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重视外周血红细胞形态学检验与诊断

文流勇;朱文元;杨洪芬;赵果园;丁秋英;陈娅萍

关键词:红细胞, 形态学, 临床诊断
摘要:经细胞形态学检查在临床检验中易被忽视.观察红细胞形态一般以外周血涂片较为可靠.应重视外周血红细胞形态特点提高诊断水平.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与C反应蛋白

    目的:研究糖尿病与C反应蛋白(CRP)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文献回顾.结果:CRP是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以作为评估糖尿病高危人群的手段之一.结论:建议在常规健康体检中增加CRP,特别是hs-CRP的检测,作为筛查糖尿病的手段.

    作者:王崇金;宋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老年脑血管病人跌倒的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干预策略

    目的:分析老年脑血管病人跌倒的危险因素及探讨如何护理干预的对策.方法:对2011年3月到2014年3月在我科住院的有跌倒史的老年脑血管病人进行相关危险因素调查与分析.结果:跌倒相关危险因素主要有六种因素.结论:进行合理的护理,可有效预防老年脑血管住院病人的再次跌倒.

    作者:胡秋桃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护理措施对预防手术室感染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护理措施对预防手术室感染的应用效果.方法:抽样选择我院收治的各类型手术患者90例,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针对手术室感染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切口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感染率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感染率,提升手术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杨琴琴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肝癌伴门静脉癌栓39例外科治疗临床分析

    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属于肝癌晚期,门静脉癌拴的形成与癌灶的大小、部位和癌细胞的生物特性有关,出现门静脉癌拴提示癌细胞极易形成肝内播散转移并提示预后很差.既往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多采用保守治疗,甚至放弃治疗.近年来,临床上对于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尝试了多种积极的治疗方法,但治疗方法的标准及效果尚无定论.因此,提高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拴的治疗效果,已成为业内学者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1].本文对近年来鞍山市中心医院和鞍山市肿瘤医院收治的39例肝细胞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以分析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崔志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2型糖尿病采用格列美脲治疗的临床药理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格列美脲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其药理作用.方法:本次临床研究选取80例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之间在我院内分泌科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接受格列喹酮治疗,实验组接受格列美脲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和血糖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由本次医学研究结果可知,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格列美脲治疗,有助于其血糖水平的控制,因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少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ICU新探视制度的实施及安全管理

    为了更好满足ICU患者和家属的探视要求,贯彻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我们神经外科ICU改用了新的探视方式——电视-电话对讲系统,进行探视.从2009年9月份至今,共接收了3500名左右家属和1100名患者进行探视.效果: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由2009年92%提升到了97%.医院感染率下降至2.2%,科室纠纷发生率为0.ICU实行了新的探视制度,更好的满足了患者和家属的需求.

    作者:杜蓓蓓;刘晶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在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应用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PFNA)进行闭合复位内固定手术的效果.方法:2009年儿月~2012年5月,应用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26例,平均年龄72岁.结果:随访23例,骨折全部愈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良率82.6%.结论: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固定可靠,微创而又符合生物力学,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比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靳存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模拟病人在高职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比较将模拟病人引入的情景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在高职外科护理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随机从我校2010级学生中抽取13班为实验组,14班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有模拟病人的情景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对护生的学习成绩和沟通能力以及教学效果进行调查,用t检验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实验组学生理论成绩、操作成绩、沟通能力分值均高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有模拟病人参与的情景教学法比传统教学法有明显的优势,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成绩,也可以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蔡晶晶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56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病人的临床特点及血糖控制情况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住院并连续跟踪半年治疗的56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根据血糖控制情况分为控制正常组及控制不良组,对比两组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控制正常组临床治愈率与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控制不良组(P<0.01);控制正常组的肺结核预后率及结核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控制不良组(P<0.05).结论:血糖控制正常并及时有效的抗结核治疗,对肺结核的疗效、预防并发症发生及预后能起到关键的决定因素.

    作者:符立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术后护理体会.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泌尿科2011年12月~2013年10月收治的88例输尿管结石患者钬激光碎石术的术前和术后护理.结果:采用钬激光碎石技术治疗输尿管结石88例手术顺利,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在术前术后经过精心观察和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障.

    作者:黄玉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心理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手术室开展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2月于我院手术治疗患者32例为观察组,并开展手术室心理护理;选取同期手术患者32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与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焦虑状况.结果:观察组32例患者术前有焦虑情绪者28例(87.5%),术后降至53.1%(17/32),术前、术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焦虑情绪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手术室心理护理的开展可有效缓解病人术前焦虑,有利于手术室患者手术的顺利进行,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李群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冰土豆泥外敷治疗骨科病人输液后静脉炎的研究

    目的:研究冰土豆泥外敷治疗骨科患者输液后静脉炎疗效.方法:将骨科80例静脉输液发生静脉炎的患者,按静脉炎发生先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穿刺点经压迫止血处理后,观察组用冰土豆泥外敷2天后,再用未冷藏的土豆泥外敷1天.对照组用土豆切片外敷3天,将两组的治愈率,疼痛减轻率、硬结减轻率、静脉弹性恢复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统计处理,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冰土豆泥外敷治疗骨科病人输液后静脉炎,疗效确切.

    作者:臧雪英;路跃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朝医“隔蒜灸”联合中药口服治疗太阴人慢性咽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朝医“隔蒜灸”、口服中药联合疗法治疗太阴人慢性咽炎的疗效.方法:880例慢性咽炎患者,采用朝医“隔蒜灸”、口服中药联合疗法进行治疗,结果:880例太阴人慢性咽炎患者中,采用朝医“隔蒜灸”、口服中药联合疗法治疗,疗效好,无毒副作用.结论:朝医“隔蒜灸”、口服中药联合疗法是治疗太阴人慢性咽炎理想方案,是一种副作用小、疗效好、复发率低的治疗新模式.

