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平顶山市食源性疾病应急演练的思考与建议

张锦娟;邢东民

关键词:多科室, 应急演练 综合能力
摘要:目的:掌握食源性疾病个人防护操作技能及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流行病学调查、卫生学调查、现场采样、实验室检测、消杀、健康教育等多科室技能,提升理论与实践的应急处置能力.方法:现场演练、桌面推演.结果:通过演练提升了中心整体应急处置应对水平,提高了专业队伍的业务技能.结论:多科室的应急演练能提高应急人员的应急反应及处置的组织协调配合综合能力,更好的应对突发事件.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高热肺结核病人15例临床分析

    发热是肺结核病的本身症状,肺结核病引起的发热的体温和热型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主要与肺结恢病的病情和病理形态、以及疾病的发展阶段有关.病情相对较轻的患者一般可只表现为低热,体温在38℃左右,一般不超过38.5℃主要在午后、傍晚或劳累后出现.病情重的患者特别是疾病进展期的患者往往表现为中、高度的发热,体温一般在38.5℃以上有时可40℃以上.但高热表现病人并不多见,我所在2004年1月-2010年12月间,共收治有高热表现的结核病人15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荣天畅;历素萍;于广晶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对《中国药典》2010版中甘油(供注射用)杂质检查方法的商榷

    甘油在医学方面常用于制取各种制剂、溶剂、防冻剂和甜味剂,配剂外用软膏或栓剂等.二甘油和乙二醇均为低毒物质,禁止用于化妆品,药品,食品,避免与皮肤长期接触,故甘油的杂质检查主要针对二甘油和乙二醇限度测定.《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中采用GC法测定甘油的杂质检查.笔者在实际检验过程中发现,按标准检测,各个待测定峰均未检出,故笔者对方法加以适当改进(以下简称方法Ⅱ),结果色谱峰均正常出现,且系统适应性均符合要求.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琰;郑州凯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骨科护理中的风险因素评估与防范对策

    一般情况下造成患者骨折的原因主要是车祸以及意外事故,这些原因使得患者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同时骨科的恢复效果比较缓慢,因此在对骨科治疗的过程中护理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其护理风险因素也就会随之增多.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寻找问题并制定合理的护理风险制度,进一步提升医护人员的个人素质,达到降低护理风险概率的目标.

    作者:纪婷;王灵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妇科护士处理HIS医院信息系统的缺陷分析及对策

    HIS系统(即医院信息系统),在我们医院使用了2年多,在各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提高了临床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使用2年中,虽然医护人员操作基本正规化,但护士在查对医嘱中仍发现一些普遍性问题,给临床工作带来不便,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查找原因,采取对策,防止差错事故发生.

    作者:程文燕;李铁花;周芳菱;李丽红;唐晴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微创脑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护理

    目的:对微创脑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择25例于2011年10月至2012年9月间在我院行微创脑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对全部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24例患者存活,1例患者死亡,19例患者痊愈,4例患者有效,2例患者无效,总有效率为92%,护理效果理想.结论:对行微创脑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进行体位护理、生命体征观察等护理干预能够使患者的身体素质获得改善,降低死亡率.

    作者:刘海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硫酸镁及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症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硫酸镁和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得到更好的妊高症治疗方法.方法:抽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2月收治的80例妊高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行硫酸镁治疗妊高症,观察组取硫酸镁与硝苯地平联合治疗妊高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患者77.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硫酸镁与硝苯地平联合治疗妊高症,可有效提高妊高症治疗有效率.

    作者:赵斌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电阻抗法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在食品的生产、加工、运输、储藏等过程中都可能受到各种各样的细菌污染,食品中细菌总数的多少,不仅可以反应出食品被污染的程度,而且也可以反应出食品的新鲜程度以及食品生产的一般卫生状况等,因此该项指标是判定食品卫生质量的一项重要依据.传统检测方法检测周期长,不利于食品卫生监督监测工作以及食品生产企业对自身产品的质量评估.应用电阻抗法可快速测定食品中的菌落总数.

    作者:崔文秀;句立言;宋健男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经皮给药治疗仪辅治儿童腹泻疗效观察和护理方法

    目的:观察经皮给药治疗仪对小儿腹泻上的疗效和护理方法.方法:将188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其中年龄<1岁者77例,1~2岁者20例,>2岁者3例,男61例,女39例;对照组88例(有先天性心脏病和严重并发症者不作为观察对象),其中年龄<1岁者68例,1~2岁者18例,>2岁者2例,男54例,女34例,全部病例均有大便次数与大便形状的改变,大便镜检均无异常,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家用经皮给药治疗仪,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性(P<0.01),无痛苦,值得在儿科推广应用.结论:经皮给药治疗仪辅治儿童腹泻有显著疗效.

    作者:吕晓静;夏清华;武强;邵蕊琦;谢青月;栾继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围术期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策及临床疗效.方法:以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101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在围术期实施积极有效护理,观察患者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经过围手术期的精心护理后,出现切口感染仅有3例,及时处理治疗后愈合;2例肠粘连保守治疗后治愈,其余患者一次性手术成功顺利康复.结论:在围术期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手术治愈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作者:刘丽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朝阳市龙城区手足口病流行发病情况的分析研究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为预防控制手足口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龙城区手足口病患病资料进行分析,对典型病例现场采集便标本,查找病源体.结果:龙城区2010-2012年的手足口病全部病例共54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0.6 10万,农村高于城市,病例以1-4岁散居儿童为主,占报告病例的82.3%,病例集中在4-7月份,占报告病例的86.5%,男女发病之比为1.3:1,男性高于女性,便标本检测结果以柯萨奇病毒A16和肠道病毒EV71为主.结论:手足口病发病以4周岁以下儿童为主,消化道或直接接触是主要传播途径,应加大疫情防控力度,加强疫情预警工作,做好手足口病的应急处理工作,对典型患者及时治疗,防止疫情扩散和蔓延.

