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国荣;程蔚;黄玉英
应用自体髂松质骨髓颗粒植入整复10例单侧上颌齿槽突裂,并关闭口鼻瘘.10例伤口一期愈合,术后观察3~6个月,外观改善明显,X线检查有明显骨形成,骨密度近似正常骨组织,两者间无明显界限.
作者:罗渝宁;李少萍;李伟忠;薛宏宇;王天舒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建立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A-F)多重PCR分型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广东地区HBVPCR阳性血清进行分型.方法将GenBank中114例HBV全序列进行比较分析,找出每种基因型相对于其他五种基因型的独特序列,并根据这些独特序列设计出六对分别针对A-F基因型的特异引物.利用这六对引物建立HBV的多重PCR分型法.结果多重PCR与以前用PCR-限制温度长度多态型分析法的分型结果一致.对广州周边地区HBV携带者的初步分型结果显示,主要为B型和C型,分别占45.00%和38.75%,另外还有16.25%的D型.结论用多重PCR分型法准确易行,灵敏性高,便于推广应用.
作者:杨洁;戴琳;郭亚兵;杨守昌;王燕军;骆抗先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评价肾移植引起的急性排斥反应的治疗措施及影响愈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326例首次移植中86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AR)的治疗措施、结果及愈后的相关因素.结果86例AR经治疗后5例失败,81例成功,其中68例采用甲基强地松龙(MP)冲击治愈者为48例,11例一线用抗胸腺淋巴细胞球蛋白(ATG)治愈10例,7例一线用OKT3治愈6例;20例MP冲击无效者全部续用ATG或OKT3治疗,14例逆转成功;对上述治疗无效的8例中6例应用环孢素(CSA)的患者改换为普乐可复(FK506)后治愈3例;共5例因AR不能控制,并发感染、移植肾破裂或血管栓塞而切除移植肾.结论MP冲击为治疗AR的常用有效手段,冲击后第2、3天血肌酐(SCr)上升>10%者多疗效较差.发生AR时SCr较高者治愈率低.ATG和OKT3作为一线或二线治疗措施均有良好效果.对于难治性AR,ATG和OKT3亦无效者,改换基础免疫抑制治疗,即CSA转化为FK506,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作者:于立新;贾英斌;张勇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建立并发症少、成活率高的兔原位肾脏移植模型.方法健康成年新西兰白兔24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2只,Ⅰ组为对照组,术中行右肾动、静脉暂时夹闭做为对照;Ⅱ组为异体原位肾移植组,采取配对方式将甲兔左肾切取并经过4℃H-CA液灌洗后利用显微外科技术将甲、乙两兔动、静脉及输尿管端端吻合.结果吻合口无血栓形成及狭窄,12只接受异体原位肾移植的兔子存活率为91.7%(11/12).结论此模型具有并发症少、存活率高的特点,并且稳定、可靠、实用.
作者:张勇;于立新;贾英斌;王亦斌;杨培梁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建立表达外源性Fas基因的大肠癌细胞株,观察Fas基因在转导前后的表达.方法采用分子克隆技术将Fas基因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BK-CMV的多克隆位点之间,以脂质体介导法将Fas基因导入受体细胞LoVo,用G418筛选克隆细胞.以dotblotting,Westernblotting检测转导细胞Fas基因的表达.结果成功建立了Fas基因表达株.转导株在RNA及其蛋白水平表达均明显高于非转导株,转导细胞增殖速度、倍增时间、对数生长期等均比非转导株更为缓慢,但无显著性差异,在Fas抗体作用下,转导株细胞生长明显受到抑制,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Fas基因在大肠癌细胞中处于低表达状态;通过真核表达载体介导,Fas基因在RNA及其蛋白水平能有效表达.Fas表达株在Fas抗体作用下可明显抑制体外培养的大肠癌细胞的生长增殖.
作者:李恕军;肖冰;姜泊;韩英 刊期: 2002年第08期
卵巢癌的转移以腹腔壁腹膜及腹腔脏器的浆膜直接种植转移及局部扩散为主,主要是接触性侵润和直接蔓延,其次为淋巴引流扩散,血行播散极为少见.肝肺脾实质内转移仅见于个别极晚期病例.本文报道1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癌脾脏转移诊治情况.
