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阳;牛高祥
目的和方法为观察新正天丸组治疗儿童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我们将61例儿童偏头痛随机分为二组,分别给予新正天丸(6 g/次,每日3次,口服)和尼莫地平(20 mg/次,每日3次,口服)治疗,其中新正天丸组32例,尼莫地平组29例.结果 新正天丸组基本恢复率为40.62%,显效率为43.75%,总有效率为93.75%;尼莫地平组基本恢复率为10.34%,显效率为20.69%,总有效率为79.3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新正天丸在治疗儿童偏头痛方面有较好疗效,可能优于尼莫地平.
作者:谢炜;朱成全;陈宝田 刊期: 1999年第04期
目的总结应用单精子卵细胞质内注射(ICSI) 治疗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4对男性因素、原因不明、受精障碍不孕患者采用GnRHa长周期促排卵方案,给有第一极体的卵细胞行单精子注射.结果 34例34个治疗周期中,1例因反应不良取消.取卵数378个,注射卵数317(83.9%)个,正常受精卵231个(72.9%),卵裂228(98.3%)个,良好胚胎99(43.4%)个,平均移植胚胎数3.6个,临床妊娠12例(移植周期妊娠率为36.4%).结论 ICSI是治疗男性因素、原因不明、受精障碍等因素引起不孕症的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作者:邢福祺;陈士岭;闫宗合;陈东红;孔令红;宋兰林;陈思梅 刊期: 1999年第04期
目的和方法为揭示云芝多糖(PSK)的抗动脉粥样硬化机理,用RT-PCR和Western blot等方法研究了PSK对巨噬细胞氧化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影响.结果 PSK处理小鼠的巨噬细胞对LDL的氧化作用明显降低,NO分泌明显增加;PSK增强了IFN-γ对巨噬细胞LDL的抑制作用,减弱了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N-Arg和DPI对细胞氧化LDL的增强作用;同时PSK能增强IFN-γ对细胞分泌NO的诱导作用,减弱N-Arg对细胞分泌NO的抑制作用; PSK能增强Raw264.7细胞iNOS mRNA和蛋白表达.结论 PSK能抑制巨噬细胞对LDL的氧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能诱导iNOS基因表达有关.
作者:王瑾雯;陈瑗;周玫;莫永炎;张宝 刊期: 1999年第04期
目的采用微板核酸杂交-ELISA技术测定肝炎病人血清中HBV DNA含量.方法 用PCR法将病人血清标本扩增后,与两条特异性探针夹心杂交,然后通过酶联显色对69例不同临床表现的肝炎患者血清中HBV DNA进行定量检测.结果 20例急性重型肝炎血清中的DNA含量超过2μg/L,88.24%的急性轻型肝炎患者和54.55%轻度慢性肝炎患者血清中的HBV DNA含量少于2μg/L,66.67%中度慢性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含量在2~1000 μg/L的范围,75%重度慢性肝炎和45%急性重型肝炎血清中的HBV DNA含量超过1000μg/L.结论 微板核酸杂交-ELISA检测方法能准确、快速进行核酸定量测定,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稳定可靠,易自动化,对于研究病毒感染量与临床病程的关系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作者:王虹;王省良;万成松;彭华国;张文炳 刊期: 1999年第04期
脑血管疾病是人类发病率高的疾病之一,模拟临床疾病,研制较为可靠的脑缺血动物模型因而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着重介绍了常用啮齿动物全脑和局部脑缺血模型的种类、制作方法及特点,对系统研究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机理、病理、生理学改变,以及药物疗效、防治措施等,在实验动物模型的选择方面,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作者:刘红梅;高天明;佟振清 刊期: 199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心房肽(ANP)与颅脑损伤的关系.材料和方法对37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浆及脑脊液(CSF)ANP的变化进行动态观察.结果 脑损伤后CSF中ANP含量显著减少,血浆中ANP 24 h内有所降低,48 h后逐渐上升,1周后恢复正常,但这种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枢的ANP变化与脑损伤有关.
