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朝华
随着整体护理的逐步开展,入院评估在临床护理中的地位越来越引起重视,护理评估作为护理程序的首要环节,系统、全面、正确的评估是保证高质量护理的先决条件.
作者:彭红梅;何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对特发性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系统的回顾性分析,探讨不同起源部位的患者体表心电图特征上的差异.方法:151例解放军总医院住院行导管射频消融的患者,男性80例,女性71例,年龄10-81岁(44.2±14.9)岁.结果:RVOT起源于游离壁的38例、间隔86例,LVOT27例.RVOT起源于前部50例、中部47例、后部27例.游离壁较间隔有更多肢导的切迹,间隔较游离壁、前部较下部Ⅰ导联主波向下的比例更高.间隔中、后部起源的RVOT心电图形态接近LVOT.结论:本研究观察了RVOT不同起源部位患者的心电图特征,可为RFCA手术定位消融提供帮助.
作者:陈亚东;庞京;罗军;单兆亮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在产程开始之前及产程中做好心理护理对分娩的影响.临床研究表明:分娩能否顺利进行,除了与产力、产道、胎儿三大因素有关外,还与产妇自身心理状态密切相关.对产程中的心理护理就是通过护患之间的语言交流,情感交流和行为交流达到相互信任、相互配合、密切合作.克服产程中产妇可能出现的心理障碍,减轻产妇的心理负荷,保证产妇的心理平衡,使其情绪稳定、精力充沛,较好地配合医护人员完成产程,确保母婴安全,大限度地减少心理因素造成的难产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单万红;武玉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计划免疫和健康教育是相互独立又互为相关的学科,健康教育是促进计划免疫工作的重要措施,而计划免疫接种门诊则是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在计划免疫接种工作中开展健康教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主要体现在:(1)通过健康教育,可提高接种率.(2)可以提高预防接种效果.(3)可以提高预防接种人员的实际沟通能力.(4)可以大限度地防止预防接种事故的发生.
作者:段凤侠;王翠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就业前体检血常规检验结果异常原因.方法:对来我中心体检的6088名就业前人员进行血液检查,采用常规抽血、盲法编管,自动血球分析仪检测.结果:6088名就业前人员中有34名因血常规项目异常而被陶汰,不合格数占0.56%(34/6088).讨论:分析造成血常规异常的原因,提示大学生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对他们应加强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
作者:黄玉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ICU患者出现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导致肛周皮肤损伤后,分别采用涂抹护臀霜以及地榆油对患者实施护理,对两种不同护理方式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从而对患者实施更好的护理.方法:将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涂抹护臀霜实施护理,B组涂抹地榆油实施护理.对两个组在肛周皮肤出现损伤的比例、皮肤损伤出现的时间以及皮肤损伤的程度进行对比,从而对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患者皮肤出现损伤的比例,A组为37.5%,B组为17.5%,B组出现损伤的比例低于A组(P<0.05).肛周皮肤出现损伤的时间,A组为2.47±1.96d,B组为2.14±1.22d,两组对比后,没有统计学差异.皮肤损伤程度的评价,A组为3.30±4.51分,B组为1.38±316分,B组损伤程度低于A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ICU患者由于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导致肛周皮肤发生损伤涂抹地榆油实施护理,能够使患者皮肤损伤的程度减轻,使肛周皮肤得到更好的护理.
作者:杨利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臭氧联合消炎镇痛液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局部及关节腔内注射消炎镇痛液与臭氧、康复训练;对照组仅给予康复训练.于治疗前及治疗后评定两组患者肩关节疼痛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发现其疼痛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以治疗组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臭氧联合消炎镇痛液治疗肩周炎能显著缓解疼痛、提高其治疗疗效.
作者:张华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甲基强的松龙琥珀酸钠(甲强龙)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效果.方法:对32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病人经不同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达到哮喘症状缓解、临床控制的患者,随机分为A、B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静脉应用甲强龙120mg、40mg均为每8h注射1次,平均治疗3~5d,观察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肺功能改善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后PEF、FVC、FEV1差异有显著性,A、B两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大剂量甲强龙治疗组重症哮喘与常规剂量组比较,具有起效迅速、疗程短、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作者:耿志浩;李永成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麻醉;护理;手术室护理随着麻醉技术的不断提高,麻醉仪器设备日趋增加及麻醉药品的不断更新,如何配合好麻醉医师的工作,这就给我们手术室护士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1 调整手术室的温度和湿度在麻醉状态下,患者部分或全身失去对外界温度变化而进行散热,可致高热.室温过低,机体散热快,特别是麻醉时间过长,手术创面大,大量输人库血等.可使患者体温下降,出现寒战、心率失常.对全身麻醉的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可造成麻醉苏醒延迟或呼吸抑制、术后并发肺炎等.因此,适宜的温度,湿度是维持患者正常体温的基本保证.手术室护士应根据室内温度和湿度做好适当调节,使手术室温度保持在22℃~25℃,相对湿度保持在40%~60%,预防低体温的发生.
