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右美托咪定对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手术的血流动力学及麻醉苏醒期的影响

梁敏;李运繁;何文明;卢燕

关键词:右美托咪定,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血流动力学, 麻醉苏醒期
摘要: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对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手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及麻醉苏醒期的影响.方法 将88例行AOS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观察组从麻醉诱导开始到拔管给予0.40μg/(kg·h)的Dex泵入,对照组给予相同剂量生理盐水泵入.统计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5 min(T0)、切皮时(T1)、手术开始后30 min(T2)、手术结束时(T3)和拔管完成时(T4)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评估两组的复苏期间镇静效果、舒适度和满意度,记录两组的不良反应.结果 在T1、T2、T3和T4时,观察组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和呼吸频率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躁动、高血压和心率加快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舒适度为“优”的构成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Dex不但使AOSC手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而且可减少不良反应,同时有效改善患者的舒适度.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一种小鼠血清中乙醇含量测定的简易方法

    目的 建立一种测定小鼠血清中乙醇含量的简易方法.方法 采用二甲基亚砜作为蛋白沉淀试剂处理血样,以气相色谱法检测血清中乙醇的含量.结果 在该实验色谱条件下,血清中的乙醇与二甲基亚砜得到良好的分离,乙醇在0.09724~7.7792 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测限为0.405 mg/L,方法回收率为96.72%~ 102.3%.结论 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适用于小鼠血清中乙醇含量的测定,可为相关解酒和预防醉酒的药物开发提供基础研究.

    作者:邓少东;肖凤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血红蛋白水平波动对血液透析患者住院率及病死率的影响

    目的 了解血红蛋白(Hb)水平波动对血液透析(Hd)患者住院率及病死率的影响.方法 根据Hb水平,将163例Hd患者分为持续目标值内组、持续目标值外无波动组、目标值以下/以上小波动组、目标值以下/以上大波动组.比较各组生化指标、肾性贫血、住院和死亡情况,并用回归分析筛选住院或死亡危险因素.结果 6组患者Hb水平、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使用剂量及调整次数、住院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回归分析显示Hb水平、EPO使用剂量和调整次数与住院相关(P<0.05).结论 Hd患者住院与EPO剂量和调整次数、Hb水平波动有关.

    作者:尹崇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98例不典型急性阑尾炎的多排螺旋CT影像表现分析

    目的 探讨临床不典型急性阑尾炎(AA)多排螺旋CT(MSCT)的影像表现及其对AA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8例成人不典型AA的MSCT表现.结果 MSCT与手术所见基本相符.主要直接征象中,阑尾肿大及阑尾壁异常强化100%、壁增厚97.9%;主要间接征象中,阑尾周围脂肪条纹影91.6%,阑尾周围积液80.2%.MSCT对本组AA的诊断及拟诊率为97.96%(96/98),误诊率为2.04%.结论 MSCT能提高不典型AA确诊率及降低阴性阑尾切除率;间接征象阑尾周围脂肪条纹影及积液对诊断AA也非常重要.

    作者:邱小琴;吴召周;邹国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对炎症介质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对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 9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A组(即丁苯酞软胶囊组,48例)和B组(即对照组,45例).B组采用常规治疗,A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丁苯酞软胶囊.评价两组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检测两组的炎症指标(TNF-α、IL-6和超敏C反应蛋白).结果 A组的总有效率高于B组(P<0.01);出院时的用Barthel指数高于B组(P<0.01),NIHSS值低于B组(P<0.01);TNF-α、IL-6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B组(P<0.01).结论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可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和总有效率,值得推荐.

    作者:林智君;尹小健;冼文川;符家武;金聪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糖尿病足患者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测

    目的 探讨感染糖尿病足(DF)患者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情况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情况.方法 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铜绿假单胞菌,琼脂稀释法检测抗菌药物敏感性,双纸片协同法检测铜绿假单胞菌产ESBLs情况,分析浅部与深部溃疡的铜绿假单胞菌产ESBLs及耐药性.结果 80株铜绿假单胞菌中,33株(41.25%)是多重耐药菌,30株(37.50%)是产ESBLs,在产ESBLs铜绿假单胞菌中90.0%(27/30)为多重耐药菌.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和阿奇霉素在多重耐药组的耐药率明显高于耐药组(P<0.05);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和复方新诺明在ESBLs阳性组的耐药率明显高于ESBLs阴性组(P<0.05);深部溃疡的多重耐药菌比率、产ESBLs比率和既是产ESBLs菌又是多重耐药菌比率均明显高于浅部溃疡(P<0.05).结论 感染DF患者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形势不容乐观,其中产ESBLs和来源于深部溃疡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形势更加严峻.