作者:杨俊;徐如祥 刊期: 1999年第04期
目的报告原发性肺癌伴胸膜转移和癌性胸水的手术与敏感药物化疗效果及经验.方法 自1996年8月至1998年12月,采用胸膜全肺切除治疗原发性肺癌伴胸膜转移和癌性胸水病人18例,术后选择对肺癌标本敏感的化疗药物联合化疗4个周期.结果 1例右中央型肺癌病人因心功衰竭于术后18 d亡,其余17例癌性胸水消失,症状明显缓解;8例随访3~23个月仍生存,其余9例于术后5~18个月[平均 (12.3+4.2)个月]死亡.结论 手术切除原发病灶及胸膜后有助于消除胸水,缓解呼吸困难、胸闷、气促、咳嗽、胸痛、肺部感染症状,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为后续治疗创造了条件;术后应用敏感药物化疗,针对性强,效果好,毒副反应少.
作者:邹小明;黄志勇;王武军;杨锡耀;杨洋 刊期: 1999年第04期
本文介绍了不住院外科治疗中心的产生、发展及未来走向,分析了这种新型的医疗服务形式在激烈的竞争中所具备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着重描述了外科护士在这一领域中的地位、作用、必备的能力及掌握能力的途径,并预测了不住院外科治疗在未来的卫生体系中将占据的地位.
作者:李亚洁;王秀岚;赵志荣 刊期: 1999年第04期
我院妇科自1997年1月1日起采用CCT检测920例宫颈涂片,现将体会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周行;余庆云 刊期: 1999年第04期
用细胞贴附式膜片钳技术研究了急性分离的新生SD大鼠纹状体边缘区神经元中乙酰胆碱激活的离子通道的特性.发现通道有25 pS和60 pS两种电导状态,25 pS通道为主要类型,因此,本文主要报道25 pS通道的特性.ACh激活的单通道电流为快速内向电流,随着超极化程度增加而增加,反转电位约为0 mV.通道开放具单个开放和簇状开放,其开放时间均可双指数拟和,单个开放时间常数为0.29 ms和1.84 ms,簇状开放时间常数为1.96 ms和18.24 ms.平均关闭时间也可双指数拟和,两个时间常数为1.70 ms和54 .00ms.通道开放概率为0.012,未表现出电压依赖性.提示纹状体边缘区神经元上存在乙酰胆碱受体离子通道.根据特性证实为烟碱型离子通道.
作者:曾建新;舒斯云;包新民;邹飞 刊期: 1999年第04期
1 临床资料5例病人中,男3例,女2例,年龄19~46岁.均为机械性损伤.皆有足跟部皮肤、软组织及足跟缺损,跟腱断裂,其中跟骨全缺损1例,部分缺损4例;跟腱全断裂1例,部分断裂4例.2例为伤后急诊手术,2例为跟骨缺损并发慢性骨髓炎、皮肤软组织创面残留,1例为瘢痕增生挛缩.接受手术时间短为伤后2 h,长为11个月.术中切取的游离腓骨肌皮瓣腓骨长8~14cm,携带厚0.5~1.0 cm的腓骨长、短肌肌袖及适量的比目鱼肌和腓肠肌,皮瓣大小6~12cm×9~17cm.术后腓骨肌皮瓣全部Ⅰ期成活,经半年到1年随访,再造足跟血供均良好,恢复了良好的负重、行走与感觉功能.
作者:陈阳;牛高祥 刊期: 1999年第04期
目的防止颈前路减压植骨术后植骨块脱落及增强植骨块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ORION颈椎前路钢板系统行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22例,随访3~16个月,平均随访10个月.结果 所有病例在术后3个月椎体间植骨融合全部达骨性愈合,未见螺钉松动及钢板断裂等并发症.结论 ORION颈前路钢板系统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并发症少、内固定牢靠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颈前路内固定方法.
