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肾衰患者高尿酸血症临床治疗

王英海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 高尿酸血症, 临床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对慢性肾衰患者高尿酸血症的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择45例于2012年1月至2013年11月间在我院行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高尿酸血症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对20例对照组患者行大黄苏打片联合爱西特治疗,对25例治疗组患者行大黄苏打片联合厄贝沙坦、爱西特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对照组9例患者治疗显效,7例患者治疗有效,4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80%,治疗组16例患者治疗显效,8例患者治疗有效,1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6%,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对慢性肾衰患者高尿酸血症患者行大黄苏打片联合厄贝沙坦和爱西特治疗能够取得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丙泊酚抗炎抗氧化作用的研究进展

    丙泊酚(2,6-二异丙基苯酚,PF)作为临床上常用的短效静脉麻醉药,其药代动力学特征为在体内的快速起效和快速消除[1],丙泊酚在体内能够与血浆蛋白广泛结合(>95%)从而发挥麻醉效用,起效后在肝脏经细胞色素P450系统葡萄糖醛酸化后失去活性,但近年来除麻醉作用以外,还发现丙泊酚具有抗炎抗氧化及抗肿瘤的作用.1 抗炎作用: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的防御性反应称为炎症.其中中性粒细胞在人体抗菌防御性反应中担任重要作用,并且是人体非特异性细胞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药物包括静脉麻醉剂可以抑制中性粒细胞的功能导致免疫功能下调,这些麻醉剂不仅可能导致围手术期的免疫抑制,而且可能会对需要镇静镇痛的危重病人造成致命打击,所以能够抑制中性粒细胞功能的药物对于通过损伤自体组织机制介导的器官功能障碍可能是有帮助的.有研究表明丙泊酚现已证明能够呈剂量依赖性的抑制中性粒细胞的趋化,氧化作用,吞噬作用,其可能是通过降低细胞内Ca2+的浓度来实现的[2],因为中性粒细胞是防御病菌侵入的重要人体免疫防御系统组成部分,抑制这些功能的同时也会减弱机体抗感染的能力,尤其是对于一些免疫力低下的病人来说,所以这是丙泊酚的不利功能.丙泊酚在内毒素血症的动物模型中证明具有抗炎作用,其降低了血浆中TNF-α、IL-6、IL-10水平及减少了肺部中性粒细胞浸润[3],在内毒素休克大鼠模型中丙泊酚的早期治疗能够减少TNF-α的水平减弱细胞炎性反应,大幅度降低死亡率[4].丙泊酚治疗能减轻内毒索引起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肺组织中的亚硝酸盐和TNF-α的水平,并且抑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0S) mRNA的表达,同时降低肺微血管通透性[5].在健康个体中促炎/抗炎因子处于动态平衡,但是这种平衡可能被手术、创伤、感染、围手术期的给药等扰乱.TNF-α,IL-1 β和IFN-Y,在调节效应细胞和其他细胞因子级联启动过程中具有关键性作用,通过其无所不在的配体可以产生各种影响,激活多个信号转导通路,诱发或者抑制大量基因的表达,它们是炎症和脓毒症发生的重要介质.研究发现甚至在低浓度下,丙泊酚依然可以增加TNF-α基因表达和脂多糖刺激的TNF-α反应,这提示丙泊酚参与了炎性免疫反应.丙泊酚可以增强经LPS刺激的全血中TNF-α和IL-1 β的水平同时降低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水平,自然杀伤细胞(NK)的百分比降低同时T淋巴细胞中CD4+亚群和B淋巴细胞百分比增加[6].有研究证明在健康志愿者中丙泊酚同时降低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促炎细胞因子IL-6和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水平[7],但是具体的抑制机理还不清楚,如果能够维持麻醉状态下丙泊酚抑制IL-6的产生超过IL-10的产生,则丙泊酚可能成为临床上减轻SIRS的治疗药物.

    作者:王一贺;杨红明;胡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护理软技能在手术室优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在手术室优质护理工作中应用护理软技能,提高手术室优质护理质量和护理水平.方法:对手术室护士进行合作与沟通、礼仪规范、观察思维、心理素质等软技能培训.结果:手术室护士软技能水平较培训前有所提高.结论:护理软技能在手术室优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手术室优质护理的质量和水平,同时也提高了手术室护士自身素质.

    作者:杨晓雪;李韶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吸肾囊肿的护理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吸肾囊肿的护理与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51例肾囊肿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吸囊液,后注入无水酒精的方法治疗,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护理,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疗效.结果:本组51例肾囊肿患者,经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吸治疗与护理,显效率为90.20% (46/51),总有效率为100% (51/51).结论: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吸肾囊肿的治疗方法,具有创伤性小,安全度高,不易复发、恢复快等优点,配合有效的护理,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佝偻病合并缺铁性贫血儿童的患病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分析阳西地区儿童佝偻病合并缺铁性贫血的发病现状及主要影响因素.方法:研究对象为2009年2月至2013年2月在本院小儿科体检的400例2-6岁儿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并对佝偻病合并缺铁性贫血进行诊断.结果:本组儿量中有116例检出患有佝偻病,占29%;缺铁性贫血儿童有120例,占30%.结论:儿童佝偻病合并缺铁性贫血应尽早防治,加大干预力度,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治.