    作者:林晰敏;刘菊花;李舜;宋文明;黄勇;关忠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8830例高危孕妇的高危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全区高危类别的发生情况,以指导孕产妇保健管理工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2014年在佛山市南海区居住并分娩的8 830高危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区高危妊娠发生率为20.11%,前5位的高危因素依次是:产前出血、年龄<18岁或35<年龄≤40岁、瘢痕子宫、自然流产≥2次或人工流产≥3次、体质量<40 kg或>80 kg.本组轻度高危孕妇占57.73%,中度高危孕妇占37.50%,重度高危孕妇占4.77%.年龄与高危因素个数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0.304,P<0.01).结论 产前出血、年龄、瘢痕子宫、流产等因素是我区高危产妇的主要高危因素,应加强此类孕产妇的管理.

    作者:陈翠妍;梁少玲;何伟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不同孕期孕妇的甲状腺功能情况分析

    目的 观察不同妊娠期孕妇甲状功能情况,以减少甲状腺疾病对妊娠与胎儿的负面影响.方法 1 250例既往无甲状腺相关病史的健康妊娠妇女按孕期分为孕早期组(孕1~12周)、孕中期组(孕13 ~27周)和孕晚期组(孕28 ~ 40周),选取同期非孕健康女性630名为对照组.对比4组的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TG)、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阳性率.结果 4组的TSH、FT3、FT4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SH水平:孕晚期组>孕中期组>孕早期组>对照组,FT3、FT4水平:孕晚期组<孕中期组<孕早期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孕晚期的A-TG、TPOAb的阳性率均较孕中期组和孕早期组的低(P<0.01或0.05).结论 妊娠妇女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孕期密切相关,早期发现,早期采取干预措施,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

    作者:何景东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临床路径在股骨颈骨折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临床路径在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将2011年7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行手术治疗176例为对照组,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行手术治疗的204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整体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临床路径,分析两组的髋关节功能、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平均药费、满意度及患者对疾病相关内容掌握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髋关节功能评分的优良率为9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2%(x2=4.615,P<0.05);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住院费用与平均药费均低于对照组(均P<0.01);患者对医疗护理质量的满意度以及对疾病相关内容掌握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在股骨颈骨折治疗中实施临床路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髋关节功能,降低住院时间与费用,提高患者对医疗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及疾病相关内容掌握程度.

    作者:徐红;林柏云;曾琨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3D打印技术在Lisfranc骨折脱位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3D打印技术在Lisfranc骨折脱位的临床应用.方法 采集6例Lisfranc骨折脱位患者足踝部CT断层扫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和3D打印制作,在模型进行模拟手术,并将其应用于临床诊治、手术规划及手术参照.结果 所有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4.5个月,平均12.5个月,均在3D打印实体模型指导下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无皮肤坏死、感染、克氏针松动及足弓塌陷.6例患者术中所见与3D打印实体模型骨折脱位结果变化一致.结论 采用数字化技术重建跖跗关节骨折脱位模型,3D打印技术1:1打印骨折脱位模型,能直观反应Lisfranc损伤立体形态及分型,对临床医生的诊治、手术计划等有较大帮助,减少手术时间及手术出血量,达到较好的手术效果.