    作者:褚晓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肺栓塞诊治24例体会

    目的:探讨肺栓塞正确诊断及治疗,防治误诊、漏诊方法:入选24例呼吸困难、气短、胸痛患者,伴一过性意识障碍4例,咳痰带血5例,行心电图、心脏彩超、四肢静脉彩超、动脉血气分析及血生化等检查,被怀疑、误诊为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肺炎等,后行肺动脉CTA检查结果:24例患者为肺动脉栓塞,其中尿激酶溶栓1例,死亡2例,口服华法林23例,均常规检测INR,维持2.0-2.5,并吸氧等对症处置.结论:肺栓塞易误诊的疾病是冠心病,大的陷阱是心电图改变,如心电图V1-V4导联的T波倒置,Q3T3形成或伴有ST段抬高或下降,急性肺栓塞T波倒置常见于Ⅱ、Ⅲ、AVF、V1、V2,少见于Ⅰ、AVL和V3、V6,动脉血气分析和D二聚体有助于肺栓塞的诊断,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及肺动脉CTA检查可确诊肺栓塞.要注意寻找肺栓塞发生的诱因,鉴别胸痛是缺血性心绞痛或是胸膜性疼痛,注意双下肢静脉血栓病史或体征,超声心动图显示右心室、右心房扩大,肺动脉高压等.治疗:高危肺栓塞可以选择溶栓治疗,中危患者住院治疗,低危患者早期出院或院外治疗,口服华法林抗凝,维持INR在2.0-2.5.

    作者:刘建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Ⅱ型糖尿病并高血压的动态血压的初步探讨

    本文对我院2010~2013年住院的Ⅱ型糖尿病(NIDDM)首发高血压(HP)患者50 例进行动态血压监测(ABPM),观察24小时的血压变化及昼夜节律并探讨与糖尿病病程的关系.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NIDDM伴首发HP患者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40~74岁,平均58.7±8.1岁,糖尿病史2~10年,平均4.7±1.9年.1.2 诊断依据

    作者:苗磊;刘培良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妇产科急腹症的超声诊断述要

    总结近年来常见妇产科急腹症的超产表现、超声鉴别诊断、误诊漏诊原因等三方面研究进展,提出对于妇科急腹症更重要的应详细询问病史,完善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分析腹痛发生的时问,结合超声特点,综合分析,才能提高诊断水平.

    作者:侯晓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1547例中小学生的谷丙转氨酶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整理沈阳市东陵区中小学学生的谷丙转氨酶(ALT)检测结果,总结分析中小学生ALT异常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选取沈阳市东陵区1547名中学生的谷丙转氨酶(ALT)检测资料进行分类总结分析.结果:1547名中学生检测结果显示男女生之间的ALT阳性检出率存在明显的差异性,男生ALT阳性率达到1.84%,女生ALT阳性率达到0.90%; ALT异常升高人数为14名(0.90%).结论:中学生的ALT升高与肝炎筛查的作用无明显关系,主要是由于饮食、生活习惯有关,但是仍然需要加强健康教育,切实加强对乙肝病毒预防和控制措施,避免出现大面积传播.

    作者:马心悦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浅析钼钯X线应用于乳腺癌的临床诊断

    目的:针对钼靶X线在乳腺癌临床诊断的影像进行分析,提高诊断乳腺癌的准确率.方法:分析通过手术、病理等方式确诊的36例乳腺癌的钼靶X线资料.结果:36例乳腺癌患者中,有30例患者为肿块,占83.33%; 21例患者为钙化,占58.33%;8例患者为厚皮征,占22.22%;1例患者为大导管相,占2.78%;6例患者为非对称性血管增多,占16.67%;5例患者为漏斗征,占13.89%;7例患者为乳头内陷,1例患者为占19.44%;1例患者为局限性密度增高,占19.44%.结论:乳腺癌临床诊断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钼靶乳腺摄影,在临床上要对乳腺癌的X线征象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牟忠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去势大鼠股骨及椎骨骨质变化的研究

    目的:观察大鼠去势后殷骨及椎骨的骨密度及骨组织学变化.方法:将40只8周龄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去势组、假手术组,每组20只.术后12周,取其股骨及第4椎骨进行骨密度、骨矿含量测定以及组织学观察.结果: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检测显示:去势组股骨、第4椎骨较假手术组骨密度、骨矿含量明显下降.去势组骨密度为:股骨0.173±0.006 g/cm2,第4椎骨0.195±0.003 g/cm2;假手术组骨密度为:股骨0.198±0.010g/cm2,第4椎骨0.213±0.006g/cm2(P<0.05).去势组骨矿含量为:股骨0.54±0.02g,第4椎骨0.63±0.05g;假手术组骨矿含量为:股骨0.66±0.03g,第4椎骨0.74±0.02g(P<0.05).脱钙后骨组织切片,苏木素-伊红染色结果显示:去势组骨小梁明显少于假手术组.结论:双侧卵巢摘除术影响雌激素分泌水平,导致双侧股骨以及椎骨骨质量、骨密度下降.

    作者:连博;高莺;焦艳军;聂巍;张旭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住院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状况,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152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并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女童感染肺炎支原体的阳性率略高于男童,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与≤1岁组比较,其余各组阳性率均高于该组,其中1~3组儿童阳性率高(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通过测定支原体IgM进行病原学诊断,可为临床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慧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