    作者:张艳云;卢佐京;卢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强力霉素、替硝唑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配合中药灌肠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症状体征改善更为明显,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灌肠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较好,适合临床应用.

    作者:霍晓蕾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阴式全子宫切除是一种创伤小、恢复快、腹部无切口、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的手术方式,我院虽是基层医院但在业务上不断探索进取,现将我院近几年开展此项手术50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008年至2013年共开展50例,年龄在39-75岁,手术适应证为经产妇,子宫活动好,无盆腔粘连及阴道狭窄、无贫血,情况良好的患者.1.2 手术前准备麻醉:采用硬脊膜双间隙置管麻醉下行阴式子宫全切术.体位:膀胱截石位切口:阴道环形切口无菌物品准备:阴式子宫切除术除常规器械如:布类、手术衣、器械包外,还需准备特殊阴道拉钩、双腔导尿管、一次性缝合肠线、缩宫素、金属导尿管、宫颈钳、云南白药纱条等.

    作者:张金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浅谈新生儿抚触的护理体会

    新生儿抚触是近几年新开展的为促进新生儿健康发展的一项新技术新服务,抚触是一种经科学指导,对宝宝的皮肤进行有序的、有技巧的抚摩和接触,达到让宝宝增加免疲力,让大量温暖良好的刺激通过皮肤感受器传到中枢神经系统,调整大脑皮层和各脏腑的功能,平复情绪,加深睡眠以及增进母婴感情的目的.该技术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与改进,确实收到了好的疗效,同时深受年轻父母的喜爱与好评,通过抚触可以将母亲的爱传递给婴儿,增加家人与宝宝间的亲情交流,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智力发育.

    作者:田文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重视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常见诱因与并发症

    临床上经常有一部分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而就诊,甚至出现很严重的并发症,给患儿和家庭造成极大负担.小儿反复感染可以涉及上下呼吸道,多为上呼吸道感染,部分为喘息性支气管炎、肺炎或哮喘并感染等.近年来,引起多数专家和临床医生的重视,一般婴幼儿较多见,随年龄增长至4岁后渐少,其病因至今不明.反复呼吸道感染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应是一个临床现象,应积极寻找引起呼吸道反复感染的病因并予以诊治.但分析临床查找常见病因,可以采取对策进行防治,还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小儿的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孙红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妇产护理中孕期健康教育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妇产科护理中孕期健康教育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40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70例,研究组在常规护理与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行系统的孕期健康教育,对照组仅行常规护理与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产妇自然分娩率达75.7%,对照组产妇自然分娩率为51.4%,研究组产妇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平均产程为(6.5±1.6)h,未发生新生儿窒息,对照组产程为(8.4±2.0)h,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4.3%,研究组产妇生产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孕产妇行孕期健康教育可以切实缓解产妇的不良情绪,扩大产妇的知识面,进而有助于提升产妇的自然分娩率,减少围产期并发症,应用价值十分显著.

    作者:杨学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急诊救治31例老年低血糖性昏迷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低血糖昏迷患者的急救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提高对低血糖昏迷的认识.方法:对31例老年低血糖昏迷患者,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昏迷时血糖均<2.8mm o l/L,确诊后立即采用50%葡萄糖注射液40 ~ 100ml行静脉注射,而后根据具体病情给予10%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进行维持.结果:痊愈出院11例,转住院治疗19例,其余1例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对老年人低血糖昏迷患者的诊断及治疗必须迅速、及时、正确,为抢救低血糖昏迷患者赢得时间,提高患者预后,避免漏诊误诊发生.

    作者:陈湖浙;王永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肾脏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与护理预防措施

    目的:探讨肾脏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与护理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00例肾病综合征(PNS)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感染患者数41例,非感染患者数59例.结果:Spearman单因素及多元Logisac回归分析,影响PNS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24hr尿蛋白定量与血肌酐.结论:影响PNS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24hr尿蛋白定量与血肌酐,应注意对这两个指标进行观察;此外,还应采取相关护理干预措施,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康荣叶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的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对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为今后的免疫管理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间我地区流动儿童和常驻儿童各786名,采取避户走访、查阅接种证等方式对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情况进行了解.结果:流动儿童五苗覆盖率较同期常驻儿童发生显著降低(P<0.05).流动儿童监护人计划免疫知识得分较常驻儿童低(p<0.05).结论:流动儿童计划接种效果较常驻儿童差,影响因素较多,相关部门需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改善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效果.