    作者:张华明;钟华;陈劲;王福琴;李志丹;梁波;李德强;岑怡彪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生长抑素联合泛影葡胺治疗小肠梗阻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生长抑素联合泛影葡胺治疗小肠梗阻的疗效.方法 128例经腹部X线片诊断小肠梗阻且无肠绞窄、肠坏死临床表现的患者根据计算机产生的随机数字随机分成实验组(n=62)和对照组(n=66)两组,实验组使用生长抑素联合泛影葡胺治疗,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两组患者经治疗48h后症状无缓解或出现绞窄表现者皆行剖腹探查手术.结果 实验组的非手术治愈率为90.3%,高于对照组的72.7%,转剖腹探查率为9.7%,低于对照组的2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疼痛评分、胃管平均日引流量、住院时间、胃管留置时间、排便排气及进食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生长抑素联合泛影葡胺治疗小肠梗阻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减少胃管引流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手术率.

    作者:刘业星;陈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扩张型心肌病与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比较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

    目的 探讨扩张型心肌病与缺血性心肌病患者血糖、血脂水平的差异,并分析其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07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病和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血脂及血糖水平数据,分析两者之间的差异,并分析其与心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扩张型心肌病患者(P<0.01).扩张型心肌病、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血糖以及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与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及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心功能均呈负相关(r=-0.39、0.45,P<0.05);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与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心功能呈正相关(r=0.41、0.43,P<0.05),与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心功能无明显相关性(r=0.21、0.11,P>0.05).结论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与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血脂水平存在一定差异;血脂水平异常与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功能的关系更为密切.

    作者:蒙应东;陈海燕;陈英丽;谢少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SIRT1与PPARγ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39例原发性NSCLC患者的癌组织和对应癌旁组织标本.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标本中SIRT1和PPARγ的表达水平;并分析SIRT1和PPARγ与NSCLC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癌组织中SIRT1的阳性表达率为61.54%,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中的35.90%;癌组织中PPARγ的阳性表达率为53.85%,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25.64%(均P<0.05).SIRT1与PPARγ表达呈正相关(r=0.325,P<0.05).SIRT1表达水平与肿瘤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以及肿瘤大小有关(P<0.01或0.05),但与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组织类型及淋巴转移情况无关(均P>0.05).PPARγ阳性表达率与患者的临床分期、肿瘤直径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有相关性(P=0.01或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组织类型、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SIRT1及PPARγ表达阳性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都明显短于阴性表达组(均P<0.05).结论 SIRT1与PPARγ可能在NSCLC的发生、发展中起到协同作用,可作为预示NSCLC恶性程度和预后评价的指标.

    作者:吴东;李丽霞;袁亚连;陈敏;李文;吕权超;黎东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近期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近期效果.方法 6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以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加用rhBNP治疗,对照组加用硝酸甘油治疗.对比两组近期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治疗后心率、血浆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BNP辅助治疗急性心力衰竭近期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血浆NT-proBNP水平.

    作者:骆志鹏;黄海荣;王天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右美托咪定对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手术的血流动力学及麻醉苏醒期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对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手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及麻醉苏醒期的影响.方法 将88例行AOS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观察组从麻醉诱导开始到拔管给予0.40μg/(kg·h)的Dex泵入,对照组给予相同剂量生理盐水泵入.统计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5 min(T0)、切皮时(T1)、手术开始后30 min(T2)、手术结束时(T3)和拔管完成时(T4)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评估两组的复苏期间镇静效果、舒适度和满意度,记录两组的不良反应.结果 在T1、T2、T3和T4时,观察组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和呼吸频率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躁动、高血压和心率加快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舒适度为“优”的构成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Dex不但使AOSC手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而且可减少不良反应,同时有效改善患者的舒适度.

    作者:梁敏;李运繁;何文明;卢燕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氨磺必利与喹硫平对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甲状腺激素和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比较

    目的 比较氨磺必利与喹硫平对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甲状腺激素和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6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分别给予氨磺必利系统治疗与喹硫平系统治疗,共12周.于治疗前和治疗12周末检测两组患者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催乳激素(PRL)、血清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s)水平.结果 治疗12周末,研究组、对照组的TT3、TT4、FT4水平较同组治疗前低(P<0.05),对照组的TSH水平较同组治疗前高(P<0.05);研究组的TT4水平较同期的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PRL、E2水平较同组治疗前明显增高,且高于同期的对照组(P<0.05).结论 氨磺必利和喹硫平都能降低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喹硫平对T4影响较大,而氨磺必利对性激素影响大于喹硫平.