作者:靳安民;段力伟;周初松;张辉;何冰;何冰 刊期: 1999年第04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8岁.因头痛,左侧肢体乏力3个月入院.查体:精神反应差,缄默不语;两视乳头水肿,边缘模糊,两眼向右凝视,有水平震颤;左鼻唇沟变浅,鼓腮不能;右侧肢体肌腱反射活跃,左侧反射亢进,左侧上下肢肌张力增高,左上肢肌力0级,左下肢Ⅱ级,右侧上下肢肌力正常,左Rabinski征(+);浅表淋巴结无肿大.白细胞8.2 G/L,淋巴细胞总数1.1 G/L,红细胞3.54 T/L.胸片报告无异常.B超:胰腺、子宫、肝、胆、脾、双肾、膀胱双侧附件均无异常;胸腹腔CT淋巴系统未见异常;全身骨骼ECT未见异常;头颅CT:右侧内囊外侧稍高密度,其后方大片不规则低密度影,中心有小圆形强化;左侧基底节区小片状低密度灶;CT增强:右基底节区高密度强化肿块5.5 cm×4.5 cm,CT值50~60 Hu,边界尚清楚,周围脑组织少许水肿,右侧侧脑室前角受压变窄,三脑室受压,中线轻度左偏,右侧颞顶叶尚可见5个直径为1 cm左右的类似强化病灶.术前诊断:怀疑颅内原发性淋巴瘤或转移瘤.手术以右岛叶入路右基底节肿瘤切除术,术中可见肿瘤呈灰红色,质软,边缘尚清楚,无包膜,周围血管丰富,瘤内血管不丰富,仅将右侧基底节区大一个病灶作次全切除(囊内切除),并去掉骨瓣.病理诊断:非何杰金氏弥漫性B细胞性恶性淋巴瘤.术后给病人作X-刀放射治疗、生物治疗、应用皮质激素等综合治疗.
作者:李光;彭玉平;漆松涛 刊期: 199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睡眠与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和单向琼脂扩散法对20例军校学员进行了剥夺睡眠48 h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的测定.结果剥夺睡眠48 h后,T细胞亚群CD4、CD8以及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和补体C3、C4的含量与剥夺睡眠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NK细胞值则显著降低(P<0.01).结论 剥夺睡眠48 h对人体免疫功能有影响,睡眠与免疫功能有关.
作者:裘宇容;洪军;杨春莉 刊期: 1999年第04期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法),是美国运筹学家T.L.Saaty教授七十年代提出的一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这一方法的核心是将决策者的经验判断给予量化,从而为决策者提供定量形式的决策依据,在目标结构复杂且缺乏必要数据的情况下更为实用.应用AHP方法计算指标权重系数,实际上是在建立有序递阶的指标系统的基础上,通过指标之间的两两比较对系统中各指标予以优劣评判,并利用这种评判结果来综合计算各指标的权重系数.具体步骤如下:
作者:王以彭;李结松;刘立元 刊期: 1999年第04期
1996年以来,我们采用快速扩张额部皮瓣法一期全鼻再造,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晋煌;司徒朴;熊明根;陈兵;梁刘萍 刊期: 1999年第04期
应用PTCA导管建立了SD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后新生内膜增殖模型,通过光镜、电镜及α-actin免疫组化证明用PTCA导管建立的大鼠颈总动脉新生内膜增殖模型与国外用2F Fogarty 导管制作的大鼠颈总动脉模型的一致性,满足了研究血管损伤反应和PTCA术后再狭窄的需要.
作者:欧阳平;刘伊丽;许顶立;黄洪莲;侯玉清;王煊;戴云;李进 刊期: 1999年第04期
本文总结了18例恶性肿瘤病人自体骨髓移植前自体采髓术麻醉的体会.
作者:周健;招伟贤 刊期: 199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检查方法-经脾门静脉造影CT(CTSP)在诊断原发性肝癌(PHC)中的应用.材料和方法 为31例PHC患者行CTSP检查,描述PHC在CTSP图像上的表现,并与病理及其他影像对照,评价CTSP诊断PHC的价值.结果 31例PHC患者经CTSP检查,均清楚地显示了肝内肿瘤;CTSP显示肝内1 cm以上的占位病变,与手术检查结果一致,诊断优于普通增强CT,但对位于肝表面及肝门区1 cm以下的小结节诊断有困难.对31例患者,除少数有局部轻微胀痛,其他无不适,无脾脏破裂及腹腔出血情况.结论 CTSP是显示PHC的敏感方法;对肝内占位病变有鉴别作用;而且,CTSP应用也是安全的,在临床上可以选择应用.
作者:张雪林;邱士军;王晓琪;赵修义;昌仁民;邹常敬;张英;罗永丽 刊期: 1999年第04期
近年来,我们采用腹腔镜肝动脉结扎术辅助姑息治疗不能切除的晚期原发性肝癌30例,近期效果满意.现将操作方法和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邹衍泰;李朝龙;于小园 刊期: 199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