多酚的提取量可达2.003mg/ml.
作者:王玮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红皮病型银屑病是银屑病中少见的严重类型,多因寻常型银屑病进展期使用了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或长期大量应用皮质类固醇药物治疗而药物减量或停药方法不当所致[1];红皮病型银屑病往往病情严重,临床治疗十分棘手[2].近年来我科采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11例,获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静;罗春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对孕产妇进行心理护理消除其自然分娩恐惧感,并有效降低剖宫产率.方法:将88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4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对照组44例仅实施常规护理,对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总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明显提高,剖宫产率下降(P<0.01),总产程时间缩短(P<0.01),产后出血量减少(P<0.01),新生儿窒息率降低(P<0.01).结论:关注孕晚期孕妇的心理护理,澄清其对自然分娩的各种误解,给予持续的专业护理,增强其自然分娩的信心.认真做好产妇的个性化心理护理,可稳定产妇的情绪,充分发挥产妇的主观能动性,对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减少产后出血量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春娣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夏季野外驻训消化道传染病较平时高发,尤其是近年来,随着部队夏季野外驻训的常态化,消化道传染病防控已成为防疫工作的重点、难点,作者结合部队实际,提出部队夏季野外驻训消化道传染病的防控措施,具体包括:(1)加强组织领导;(2)做好健康教育工作;(3)做好水质、食品监督检测留验工作;(4)加大驻地环境综合整治力度;(5)建立肠道门诊;(6)落实分餐制度.
作者:于晓宏;吴蓓;秘淑萍;赵景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自锁式气管插管固定器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经口气管插管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自锁式经口气管插管固定器,对照组采用传统使用牙垫加胶布固定法,观察两组气管插管移位率.结果:观察组发生气管插管移位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自锁式气管插管固定器能有效降低气管插管移位率.
作者:晏东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改良截石位的合理安置方法.方法:通过妇科腔镜手术截石位的摆放,总结术中正确体位的安置方法与护理体会.结果:改良截石位的接放不会因体位不当、护理失误而引起并发症.结论:正确、合理安置体位可有效预防和减少与体位有关的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提高病人的舒适度.
作者:殷旭婷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对产后出血高危人群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并评价其效果.方法:对2011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在我院分娩的35667例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产后出血发生原因进行分析,以2011年产妇为对照组,2012年产妇为对照组,制定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对干预组进行综合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2011年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为0.92%,2012年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为0.50%,2012年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2011年(x2=22.45,P=0.000),产后出血常见原因为宫缩乏力66.3%,其次是胎盘因素20.49,产道损伤3.3%,凝血功能障碍1.1%.结论:加强对早期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识别及早期预测,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于孕产妇保健非常有重要.
作者:刘巧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卡介苗致结核性淋巴结炎的治疗和护理.方法:对30例患儿接种卡介苗导致结核性淋巴结炎的治疗方法、临床表现、护理方式进行总结.结果:给26例患有淋巴结炎的儿童服用异烟肼,淋巴结消退;3例脓肿型患儿给以抗结核治疗并对局部加强治疗,治疗痊愈后出院;1例窦道型患儿经过长期治疗,肝功能衰退.结论:卡介苗导致的淋巴炎窦道型和脓肿型患儿治疗时间较长,对患儿的局部护理十分重要.
作者:刘叶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佳洛坦通用名称为注射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为复方制剂,成分为美洛西林与舒巴坦钠(每瓶含美洛西林1.0和舒巴坦0.25),是一种治疗中、重度感染的抗菌素.在临床应用中,发现一例门诊患者在静点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后饮酒,引起类双硫仑样反应.现介绍如下:
作者:徐玉珍;尹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1 术前护理1.1 心理护理;术前要了解患者的心里状态,有目的地给予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消除紧张心理,积极配合大夫进行治疗工作.1.2 临床护理:术前皮肤清洁消毒、备血、禁食水、手腕部佩戴识别带、留置导尿,严格无菌操作.2 术后护理术后观察护理是术后患者恢复的关键,要采取各种措施减轻患者的痛苦,密切观察和记录病情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有预见性地防止各种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帮助病人在短的时间内康复.
作者:王美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