    作者:吴曼;向晓艳;万红玉;卢永菊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产妇产后出血的护理与预防

    目的:探讨产后和产妇产后出血的护理与预防.方法:对2012年7月-2013年7月期间来院接受生产的产妇产后出血的病人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产后出血中宫缩乏力仍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并通过临床的观察分析,对其进行护理与预防.

    作者:朱家银;李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臭氧联合消炎镇痛液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臭氧联合消炎镇痛液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局部及关节腔内注射消炎镇痛液与臭氧、康复训练;对照组仅给予康复训练.于治疗前及治疗后评定两组患者肩关节疼痛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发现其疼痛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以治疗组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臭氧联合消炎镇痛液治疗肩周炎能显著缓解疼痛、提高其治疗疗效.

    作者:张华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改良肌间沟臂丛联合颈丛神经阻滞在肩部及锁骨手术疗效观察

    肩部及锁骨手术麻醉虽有多种途径和方法,但要达到理想,完善的麻醉效果却非常不易.我们从1999年开始探索应用改良肌间沟臂丛联合颈丛神经阻滞在肩部及锁骨手术108例,不寻找异感,获得了良好的麻醉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患者共108例,其中男60例,女48例,年龄16-70岁.其中锁骨骨折82例,肩关节手术16例,肱骨头及肱骨外髁颈骨折10例,手术时间1-3小时.麻醉方法为局麻药用2%利多卡因+0.9%氯化钠20 ml.常规加入1:20万肾上腺素.术前常规禁食,肌注阿托品0.5mg,咪达唑仑2mg.患者仰卧,头偏向健侧,患肢自然放在躯体侧,显露颈部.先令患者抬头,显露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在锁骨头后缘摸清前中斜角肌.认定前中斜角肌间沟,在相当于环状软骨向后延伸作一直线与前中斜角肌间沟相交(相当于C6横突).大约距锁骨上三横指处即为本法阻滞的第一穿刺点,以左手示指向下按压C6横突并固定[1],右手持注射器垂直皮肤进针,不找异感,针抵C6横突后,稍退针注5ml局麻药,然后退针至皮下,调整进针方向,围绕第一次注药点的上、下、左、右旁开0.3~0.5cm再穿刺,触到C6横突稍后退针注药.上、下、左、右四点各注5 ml局麻药.

    作者:王凯;马国臣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9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讨论运用欣母沛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当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05年1月至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9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运用数字单双号的方式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产妇,针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措施,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添加欣母沛来配合治疗,对比两组产妇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运用欣母沛来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具备操作便捷、安全系数高、疗效显著等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李新菊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泪道阻塞激光+硅胶义管植入术后的疗效随访

    目的:观察泪道不同部位阻塞用激光+硅胶义管植入术后的复发率.方法:随访本院眼科诊治的泪道阻塞96例(131眼),所有患者行泪道激光+硅胶义管植入术.术后半年随访泪道阻塞复发率.结果:泪道冲洗不通共60眼,占患眼数45.8%;阻塞部位复发率由低到高依次为:下泪小点,泪总管,下泪小管,鼻泪管.结论:泪道激光+硅胶义管植入术治疗泪道阻塞复发率相对较高.

    作者:张扬;张帆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降解物检测在小儿过敏性紫癜中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探讨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降解物(FDP)的检测在小儿过敏性紫癜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68例过敏性紫癜患儿进行D-二聚体和FDP的检测,与60例健康儿童血浆中D-二聚体和FDP进行对比.结果:68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中,D-二聚体检测阳性率为54.41%,FDP检测阳性率为52.94%.对照组60例中D-.二聚体和FDP的检测均为阴性.结论:在68例小儿过敏性紫癜患儿中近50%患儿血浆中D-二聚体和FDP可升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对患儿进行出院后1年的随访,D-二聚体和FDP阳性结果组出现肾脏损害的占30.88%,阴性组出现肾脏损害的占2.94%.结论D-二聚体和FDP的检测对临床合理应用抗凝治疗有指导作用,能及时判定患儿病情及预后.

    作者:宋兵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新人院患者护理评估的持续改进

    随着整体护理的逐步开展,入院评估在临床护理中的地位越来越引起重视,护理评估作为护理程序的首要环节,系统、全面、正确的评估是保证高质量护理的先决条件.

    作者:彭红梅;何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体育大学生与非体育大学生网络沉溺问题的比较及应对策略分析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大学生对于网络的高度认同和广泛使用已经引起相关学者的关注,在网络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部分使用者对网络产生了依赖感,甚至沉溺、成瘾.体育大学生作为我国大学生群体的一部分,有其普遍性和特殊性,本文以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专业大学生进行比较研究,旨在通过恰当引导和正确的运动干预,为他们科学使用网络提供建议.

    作者:王彪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