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展眉;王国保;王力;耿舰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胆囊的运动功能.方法用超声对比观察22例正常对照和20例糖尿病人空腹胆囊大小、状态及脂肪餐后胆囊收缩半排空时间的差异.对其中6例有明显胆囊排空障碍的病人,给予西沙比利10 mg,3次/d治疗4周后复查.结果正常对照组与糖尿病组餐前胆囊面积无差异,但糖尿病人胆结石形成率高达30%(6/20),胆囊壁增厚、粗糙率为35%(7/20),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餐后的胆囊半排空时间正常对照组为(27±4.4)min,而糖尿病组为(46.1±12.9)min,(P<0.05).6名有排空障碍的糖尿病患者治疗前的半排空时间为(58.3±4.1)min,经治疗后半排空时间为(30±6.3)min,(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有明确的胆囊排空运动障碍,并较多发生胆囊炎、胆石症,西沙经利可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胆囊排空障碍.
作者:高方;周华;穆红霞;汪吉仪;程天明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沙眼衣原体对围产期母婴的影响.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419例不同孕期的妇女宫颈沙眼衣原体(CT).结果孕妇宫颈CT阳性率为28.2%,阳性组发生胎膜早破、产褥感染、新生儿肺炎及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与阴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别.结论孕期宫颈CT感染对孕妇、新生儿均可造成不良影响.及时检测,及早治疗,对优生优育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翠华;陈士岭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目的肾穿刺标本常规制片时间长、步骤繁琐,故本研究探讨一种肾穿刺组织快速制片的新方法.材料与方法 25例肾组织标本用微波固定,酒精-环己酮混合液快速脱水、包埋切片.结果制片时间仅为1.2 h,约是经典方法的1/5,且染色效果好,结构清晰.结论这种改良的制片法缩短了制片时间,有助于疾病的快速诊断,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技术.
作者:周展眉;王国保;王力;耿舰 刊期: 1999年第05期
在193例急性分离大鼠皮层神经元内面向外式记录膜片上,记录到2例能为ATP和优降糖所阻断的含有亚电导的通道电流.其电流幅度分布直方图符合高斯分布,并能很好地进行二级拟合;主电导水平分别为191.8 pS 和194.5 pS,亚电导水平分别为153.2 pS和116.1 pS;亚电导成份分别占单位事件总数的35.05%和29.84%;通道活动呈高电流水平与低电流水平交替开放状态,没有高低电流叠合现象.这些结果表明这种KATP通道的多电导开放电流不是两个或多个独立通道的开放所致,而是同一通道的不同亚型状态交互活动(即高电导和低电导状态相互转换)的表现.从而提示神经细胞膜上的KATP通道可能受某种或某些膜内外环境的变化影响导致其构象改变,从而引发多种亚型交替活动现象.
作者:肖中举;苏平;高天明;佟振清 刊期: 1999年第05期
MR检查6例脊髓内血管畸形,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4例动静脉畸形(AVM),T1、T2加权成像脊髓内显示迂曲的信号流空.T2加权成像在高信号脑脊液中显示更加清晰.1例AVM行增强MR扫描,显示条状不均匀强化.1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静脉性血管瘤在T1、T2加权成像上呈现高低混合信号,显示病变内或周围有陈旧血块或含铁血黄素沉着.MRI显示受累脊髓增粗.MR诊断这些畸形相对直接,没有必要行增强扫描,认为MR是评价这些病变的一种十分有用的手段.
作者:林曰增 刊期: 1999年第05期
中枢性尿崩症病因复杂,而垂体结核致本病者较罕见,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雪峰;陈红武;窦文 刊期: 1999年第05期
尝试运用护理程序进行临床带教,进行了特色教案设计,提出了以概念带教、以症状带教、以病人带教的方法并从心理护理、基本知识、专科技能等方面分别进行了运用,并从理论和技能两方面作了教学效果的综合评价.护理程序与临床带教相结合,把被动、枯燥、灌输式的带教方式,变为了主动、形象、启发式的授教方式,使学生尽快掌握了运用护理程序为病人服务的方法,加强了基础与临床的联系,体现了护理学的科学性,培养了学生对疾病的观察力,提高了护理带教质量.