作者:刘国炳;张广亮;邢福祺 刊期: 2002年第08期
1临床资料患者男,18岁.因头晕、头痛5月,症状加重3个月入院.入院时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头痛位于枕部及双颞部,呈阵发性,钝痛,无放射,无恶心、呕吐,无视力障碍,无发育迟缓及早熟等入院查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自动体位,言语流利,对答切题,心肺腹部检查无异常,外生殖器呈成人型,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发现,无双眼上视障碍.
作者:冯文峰;漆松涛;彭林;邱炳辉 刊期: 2002年第08期
对2例治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患者每天进行血浆置换(PE)治疗,每次清除及补充1个血浆量,为40ml/kg新鲜冰冻血浆,并补充红细胞悬液.PE后临床症状迅速消失,实验室检查基本恢复正常,随访无复发.表明PE明显优于传统治疗方法,能改善TTP的预后.
作者:尹芳;孟凡义;周淑芸;牛京娜;李军体;刘富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动态观察原位心脏移植术后1年内不同时间段移植心脏超声心动图表现,研究心脏移植术后非排异期超声心动图表现特点.方法应用Acuson彩色多谱勒超声心动图诊断仪观察房室腔大小、室壁及室间隔厚度、二尖瓣及三尖瓣血流频谱、左室肌质量及肌质量指数,计算不同时间段数值平均值并同术前供体作对照.结果患者在术后1年长期存活,无急性排斥反应发生.超声心动图监测表现为:左室、右室及右房内径显著下降,而左房内径则显著上升:室间隔、左室后壁及右室前壁厚度显著增加;左室肌质量及肌质量指数显著增加;二尖瓣E、A峰及三尖瓣E峰均显著下降,三尖瓣A峰变化不明显.术后4个月出现二尖瓣反流,术后持续存在三尖瓣反流.结论心脏移植术后非排异期的形态、结构及功能具有特殊性,某些特点类似早期急性排斥反应,终确诊尚需心内膜心肌活检.
作者:张振;王武军;邹小明;谢志斌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定量分析两种治疗方案与危险指数对慢性髓系白血病(CML)临床缓解率的影响.方法按治疗方案与Soka1危险指数分别进行分组,定量分析三尖杉酯碱联合阿糖胞苷(HA)与羟基脲(Hu)二种治疗方案和病人初诊时所处的危险度对慢性期CML患者所获临床疗效的影响.结果尽管HA方案治疗初诊CML慢性期患者的近期疗效优于Hu,但它并不能延长病人的慢性期维持时间(DCP);而且病人的危险指数对完全缓解率(CR)、获CR所需时间及DCP的影响均远超出治疗方案的作用.结论HA方案不能延长病人的DCP,不宜作为初诊CML慢性期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按危险指数将病人作出合适分层,有利于治疗方案的合理选择及科学评价.
作者:杜庆锋;刘晓力;刘启发;李荣;陈琪;周淑芸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总结低温保存有活性同种带瓣主动脉(cryopreserved viable aortic homograftCVAH)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经验.方法CVAH取自35岁以下脑死亡或临床死亡3 h以内的非心血管疾病及非传染性疾病供体,经处理后置入液氮中低温保存,使用时置于37~42℃恒温箱中水浴解冻.受体1例为先天性心脏病右室双出口并肺动脉狭窄、冠状动脉异常,CVAH用作心外管道重建右室-肺动脉连接;另1例为重症法乐四联症,CVAH用作带瓣跨肺动脉瓣环补片扩大右室流出道.结果CVAH保存良好,手术治疗近远期效果良好.结论CVAH在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重建右室-肺动脉通道时是一种良好的材料.
作者:骆学全;张文;张波;陈华增;强生廷 刊期: 2002年第08期
对81例布-加氏综合征(BCS)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表现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了分型标准.经DSA、彩超、CT、经皮肝穿刺活检确诊的布-加氏综合征81例.BCS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下腔静脉梗阻和门脉高压症状.胆囊壁增厚是其影像诊断的一个间接征象.
