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日两国化学制品的危险信息传达系统(GHS)的研究分析

徐天馥;束建华

关键词:化学品, GHS制度, 标签, 分类
摘要:GHS化学品分类制度全球推广以来,各国都在积极实施此推广制度,借此消除本国化学品使用隐患,增加化学品贸易顺畅度.中国也不例外,与2008年引入GHS制度概念,但是在执行和实行的过程中,还有各种各样的困难导致,进展缓慢.同为亚洲国家的日本在GHS制度的推进方面,走在世界领先地位.本研究着重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中国和日本在GHS制度的法律发箍体系上的对比研究,并对两国化学物质消费商品上GHS制度的体现进行分析.从而为促进我国GHS制度深入推广提出一些建议.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基层卫生院档案管理探讨

    档案管理在基层卫生院是不易引起重视的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又不可忽视,本文以基层卫生院工作为基准,从档案管理制度、分类保管、管理力度等方面作了探讨.

    作者:聂旭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新生儿意外伤害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探讨新生儿常见意外伤害及原因分析,提出防止新生儿意外伤害的护理对策,通过护理对策的实施降低新生儿意外伤害的发生率,保障新生儿安全.

    作者:许世琴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增高因素的研究进展

    外伤、烧伤、动物咬伤等患者,为预防破伤风发生,常用破伤风抗毒素(TAT)1500U肌注.在临床实践中,TAT皮试结果判断受患者、医护、药物和其它方面的多种因素影响,从而使TAT皮试阳性率过高而需频繁地为患者行脱敏注射法或注射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来预防破伤风,既不利于病人的疾病预防,又增加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现将破伤风抗毒素皮试结果的影响因素综述如下.

    作者:戴秋红;关纯;位兰玲;孙丽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有效减轻患儿痛苦,避免反复静脉穿刺造成的损伤,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提高工作效率.方法:分析对265例患儿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方法及效果.结果:265例留置针患者,保留时间短的一天,长的7天,无一例因应用留置针而出现感染.结论:静脉留置针是值得在儿科推广应用的一种输液方法.

    作者:李蕴丽;周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浅淡PIVAS护理人员的角色作用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PIVAS),我国现有PIVAS的管理模式大体分二种[1],一种为全部药师参与,另一种为药师与护理人员共同参与,两者互有利弊[2],我院PIVAS的管理模式采用的是后者,通过近六年的管理,充分地发挥了护理人员在其中的角色作用,扬长避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王振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针对白内障治疗及预防的研究

    白内障是威胁人类视觉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阐述白内障的症状、分类与成因,总结常用治疗白内障的治疗方法,以及预防白内障的注意事项.

    作者:张晓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呃逆的中西医综合护理

    1 情志护理呃逆可见于正常人或疾病的各个阶段,对初次发生呃逆的病人,转移注意力,消除心理负担,常可使呃逆在不知不觉中减轻或消失.情志抑郁或暴怒的病人,要加以安慰、关心和体贴,使情志转舒,心平气和,呃逆自除2 简易除呃神志清晰者,可嘱其做屏气动作,或以一棉签刺激鼻腔使打喷嚏,反射性地解除膈肌痉挛,使呃逆停止.在病人不注意的时候,突然大声恐吓,有时可立即见效(适用于新病轻症病人).二氧化碳刺激法,用2千毫升大小的塑料袋置于鼻及口部,使病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再吸入,直到病人发生呼吸急促约一分钟为止,呃逆可随之而消除.

    作者:王春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一氧化碳中毒合并臀部烫伤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一氧化碳中毒合并臀部烫伤的护理.方法:通过对一氧化碳中毒合并臀部烫伤的观察总结护理要点.结果:一氧化碳中毒合并臀部烫伤患者症状得到改善.结论:密切观察和认真的护理缩短了病人康复过程.

    作者:张艳霞;苏建颖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神经介入动脉导管溶栓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索神经介入动脉导管溶栓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9月-201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4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6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通过静脉进行溶栓治疗,观察组患者通过神经介入动脉导管进行溶栓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经两种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愈率90.62%,明显的优于对照组患者,死亡率3.12%,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运用神经介入动脉导管进行溶栓治疗,手术时间短,治疗准确安全,可广泛运用于临床治疗中.

    作者:张学君;于春利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计划性剖宫产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体会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路径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产科对计划性剖宫产开展临床护理路径.结果:在控制医疗成本、费用、平均住院时间,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减少护理行为随意性、盲目性,减轻住院产妇焦虑紧张心理,依从性增加.大大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成功降低了高涨的医疗费用,使产妇充分享受优质安全服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刘尚芹;席时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在于探讨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作用.方法:研究过程中选择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我院采用综合药物及相应护理干预治疗的11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并以同期采取单纯药物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控制率及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的结果,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为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及治疗依从性,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任建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心衰患者限钠与难治性心衰的关系分析

    目的:对132例心衰病人的血钠进行跟踪观察.方法:将其分为一般性心衰和难治性心衰两组,发现一般心衰组低钠的发生率为35.71%,难活性心衰组低钠发生率为70.58%,两组低钠发生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5).结果:低钠是难治性心衰存在的一大原因.结论:过分地限钠是引起低钠血症的重要原因(p<0 05).可导致心衰加重引起死亡.