    作者:修丽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外来器械标准化管理流程探讨

    医院外来手术器械是指不经医院自行采购而由器械供应商提供给医院手术室临时使用的手术器械[1],如各类骨科植入物、内固定手术用的器械、关节镜器械等.这类器械通常由器械公司自行管理.鉴于当前外来器械的管理混乱,清洗质量无法保障,为此,我院于2011年4月实行对外来器械的清洗,灭菌,采取全程无盲区管理,确保各环节质量,防止、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徐志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阻断的措施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阻断的措施及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我院选择产科门诊筛查出的HBV携带者孕产妇165例,对乙肝病毒携带孕妇实施孕妇和新生儿免疫阻断,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结果:HBV携带者孕妇分娩的165例新生儿,半年后随访165例,仅3例阳性.结论:加强乙肝病毒携带孕妇围产期免疫阻断和护理干预,可有效阻断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

    作者:刘朝桂;李金凤;贾存丽;王萍萍;刘丽华;张艳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脑血栓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评价

    目的:探讨脑血栓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将40例脑血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在住院时间方面干预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在护理满意度方面干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血栓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减少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升护理满意度,降低病死率与致残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曹小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消毒供应中心的医院感染控制的管理

    目的: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的感染管理工作,有效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传播.方法:严格按照卫生部“两规一标”,建筑布局合理,工作流程科学,岗位职责健全,操作规范.结果:保证无菌物品的优质供应,防止了因灭菌不合格而引起的医院感染.结论:由于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化,确保了无菌物品的终末质量,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

    作者:凌秀芬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以慢性输入段梗阻为表现的残胃癌误诊胰腺炎1例报告

    临床资料:病人男性57岁,以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30年,上腹痛反复发作2月为主诉于2013-10-06入院.病人30年前因急性胃穿孔行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2月来反复发作上腹疼痛,诊断为“急性胰腺炎”,经保守治疗后疼痛缓解.无黑便,体重减15kg.入院后检查:尿淀粉酶1525.7U/L,血淀粉酶83.3U/L,脂肪酶1008U/L.上腹CT:肝内外胆管轻度扩张,胆总管直径约1.2cm,胰腺未见异常,十二指肠积液扩张,胃空肠吻合处胃肠壁增厚建议进一步胃镜检查除外胃癌(图1-3).MRI:胆管、十二指肠扩张(图4)胃镜:残胃粘膜充血水肿,小弯侧可见一处溃疡性肿物,累及至吻合口,范围约1.5cm×1.5cm,底不平,覆白苔,周围粘膜充血水肿,取材3块,质脆易出血.

    作者:车彦鹏;王鑫;关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活血祛瘀汤辅助治疗消化溃疡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活血祛瘀汤辅助治疗消化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消化溃疡患者176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88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活血祛瘀汤辅助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1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59%,两组总有效率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症状积分对比无明显差鼻,治疗后组间与组内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活血祛瘀汤辅助治疗消化溃疡能对提高疗效和改善临床症状都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魏晓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无偿献血招募体系的实践与经验

    制定合理有效的无偿献血招募体系,人性化的招募策略,招募形式的多样化、情感化,让更多的社会群体知晓无偿献血,使采供血机构的品牌形象能够深入人心,提高献血者的忠诚度,为临床提供充足、安全、有效的血液,确保献血者和受血者的安全.

    作者:张燕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心脏脂肪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附6例报告)

    目的:探讨心脏脂肪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为临床诊疗及判断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2年间手术治疗的6例心脏脂肪瘤的临床资料、组织病理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检出脂肪瘤6例.4例出现ST-T波改变、1例伴阵发性宽QRS心动过速及室颤、1例出现房颤、1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等心电图改变.本组均为孤立性脂肪瘤,边界清楚,具有薄层包膜,镜下以成熟脂肪细胞为主.术后随访3个月~7年,6例患者均恢复情况良好.结论:心脏脂肪瘤是除黏液瘤以外的第二位原发性心脏肿瘤.脂肪瘤的组织学病理学特征典型,结合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结果可诊断.

    作者:刘建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RP-HPLC法测定三味清热颗粒中靛蓝

    目的:建立RP-HPLC法测定三味清热颗粒中靛蓝含量的方法.方法:Agilent ZORBAX XDB-C18柱;流动相:甲醇-水(65:35),流速:1.0ml/mm;柱温:室温;UVD检测器,检测波长:289nm.结果:靛蓝在0.4224-3.169μg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加样回收率在95.01%-99.00%乏间,平均回收率为97.59%(RSD=1.5%).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三味清颗粒中靛蓝的含量测定.

    作者:阮祥威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探讨颅内动脉瘤术后护理

    颅内动脉瘤手术后采取科学而系统的护理措施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本文主要从基础护理、呼吸道的护理与脑室引流管的护理、心理护理等几个方面探讨颅内动脉瘤病人术后护理.

    作者:贺红;邢凤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