作者:张艳莉 刊期: 2002年第08期
心肌梗死(MI)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持久而完全中断引起心肌不可逆转性的组织损害所致.供血部位的冠状动脉闭塞可引起相应部位的MI,但优势型冠状动脉闭塞所致的其他部位MI在临床上少见,现结合临床与冠状动脉造影(CAG)对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邱明;李公信;刘映峰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探索迷走神经刺激对癫痫的抑制作用.方法在青霉素诱发的大鼠癫痫模型上,记录大鼠癫痫活动时肌电、脑电以及单个神经元的电活动.电刺激迷走神经,以观察迷走神经刺激对大鼠癫痫的抑制作用.结果在动物行为、肌电和脑电、单个神经元等不同水平观察到迷走神经刺激对大鼠癫痫活动的抑制作用.在5~20Hz范围内,随迷走神经刺激频率的增高,迷走神经刺激对大鼠癫痫的抑制程度逐渐增大.结论迷走神经刺激可以抑制大鼠癫痫活动,其抑制作用与刺激参数密切相关.
作者:杨红军;胡三觉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从1例不明原因转氨酶升高的病人血清中克隆输血传播病毒(TTV)DNA,并进行序列分析.方法用巢式PCR扩增TTVDNA长片段,连接至pGEM-T载体上,挑选一个克隆(56-B)进行测序.将56-B与GenBank中五株TTV进行氨基酸和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分析,并用大似然法进行分子进化分析.结果56-B株与TA278等五株TTV序列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42.4%、48.2%、47.9%、49.8%、61.7%,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更低,但其5'和3'两端非编码区的序列仍然很保守.结论56-B株与其他TTV株之间的同源性很低,有很高的基因异质性,是TT的一个新变种,代表TTV的一个新的基因型.
作者:刘志华;骆抗先;何海棠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利用阳性重组菌XL1-Blue-Pcomb3表达出人源性大肠癌Fab段噬菌体原始库,固相化人大肠癌组织及细胞的相关抗原后对其进行筛选,鉴定筛选后的抗体库与人大肠癌有无特异性的结合活性.方法PCR鉴定XL1-Blue-Pcomb3重链Fd段和κ链的插入率,表达出人大肠癌Fab段原始库.然后提取3例用于构建原始抗体库的致敏大肠癌组织抗原,13例非致敏大肠癌组织抗原及3种体外培养的大肠癌细胞株LoVo、HT-29、LS-174T的抗原,利用3组混合抗原分别对原始抗体库进行3轮筛选,将筛选后的3个三级库等体积混和后通过ELISA及免疫组化鉴定其与人大肠癌组织及细胞是否具有特异性的结合活性,取胃癌、食管癌及正常肠粘膜组织和胃癌、肝癌细胞进行对照研究.结果Fd片段及κ链的插入率分别为40%和70%,Fd片段及κ链均插入质粒Pcomb3的重组率为28%,Fab段基因库库容为2.1×106,3组大肠癌混合抗原分别对原始库进行3轮筛选后,抗体库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富集,ELISA及免疫组化显示富集后的抗体库对人大肠癌组织及体外培养的大肠癌细胞均有较特异性的结合活性.结论利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筛选到了人大肠癌相关Fab段抗体群,且筛选后的抗体群与人大肠癌抗原有较特异性的结合活性.
作者:孙逊;吴保平;肖冰;张振书;赖卓胜 刊期: 2002年第08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建立HIV基因检测芯片的分析技术.方法分离HIV1U26942基因限制性显示片段作探针,应用PixSys5500点样仪将探针打印在氨基包被的玻片上制作基因芯片.然后与随机引物荧光标记的HIV样品进行杂交,以分析限制性显示基因片段的杂交动力学.经杂交后清洗和干燥,扫描芯片进行检测.结果对基因检测芯片的制作与检测的实验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并筛选了12个限制性显示基因探针.结论建立的检测芯片的实验方法可行且较特异.
作者:李凌;马文丽;毛向明;祝骥;郑文岭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研究纹状体边缘区与具学习记忆功能的重要脑区--海马之间是否存在功能联系.方法用神经系功能活动形态定位法,将低浓度的海人藻酸作为化学刺激剂注射于大鼠海马,用免疫组化法观察c-fos原癌基因在脑内的表达.结果e-Fos在海马、杏仁核、终纹床核、大脑皮层等部位有强烈表达;在纹状体中,e-Fos表达成条带状集中分布在边缘区,而在尾壳核和苍白球少有表达.结论海马与纹状体边缘区存在密切的功能联系.
作者:宁群;舒斯云;包新民 刊期: 2002年第08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