作者:史晋红;肖爱萍;曾立新;陈玲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肿瘤多药抗性(mdr1)的基因调控及其特异的凋亡机制.方法在建立的mdr1肿瘤裸鼠的瘤组织中,采用ABC免疫组化法,检测P-170、c-myc、野生型p53、p16、Fas和Bcl-2等蛋白的表达.结果发现mdr1肿瘤细胞的c-myc表达增强;经抗mdr1-ribozyme部分逆转MDR表型后,mdr1肿瘤细胞的p53表达有所升高.结论 c-myc、p53可能参与了对mdr1基因表达的调控,其中c-myc可能起着激活mdr1基因转录的作用.实验还发现mdr1肿瘤细胞的Fas蛋白缺失、Bcl-2表达升高,提示mdr1肿瘤可能拥有自己特异的凋亡调节机制.
作者:袁亚维;张积仁;周殿元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目的总结报告28例食管平滑肌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78~1996年间收治的28例食管平滑肌瘤,其中单发者27例,多发者1例.肿瘤位于食管胸上段4例,中段18例,下段6例.右侧开胸手术22例,左侧开胸手术6例.结果全组28例患者均手术治愈,无术后并发症或死亡病例.结论食管钡餐造影是诊断食管平滑肌瘤的主要方法.纤维食管镜检查可为本病的术前诊断提供有力的诊断依据.本病临床上虽属良性,但一旦确诊应积极手术治疗.开胸行食管粘膜外肿瘤摘除加肌层修补术为操作简便、创伤小又安全的理想术式.
作者:郑镇木;黄少明;蒋仁超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目的证实严重烧伤后肠道细菌能移位至痂下水肿液的推想.方法采用Wistar大鼠40只,分为实验组(30只)和对照组(10只),实验组大鼠造成30%TBSA度烫伤模型,胃肠道导入产灵菌红素的粘质沙雷氏菌作为示踪菌,对照组与实验组采用同一烧伤模型,而胃肠道导入生理盐水.在严格防止外界污染的条件下,对其痂下水肿液作细菌普通和定量培养.结果实验组30只大鼠中15只的痂下水肿液出现示踪菌,而早出现的时间为伤后12 h,24 h示踪菌量达到1.67×109 cfu/L,对照组中无阳性发现.结论严重烧伤早期肠道细菌可移位于痂下水肿液,而且在较短的时间内能达到对生命造成威胁的数量.
作者:荣新洲;陈惠英;肖光夏;李志清;张雅萍;周一平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目的和方法过量Ⅰ、Ⅲ型胶原的沉积是增生性瘢痕组织和瘢痕疙瘩形成的重要原因.采用两个自行构建的SP6体外转录系统,通过掺入同位素(α32PGTP)进行放射自显影,探讨不同反义寡核苷酸对Ⅰ型胶原基因体外转录的抑制作用.结果和结论位于SP6转录起始位点区域的寡核苷酸能够有效抑制体外转录反应;而位于SP6转录起始位点下游约200 bp的寡核苷酸和作为对照的随机寡核苷酸对转录的抑制作用不明显.
作者:单越新;罗超权;徐钤;利天增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目的与方法本实验采用Wilson导联与头胸导联,电极从第4肋间隙穿刺胸腔,同步记录35只成年新西兰兔胸腔内不同方位,与心脏不同距离的测试点心电图.比较不同导联相同测试点记录的心电图R(r)波振幅,以查明不同导联的参比点电位对兔胸腔内心电图及心电电势分布的影响.结果同一测试点头胸导联记录到的R(r)波振幅,都大于Wilson导联记录的R(r)波振幅,两者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导联参比点的电势高低影响测试点的心电图,从而影响该导联标测的心电电势的分布及形态.
作者:周翔;农德斌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目的了解C基因启动子区T1762A1764变异对其启动子的影响.方法 PCR产物直接测序,检测重症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前C和C基因调节序列的T1762A1764变异;并将该调节序列插入到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AT)表达质粒中,转染HepG2细胞并瞬时表达,比较T1762A1764野株及变异株的C基因启动小区序列及CAT表达水平.结果 T1762A1764变异在使CAT表达下调中起主要作用.结论 T1762A1764变异使C基因启动子活性下调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郭亚兵;骆抗先;卢桥生;侯金林;P. Karayiannis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立体定向适形放疗治疗大肠癌肝转移的近期疗效及患者耐受性.方法 10例大肠癌肝转移在螺旋CT定位扫描后,采用Fisher 3DTPS设计治疗计划,Varian 600C直线加速器实施计划, 90 %等剂量线包绕计划治疗体积(PTV),DT:36 ~ 48 Gy/ 5 ~ 7 F/10~14 D.结果放疗结束后3个月与放疗前比较,CT扫描肿瘤体积变化总有效率89.5%(17/19).放疗前后血象及肝功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立体定向适形放疗治疗大肠癌肝转移的近期疗效肯定,并且是一种安全的、无创的治疗方法.