作者:马桂芹;张晓玮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患者的C-反应蛋白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生化分析仪检测85例子痫前期(PE)患者及107例健康孕妇在不同孕期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结果:①孕早期PE患者及健康孕妇的CRP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随着孕周的增加两组的CRP水平升高;③孕晚期PE患者CRP水平高于正常孕晚期孕妇,且重度PE患者高于轻度PE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E患者血清CRP水平升高显著.
作者:董海英;陈妍华;刘诗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改善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焦虑及抑郁的心理影响因素分析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120例创伤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按常规骨折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观察2组干预后SAS评分,SDS评分变化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抑郁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心理护理等护理干预方法可缓解患者术后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王爱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玻璃酸钠注射液20mg膝关节腔内注射.每周1次,5次为一个疗程.结果:随访10~36个月,疗效如下,优23例;良38例,差2例,优良率96.8%.结论: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可有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且具有缓解或消除疼痛、改善或恢复关节功能、延缓病情发展的效果.
作者:许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的原因和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ICU发生的医院感染进行回顾分析.结果:ICU医院感染多见于呼吸道、泌尿系统感染,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切口及烧伤创面的感染.结论:必须加强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措施,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早期发现感染迹象、合理营养抗生素等是控制ICU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
作者:苏桂环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引导下输卵管通液术在不孕症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6例不孕患者进行经阴超声输卵管通液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双侧输卵管通畅26例,单侧输卵管通畅22例,通而不畅40例,输卵管阻塞38例.结论:阴道超声引导下输卵管通液术可以提高输卵管通畅性诊断的的准确性.该方法具有诊断及治疗双重作用,安全、简便、可视、无创伤、可重复,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刘清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探讨中医院校轮科学生在麻醉科学习呼吸道管理的教学方法.提出了宣教、观摩、模型演练、实体操作等一系列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在心理上、理论上、实践上渡过了一个艰难的临床实习阶段,使其临床理念、实践技能上取得突破性进步.
作者:王培宗;魏涧琦;黎玉辉;马武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值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我们选取2011年4月-2013年1月妊娠糖尿病患者94例,将其按双盲随机方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47例与对照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胰岛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血糖值及妊娠结局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糖水平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早产、胎儿窘迫、胎膜早破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胰岛素与饮食控制、运动疗法相结合应用于妊娠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能够使患者的血糖水平值控制在较平稳的状态,对减少母婴并发症发生有重要作用.
作者:董良菊 刊期: 2014年第02期
1 病例报告患者男,35岁,主因清晨起后出现四肢瘫痪,并伴有胸闷、心慌、气短、濒死感急送我院急诊科,接诊医师立即给予患者吸氧、心电监护及生化常规等检查,心电图显示:心率36次/min,S-T段下降,QRS波增宽,u波出现P-R间期与Q-T间期延长;生化常规结果血清钾为2.8mmol/L.上肢肌力为3级,下肢肌力为1级,诊断为低钾性周围性瘫痪伴发的心率失常,立即给予10%KCL10ml+5%GS静脉点滴.1.5小时后肌力恢复正常,心率为76次/min,血钾为3.8 mmol/L,病情好转.
作者:赵淑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了解三台县某镇居民健康状况及卫生服务利用情况.方法:从三台县某镇按照经济状况好、中、差分层随机抽取工870户、3176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居民的两周患病率为13.6%,其中两周患病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年龄、文化程度、是否在业;慢性病患病率为12.1%,其中慢性病患病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年龄;居民两周就诊率为10.6%,患病后对卫生服务的利用情况偏低,常就诊单位为卫生室(站),其次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论:居民的健康状况良好,对卫生服务的利用程度较低,但是在就诊机构中,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认知和认可程度高.
作者:杨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三维影像脊柱导航技术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8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分别采用三维影像脊柱导航技术(A组)和传统C型臂X线机透视(B组)引导完成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两组分别配对比较手术前后RDQ评分及VAS评分变化,分组比较两组间患者平均手术时间、透视次数、椎弓根穿刺精确度.术后行X线及CT检查了解骨折椎体复位情况、椎体容量变化、骨水泥分布及外漏情况,用CT容量分析法观测手术前后椎体的容积变化,观察手术前后疼痛强度评价的直觉模拟评分变化.术后复查X线片了解骨水泥分布情况.结果:共38例椎体后凸成形术椎成功注射骨水泥,所有患者手术前后RDQ评分及VAS评分均有显著差异,组间差异不明显.A组平均手术时间及透视次数都明显低于B组.A组未发现椎弓根穿破病例,B组有2例椎体发生骨水泥渗漏于椎旁软组织,但椎管及椎弓根结构完整.术后平均随访18个月,术后无明显并发症,无椎体塌陷.结论:采用导航系统引导行椎体成形术能明显提高手术精确度和安全性,减少放射线剂量和次数,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并扩大了手术适应证
作者:金仁杰;李康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当前,临床教学档案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归纳汇总后大体可分为认识不足、制度不健全及临床教学档案收集难三个方面,通过分析和总结问题的本职所在,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来促进临床教学档案制度化、科学化与规范化.
作者:梅海燕;黄芳铭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