    作者:李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灯盏花素治疗脑出血60例疗效观察分析

    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病,因灯盏花素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脑血管阻力,增加脑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对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疗效甚佳.

    作者:杨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包头市高校餐饮从业者营养知识、饮食行为在营养教育前后的变化

    目的:了解包头市高校餐饮从业人员营养知识与饮食行为现状,力求探寻对该人群行之有效的营养教育途径和方法.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取的方法,选取包头市一所高校餐厅从业人员,以集体培训、发放宣传材料等方式对其进行为期1个月的营养教育干预,并利用问卷调查,比较营养教育前后营养知识及饮食行为的变化.结果:营养教育干预前后,营养知识得分、饮食行为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结论:通过营养教育可提高校餐厅从业人员的营养知识水平,并使其不良饮食行为得到一定的转变.

    作者:赵慧峰;吕永亭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孕妇进行规范产检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目的:对孕妇规范产检正确营养指导与妊娠结局的关系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随机选择427例产妇于2013年1月至2012年3月间分娩产妇,对在我院进孕妇孕期规范产检与妊娠结局观察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和分析,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有263例患者,对全部患者进行观察观察组,进行孕期正确营养指导,则对对照组患者行按照个人对孕期营养理解随机观察.结果:对照组患者发生糖尿病高血压等合并症,产后出血,巨大儿,难产,剖宫产手术发生率高于于观察组患者,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孕妇孕期定期产检正确营养指导对与妊娠结局的关系很重要,值得被推广和应用到临床治疗中去.

    作者:许红彬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计划生育手术致子宫穿孔1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计划生育手术时导致子宫穿孔的常见原因、处理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计划生育手术致子宫穿孔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17例子宫穿孔中,放(取)IUD致穿孔6例,发生率0.012%,人工流产致穿孔11例,发生率0.089%;保守治疗10例,手术治疗7例.结论:施术者应有强烈的责任感,详细询问病史,做好妇科检查,严格操作规范,操作时稳、轻、准,对于有瘢痕子宫、子宫畸形等高危因素时,应由有经验的医生谨慎操作,落实避孕措施,减少人工流产.

    作者:张芝香;吴春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某市学校聚集性结核病疫情的回顾性分析

    2008年3月份,某市在学生高考体检中发现多名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其中A高中8名患者,1名痰涂片为阳性;B高中8名患者,1名痰涂片为阳性;C高中3名患者,一名为痰涂片阳性;D高中1名患者,为重症涂阴病例.该市结核病防治所于2008年3月底至4月初对上述高中的学生和教师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现采用回顾性分析如下:

    作者:曹蕾;吴纪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产妇分娩期的心理护理

    妊娠满28周及以后的胎儿及其附属物,从临产发动至从母体全部娩出的过程,称分娩[1].分娩是一个特殊的生理过程,产妇往往有一种不安的期待体验.分娩期是产妇精神状态不稳定的时期,往往对分娩有恐惧心理,焦虑、疲惫、缺乏信心或由于周围环境的不良刺激,如其他产妇的喊叫,对医院技术设施的担心,对婴儿性别、是否健康等顾虑都影响产妇的痛阈,成为分娩的不利因素,从而导致难产、产后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所以分娩期针对产妇的不同心理状态进行积极正确的心理护理,使其在临产时能够情绪稳定、精力充沛地顺利分娩,对保证母婴安全,大限度减少产后并发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秦晨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海淀区在园儿童口腔保健状况分析

    目的:了解海淀区在园儿童口腔保健状况,为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北京市海淀区幼儿园口腔检查年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海淀区在园儿童口腔保健状况良好,3-6岁儿童患龋率为52.53%,新龋发生率32.81%,龋齿矫治率61.13%,充填率49.71%.本市户籍儿童口腔保健覆盖及患龋情况、龋齿填充好于外地户籍儿童,经统计学检验具有显著性.结论:做好幼儿园家长的口腔保健知识宣传,重视外地户籍儿童龋齿的预防.

    作者:袁全莲;沈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上颌窦提升植骨术种植治疗的临床应用探讨

    目的:对种植体植入前进行上颌窦提升植骨术不同的方法在口腔种植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1~2013年间收治的48例上颌后牙缺失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观察临床疗效.结果:11例行上颌窦外提升术患者,植入15枚种植体,1例患者发生种植体进行性骨吸收,1例患者发生种植体松动,无感染和炎症发生,X线片检查未发现种植体周围阴影,种植体提升高度为3.4~6.9mm,平均提升5.6mm.37例行上颌窦内提升术患者,植入42枚种植体,术后均未发生种植体松动、感染以及炎症,X线片检查未发现种植体周围阴影,种植体提升高度为3.7~7.2mm,平均提升5.8mm.结论:上颌窦提升植骨术应用于口腔种植修复均有效可靠,同期种植疗效显著,成功率高,且缩短了患者的治疗时间朋显扩了种植修复在上颌后牙运用的适应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房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