    作者:许锦泉;朱如芳;陈志雄;陈柳利;李冬梅;刘贝;陈健;吴小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纤维桩与金属桩在前磨牙重度楔状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目的 比较纤维桩与铸造金属桩、成品金属桩在前磨牙重度楔状缺损修复中疗效.方法 111例前磨牙重度楔状缺损患者(138颗患牙),在根管治疗后分别用铸造合金桩(A组,46颗)、成品金属桩(B组,47颗)和纤维桩(C组,45颗)修复.观察修复后2年疗效.结果 3组均无桩折发生,成功率为100%.A、B与C组冠折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根折发生率较A、B组低(P<0.05).结论 纤维桩用于修复前磨牙重度楔状缺损的疗效优于金属桩.

    作者:魏志伟;蔡涛;邱素群;曾汉林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改良电抽搐联合舍曲林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效果及对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改良电抽搐(MECT)联合舍曲林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入组80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采用MECT联合舍曲林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舍曲林治疗,总疗程均为4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治疗效果,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患者的外周血BDNF水平.结果 治疗3、4周后,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明显下降,BDNF水平则明显升高前,且以研究组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研究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Hc=15.681,P<0.01),两组的T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患者的血BDNF水平与HAMD评分呈负相关(r=-0.304,P<0.05).结论 MECT合并舍曲林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效果明显,可降低患者的HAMD评分以及增高血BDNF水平;BDNF水平与HAMD评分呈负相关,BDNF可作为抗抑郁治疗效果的评价指标.

    作者:张理强;林家幸;吕小霞;张艺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84例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术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总结84例心脏骤停的治疗情况并分析影响心肺复苏成功的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84例心脏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心肺复苏成功与否分为复苏成功组和复苏失败组,分析年龄因素、治疗措施开始时间、有无气管插管对复苏成功率的影响.结果 本组复苏成功17例,复苏失败67例,复苏成功率为20.2%.患者年龄<60岁的复苏成功率为40.0%,明显高于≥60岁者的2.3%;治疗措施开始时间<4 min者的复苏成功率为47.2%,明显高于治疗措施开始时间≥4 min者的0%;进行气管插管患者的复苏成功率为25.8%,高于无气管插管者的4.6%,但差异未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年龄小以及治疗措施开始时间早均有利于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气管插管未必能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但保持气道的通畅、减少缺氧的时间也是关键环节.

    作者:庄贤锐;陈文娟;张康胜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早发型和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和病原菌分析

    目的 分析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EONS)与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LONS)的临床特点、病原菌分布情况.方法 将符合新生败血症诊断标准的98例患儿按其发病时间分为早发型组(n=42)和晚发型组(n=56),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特点和病原菌分布情况.结果 早发型组、晚发型组的胎龄分别为(37.05±2.75)、(35.48±4.12)周,出生体质量分别为(2.98±0.72)、(2.59±0.86) kg,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早发组发热的发生率为38.1%,低于晚发型组的75.0%(P<0.01).早发型组以检出无乳链球菌高,占EONS检出株的57.1%(8/14);晚发型以检出表皮葡萄球菌高,占LONS检出株的35.5% (11/31).结论 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多见于足月儿,晚发型者则多见于早产儿,晚发型患儿的发热症状比早发型者更为常见;两型的病原菌方分布面特点不一,临床上应根据具体情况指导抗菌药物的应用.

    作者:张伟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180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医证型特点分析

    目的 以微型积证理论的角度分析动脉粥样硬化(AS)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方法 180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按照中医证型分5型,分析各证型与性别、年龄、内膜-中膜厚度以及斑块大小之间的关系.结果 气虚痰瘀互结证、阴虚痰瘀互结证年龄大(P<0.05).气虚痰瘀互结证以及阴虚痰瘀互结证的内膜-中层厚度以及斑块大小均高于其他中医证型(P<0.05).结论 动脉粥样硬化与痰瘀相关,气虚痰瘀互结证与阴虚痰瘀互结证与其他3种证型比较,年龄及内膜-中层厚度、内膜斑块存在差异.

    作者:吕洪雪;王婷;叶小汉;杨忠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广东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