作者:石卫民;范义湘;陈龙华;许志新;陈红文 刊期: 1999年第05期
急性脑积水是后颅窝肿瘤术后严重并发症,死亡率较高.其发现早晚及处理是否及时,直接关系到病人的预后.1990年1月至1997年12月本院手术治疗后颅窝肿瘤350例,其中25例术后出现急性脑积水或原有脑积水明显加重,现作一回顾性分析.
作者:林国文;方陆雄;漆松涛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普鲁卡因胺抗血栓及其作用机理.方法给小鼠注射胶原和肾上腺素混合液,制造肺血栓模型,用放免法测定6-keto-PGF1a 和TXB2含量.结果普鲁卡因胺5 mg/kg,10 mg/kg和20 mg/kg使小鼠的幸存率增加33.3% ~ 80.0%;使6-keto-PGF1a 的产量提高70.8% ~ 223.9%;而同时抑制TXB2的产生,抑制率为20.5% ~ 44.7%,6-keto-PGF1a 与TXB2的比值明显提高,对照组为1.2,药物组为2.6,4.0和7.1.结论普鲁卡因胺具有明显的抗肺血栓作用,其作用与6-keto-PGF1a 和TXB2的比值增加有关.
作者:林继红;顾为望;单春文 刊期: 1999年第05期
为探讨云芝多糖对动脉粥样硬化(AS)的治疗作用,我们用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单克隆抗体检测和硝酸还原酶法观察了冠心病患者血清OxLDL和NO含量的变化以及云芝多糖对这些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1)冠心病组血清OxLDL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NO含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2)口服云芝多糖30 d后冠心病患者血清OxLDL含量明显下降(P<0.01)而NO含量显著升高(P<0.01).提示云芝多糖对冠心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作者:黄敏珍;郭志刚;崔玉民;陈瑗;周玫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基因重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ANP) 犬肠道细菌移位的影响.方法杂种犬23只,分对照组(n=7)、ANP组(n=8)和bFGF组(n=8).bFGF组犬复制ANP模型后,每日静脉注射bFGF(5μg/kg).结果 bFGF治疗后,ANP犬肠粘膜损伤明显减轻,脏器细菌培养阳性率下降50%,细菌移位数量减少93.3%~96.7%,肠粘膜蛋白质、DNA含量显著增加(P<0.05),丙二醛含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 bFGF可显著减少ANP时肠道细菌移位,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肠粘膜蛋白质合成,促进肠粘膜损伤修复.
作者:吴承堂;黄祥成;齐德林;黎沾良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早期内毒素血症发生机理,并观察中药清胰汤和双歧杆菌合剂的防治作用.方法 31只杂种犬,分为对照组(n=7)、ANP组(n=8)、中药治疗组(TCM,n=8)和双歧杆菌合剂治疗组(BM,n=8).结果与ANP组比较,CM、BM组肠粘膜菌群中大肠杆菌、类杆菌计数显著减少(P<0.01~0.05),乳杆菌、双歧杆菌则显著增加(P <0.01~0.05);血浆内毒素水平发病后第2天开始明显下降,血清肿瘤坏死因子水平、淀粉酶活性于发病后第4天显著下降;肠粘膜病理损害明显减轻.结论 ANP时肠粘膜破坏及大肠杆菌等致病菌的过度繁殖是早期内毒素血症产生的主要原因;中药清胰汤及双歧杆菌合剂具有维护肠粘膜屏障功能、显著减轻ANP时内毒素血症的作用.
作者:吴承堂;黄祥成;齐德林;黎沾良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微波热凝固在常年性变应性鼻炎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在表麻下,对73例患者的双侧鼻丘,中鼻甲前端和下鼻甲前端及其游离缘作多点热凝固处理.结果随访3个月,显效48例占65.8%,有效20例占27.4%,总有效率93.1%.结论微波治疗具有设备简单、操作简便,安全可靠,近期疗效好的特点,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江刚;钟健略;焦粤龙;陈仕红;黄以乐 刊期: 199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